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胎儿完全性血管环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血管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经引产后尸检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的胎儿完全性血管环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11例完全性血管环中8例为右位主动脉弓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位动脉导管,3例为双主动脉弓伴左弓发育不良。声像图表现为三血管-气管切面显示8例主动脉弓走行于气管右侧,与左位动脉导管在气管后方交汇,呈"U"形动脉环包绕气管;3例主动脉弓在气管前呈"Y"形分支走行在气管两侧并在气管后方汇合,构成"O"形动脉环包绕气管。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血管环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三血管-气管切面是诊断的重要切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结合文献及3例临床所见,观察胎儿静脉导管(DV)异位引流至冠状静脉窦(CS)产前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胎DV异位引流至CS胎儿,结合文献复习观察其产前超声特征。结果 产前超声于3胎四腔心后切面均见CS扩张,内径分别为3.6、8.2及4.8 mm;DV异位引流至扩张的CS。于1胎(序号1)见4支肺静脉汇入左心房(LA),DV经房间隔后方于左心房顶绕行至扩张的CS;1胎(序号2)三血管气管切面肺动脉主干左侧见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旋转探头追踪观察发现DV与CS相连;1胎(序号3)4支肺静脉均回流入LA,三血管气管切面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左锁骨下动脉起自降主动脉起始部。结论 产前超声观察胎儿DV异位引流至CS四腔心后切面可见CS扩张,并可合并其他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儿左无名静脉对产前超声检测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的价值.方法 首先对胎儿进行系统的产前超声筛查,着重观察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观察在肺动脉左侧有无异常的血管存在.随后再将探头向胎儿头侧稍稍侧动,观察有无左无名静脉存在,并测量其内径及观察血流方向.结果 100例正常胎儿均存在左无名静脉,内径为(2.56±0.48) mm,血流方向均由左流向右,汇入右上腔静脉.4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时左无名静脉均缺如,而3例完全性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病例均存在左无名静脉,内径为(2.77±0.35) mm,其血流方向与正常胎儿一样,由左向右流入右上腔静脉.结论 左无名静脉缺失对产前超声检测永存左上腔静脉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高永存左上腔静脉的检出率,并为鉴别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和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提供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单心室系列Fontan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手术证实13例单心室。行右房-右室漏斗部、肺动脉连接术各1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6例,上腔静脉-肺动脉连接双相分流术5例。结果:术后彩超表现不同术式有如下不同表现,(1)主动脉弓短轴切面、右心房-肺动脉长轴切面见左、右或两侧上腔静脉下段与左、右或两侧肺动脉连接处分别为红、蓝血流,吻合处为花色血流束;(2)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于肺动脉瓣上见右房内血流经右心耳进入肺动脉内;(3)心尖四腔切面,右房内隔膜两侧为红色血流,左侧进入单心室,右侧进入上腔静脉;(4)剑下四腔切面,右房外侧管状结构见蓝色血流束;(5)多普勒显示各切面吻合处为动、静脉血流频谱。结论:(1)彩超探查可明确单心室的诊断并为临床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可靠依据;(2)各种Fontan术后彩超声像图有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血管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引产后尸检证实的完全性血管环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5例为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构成的完整血管环;1例为双主动脉弓构成的完整血管环。在三血管-气管平面显示5例主动脉弓走行在气管右侧,与左侧动脉导管在气管后方交汇,构成“U”形动脉弓,包绕气管;1例主动脉弓在气管前呈“Y”形分支走行在气管两侧并在气管后方汇合,构成“O”形动脉环,包绕气管。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脉弓及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构成的完全性血管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三血管-气管平面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血管环的重要切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胎儿双主动脉弓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双主动脉弓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双主动脉弓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心动图特征,随访产后诊断结果,总结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经验。 结果 共计17例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双主动脉弓,其中右弓优势型11例,对称型6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双上腔静脉并冠状静脉增宽2例,无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4例;出生6例,终止妊娠2例,9例失访;出生后出现症状2例,无症状4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与胎龄相匹配的正常胎儿比较,病例组胎儿的左右心房内径、左右心室内径、卵圆孔大小、升主动脉与肺动脉内径及峰值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主动脉弓胎儿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表现为:(1)在三血管-气管(3VT)切面显示两条主动脉,将气管与食管包绕,并与动脉导管形成“9”字形血管环;(2)在3VT切面均显示左位动脉导管;(3)升主动脉冠状切面可见升主动脉发出两条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冠状切面可见两条主动脉弓汇入降主动脉;(4)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可见左、右主动脉弓各发出两个分支;(5)3VT向头侧连续扫查显示两条主动脉弓及分支走行。结论 双主动脉弓胎儿具有独特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诊断胎儿双主动脉弓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左、右两个主动脉弓及分支走行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病例1,男,5岁,因“咳嗽、呼吸加快1个月”入院。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旋心,左侧肺静脉回流入左房,右侧肺静脉血流似经共同干汇入下腔静脉右房开口处(图1A、B),频谱表现为不同于正常肺静脉的异常血流(图1c)。房间隔回声连续,心房水平未见分流(图1D)。残存左上腔静脉汇入冠状静脉窦。右位主动脉弓。超声提示诊断:右旋心,弯刀综合征。胸部CT提示右肺静脉引流入下腔静脉;心导管检查示右肺动脉发育差,左肺静脉回流入左房,右上、右下肺静脉回流入共同主支再汇入下腔静脉(图1E、F)。  相似文献   

8.
正孕妇31岁,孕1产0,宫内妊娠28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系统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右侧胸腔内可见2.9cm×2.3cm×2.1cm大小的稍高回声光团,边界尚清,右侧胸腔内未见明显正常肺组织声像。CDFI:稍高回声光团内血流信号来自于降主动脉。胎儿肺动脉主干约0.88cm处发出左肺动脉,左肺动脉自气管前方向左进入左肺门,未见明显右肺动脉声像,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分支。左肺静脉汇入左心房,未见右肺静脉汇入左心房,可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我院超声诊断的33例胎儿PLSVC的相关切面声像图特征和检查结果,并与尸检或产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检出的33例PLSVC胎儿中,经尸检或产后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LSVC 30例,3例误诊。结论超声检查时应将三血管气管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作为重要诊断切面;超声对胎儿PLSV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例1孕妇,26岁,孕1产0,孕25周,停经后无毒物、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外院产前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畸形转诊入本院。超声检查:上腹部横切面扫查示:胎儿内脏正位,肝、胆囊位于腹中线右侧,胃泡位于腹腔左侧,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左前方,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右前方。胎儿心脏扫查示:心脏大部分位于右侧心腔,心尖指向右侧,横切面不能显示正常四腔心,心房正位、房室连接一致,右心房通过三尖瓣连于左侧心室(形态学右心室),左心房通过二尖瓣连于右侧心室(形态学左心室);胸腔矢状切面显示心室呈上下排列,右心在上左心在下,实时动态扫查右心室流入道位于左心室流入道上方,两者呈上下交叉排列,室间隔上部连续性回声中断;左、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发自形态学的左心室,肺动脉发自形态学的右心室,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一致。主动脉弓内径明显较肺动脉内径小。产前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三尖瓣少量反流,室水平双向分流,主动脉弓血流束变窄。胎儿双肺可见,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11.
三血管观在胎儿复杂心脏病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方法回顾性总结8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80例正常胎儿的三血管观,分析各种胎儿心脏病三血管观的异常变化。结果正常胎儿三血管观显示率为97.5%,心脏病胎儿显示率为91.0%;正常三血管观图像表现为从左至右依次为肺动脉、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内径依次递减;8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47例显示三血管观异常,分为4种类型:(1)血管内径异常(19例);(2)血管前后方位排列异常(6例);(3)血管左右方位排列异常(10例);(4)血管数量异常(12例)。结论三血管观检查方法简便可靠,可以提高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发生率。 方法 对2013年至2017年北京儿童医院1676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永存左上腔静脉的检出率约0.79%(1676/212309),其中Ⅰ型永存左上腔静脉最常见约占99.7%(1671/1676)。永存左上腔静脉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中的检出率约3.0%(866/28403)。1676例永存左上腔静脉的患儿中,合并先天性心脏心脏病的患儿866例(51.7%),常见合并的先天性心脏病依次是室间隔缺损202例(23.3%)、房间隔缺损149例(17.2%)、法洛四联症73例(8.4%)、动脉导管未闭58例(6.7%)、主动脉该缩窄及主动脉缩窄复合畸形52例(6.0%)、心内膜垫缺损34例(4.0%)、右室双出口29例(3.3%)。 结论 永存左上腔静脉常合并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应提高对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分布特征的认识,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正确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其合并畸形能够为临床制定患儿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右位主动脉弓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右位主动脉弓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血管特征.方法对26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位主动脉弓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结局.结果26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中12例为孤立右位主动脉弓,2例为双主动脉弓,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7例合并法洛四联症,3例合并永存动脉干.26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超声心动图均在上纵隔三血管气管观作出诊断.其中21例为右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左位动脉导管,形成围绕气管食管的“U”字形血管环;2例双主动脉弓形成围绕气管食管的“O”字形血管环;3例无上述典型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26例中12例活产儿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X线检查证实为右位主动脉弓;2例双主动脉弓经外院胎儿磁共振检查证实为右位主动脉弓;10例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均引产(6例尸体解剖检查证实为右位主动脉弓,4例未行尸体解剖检查);2例失访.结论胎儿右位主动脉弓有特征性超声表现,上纵隔三血管气管观可作为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主要切面观;右位主动脉弓可孤立存在或同时合并其他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胎儿的产前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的8胎胎儿的超声资料,观察其超声表现及合并畸形,并随访其结局。结果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的超声特征为三血管-气管切面于肺动脉左侧见一血管回声,追踪走行见其汇入增宽的冠状静脉窦,同时主动脉右侧未见右上腔静脉显示。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高分辨血流显像(HDF)可立体显示左上腔静脉与主动脉、肺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8胎均伴冠状静脉窦增宽,5胎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胎合并心外畸形。结论 超声可在产前准确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及合并畸形。冠状静脉窦扩张是产前超声诊断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B-flow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胎儿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疑或明确心脏畸形的132例胎儿进行B-flow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观察有无左上腔静脉,并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及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2例胎儿中120例在B-flow显像模式下STIC数据采集成功,采集成功率为90.9%(120/132);120例STIC数据采集成功的胎儿中,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15例(15/20)。B-flow-STIC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20例。其中5例伴无名静脉缺如,4例合并心脏严重复杂畸形(2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1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为单纯性永存左上腔静脉。B-flow-STIC修正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5例;其中2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房间隔缺损,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均经B-flow-STIC修正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漏诊,B-flow-STIC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左心房。结论 STIC联合B-flow可清晰显示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其空间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下腔静脉离断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产前超声系统筛查201069例孕妇,诊断胎儿下腔静脉离断34例的声像图特征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胎儿下腔静脉离断诊断率为0.17‰,34例中内脏异位综合征11例(其中左侧异构9例,右侧异构2例),完全性内脏反位2例;合并心脏畸形18例(房室间隔缺损4例,法洛四联症3例,永存动脉干3例,左上腔静脉3例,右室双出口1例,房室间隔缺损+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法洛四联症+左上腔静脉1例,永存动脉干+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右室双出口+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漏诊3例,2例在孕23、24周筛查时漏诊,孕32周复查时检出;1例出生后诊断,随访至今5年余,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异常临床表现。[结论]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胸腹部斜冠状切面、四腔心切面及上腹部横切面是筛查胎儿下腔静脉离断的重要切面,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下腔静脉离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主动脉弓缩窄(CoA)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诊断方法与技巧及畸形特征。方法所有胎儿均常规获得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3VT)切面(即主动脉弓横切面)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当四腔心切面发现左心系统偏小、3VT切面显示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内径比例失调疑CoA时,进一步获得主动脉弓纵切面和冠状切面(Y平面)并测量峡部内径。结果产前超声共诊断56例CoA患儿,28例有解剖或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产前超声误诊和漏诊4例。其中8例合并单心室、心内膜垫缺损、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其他严重复杂心脏畸形,7例合并心脏外严重畸形。2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永存左上腔静脉(LSVC)等非复杂心脏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28例CoA患儿均首先于3VT切面发现两大动脉内径比例失调,主动脉弓异常小,四腔心切面显示左、右心室比例不对称,左心明显小于右心。此28例CoA患儿中有23例(82.1%)同时获得了3VT切面、主动脉弓纵切面及Y平面,14例于主动脉弓纵切面显示有来自降主动脉的反流。而误诊和漏诊的4例CoA患儿均未能获得满意的主动脉弓纵切面和Y平面。结论 3VT切面显示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内径比例失调和四腔心切面不对称、左心偏小是CoA的诊断线索,进一步获取主动脉弓的特殊切面以获得至少2个平面的印证是提高CoA产前诊断率的主要技巧。CoA可以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  相似文献   

18.
胸骨上窝切面探查残存左上腔静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5例经超声诊断的残存左上腔静脉(PLSVC),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文献中各家均采用左室长轴及四腔心切面间接诊断PLSVC的存在,本文用胸骨上窝、左锁骨上窝切面直接显示了PLSVC,与RSVC对应,略平行于降主动脉,并可测定内径和因流速度,比切面提供了PLSVC的全貌及引流的全过程,有利于心血管内外科的治疗,且准确率高,优于其它切面。这一技术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主动脉弓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临床意义。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产前超声心动图检出的5例双主动脉弓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型及临床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双主动脉弓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1)三血管气管观中主动脉与动脉导管失去正常“V”字形结构,升主动脉发出左、右主动脉弓围绕气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环状血流信号围绕气管。(2)超声心动图示5例胎儿中3例为右主动脉弓优势型,2例为左、右主动脉弓平衡型。(3)1例(例2)胎儿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例4)胎儿合并半椎体畸形,3例胎儿未发现合并其他畸形。5例胎儿均行磁共振检查并随访至引产或产后3个月,随访检查均证实胎儿为双主动脉弓畸形。结论双主动脉弓是胎儿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是产前首选的诊断方法,三血管气管观是诊断双主动脉弓的有效切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方法。方法 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左上腔静脉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心房起搏电极固定于右心耳(4例),心室起搏电极分别固定至右心室间隔部(2例)或心尖部(2例)。术后当天、术后3个月及1年分别测试起搏电极参数。结果 4例患者均成功放置右心房(心耳处)和右心室(间隔部或心尖部)起搏电极导线,随访1年,起搏电极参数良好。结论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适当的导丝塑形和操作,通常可将导线固定于右心房心耳部和右心室间隔部或心尖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