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4年银川市结核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银川市各医疗单位结核病疫情。方法对2004年银川市辖区综合医院及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结核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各医疗单位结核病人的诊治情况以及银川市结核病人的年龄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和痰检情况。结果银川市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70.90/10万;结核病人中农民占43.1%、离退人员占16.2%、工人占10.5%,家务待业人员占10.2%;青壮年(16-45岁)和老年人(65岁以上)结核病的发病较高,分别占38.81%和30.97%;各医疗单位结核病人查痰率平均为73.46%。结论由于充分利用网络直报的优势,使银川市新涂阳性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由18.04%(2003年)提高到68.09%。  相似文献   

2.
男性生殖系结核是男性生殖器官常见疾病之一,本院从1954年3月到1956年12月间,门诊就诊的男性生殖器官疾病的人数共736名,其中男性生殖系结核的病人108名,占男性生殖器官疾病的14.7%,为男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第三位,仅次于慢性前列腺炎及性机能障碍。男性生殖系结核的病人大部分是青壮年,在本院就诊的病人中,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55岁,20-40岁的病人占所有病人的88%.本院男性生殖系结核病人的病史中合并有其他器官结核的  相似文献   

3.
高建华 《广西医学》2012,34(2):230-232
目的 探讨结核病人发现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病人发现机制.方法 收集广西百色市2005~2010年结核病网络直报和结核病就诊追踪登记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百色市新发涂阳发现率为96.47%.结防机构登记管理的病人中,综合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占49.35%,患者直接就诊数占36.67%,其他来源13.98%.综合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率为29.56%,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率为32.56%,总体到位率为56.66%.结防机构未追踪率为4.51%,有37.53%的病人无追踪信息,原因为地址不详者占57.45%、外出务工者占6.52%、拒绝就诊者占8.17%、死亡占4.91%、其他原因占22.75%.结论 广西百色市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及结防机构追踪病人的工作效率逐年提高,全市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病人的直接就诊率;完善综合医疗机构首诊报告制,并建立跨区域的病人信息通报机制,确保病人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抑郁症病人的首次就诊途径.方法对110例住院抑郁症病人首次发病后的就诊途径、就诊的医院、就诊次数、费用、疗效进行调查.结果首次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患者占82%,就诊于精神病院的占18%.结论抑郁症患者首次就诊于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很少,花费高,疗效差,对抑郁症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5.
老年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1240例老年手术病人进行的术后精神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方法对1240例老年全麻手术病人进行术后连续7 d的床边认识评分.结果200例病人发生术后精神障碍,占总数的16.1%,精神障碍发生率为术后4天内较高,以后逐渐下降.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不同,200例老年术后精神障碍病人分为三类临床亚型,焦虑型:占发病人数39.0%;安静型:占发病人数43.0%;混合型:占发病人数18.0%;死亡人数占发病人数的4.0%.结论老年术后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应当重视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就诊的布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布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和Epiinfo软件处理数据,对发病时间、就诊时间、月份及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阿巴嘎旗布病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中8月份是高峰。病人中有88%的病人在急性期能确诊就治。有41.88%的病人在确诊就治后没有治愈。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5∶1。发病者中以青壮年(25~40岁)为多,占80%。2月份发病的布病病人没有及时就诊的人数最多。结论发病高峰出现后移和拖长,大部分病人在急性期都能去就诊医治,有41.88%的布病病人在初诊后没有治愈。在2月份发病的病人就诊间隔拖延天数最长,平均76d。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文收集2008年住院结核病人928例中治疗后发热病人89例,对其发热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热病人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4.05%,药物热占22.47%,其他,占13.48 %.结论 对结核病人治疗中出现的发热,首先要考虑呼吸道感染,其次,注意药物热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源城区外来人口结核病疫情现状,探讨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的有效对策.方法 分析2002-2006年源城区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患病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2002-2006年外来人口肺结核就诊和发现人数逐年增多.登记涂阳病人118例,占常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的24.7%;男女比例为3.58:1,发病年龄高峰期为20~39岁;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者为主要患病人群;涂阳患者治愈率95%,涂阴患者规则治疗率仅66%.结论 外来人口结核病人治疗、管理工作已成为河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外来人口肺结核发现和患病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管理措施,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是达到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乳腺结核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误诊现状,提高对乳腺结核的诊治意识.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1978年~2008年的相关文献,分析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近30年国内有关乳腺结核文献174篇,可供分析的97篇1256例.乳腺结核发病率1.3%,20~40岁发病占93.2%,已婚妇女占95.4%,有生育哺乳史者占95.8%,乳腺外结核占50.8%,无痛性边界不清质硬肿块占86.7%~94.9%,单侧发病占91.7%,结节型占82.2%,误诊乳腺癌占51.6%,药物加手术治疗切口一期愈合占98.3%.结论 乳腺结核发病率低、20~40岁女性多见、单侧多见、单侧乳腺无痛性边界不清质硬肿块多见、易误诊乳腺癌、药物加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核病人发现情况。方法对2004-2006年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病人登记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27例疑似病人中,转诊7662例,占92.01%。确诊病人中的298例由转诊发现,占总数的68.51%。由转诊而发现的病人比率提高到了74.53%。435例病人构成比中,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所)、因症就诊病人分别为33.11%、35.40%、31.49%。结论在抓好乡、村两级转诊的同时应提高转诊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伊曲康唑治疗40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大鹏  马琴琴  孔伟利  孟令俊  李丽 《重庆医学》2012,41(7):666-667,670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应用伊曲康唑治疗42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15例,有效21例,有效率为90.0%,真菌清除率为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结论伊曲康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用于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5例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进行导管内外导管段和外周静脉血采样细菌培养,观察阳性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导管放置时间与感染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深静脉置管的时间越长,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越大;外周静脉血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较导管内外段培养阳性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血的细菌主要以G+菌为主。结论:深静脉置管感染是置管时间、导管污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须对这些因素加强控制,减少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并有支气管-肺感染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与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67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合并有支气管-肺感染的123例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支气-肺感染发生率是18.3%(123/673)其中,院内感染81例,院外感染42例,脑出血合并院内感染率最高;脑梗死合并院外感染率最高。痰培养中致病菌的阳性分离率,院内感染组与院外感染组分别为42.1%(16/38)和43.7%(7/16)  相似文献   

14.
1069例慢性肾衰患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发焕  赵生家 《西部医学》2003,1(3):199-20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合并结核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科 1997- 2 0 0 110 6 9例年住院慢性肾衰合并结核病的患者 ,与同期重庆市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 6 9例慢性肾衰患者中 ,合并结核病者 4 9例 ,其发病率 (45 92 / 10万 )显著高于我市同期结核病发病率 (15 1/ 10万 ,P<0 .0 0 1) ,其中半数以上是不典型肺外结核 ;随着肾衰程度的加重 ,合并结核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抗结核抗体和 PPD阳性率 (12 .2 % ,14 .3% )显著低于普通结核患者 (71.3% ,5 7.1% ,P<0 .0 5 ) ;2 / 3倍于常用剂量的抗痨治疗有效 ,8例抗痨 1年以后接受肾移植者预后良好 ,而 2例抗痨不足半年接受肾移植的患者术后症状复发 ,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慢性肾衰易合并结核 ,特别是不典型肺外结核 ,对于长期发热的慢性肾衰患者 ,应想到结核 ,在排除其他发热原因后 ,可考虑诊断性抗痨治疗 ,慢性肾衰合并结核患者抗痨治疗 1年后肾移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合并结核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统计该科1997~2001年住院慢性肾衰患者合并结核病的有关情况,与同期重庆市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69例慢性肾衰患者中,合并结核病者49例,其发病率(4592/10万)显著高于我市同期结核病发病率(151/10万,P <0.001),其中半数以上是不典型肺外结核;随着肾衰程度的加重,合并结核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抗结核抗体和PPD阳性率(12.2%, 14.3%)显著低于普通结核患者(71.3%, 57.1%,P<0.05);2/3倍于常用剂量的抗痨治疗有效,8例抗痨1年以后接受肾移植者预后良好,而2例抗痨不足半年接受肾移植的患者术后症状复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慢性肾衰易合并结核,特别是不典型肺外结核,对于长期发热的慢性肾衰患者,应想到结核,在排除其他发热原因后,可考虑诊断性抗痨治疗,慢性肾衰合并结核患者抗痨治疗1年后肾移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结核病在汕头市的流行、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方法收集近6年收住的出院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病史,并进行重新评估,对符合诊断的1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病诊断率增加,以0~6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占58.53%;36.58%有明显的结核病接触史,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的儿童,传染源多为日常密切接触的家人;35.78%患儿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其结核类型主要为粟粒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中、重症结核病表现多见;结核病患儿中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为50%左右。结论儿童结核病流行趋势严峻,结核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诊断手段匮乏,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石岩街道外来人口肺结核最新发病特点,分析流行因素和治疗效果,为今后的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深圳市石岩街道疑似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国家疾病控制结核病疫情网提供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岩街道流动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23.27/万,2003~2007年发病率逐年递增。年龄别发病率Χ^2=752.4213,P〈0.01,各年龄别结核病发病有差异,26~35岁年龄段发病最高为29.9%,即青壮年为结核病发病的主要人群,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发病职业以工人、民工为主,占总发病的71.72%。发病季节以夏秋季居多,占发病总数的58.61%。结论石岩街道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以青壮年工人为主,深圳市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广大外来劳务工上。  相似文献   

18.
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HRZE(S)和HLAMKO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HBV携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217例,随机分成HRZE(S)和HLAMKO两个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wk检测肝功能,并观察临床症状,比较两种化疗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47例合并HBV携带者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217例患者中,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者共66例(30.4%),应用HRZE(S)方案组53例(46.1%),明显高于HLAMKO方案组13例(12.7%);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发生肝功损害者26例(55.3%),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者40例(23.5%)。结论 HLAMKO方案对肝功能的损害小;对合并HBV携带患者应选肝损害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19.
张萍  张振国  董旭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34-5035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对辖区内已登记和管理存活的HIV/AIDS患者拍胸片、痰涂片、PPD试验进行结核病筛查,按照活动性肺结核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390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活动性肺结核36例。发病率9.23%,其中痰涂片阳性21例。占5.38%,痰涂片阴性15例。占3.83%。男性组合并活动性肺结核23例,发病率10.60%,女性13例,发病率7.5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09,P>0.05)。各年龄组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试验阳性率为15.1%。结论: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双重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时HIV/AIDS患者的结核病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相关治疗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调查住院复治肺结核患者442例,其中59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13.3%);比较抗结核药物使用数量、复治次数、联合抗生素使用时间、联用激素时间及是否进行侵入性治疗的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复治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率较高,与抗结核复治次数、联用抗生素、激素、侵入性操作有关.多次复治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首次复治患者(P<0.01).结论 肺结核复治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严格控制相关治疗因素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