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肿瘤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生成由血管生成因子调节。目前,普遍认为血管生成因子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可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良、恶性鉴别,恶性程度检测及预后判断,并可预测治疗效果及监测临床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成的主要调控因子,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对肿瘤血管的形成意义重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2位。尽管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发病率仍较高。本文就VEGF在肝癌治疗及预后中的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是两条重要的血管生成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在乳腺癌防治中疗效确切,近年来,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对中药干预乳腺癌血管生成双途径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现代研究证实,中药可通过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和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等抑制血管新生,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总结中药抑制结肠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文献,梳理主要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结肠癌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葛根素诱导血管新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三印  沈映君  陈士林  陈新滋 《陕西中医》2007,28(10):1416-1417
目的:探讨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和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显微镜下计数血管环新生血管生成,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研究葛根素在体内外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中,葛根素12.5-100μg/ml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平均新生血管数明显增多,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在整体动物实验中,治疗组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与模型组相应区域心肌微血管密度比较明显增加。结论:葛根素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的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这可能是葛根素治疗心肌缺血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钢  周华  吴伟 《新中医》2016,48(2):218-221
正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在机体多种病理、生理(如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创伤愈合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为共同的机制,已经引起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度重视。中医药在血管相关性疾病的诊治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许多中药及其复方等具有调节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对血管新生调控因子、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等的双向调节。1血管新生的概念机体血管系统的生长形式主要分为两种: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6.
前言 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有学者提出肿瘤可能是一个与脉管系统有密切关系的疾病。1787年,Johon Hunter就用血管生成一词描述血管新生过程。1863年,Virchow注意到恶性肿瘤组织中血管绝对数急剧增多。20世纪初,Gold-man就观察到血管围绕肿瘤生成现象。1939年,Ide等发现肿瘤细胞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作为一种人属二聚蛋白信号肽,能特异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可增加血管通透性[1、2].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血管生成作用是通过增强VEGF的表达及生成来实现的[3].其作用的发挥贯穿于人类生殖、发育、组织再生和修复以及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过程,恶性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依赖持续和广泛的血管新生以保证其生长和转移,如果能抑制和破坏肿瘤及周边血管新生,就有可能阻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中血管生成增加是造成滑膜炎、血管翳生长、骨和软骨破坏及骨赘形成的原因。血管生成是一个由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介质调控的复杂过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有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被表达,它们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促血管生成和抑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应用阻抑血管生成药物(包括清除病灶和促血管生成因子)治疗RA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文曦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496-1498,1503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生血管不仅为病理组织提供养分,保证其生长增殖,同时使得肿瘤细胞与个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直接相通,这是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播散的必要条件.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包括内皮细胞、可溶性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大致为以下步骤:肿瘤细胞及其它相关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C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  相似文献   

10.
正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抗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本文概括了姜黄素抗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主要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黏附及迁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同时总结了其在眼科新生血管类疾病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血瘀窍闭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文献和临床研究,并分析了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病理变化,提出了血瘀窍闭是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关键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平降饮在改进为胶囊剂型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高血压病患者165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110例,给予平降饮胶囊,4粒/次,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55例,给予牛黄降压胶囊,4粒/次,每日2次,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110例,显效46例(41.81%),有效59例(53.44%),无效6例(5.45%),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55例,显效21例(38.18%),有效29例(52.73%),无效5例(9.09%),总有效率90.91%。结论:平降饮胶囊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作用较好,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收集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者200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人)与对照组(100人),分别用滋阴平肝潜阳汤和杞菊地黄丸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证候疗效、血脂、血糖等。结果:X1(收缩压)、X2(舒张压)、X4(甘油三酯)、X5(低密度脂蛋白)主要由F1(第一公因子)"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危险因素"解释,X3(总胆固醇)主要由F2(第二公因子)"胆固醇危险因素"解释,X6(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F3(第三公因子)"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抵抗因素"解释,X7(血糖)主要由F4(第四公因子)"代谢综合征因素"解释。结论:滋阴平肝潜阳汤是治疗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有效方药,不但能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还有降血脂作用。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蛋白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周宝宽  张明雪 《中医药学刊》2010,(11):2399-2402
目的:观察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血压、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收集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者200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人)与对照组(100人),分别用滋阴平肝潜阳汤和杞菊地黄丸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证候疗效、血脂、血糖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合并在一起,用药前,收缩压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313个单位;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降低0.134各单位;用药前,舒张压与总胆固醇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增加0.181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前,收缩压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每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301个单位;高密度脂蛋白每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降低0.212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前,舒张压与总胆固醇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增加0.228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后,收缩压与血糖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血糖每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241个单位。治疗组用药后,舒张压与总胆固醇、血糖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降低0.237个单位,血糖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上升0.225个单位。对照组用药前,收缩压与总胆固醇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总胆固醇增加一个单位,收缩压增加0.303个单位。对照组用药前,舒张压与血脂、血压没有明显的关系。对照组用药后,收缩压与血脂、血压没有明显的关系。对照组用药后,舒张压与血糖有关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血糖每增加一个单位,舒张压增加0.262个单位。结论:滋阴平肝潜阳汤是治疗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有效方药,不但能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还有降血脂作用。血压与血脂、血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合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合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8例ACS患者分成治疗组31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合剂)和对照组27例(抗凝、溶栓、扩冠等西医常规治疗),为期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的浓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血浆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够降低ACS患者血浆hs-CRP水平,对ACS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血脂、血粘度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葛根素组三组进行喂养与给药,30天后测定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含量明显增加(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与高脂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葛根素组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葛根素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以及保留措施。方法:通过对本市中心血站2012年8月-2013年8月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失败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统计2013-2014年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数量以及献血者中多次献血的数量。结果:本市中心血站2013-2014年血站实际献血人数在招募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总量相较2012-2013年明显提升,同时多次献血人数占据的比例明显上升。结论:采取合适的宣传方法,加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服务质量,能够提高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的人数数量。  相似文献   

18.
无偿献血员检测抗HIV阳性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厂家抗HIV酶联免疫试剂盒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初检试剂采用国产双抗夹心酶联免疫试剂,复检试剂采用进口间接法酶联免疫试剂,用于筛选献血员抗HIV阳性者。结果 初检试剂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共检测标本16282例、检出阳性82例,阳性率达5.04/万分率,用进口试剂进行进一步检测阳性1例,后经确认阳性1例(蛋白印迹法),复检试剂采用间接法共检测标本14458例、检出阳性32例,阳性率达2.21/万分率,用另一家进口试剂检测均为阴性,国产试剂用于献血员初检可以筛选出真阳性,说明国产试剂敏感度尚可,进口试剂敏感度更高。国产与进口试剂都表明假阳性率较高其原因值得探讨。结论 作为献血员筛选试剂,今后业们仍需正确选择质量高的厂家试剂,提高试剂的敏感度和特导性,尽量避免假阳性。  相似文献   

19.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疗法客观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瘀证见于多种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形成机理非常复杂。近年关于血瘀证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开始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I网络)以及基因水平方面探索血瘀证的形成机理。本文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基因表达研究等十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以求进一步探索血瘀证的微观实质。  相似文献   

20.
吴资锋  金英 《中医药导报》2008,14(10):16-18
文章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高黏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理论对COPD瘀血的分型,提出了益气活血、温阳活血、化痰活血等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