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HCC)术前诊断率较低,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方便、无创性的诊断手段,使早期IHCC的诊断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胆管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手术确诊的32例胆管癌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胆管癌超声影像特征为:梗阻部位以上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00(32/32),胆管肿块影像90.6%(29/32),诊断符合率90.6%。结论 超声对于胆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及分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直接征象分为乳头型(1例)、团块型(5例)、截断型(4例)和狭窄型(2例)四型, 并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叶萎缩及肝门肿大淋巴结等间接征象。结论 超声显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早期诊断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胆管癌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胆管癌的超声图像诊断结果,结果:诊断正确29例,诊断符合率70.7%,通过胆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及生长部位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揭示二的关系,并与CT做了比较。结论:B超对胆管癌诊断有重要的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CEUS观察肝外胆管癌(ECC)的灌注过程及增强特点。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5例ECC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启动实时CEUS成像技术模式,评估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始增时间,并与常规超声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CEUS的诊断准确率(52/55,94.55%)高于常规超声(44/55,80.00%;χ2=5.24,P<0.05)。不同类型病灶造影增强方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4.12%(16/17)厚壁型病灶为均匀增强,63.16%(12/19)团块型病灶为周边环形增强。不同类型病灶的始增时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4.12%(16/17)厚壁型病灶始增时间晚于肝脏/胆管壁始增时间,63.16%(12/19)团块型病灶始增时间早于肝脏/胆管壁始增时间。结论 采用CEUS可以提高ECC的诊断准确率,不同类型ECC的始增时间和增强方式有其特征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原因。方法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肝外胆管癌的声像图特点,总结其超声漏误诊原因。结果86例肝外胆管癌,位于肝门部39例,其中肿块型25例,非肿块型14例;超声诊断正确36例,诊断正确率为92.3%。位于胆总管47例,其中胆管逐渐变窄型21例,管壁不规则增厚型18例,肿块型8例;超声诊断正确41例,诊断正确率为89.3%。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癌共77例,诊断正确率为89.5%,漏误诊9例,漏误诊率为10.5%。结论超声能较准确地判断胆管癌的形态、大小及周围淋巴结肿大等异常回声,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忠武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6):122-123
胆管癌是一种少见疾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提高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对该病的相关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特性、超声分型、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现况进行综述,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外胆管癌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肝外胆管癌的超声造影特点,探讨该技术对肝外胆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或胆管造影证实的肝外胆管癌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静脉团注SonoVue造影剂,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块强化开始时间、强化方式、持续时间等,同时采用爆破及造影剂捕捉功能,重复观察病灶内造影剂灌注及显示情况。结果注射造影剂后,肿块9~19s肿块开始显影,所有肿块均有强化,持续时间约10~20s。肿块强化开始时间晚于总胆管壁,消退早于后者。21例患者中有5例伴有结石,5例侵犯周围肝组织,二维超声均难以判断。超声造影可以准确鉴别肿块和结石,并且能够判断肿块的侵犯范围,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结论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肝外胆管肿块的微血流灌注情况,对肝外胆管癌的定性诊断及与胆管结石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牟楠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6,12(4):317-317
灰阶超声对胆管癌的诊断分析牟楠楠胆管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癌肿0.5%~1%,是否能确诊此病,给于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就20例胆管癌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0例胆管癌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30~65岁。应用EUB...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声像图特征,以便提高其超声诊断率。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22例,均为长期肝内结石患者。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超声诊断率为63.6%(14/22),左肝与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分别为86.4%(19/22)与13.6%(3/22),手术行肝叶切除术达54.5%(12/22)。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特征性声像表现为肿瘤境界不清,结石位于肿物中,肿物旁小胆管扩张,肿物所在处门静脉分支显像不清等。结论 加强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声像图的识别能力,提高超声早期诊断率对进一步提高其手术切除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包块的B型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为盆腔炎性包块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经抗感染治疗后行B超复查。结果117例病例中115例抗感染治疗后复查B超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诊断准确率为98.3%。结论盆腔炎性包块在B超影像上有一定特征,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4.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 diverticula,PAD)是消化道常见病变之一,总发病率为0、16%~27%。一般多无典型症状及体征,由于其解剖结构关系,可引起胰胆系统并发症,临床上称之为PAD综合征。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纤维胃镜、十二指肠镜等检查均能诊断PAD。临床表现与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相似,易误诊、漏诊甚至治疗失败。本文就PAD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价值做初步探讨,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胆管癌疾病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胆管癌80例患者资料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员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多层螺旋CT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检验后,研究组sICAM-1、CA19-9、CYFRA21-1、CA242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后,研究组CA242、CA19-9、CYFRA21-1、sICAM-1浓度均比正常值高,且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与CT联合检测的准确率91.25%,比单独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率78.75%、CT检测准确率75.00%高(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诊断胆管癌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 RI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SP患者的M RI及临床表现。结果:30例CSP患者瘢痕处宫腔内型17例,瘢痕处肌层内型11例,包块型或者类滋养细胞疾病型2例;术后瘢痕长度(3.54±0.96)cm;瘢痕厚度约(0.52±0.18)cm;宽度约(1.33±0.47)cm。结论:MR1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提供诊断C SP的可靠影像证据,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Imaging of intrahepatic and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8.
卵巢面积测量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应用超声检测卵巢间质面积(SA)、卵巢总面积(TA)的3种不同方法 ,探讨卵巢间质超声参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PCOS患者(PCOS组)和23例有正常排卵的不孕患者 (对照组)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用3种方法 测量卵巢SA、TA,计算SA/TA,比较不同方法 间测值的差异.方法 1分别测量卵巢及间质的纵、横径,面积=纵径×横径;方法 2在同一切面分别用轨迹球手动包络卵巢及间质外缘自动生成面积(轨迹法);方法 3采用椭圆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π×长径×短径/4.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睾酮(T)水平,计算LH/FSH,分析卵巢间质超声参数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比较PCOS组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① 3种方法 计算SA、TA分别为SA1(3.6±1.2)cm2、SA2(2.7±0.9)cm2、SA3(2.8±0.9)cm2、TA1(7.9±2.1)cm2、TA2(6.1±1.5)cm2、TA3(6.2±1.7)cm2,3种不同方法 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TA值3种不同方法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OS组TA、SA、SA/TA分别为(6.06±0.20)cm2、(2.76±0.10)cm2、0.46±0.01,对照组分别为(4.17±0.34)cm2、(1.16±0.17)cm2、0.29±0.0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OS组LH、FSH、LH/FSH、T分别为(12.19±6.50)mIU/ml、(7.19±1.52)mIU/ml、1.73±0.82、(0.78±0.23)ng/ml,对照组分别为(7.60±9.75)mIU/ml、(14.41±19.40)mIU/ml、0.68±0.50、(0.35±0.13)ng/ml;PCOS组LH/FSH、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LH高于对照组(P<0.05).③PCOS组TA、SA与T、LH/FSH呈正相关(P<0.001),SA/TA与T呈正相关(P<0.01),与LH/FSH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检测卵巢SA、TA的3种方法 中,轨迹法更加实用、简便.在用不同方法 计算时,SA/TA相对固定,可以作为诊断PCOS较好的超声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癌82例中,术后病理证实75例,符合率为91.5%;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64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60例,符合率为93.8%;本组典型乳腺癌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CDFI示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 超声对乳腺肿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声速匹配技术测定乳腺肿物的声速(sound velocity,SV),比较声速与压迫式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75例女性患者共99个乳腺肿物进行声速匹配技术检查,获得相应的声速匹配值(zone speed index,ZSI),进而得到病灶的SV.并对乳腺肿物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用5分法判断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两种方法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肿物的SV在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V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最佳临界点为1561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与压迫式弹性成像技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SV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5%、91.7%、88.9%,与压迫式弹性成像技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P=0.125,P=0.146).结论 SV法与压迫式弹性成像技术均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