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近年发现病毒性心肌炎逐步增加,作者于1974~78年共收集100例,门诊和住院各半,资料完整。随机收集作临床分析。临床诊断依据:①素健,突然在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感染同时或相隔不久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肌受累征象;②除明确心电图异常外,无特异体征或常规化验异常,③排除其他心脏病变(功能性早搏、风湿性、中毒性,结缔组织性疾病或心肌病、冠心病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现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56例(560%),女44例(44.0%)。年龄16~55,平均26.8岁。1.2既往史全组发病前有较明确上呼吸道感染史59例,乙型肝炎病史6例,消化道症状5例,故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70例。l.3实验室检查全组进行柯萨奇病毒B抗体(CoxBAb)检测78例,阳性率为51例(65.2%),确定为乙肝病毒性心肌炎6例(6.0%)。血清学检查有病毒感染证据48例(48.0%),全组均查抗心抗体(AHA),其中阳性或可疑阳性… 相似文献
4.
邬巍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4):498-499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因病毒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心肌间质性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的变性或坏死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倾向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对心肌细胞直接侵袭和机体免疫损害叠加的结果,现就于我院就诊治疗的46例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病毒及其毒素在疾病早期经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产生病理变化,也有研究说明本病发病机制还有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参与。现就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 0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6 0例患儿均符合1994年威海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 2例。发病年龄1~15岁,其中~3岁12例,~7岁18例,~15岁30例。病程3个月以内33例,3个月至1年2 1例,>1年6例。有诱因者5 1例占85 % (5 1/ 6 0 )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肠炎11例,下… 相似文献
7.
8.
9.
我院于1996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回一般资料50例均符合1994年威海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2例;发病年龄:5~9个月3例,l~3岁9例,4~7岁28例,9~12岁10例。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6~9月份占多数。绝大部分发病前或同时均有诱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3例,下呼吸道感染20例,肠炎5例,病毒性脑炎2例。临床表现为胸闷25例,心悸15例,气短10例,乏力8例,胸痛8例,腹痛7例,头晕5例,无症状者15例。体征:第1心音低钝ZO例,心尖区I~正吸收缩期杂音7例。1.2实… 相似文献
10.
王玉琴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0)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其中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故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间86例患儿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矿区的发展,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明显增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文对1998年9月--2008年9月收治的4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轮状病毒性心肌炎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 (rota -virus)感染引起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ocarditis ,VMC)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4 6例轮状病毒性心肌炎 (RVM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个月~ 1岁的RVMC患儿 ( 64 4%)明显多于 1岁~ 6岁者 ( 3 5 6%) ,10~ 12月份发生率 ( 65 8%)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 3 4 2 %) ,农村患儿 ( 72 6%)明显多于城镇患儿 ( 2 7 4%) ,P均 <0 0 1;发病以轻型 ( 5 6 2 %)、中型 ( 3 9 7%)者居多 ,重型 ( 4 1%)者较少 ,P <0 0 1;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阳性率达 65 1%;心电图异常率达 62 3 %。结论 :RVMC主要以轻、中型患儿为主 ,发病与轮状病毒流行季节一致 ,且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由于早期可无明显VMC症状 ,容易忽视而延误病情 ,因此建议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应常规做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VMC ,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问题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近5年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汇总研究,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治疗。结果病毒心肌炎导致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发生率高,给予合理治疗能使早搏消失或减少。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早期监护、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指致病因素(主要为病毒)侵犯心肌,导致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的急性炎性病变,特征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及变性,常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其中部分患儿起病隐匿,进展迅猛,危及生命,有的长年不愈,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而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则常危及患儿的生命,故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对治疗该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17.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它临床表现多样 ,病情轻重悬殊 ,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将近 5a来收集的首诊误诊的病毒性心肌炎 3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1例 ,女 1 3例 ,年龄 <1岁 1 8例 ,<3岁 1 1例 ,<7岁 4例 ,7岁以上 1例 ,平均年龄 2 .6岁。误诊为肺炎并心衰 1 2例 ,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8例 ,误诊为急腹症 7例 ,误诊为败血症 7例。2 讨论本组年龄≤ 3岁的 2 9例 ,占 85% ,而年龄 >3岁的仅 5例 ,可见患儿年龄越小 ,误诊率越高。这与婴幼儿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 ,症状易泛化有关。本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6例,分析其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70例(81.40%)心电图表现异常者的临床资料,以心律失常为最常见,其次为ST-T段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改变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了解患儿的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