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哈萨克族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人群心房利尿钠肽(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检测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247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45名正常人群(对照组)T1766C基因多态性。结果:哈萨克族正常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T1766C基因多态CC、TT、TC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0.025、0.119、0.857和0.020、0.199、0.780,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453、0.547和0.411、0.589,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ANP基因T1766C的C及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787,P=0.181),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5.932,P=0.052)。结论: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  相似文献   

2.
水盐的稳态是机体的重要机能,其调节途径有:①行为性调节;②生理性调节,包括肾脏、消化道、心脏和脑等器官在几种激素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心房利钠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基因广泛存在于心脏肺和脑组织等部位中。脑内有完整的ANP...  相似文献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时,已造成了肾、胎盘等由功能性发展为器质性损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水钠潴留,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因此,探讨其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心房利钠肽、脑钠肽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并与妊高征的严重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人工合成的大鼠心房肽Ⅲ(APⅢ)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作用,并能显著降低动脉血压,上述作用具有剂量依赖关系。APⅢ降低血压并不是通过其利尿作用实现的,二种24肽的衍生物中,A_1和A_3丧失生物活性,A_2具有与APⅢ类似的活性,但强度减弱。表明APIⅡ肽链中第5、6、7位氨基酸残基及其构型与其生物活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ctic peptide,BN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UAER 30-300 mg/24 h,16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300 me/24 h,16例);非糖尿病肾病组(UAER<30 mg/24 h,1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BNP水平.结果 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BNP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927.06±193,672.86±120.10,231.63±29.80,P<0.01),且与UAER,CREA,BUN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6,0.630,0.415,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明显的负相关(r=-0.797,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BNP水平对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及病程有较好的价值,可能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阳慧  苏雨江 《海南医学》2012,23(10):124-127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脏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最近的研究发现NT-proBNP是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EHLVH)评估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倩  商永芳  袁鹰  苗志敏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2):144-145,147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尿钠肽(BNP)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非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64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DN+组,UAER 20~200 μg/min,30例)和非DN组(DN-组,UAER〈20 μg/min,34例);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CON)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BNP水平.结果 DN-组血清BNP的水平明显高于CON组(F=6.82, q=4.30, P〈0.01),DN+组血清BNP的水平高于DN-组(q=4.80, P〈0.01);且与UAER呈明显的正相关(r=0.85,P〈0.01).结论早期DN病人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 可能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钠肽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钠肽(BNP)有维持机体循环系统和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它通过与钠尿肽受体A结合发挥作用,通过清除钠尿肽受体C介导的胞吞作用等途径被清除.BNP分泌直接受到基因表达转录水平的调控,基因突变可影响血循环中BNP水平.研究显示,BNP及其受体基因突变与多种临床疾病的易患性及临床情况相关,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糖尿病等.深入研究BNP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有助于探索临床疾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对开展疾病个体化预防、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10.
钠利尿多肽与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发现心脏除了具有类似机械泵样的排血功能外,还可以分泌激素,参与血压的调节。1984年DE Deld等发现心房肌细胞能合成、储存、分泌一种多肽激素,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对抗升压激素的作用,命名为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s,ANP),此后又相继于1988年和1990年发现了脑性钠利尿多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s,BNP)和C型钠利尿多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CNP)。后来,又在肾脏发现了一种局部利钠肽,具有利尿钠、舒张血管的作用,称为肾利钠肽(Urodilatin)。心钠素的受体包括NPR-A、NPR-B和NPR-C型受体,研究发现心钠素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1.心钠素 心房是合成心钠素的主要器官。在心房组织中心钠素(ANP)的mRNA水平要比其他组织高出30~50倍。在成人的心室组织中,心钠素的水平很低,但是在胎儿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与心钠素(ANP)、内皮素(ET)、胰岛素(INS)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5例原发性高血压和56例正常对照组者的血浆CGRP、ANP、ET、INS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高血压组CGRP水平降低(P=0.067),男性高血压降低更为明显(P<0.05)。A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T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GRP与ET之间呈正相关(P=0.0058),CGRP与ANP、IN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SBP与ANP之间呈正相关(P=0.0329)。结论:高血压患者CGRP水平降低,其作用比ET水平变化更为明显。ANP水平与高血压程度有关,呈代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结构和功能与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极为相似,且两者在体内作用于同一受体,因而BNP与ANP的分泌可能互相影响,对此我们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给大鼠静脉滴注BNP(40μg/kg)可使心房中ANP含量和血中ANP浓度明显增加,同时血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浓度也明显升高。而体内外灌流实验表明,BNP不能直接刺激心房分泌ANP。我们认为,BNP引起血中ANP浓度的增加是由于BNP与ANP竞争同一受体引起的。BNP占据了ANP受体而使得与ANP结合的受体减少,其结果导致心房合成和分泌ANP增加。BNP引起的NPY浓度升高是机体对BNP引起的血压降低的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循环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40~80)岁,按有无心房颤动分为两组:窦性心律(SR)组27例,心房颤动(AF)组14例.测定循环血浆BNP、PRA 、AngⅡ、Ald的浓度.结果:AF组平均左心房前后径(LAD)与SR组相比明显增大(15.8%,P<0.01),而且AF组患者的循环血浆平均BNP、AngⅡ、Ald的浓度比SR组明显升高(分别升高148.4%、19.7%、28.9%,P>0.01)).两组患者的BNP与LAD、AngⅡ、Ald的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0.60、0.45,P>0.001).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BNP水平明显升高,与左心房结构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30例健康人及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心房利钠因子(ANF)水平及其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肾素分型,疾病分期及巯甲丙脯酸治疗前后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康人及患者组基础值均显著高于激发值;患者组基础值显著高于健康组;高心病组显著高于非高心病组;低肾素型组显著高于正常肾素型及高肾素型组;使用巯甲丙脯酸治疗后,血浆AN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情的严重程度则无明确的关系。原发性高血压血浆ANF水平的升高,主要与心、肺血容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NP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0例房颤复律患者(A组)房颤发作时和房颤终止后5d及1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B组)的血浆BN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其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心房颤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分泌,在转复为窦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扫描肾素基因发现新的多态性,探讨新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肾素基因外显子4—8进行扫描,以发现新的多态性;在日本人212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者和209例正常血压(normotension,NT)者中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PCR—SSCP法发现外显子8上游第18碱基对处内含子7区域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DNA测序确定此多态性为重复7—12次的TCTG。病例对照研究显示VNTR基因型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发现的肾素基因新的VNTR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转复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功能1~2级的阵发性AF患者6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F前、AF时及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患者血浆BNP浓度,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BNP的差异。结果:AF前患者血浆BNP水平为(55.4±11.2)ng/L,AF时患者血BNP水平为(96.3±21.8)ng/L,转复为窦性心律时患者血BNP水平为(45.0±17.4)ng/L,其中AF前与AF后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AF前后与转复为窦性心律后BN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AF前BNP水平较与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略有升高但是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AF时病人血浆BNP的浓度增高,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时下降。提示BNP的浓度可能是AF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79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56例正常人比较,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01),其升高程度与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Ⅱ、Ⅲ期高血压者高于Ⅰ期(P<0.01),以Ⅲ期高血压并发心功能不全者为最高。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其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血浆心钠素水平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83例未经系统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根据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靶器官损害(TOD)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即单纯EH组(不合并靶器官损害)1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组68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再细分为左室肥厚、血管损害即颈动脉壁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肾脏损害、脑卒中亚组,其中左室肥厚组30例、血管损害组10例、肾脏损害组10例、脑卒中组18例).对入选者均进行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肝功、肾功、尿白蛋白、十二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头颅CT或MRI等检查.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浓度.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B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各亚组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各亚组间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BNP水平与LVMI(左室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3 (P<0.01);与LVEF(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8 (P<0.01).结论 BNP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病诊疗过程中的一项无创生化指标.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及合并靶器官损害的病人检测其BNP含量的变化,以此对其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脑钠肽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钠肽是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它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预后,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近年来研究发现它的浓度变化与心房颤动(房颤)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成为评价、预测房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