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代谢性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为人群高血压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2009年在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徐舍2个乡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4 128名成人进行流行病学基线调查。排除基线2 012名高血压病例,截至2020年7月对2 116名非高血压对象进行高血压发病随访。根据体重和代谢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代谢正常体重正常(metabolically 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HNW)、代谢正常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 MHO)、代谢异常体重正常(metabolically un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UNW)、代谢异常超重/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verweight/obesity, MUO)。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代谢性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联进行分析,进一步做分层分析、异质性检验及相加与相乘交互作用分析;排除随访第一年发病的高血压对象、排除偏瘦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随访到新发高血压6...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代谢异常型超重(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verweight,MUO)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甚于代谢正常型超重(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MHO).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成人MUO的患病率水平及变化趋势,探讨人群教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上海市2002-2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南京市社区不同肥胖和代谢类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布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2021年4―6月在南京市12个区,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招募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临床生化指标测量。根据代谢及肥胖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正常代谢正常(metabolically 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HNW)、体重正常代谢异常(metabolically unhealthy but normal weight, MUHNW)、代谢正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 MHO)和代谢异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abnormal obese, MAO)。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389名,平均年龄为(65.14±7.71)岁,男性598名(43.05%)。其中MHNW者296名(21.31%),MUHNW者319名(22.97%),MHO者109名(7.85%),MAO者665名(47.87%)。年龄越大,发生MUHNW和MAO的比例越高;女性、糖尿病病程≥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血清水平与不同肥胖表型的关联,为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择肥胖人群,基于代谢异常情况分为代谢异常型肥胖(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MUO)组和代谢健康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MHO)组(每组72人),同期选取体重及代谢正常并与肥胖人群进行性别、年龄匹配的体检人群73人设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检测IL-5和IL-13血清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细胞因子与不同肥胖表型的关联,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两种细胞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IL-13的MHO组和HC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L-5的MHO组和HC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MUO组的IL-5和IL-13的血清水平升高明显,与MHO组和H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5和IL-13血清水平与MHO表型的发生未存在显著关联,但均与MUO表型的发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IL-5每升高2 pg/ml,MUO表型发生的优势比增加81%(OR=1.81,95%CI:1.40~2.35,P<0.001),IL-13每升高10 pg/ml, MUO表型发生的优势比增加5%(OR=1.05,95%CI:1.03~1.07,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β=0.296,P=0.000)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β=0.217,P=0.008)是IL-5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β=0.186,P=0.018)和尿酸(uric acid,UA )(β=0.200,P=0.019)是IL-13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IL-5与IL-13与代谢健康型肥胖表型无显著相关,与代谢异常型肥胖表型具有显著正向关联,两种细胞因子可能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代谢指标是否正常以及肥胖与否,可将人群分为4种代谢肥胖类型,即体重正常代谢正常(metabolically 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MHNW)、代谢正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MHO)、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etabolically obese but normal weight,MONW)和代谢异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abnormal obese,MAO)[1].传统关于肥胖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大多将MHO和MAO作为同一肥胖人群来进行研究,但事实上二者在代谢[1-6]、疾病风险[5]和死亡率[7-8]等方面均存差异.另外,由于体重正常,MONW人群也没有引起其自身和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于淼  袁聚祥 《现代养生》2023,(21):1637-1641
目的 探讨钢铁企业工人生活行为和职业有害因素对不同肥胖表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参加河北钢铁公司职业体检的4972名钢铁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肥胖和代谢健康状况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代谢健康非全身肥胖(MHNO)在总人群中占27.8%,代谢不健康型非全身肥胖(MUNO)在总人群中占23.6%,代谢健康肥胖(MHO)在总人群中占15.1%,代谢不健康全身肥胖(MUO)在总人群中占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工龄、倒班作业、噪声作业以及高温作业在4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状况与MUNO表型有关(P<0.05)。以MHNO为参照,MHO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和噪声作业与MHO表型有关(P<0.05)。以MHNO为参照,MUO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饮酒状况和倒班作业与MUO表型有关(P<0.05)。结论 以MHNO为参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状况与MUNO...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体型人群的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根据排除标准,从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10 241人的资料中筛选出7 849人纳入分析,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人体测量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数据。按照BMI水平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按照代谢状态分为代谢正常组和代谢异常组,结合体型和代谢状态分组产生6种表型,比较不同体型者代谢异常患病率及不同表型者体格和血清生化指标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7 849人中,超重及肥胖者分别为2 554例(32.54%)和822例(10.47%),代谢异常5 091例(占64.86%)。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人群中代谢异常者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42.32%、60.31%和72.31%。在各体型人群中,男性代谢异常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代谢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地区体重正常和肥胖人群代谢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东北地区代谢异常患病率最高,西南地区最低。不同表型者的年龄、体格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国人群中代谢正常肥胖(MNO)流行率较低,而超过40%的体重正常者伴有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表型与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我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LRS)数据,将参加2011年和2015年2次调查且基线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群纳入研究对象。肥胖表型根据体重和代谢状态分为代谢正常非超重/肥胖组(MHNO)、代谢正常超重/肥胖组(MHO)、代谢异常非超重/肥胖组(MANO)及代谢异常超重/肥胖组(MAO)。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肥胖表型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3 781个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775人(46.95%),平均年龄为(57.76±8.57)岁。经过4年随访,高血压发病率为22.59%,控制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MHO、MANO和MAO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显著高于MHNO组(均P<0.01),其HR值和95%CI分别为1.35(1.11~1.63)、1.51(1.15~1.97)、2.00(1.68~2.38)。结论MHO表型和代谢不健康表型(MAO/MANO)均会显著增加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西安市成年肥胖人群的膳食多样化与肥胖代谢表型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中西安城市队列人群的基线调查,选择具有血样且反映代谢表型指标完整的肥胖人群(BMI≥28 kg/m2)1 069例。根据代谢综合征联合国际多学会联合声明的标准定义肥胖代谢表型。参考膳食多样化得分的评价规则,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构建膳食多样化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膳食多样化与肥胖代谢表型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的膳食多样化存在性别差异,不同肥胖代谢表型者的膳食多样化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代谢正常肥胖者相比,代谢异常者膳食多样化得分较低[(4.20±1.88)vs.(4.51±1.97),P=0.010],其畜禽肉、鱼虾、蛋、奶及奶制品的摄入较低。控制混杂因素后,与膳食多样化得分最低的肥胖者相比,得分最高者患代谢异常的风险降低38%(OR=0.62, 95%CI:0.40~0.96),膳食多样化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肥胖者的代谢异常风险降低10%(OR=0.90, 95%CI:0.82~0.99),这种关联在女性和强体力活动的肥胖人群中更明显。结论 膳食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以期对不同风险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血生化等指标检测。根据代谢正常或异常及体重正常或肥胖组合形成的四种代谢肥胖表型将居民进行表型分类,分析不同表型与IS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159名研究对象,其中有1106人患有IS。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与代谢正常体重正常组相比,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组的IS风险增加,OR分别为1.76(95%CI:1.33~2.34)和2.03(95%CI:1.52~2.72);而代谢正常肥胖组与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异常体重正常表型和代谢异常肥胖表型可能是IS的危险因素,而代谢正常肥胖表型与代谢正常体重正常表型的IS风险无差异,提示代谢异常相较肥胖可能对IS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市社区居民进行一般人口学调查,血糖、血脂等检测,CIMT测量及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根据代谢正常或异常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或肥胖组合形成的四种代谢肥胖表型将研究对象分组,分析其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 648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5.4±11.0)岁,男性占4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活动情况、糖尿病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后,与代谢正常体重正常组相比,代谢异常体重正常(OR=1.61,95%CI:1.01~2.56,P=0.046)和代谢异常肥胖组(OR=2.10,95%CI:1.32~3.32,P=0.002)CIMT增厚的风险较大。结论 代谢异常体重正常表型和代谢异常肥胖表型可能是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而代谢正常肥胖表型的CIMT增厚风险无差异,提示代谢异常相较肥胖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宜兴地区18岁以上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脂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年度查体的1652例健康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BM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BMI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结果本组体检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为45.34%和12.95%,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6.30%;男件BMI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性肥胖/超重组BMI和TG均显著高于正常组,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女性肥胖/超重组BMI和LDL-C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超重组TG明显高于正常组;肥胖、超重人群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 结论近年来宜兴地区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较高;超重肥胖者易伴随着脂质代谢异常,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不同肥胖类型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的影响。方法 选择常州市武进区2021年纳入基本公卫服务管理≥65岁人群104 433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获取信息,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和腰高比(WHtR)将该人群分为非肥胖(normal weight, NW)、单纯中心性肥胖(obesity, OB)、单纯全身性肥胖(normal weight with central obesity, NWCO)、复合性肥胖(obesity with central obesity, OBCO)4种类型。采用性别分层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肥胖类型对HUA发病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00 015人,HUA患病率14.44%,男性患病率为21.94%,女性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02.14,P<0.01)。NWCO、OB、OBCO人群,男性患病率分别为31.78%、1.49%、36.43%,女性分别为40.84%、0.97%、38.65%。不论男女,NWCO、OB、OBCO均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维吾尔族(维)、哈萨克族(哈)、蒙古族(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SBP 120~139 mm Hg和或DBP 80~89 mm Hg)的人群分布特点及其他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伴随情况.方法 利用2004年博州维、哈、蒙、汉族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325人,其中维、哈、蒙、汉族各1247、1047、817、1214人),比较分析多民族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其他CVD危险因素伴随情况.结果 (1)维、哈、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9.2%、34.5%、36.0%、36.5%,维、哈、蒙族<40岁组的正常高值血压比例高于同民族40~60岁(分别P=0.000、0.006、0.016)和>60岁组(均P=0.000).(2)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SBP和DBP均高者最多(>45%),单纯DBP高者最少(>13%).(3)4民族正常高值血压者的超重肥胖(BMI≥24.0 kg/m~2)比例≥57%、腹型肥胖(腰围:男85 cm/女80 cm及以上)≥62%、血脂异常≥43%、1个其他CVD危险因素及以上≥82%.(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增龄、超重肥胖、男性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博州20~79岁维、哈、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比例很高,尤其在<40岁人群中,并伴多项其他CVD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对该人群的早期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驻京某部机关干部体质量指数(BMI)现况,并分析部分代谢性疾病指标与超重或肥胖的相关性,为该人群心血管疾病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2014~2016年参加健康体检的驻京某部3 620名机关干部,应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与超重或肥胖的关联性。结果总体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59.6%,其中男性超重或肥胖检出率(67.9%)明显高于女性(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组、高血糖组、高血压组和高尿酸组中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各代谢疾病指标非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人群性别、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与超重或肥胖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驻京机关干部男性超重或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控制体质指数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类型在人群多代谢异常的关系以及不同指标对多代谢异常的预测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某农村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对多代谢异常进行聚集性分析,用ROC曲线对各个指标及BMI、WC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对象中除高低密度脂蛋白外,患病率整体呈现升高趋势(P<0.05).不同指标比较说明WC比BMI作用大;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两种代谢异常比例呈升高趋势(P<0.05).多代谢异常指标的ROC曲线,甘油三酯曲线下面积最高.结论该地区人群多代谢异常个体聚集现象严重;人群多代谢异常与肥胖类型相关,与腹型肥胖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机关职业人群体质指数(BMI)现况及其对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指标的影响,为该人群预防超重和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14-2016年参加健康体检的4735例军队机关干部和公务员BMI进行调查,分析不同BMI对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8.7%和14.4%,其中男性分别为54.9%和13.1%,女性分别为28.7%和4.4%。BMI在不同性别的各年龄分组中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BMI分组及性别中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该人群预防超重和肥胖要以中青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为主要对象,控制体质量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应用替餐营养棒对体重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新疆6家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698例超重或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食用替餐营养棒,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测定干预前后患者腰围、臀围、内脏脂肪、健康评分、基础代谢情况,计算腰臀比和体质指数(BMI)。用SPSS 21.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超重、肥胖患者体重、腰围、内脏脂肪、基础代谢和BMI均下降,健康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臀围、腰臀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患者干预前后体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健康体重者所占比例由干预前的0%提高至干预后的10.3%,重度肥胖者所占比例由干预前的9.3%下降至干预后的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人群干预有效率为49.0%,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干预效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初始体型人群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人群食用替餐营养棒减肥效果明显,是有效的营养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吴善玉  朱文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77-2779,2781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3个肥胖指标与MS及其他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延吉市某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对资料完整的886例对象按照不同的BMI、WC水平进行分层,比较分析代谢异常组分患病情况。对WHtR指标与MS其他组分异常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寻找适合的切点,分析其对MS的患病风险。结果调查对象中肥胖程度比较严重,且各项指标存在性别差异;各项代谢异常患病率均与BMI和WC有关,两者均异常时,各项表示代谢性健康风险的OR值明显高于BMI与WC各单项异常组(P﹤0.01),但仅有腹型肥胖时,其OR值均高于BMI超重而WC正常者;WHtR与代谢异常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9,P﹤0.01),当WHtR超过0.50时,个体MS患病危险度显著增加(OR:1.564,95%CI:1.046~1.896,P﹤0.01)。结论 BMI和WC异常可增加代谢异常疾病的患病风险,WHtR是较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在防治MS其他组分时应将体脂增多同时伴有脂肪分布异常者列为重点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PLIN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成年肥胖者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LIN基因6209T>C、11482G>A和14995A>T在中国汉族肥胖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BMI的关系。方法通过健康体检筛选339名汉族成年肥胖受试者,常规方法进行体格测量。利用PCR扩增及基因组测序方法测定所有受试者DNA中PLIN基因多态性位点PLIN1(6209T>C)、PLIN4(11482G>A)和PLIN6(14995A>T)的基因型,并通过BMI分层,描述频率分布。结果在所有受试者中,PLIN1常见等位基因T占44.4%,罕见等位基因C占55.6%。PLIN4常见等位基因G占64.2%,罕见等位基因A占35.8%,且GG表型频率随着BMI的增大而增大(P<0.05),特别是在女性受试者;AA表型恰好则相反(P<0.05)。PLIN6位点常见等位基因A占61.2%,罕见等位基因T占38.8%。女性AA表型分布频率随着BMI增加显著增加(P<0.05),T表型减少。结论在中国汉族肥胖受试者中,PLIN1以罕见基因C表型多见,C表型可能与肥胖程度有关;PLIN4以常见基因G表型为主,罕见基因A表型可能与低BMI和低肥胖风险相关;PLIN6以常见基因A表型多见,罕见基因T表型可能与成年女性低BMI和低肥胖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