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索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后的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于郑州市第七 人民医院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 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持续跟踪随访 1 年,以随访 1 年的复发与否划分为 复发组 35 例及无复发组 65 例,比较两组患者可能引起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性别资料、年龄资料、肠息肉数目资料、肠 息肉直径资料、肠息肉生长位置资料及组织病理类型资料等),分析引起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无复发组患者 的性别、年龄、肠息肉数目、肠息肉直径、组织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年龄≥ 60 岁、肠息肉数目≥ 3 枚、肠息肉直径≥ 2 cm 及组织病理类型腺瘤性均是肠息肉重 要的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展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时对引起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作充分考虑, 并且术后结合患者的预后情况给予实施个性化随访方案,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癌变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与不同病理阶段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结直肠息肉确诊患者的住院病历1428份,制定相应信息表,建立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数据库,对结直肠息肉疾病进展中结直肠腺瘤病变和结直肠癌变与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胆囊疾病或胆囊切除史、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P<0.05,r>1),胃炎病史、结直肠炎病史、结直肠息肉病史、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P<0.05,r<1);中医证型对结直肠息肉腺瘤病变的影响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脾虚湿盛证、湿热蕴肠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对结直肠息肉癌变影响强度最大的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结论:结直肠息肉癌变进程与年龄、胆囊疾病史及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等多种影响因素具有相关性,且特定的中医证型与不同病理阶段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2年5月行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息肉标本用行HE染色和病理形态学观察,按WHO诊断标准复查切片,观察息肉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病理类型与不典型增生、息肉体积大小与癌变率的关系.结果:息肉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61例、炎性息肉29例,增生性息肉10例.其中恶变8例,全为腺瘤型,管状腺瘤1枚,绒毛状腺瘤5枚,混合型腺瘤2例;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1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1例;8例恶变患者年龄平均(56.45±19.56)岁、息肉直径(1.86±0.45)cm均大/高于92例未恶变患者的(44.67±22.67)岁、(1.20±0.36)cm(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内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6月肠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息肉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肠镜下活检标本经10%甲醛固定,以常规方式石蜡包埋切片,采取HE染色处理,根据需要部分病例作了特染,然后在光镜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90例患者病理检查诊断炎性息肉40例、增生性息内10例、腺瘤性息内32例及恶变8例,癌变发生率(8.89%);恶变患者年龄(55.78±15.34)岁、息肉直径(1.76±0.32)cm均大/高于未恶变者的(43.27±16.28)岁、(1.01±0.42)cm(P〈0.05)。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未发生恶变,32例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8例,绒毛状腺瘤癌变44.44%高与绒毛状管状腺瘤的20.00%及管状腺瘤的15.38%(P〈0.05)。广基、右半结肠、多发息肉癌变发生率高见表1—3(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肠道菌群差异,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的9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另征30例无息肉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标本并按照息肉患者病理报告中“上皮内瘤变”等级,将入组受检者分为无息肉对照组(30例)、息肉无上皮内瘤变组(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30例)。统计四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有无差异性。结果:四组研究对象的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研究对象的毛螺菌属、阿克曼菌属、梭菌属、瘤胃球菌属、罗氏菌属、巨球菌属丰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菌群丰度存在差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毛螺菌属、瘤胃球菌属、罗氏菌属丰度明显降低,而梭菌属和巨球菌属、阿克曼菌属的丰度明显增加,有利于为结直肠癌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比较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APC)与高频电切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并确诊的 150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 将其分为高频电切术组 68 例与 APC 组 82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超敏 C 反 应蛋白(hs–CRP)水平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PC 组手 术切除的息肉直径明显短于高频电切术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高频电切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APC 组患者的术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3.66 %,明显低于高频电切术组的 14.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3 d,两组患者 hs–CRP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但 APC 组低于高频电切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出院 1 年后,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APC 组患者生存质量指数(GLQI) 评分中的主观症状、生理状态、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高频电切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内镜下 APC 治疗结直肠息肉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可以降低结直肠息肉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减少术中炎症性刺激,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上皮化生等组织异常关系。方法:连续随访9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组及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对于Hp阳性患者接受三联根除治疗,疗程7d,停药后1月复查胃镜;对于Hp阴性者接受奥美拉唑40mg1次/日,疗程1月,停药后立即复查胃镜。比较2次胃镜捡查结果,包括胃镜下息肉及球部粘膜胃上皮化生等组织学异常,分析Hp感染与胃镜下息肉表现及组织学异常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编织学仅部分发生慢性炎症。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胃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有77.08%(37/48)患者胃上皮化生消失,奥美拉唑疗效不显著。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患者与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但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患者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上皮化生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使十二指肠球部息肉病变范围缩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例行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予术后健康管理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改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便秘贴敷贴神阙穴对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soscal Resection,EMR)肠道准备及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内二科行EMR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常规肠道准备。对照组另给予安慰剂神阙穴穴位敷贴,试验组另给予便秘贴敷贴神阙穴治疗。结果:试验组肠道准备质量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肠道准备质量优良率为71.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BPS评分、排便评分、不良事件评分、安全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肠腔内气泡评分、肠腔内气泡评分、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粪便无渣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秘贴敷贴神阙穴可使结直肠息肉患者肠道准备质量高,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血压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 2019 年 3 月 至 2020 年 7 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结肠息肉的患者 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结肠镜)、观察组(无痛结肠镜), 各 33 例,并行结肠息肉电切除术,根据术中生命体征、进镜时间、手术时间、治疗效果等,评估无痛结肠镜下息肉电切除 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检查后 5 min、进镜至回盲部时、手术开始时、手术结 束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后 5 min、进镜至回盲部时、手术开始时、手 术结束时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进镜至回盲部用时及手术用时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痛结 肠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可显著改善结肠息肉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的腺瘤性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浊毒理论”在结直肠息肉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搜集2018年11月—2019年7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镜室240例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 在240例腺瘤性息肉患者中,性别(χ2=17.067,P=0.00)、年龄(χ2=40.075,P=0.00)、主要症状(χ2=249.850,P=0.00)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腺瘤性息肉男性(63.3%,152/240)>女性(36.7%,88/240);年龄中年(44.6%,107/240)>老年(41.3%,99/240)>青年(14.2%,34/240);腹胀腹痛(54.2%,130/240)>无症状(14.6%,35/240)>便血(10.0%,24/240)>腹泻(8.8%,21/240)>便秘(6.7%,16/240)>大便干稀不调(5.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染色结肠镜在诊断大肠息肉性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4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结肠镜染色检查,比较单用电子结肠镜与染色结肠镜对鉴别大肠息肉性质的准确率.结果:染色结肠镜检查鉴别结肠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的准确率(85%),显著高于单用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7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镜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56.3%,染色结肠镜的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84.5%,以上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染色结肠镜检查可显著提高结肠隆起性黏膜病变性质的准确率,对下一步的治疗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然  陈正彦  杨坤  李素娟 《新中医》2022,54(6):153-157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不同中医证型与P53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肝郁气滞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寒邪内阻证组各20例设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行息肉摘除术治疗;另选择正常人2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2组P53、b FGF表达阳性率并作比较;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大肠腺瘤性息肉不同中医证型的P53基因、bFGF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P53基因、bFGF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P53基因、bFGF阳性率均高于肝郁气滞证组、寒邪内阻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组P53基因、bFGF阳性率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寒邪内阻证组间P53基因、bFGF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性息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3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术后予LNG-IUS宫腔内放置,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统计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术后9个月、12个月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量均减少,且各时点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显著减少月经量,抑制子宫内膜息肉增长,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周期治疗,能更有效预防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发病年龄、息肉的好发部位、息肉大小和息肉的病理类型及息肉恶变的相关因素规律。方法:对710例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息肉部位、形态大小加以病理分析及总结。结果:710例肠镜中共检出大肠息肉206例,息肉检出率29%,而腺瘤性息肉104例,大肠息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和恶变密切相关。结论:29~67岁为大肠息肉的好发年龄,45岁以上人群为发病高峰年龄,男性较女性易患病,息肉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多见,且体积越大越易恶变。大肠息肉不论大小应尽可能及早切除并常规活检,可有效预防息肉恶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切除结合雾化吸入方案用于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支撑喉镜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支撑喉镜切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时间、主观嗓音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缓解时间、咽喉疼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声带振动程度、声带肌动力、声门闭合程度等主观听感知评估指标以及嗓音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舌麻木不适、声带损伤、咽部刺痛、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  相似文献   

17.
李盈 《新中医》2021,53(18):179-18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温补脾肾方贴敷神阙联合艾灸中脘干预阳虚质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82 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2 组均进行结肠镜手术摘除息肉,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加予温补脾肾方贴敷神阙加艾灸中脘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并随访6 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评价2 组患者的阳虚质评分、检测肠道菌群数量。统计并比较2 组的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 组手脚发凉、比别人容易患感冒等7 项阳虚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大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肠杆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随访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32%,对照组复发率为26.8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温补脾肾方贴敷神阙联合艾灸中脘,能够改善阳虚质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预防复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四逆三核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肝郁血瘀型子宫内膜息肉,以期为子宫内膜息肉提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肝郁血瘀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四逆三核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对15 mm以内的子宫内膜息肉,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15 mm的子宫内膜息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月经评分均未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情绪评分明显改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四逆三核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15 mm以内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9.
俞陈珠  朱思梦 《新中医》2022,54(15):113-117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化瘀汤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0 例拟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 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气活血化瘀汤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孕酮(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血红蛋白(H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水平,记录2 组月经量,检测2 组子宫内膜厚度情况,并统计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2 组E2、LH、FSH、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E2、LH、FSH、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E2、LH、FSH、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ER、PR、Hb、VE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ER、PR、VEGF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ER、PR、VEGF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Hb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Hb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活血化瘀汤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可调节患者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ER、PR 表达平衡,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使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的局部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住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结合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局部征象。结果 (1)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最常见中医证候为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证、气虚血瘀证。(2)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子宫内膜息肉颜色、表面血管颜色及血管形态分布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子宫内膜息肉位置、数量分布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子宫内膜颜色、子宫内膜血管颜色分布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管形态分布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颜色、息肉表面血管颜色及血管形态、子宫内膜颜色及内膜血管颜色与中医证型相关,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医辨证的局部望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