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配合情况及口腔状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正畸效果,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的牙龈情况、头影测量指标,统计两组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正畸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3% vs 71.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GI、PLI、SBI评分、Eline-UL、Eline-LL、上唇突度、下唇突度、SNA、SNB、ANB、U1-SN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 vs 21.67%,P<0.05)。结论:相比口外弓支抗,微种植体支抗可明显改善口腔正畸患者头影测量指标及牙龈情况,进而有助于提高正畸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微螺钉种植体和口外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治,分析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和正畸疗程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OJ、U1-SN、U1-NA和U6-Ptm治疗前后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正畸疗程平均为(19.35±1.29)个月,对照组平均为(24.02±1.21)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口外弓支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能更好地保护磨牙支抗,缩短正畸疗程,更有效地改善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面型凸度及覆牙合覆盖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应用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104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微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正畸效果,上颌骨、上颌牙治疗效果,下颌骨、下颌牙治疗效果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正畸成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个月后,两组SNA、ANB、U1-SN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中切牙凸角差、SNB、L1-MP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vs.21.15%,P<0.05)。结论:相比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可明显改善口腔正畸患者上颌骨、上颌牙、下颌骨及下颌牙指标,有助于提高正畸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正畸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非种植体支抗治疗(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个月后对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正畸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后满意程度。结果:经过10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上中切牙突距差和上中切牙倾角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磨牙移位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满意度为6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不适感更少,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收集笔者医院9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将之分为口外弓支抗(MIA组)46例和微型种植体支抗组(HGA组)49例,比较其矫正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和模型测量结果,矫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IA组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颌中切牙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唇突度、下唇突度、上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UL)、下唇最凸点至E线垂直距离(E line-LL)、覆牙合(OB)、覆盖(OJ)均小于HGA组(P<0.05),矫治时间短于HGA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G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HGA,MIA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更佳,且能够缩短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需要进行前牙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使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观察该种植体作为支抗对内收患者前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需要行前牙矫治的61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直丝弓矫治(MBT)系统+传统口外弓支抗]和微种植组31例(采用MBT+微种植体支抗)。观察比较两组矫治前后的前牙矫治效果。结果:微种植组的总矫治时间为(20.64±1.49)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1±2.28)个月(P0.01);两组治疗后的上下齿槽座角(ANB)、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上唇突度(ULP)、下唇突度(LLP)、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垂直距离(U1-NA)及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Z角度则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微种植组治疗后的OP-SN角度、ULP、LLP、U1-NA及Ptm-U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微种植组治疗后的Z角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不仅能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建立理想的咬合关系,增强支抗效果,还能缩短前牙矫治时间,使颜面部外侧貌更加美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及咬合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行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正畸口外弓支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两组矫治周期为18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正畸效果(两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牙倾角差)、咀嚼效率及咬合力,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磨牙移位距离小于对照组,而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形、舒适度、咬合功能和便捷性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咀嚼功能、增大咬合力,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慢性牙周炎口腔正畸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9例,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法治疗;观察组:69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后测量两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指标,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上中切牙唇向位移高于对照组(P0.05),磨牙位移小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治疗慢性牙周炎正畸患者效果较好,创伤小且稳定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使用自锁托槽和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32例上颌前突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实验组,16例)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对照组,16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排齐、关闭间隙和总的治疗时间;测量两组患者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以及头影测量项目,并对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总疗程平均(19.6±5.39)个月,短于对照组的(25.7±5.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治疗后U1-SN角、U1-X(mm)、U1-Y(mm)、A-Y(mm)、UL-Y(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上颌前突拔牙患者,能显著缩短拔牙间隙关闭的时间,缩短总疗程,前牙覆牙合覆盖的变化显著,侧貌改善明显,且尖牙牙根和牙槽骨无明显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骨性Ⅱ类错颌畸形的面部美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 12月在北京整齐娃娃口腔门诊部接受矫治的66例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 同分为对照组(n =33)与观察组(n =33)。对照组应用口外弓强支抗治疗,观察组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 抗植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根吸收情况及面部美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P <0.05);两组治疗后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牙根体积均少于治 疗前(P <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SNA、SNB、ANB 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联合正畸矫治骨性Ⅱ类错颌畸形效果良好,能够更好 地改善患者面部美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 收治的76例口腔正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外弓加强支 抗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牙齿矫正效果、牙周健康指标、咀嚼功能及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矫正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I、PLI、SPD、SBI均低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高于治疗 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 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予以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正效果确切,可改善牙周 健康状态,增强咀嚼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在骨性前突患者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骨性双颌前突患者22例,矫治设计拔除上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利用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作为强支抗整体内收前牙。种植体支抗植入第一磨牙颊侧牙槽骨近中或远中位置,植入后施以100g的矫治力关闭间隙。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微种植体支抗均保持稳定,前牙内收明显,面型得到改善,患者对矫治效果基本满意。头影测量分析显示:U1-NA角、U1-NA距、L1-NB角、L1-NB距、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及面型角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A、SNB、ANB、U6-PP、MP/FH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作为强支抗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成人轻中度骨性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支抗组),30例使用传统支抗(传统支抗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疗效。结果:种植支抗组平均(17.50±1.56)个月完成矫治,传统支抗组平均(19.25±2.37)个月完成矫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m-U6均增加(P<0.05),Ptm-U1、U1-SN均降低(P<0.05);治疗后,种植支抗组的Ptm-A、SN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传统支抗组治疗前后的Ptm-A、SN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U1、U1-SN减少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Ptm-U6增加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作用强且比传统支抗稳定可靠,可有效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改善患者面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联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70例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传统支抗与MBT直丝弓矫治,观察组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MBT直丝弓 矫治,比较两组颌骨指标、上颌牙位置及软组织状态。结果 两组干预后SNA、SNB、ANB、GoGn-SN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OP-SN角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U1- NA、Apg-U1以及Ptm-U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U lip-E、L lip-E距离短于对照 组,Z角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颌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 矫治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上颌及唇突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腭侧与颊侧微种植体支抗远移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及对侧貌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非拔牙不完全Ⅱ类关系错(牙合)畸形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腭侧组与颊侧组,每组49例,两组分别采取腭侧与颊侧植入微种植体支抗行正畸治疗,观察患者植入成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上颌磨牙远移效果及侧貌美学标志点变化。结果:腭侧组共植入116枚微种植钉,种植成功率为89.66%,颊侧组共植入108枚微种植钉,植入成功率为79.66%,两组植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翼上颌-上第一恒磨牙(Ptm-6)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腭侧组Ptm-6值改善程度优于颊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鼻唇角、面型角、上唇突度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唇突度治疗前后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远移磨牙时采取腭侧入路植入较颊侧颊侧入路植入成功率高,远移效果更好,软组织侧貌美学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MBT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微种植支抗(micro-implant anchorage,MIA)技术在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承德市口腔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0例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帽口外弓支抗(headgear anchorage, HGA)技术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MIA技术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OB、OJ、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和临床疗程等情况。结果:SNA、SNB在治疗前后和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L1-NB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B、OJ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OB、OJ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磨牙位移距离、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及临床疗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A技术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能够显著改善安式Ⅱ型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头影测量各项指标,改善矫治后口腔结构,缩短矫治疗程和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微种植体与非微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双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非微种植体支抗),观察组50例(微种植体支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切牙切缘内收、磨牙前移水平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切牙切缘内收、磨牙前移水平比较(t=4.67、4.66、4.6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χ2=4.66、4.78.4.5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具有效果确切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对先天性缺牙美观及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夏市人民医院2016年5-2018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两组:Nc组(自锁陶瓷托槽联合微种植体支抗)51例,Yk组(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54例,观察两组的修复效果、咀嚼效能及牙周状况,整齐美观度及舒适度改变情况,对比两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牙齿修复效果比较,Yk组优良率96.1%,Nc组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k组、Nc组矫治前咀嚼效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Yk组矫治后比较,Nc组矫治后1个月、6个月后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Yk组整齐美观度、舒适度、固位能力比较,Nc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Yk组PLI、GI、牙釉质脱矿情况比较,Nc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周状况比较,Yk组优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6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支抗口腔正畸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法治疗,持续治疗时间为2年。对比两组口腔正畸治疗的成功率、各正畸指标的改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0.51%;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44%,两组治疗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磨牙移位显著低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倾斜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2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和观察组(选用专用微型种植体给予支抗治疗),每组30例,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9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微型种植体保持稳定,矫治结束后,前牙达到正常覆盖,而且面形良好,没有明显不适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倾角差(27.32±5.46)、上中切牙凸距差(3.99±1.54)明显增大,而磨牙位移明显降低(3.69±0.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正畸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