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减重代谢术后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2月在厦门市某医院普外科住院的减重代谢术后患者主要照顾者32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6月32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接受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和常规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照顾者准备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照顾者准备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综合照顾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家庭赋权方案能提高减重代谢术后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使减重代谢术后患者照顾者在患者居家康复、术后长期的体重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庭赋权方案对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6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病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名,对照组31名。试验组接受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应用脑卒中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和照顾者准备度量表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主要照顾者综合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和照顾者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综合照顾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照顾者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赋权方案能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使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胸科住院并准备行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的1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胸科住院并准备行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的1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家庭赋权方案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的照顾能力有无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照顾者准备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赋权方案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及准备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家庭赋权方案对脑卒中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将其以抓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低,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日常及疾病相关照顾技能、自我压力与健康管理、应对策略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评分比干预前高,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可明显改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在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12月住院的45例患者分配至对照组,2019年1-6月的患者45例分配至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家庭赋权方案进行干预。采用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过程中,试验组获得44份有效问卷,对照组获得42份有效问卷;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照顾者积极感受、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家庭赋权方案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还可以提高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和照顾准备度,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家庭赋权模式对首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吞咽照护能力及照顾准备度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其对患者吞咽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首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80名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照顾的患者接受针灸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常规治疗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赋权模式的干预14 d, 并随访28 d。应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吞咽照护能力评分、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评分、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患者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男18名, 女19名, 年龄(55.61 ± 7.43)岁, 观察组男18名, 女21名, 年龄(58.23 ± 8.22)岁。干预后14 d, 观察组主要照顾者吞咽照护能力总分为(143.47 ± 3.96)分, 与对照组的(107.44 ± 1.4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6, P<0.05)。干预后14 d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得分为(26.11 ± 3.8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在回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实施回肠造口手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赋权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照顾负担及照顾能力情况。结果 经干预后,2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评分较同组干预前上升,照顾负担和照顾能力评分较同组干预前均下降,且观察组的照顾准备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照顾负担及照顾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赋权护理应用于术后健康指导中,可有效帮助回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提高照顾准备度、照顾能力及积极感受,减轻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家庭赋权指导模式应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主要照顾者护理中,探讨该模式对主要照顾者情绪、准备度及照护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庭赋权指导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主要照顾者情绪状况、准备度和照护能力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焦虑评分、准备度评分和照护能力评分对比,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准备度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照顾者焦虑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主要照顾者给予家庭赋权指导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主要照顾者准备度,改善照顾者情绪,提高照顾者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提高截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截瘫患者主要照顾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主要照顾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照顾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家庭賦权方案干预,采用中文版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和照顾者准备度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中文版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评分分别为(40.63±3.35)分、(39.58±3.18)分,照顾者准备度量表评分分别为(14.78±3.01)分、(14.55±3.2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能力测量表评分分别为(26.78±3.63)分、(35.73±3.61)分,照顾者准备度量表评分分别为(23.73±3.11)分、(20.08±4.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截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有利于截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家庭赋权方案在首发脑卒中出院患者居家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便利抽取8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接受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对照组接受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及延续护理,应用中风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及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的中风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两组患者家庭照顾者的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评分及FCT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风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两组患者家庭照顾者的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评分及FCT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家庭赋权方案能有效改善首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110例肝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家庭赋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照护者照顾能力(FCTI)量表照顾能力评分、照顾准备度量表CPS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需要、评估家人及社区资源、调整个人生活与照顾上的需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顾准备度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术后患者实施家庭赋权护理,可有效提高照护者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160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80例患者及其80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护理模式, 两组患者均在入组后连续干预6个月。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量表(MMAS-8)、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家庭疾病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个人社会功能、家庭功能、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FEC-CV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的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家庭赋权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主要照顾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BO患儿及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家庭赋权方案。比较干预前后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家庭坚韧力评分,出院后3个月症状改善情况、再入院率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主要照顾者家庭坚韧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再入院率、干预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赋权可有效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和家庭坚韧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BO患儿的症状,降低再入院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家庭赋权方案结合口部锻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2组均接受口部锻炼,观察组加用家庭赋权方案干预。评估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和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DQOL)评分,以及照顾者照顾负担量表(ZBI)和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良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的SSA和EDQOL评分,以及照顾者的ZBI和FCTI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口部锻炼的基础上结合家庭赋权方案干预,有助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并降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其照顾技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对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市某儿童医院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206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干预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达标理论干预方案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准备度、照顾者照护能力、非计划再次入院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患儿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照顾者照护能力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非计划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提升照顾者照护能力,减少非计划的再次入院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做好出院准备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69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照护能力测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照顾准备度量表得分、照护能力测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试验组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得分和照护能力测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照顾准备度和照护能力,可以为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6月以1:1选取白血病患儿照顾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患儿照顾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名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早产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对照组,2016年1—6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早产儿照护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信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和出院当天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自我效能和对早产儿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200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名,给予对照组主要照顾者常规健康教育,给予干预组主要照顾者准备、访谈、编辑、共享4个阶段的家庭尊严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希望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尊严干预可减轻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其希望水平,对提高家庭照护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方案对肺癌化疗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96对肺癌化疗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对;以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人员及肿瘤志愿者实施的家庭干预方案。12周后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癌症患者照料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评分及生活质量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干预方案能有效降低肺癌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改善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