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穿针、胸穿针、腰穿针等各种穿刺针是临床科室在诊疗患者的过程中频繁使用的诊疗物品.使用后的穿刺针粘有大量的血液、脓液等有机物.由于穿刺针属于管腔类器械,且内直径非常细,没有相匹配的清洗刷进行清洗,采用传统方法很难将穿刺针彻底清洗干净.我科已从2010-06开始对原来的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且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发现采用专业的除水垢剂除垢之后再按常规清洗效果非常好,洗出的湿化瓶非常透亮、干净,受到了临床科室的好评。现将我科清洗湿化瓶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近十几年来眼科手术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术中除了医生熟练规范的操作外,手术护士对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也十分重要。超声乳化手柄是超声乳化仪的最关键手术器件,不正确使用、术后不当的清洗和消毒方法,都会造成手柄的损坏。超声乳化仪器及器械需专人保管以延长寿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我院自1998年开始使用美国爱尔康超声乳化仪Storz Protege型,现将超声手柄使用的清洗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活检钳结构复杂,是由钳瓣、关节、钳身、把柄四部分组成,其间通过贯穿在螺旋外套管内的不锈钢导丝相连.螺旋外套管,尤其管内,单靠手工清洗很难达到目的,带有机物的活检钳经过高压灭菌或戊二醛浸泡,组织蛋白凝固,导致钳瓣开关不灵活,螺旋外套管弹性降低,最后以钳瓣脱落,或关节断裂而结束其寿命,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操作风险.我院消化内窥镜室,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活检钳等附件的清洗、保养、灭菌方法,大大延长了活检钳的使用寿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3):3088-3088
手术后的医疗器械污染严重,若清洗不彻底,会给消毒灭菌带来困难,造成医院内感染,所以清洗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选择适当的洗涤液,采用正确的洗涤方法,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现就我院手术室对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使用的胸穿包随着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中的广泛应用,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包内胸穿针反复经高压灭菌后针头锋利度降低,橡皮管老化、粘连。根据以上情况,我科将胸穿包内的穿刺针采用纸塑单包装灭菌,方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行泪道逆行插管术后必须进行泪道冲洗,这对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用于泪道冲洗的各种眼膏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或氧氟沙星眼膏等残留在再生针头的针梗内,很难清洗,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传统的清洗方法的重新处理概率为98%,大大增加了人员工作量和心理负担,既增加了科室成本,又降低了临床满意率,甚至延误患者的治疗。传统步骤:(1)用冷水冲洗;(2)超声清洗机酶洗(温度30~40℃);(3)置于0.5%的8.4消毒液浸泡10 min,  相似文献   

8.
陈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423-6423
我院感染控制科对全院各病区氧气湿化瓶进行了全面监测,但每年仍然能检测出一些带致病菌的氧气湿化瓶。我科以老年患者为主,吸氧患者较多,2006年感染控制科抽查我科湿化瓶48个,其中5个不合格;2007年我科改进吸氧装置的消毒方法,全年抽查50个湿化瓶,合格率100%,取的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穿刺器材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囊肿中的应用.方法 2004-05-2011-05在CT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肝囊肿15例,肾囊肿25例,卵巢囊肿6例,应用了3种类型的穿刺器械.其中包括Dr.J脊柱针;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针.结果 4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1 a,治愈率95%(44/46),有效率100%.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选择穿刺器械,可以减少穿刺中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热力消毒法与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法在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件非特殊感染手术器械分为A组和B组各50件,A组采用机械热力消毒,B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比较两组清洗质量。结果:两组手术器械合格率目测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法比较A组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采用机械热力消毒法处理手术器械可提高清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全自动清洗机在呼吸机管路消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回收的505个呼吸机管路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下送等6个步骤进行处理,然后进行目测法和实验室监测进行评价.结果 清洗消毒后的管路目测法清洁度合格率100%,随机采样清洗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及附件共54份,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全部未检出存活细菌,达到监测标准.结论 应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呼吸机管路消毒,既能保证消毒质量,又能提高无菌保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式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样2020年10-12月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的机器人手术器械(包括机器人手臂器械、光学目镜及机器人腔镜器械3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中类器械均采用常规的手工清洗方式;观察组中光学镜头采用酶液浸泡清洗消毒方式,机器人手臂采用清洗剂循环灌...  相似文献   

13.
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与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发生.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手术器械上污染的血液、组织液等有机物会保护与其混同存在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若洗涤中除不掉这些有机物,即使器械正确进行了消毒、灭菌操作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活的可能性[1-3].  相似文献   

14.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规范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有效预防与控制因消化内镜诊疗造成的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过程的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有效提高了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消化内镜内腔合格率由90%提高到100%,活检钳灭菌合格率也由64%提高到100%。结论通过加强自身与外部监督,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有效监控,提高了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穿刺方法硬膜外腔穿刺针穿入硬膜外腔深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硬膜外腔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深度。方法:选择下腹部以下手术80例,椎管内麻醉L1-5之间穿刺,随机分为四组,a、c组、b、d组,穿刺分别采用穿刺针口平面与黄韧带纤维走向垂直、平行方向进针。a、b组,采用阻力消失法试验,c、d组,采用悬滴(负压)试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灭菌不锈钢尺测量留在体外穿刺针长度,然后退针,每次退针约1 mm,做一次压力试验,直到针口刚退出硬膜外腔停止,再次测量体外穿刺针长度,二者之差即为硬膜外腔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深度。结果:a组退针距离(2.3±1.1)mm,b组退针距离(1.2±0.5)mm,两组间比较P〈0.05。c组退针距离(4.9±1.3)mm,d组退针距离(4.7±1.5)mm,两组间比较P〉0.05。a、b组与c、d组比较P〈0.01。结论:穿刺针口平面与黄韧带纤维走向垂直进行硬膜外腔穿刺、悬滴(负压)法检测,进针深度(4.9±1.3)mm,安全系数低。穿刺针口平面与黄韧带纤维走向平行进行硬膜外腔穿刺、阻力消失法检测,进针深度(1.2±0.5)mm,安全系数高,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站和10家医院储血冰箱消毒效果及消毒质量现状,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依据法规要求,采取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的方法,对血站和医院储血冰箱的卫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血站储血冰箱消毒质量明显好于医院。结论应对医院血库储血冰箱加强监管,提高卫生质量,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近年来本院消毒供应室清洗工作中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进行防范,现总结如下.1 常见清洗质量问题1.1 污染器械未及时处理这个环节发生问题与使用科室密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缺乏预处理概念,使用后的器械不及时进行任何处理,使血液、体液等有机物干涸在器械表面,对器械产生腐蚀作用,造成损害,缩短器械使用寿命,给清洗造成一定难度,造成器械清洗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一项很普通的护理操作,它除了作用快、效果好、方便等优点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小隐患,比如:特别是对于一些危重患者、特殊药物使用的患者,需要使用留置针。我们把输液器的头皮针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此方法的缺点是头皮针与肝素冒处如衔接固定不牢,很容易引起头皮针滑脱。一旦滑脱,不仅会引起回血导致留置针堵塞,药液流出体外,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增加护理工作量,甚至会引起护患纠纷。针对此现象的发生,我科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我科肾病综合征患儿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1~14岁.均为长期用激素治疗后反复发作的患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及电解质紊乱,且血液呈高凝状态.为了治疗,都需要静脉输液.都使用静脉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留置时间最短24 h,最长不超过1周,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5%.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中心供氧装置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中心供氧装置的效果。方法:对中心供氧装置各部位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中心供氧装置消毒前后合格率明显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供氧装置管道复杂,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彻底消毒,才能减少由此引发的外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