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背俞穴是临床常用穴,随配穴不同而主治有异,合理配穴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本文从背俞穴之间配伍、俞原配穴、俞募配穴、俞郄配穴试述背俞穴临床配穴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郄穴及八会穴概说、郄会配穴及应用(治疗痛证、治疗血证)论述了郄穴的配穴。指出:郄会配穴在临床上多治疗痛证及血证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郄募配穴,是指郄穴与募穴的相配伍应用,由于郄穴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而募穴也可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证,也包括与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证。因此,两者相配,应用广泛,治疗急症,效果尤佳,兹举例介绍如下: 一、胆绞痛:戴某某,男,48岁,干部,1986年4月10日就诊。  相似文献   

4.
郄穴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郄穴是人体筋脉肌肉之间隙的穴位,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急性病症,是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疾病的有效穴。现将郄穴的临床应用治验介绍如下。 1 寒性胃痉挛 案例1:张某,男,52岁,干部。患者平素时有胃痛,从不敢涉饮冷凉,今年夏天因酷热难当而多食冷饮,20min后即出现胃脘疼痛,且喜温喜按,低声呻吟,就诊时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治以温中行气、和胃降逆。取梁丘(足阳明胃经郄穴)以疏通胃经气血,地机(足太阴脾经郄穴)以理中焦之气而止痛,配足三里(补土而温中散寒)、内关(降逆)、中脘(调补中气)。留针15min,不时捻转,胃痛大减,并嘱忌冷凉,饮…  相似文献   

5.
俞募配穴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了以俞募配穴法治疗呃逆、胆汁反流、痞满等病的治疗经验,并据临床实践体会认为,俞募配穴法在治疗疑难杂症及慢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且对推拿按摩的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 1 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 ,鄙人每逢遇上急性病证就用特定穴中的郄穴来解除病人的疾苦 ,并收到预期的效果 ,现举例如下 ,与同仁共勉。1 .偏头痛 患者 ,女 ,44岁 ,干部 ,1 996年 7月1 3日初诊。患者右侧头痛 1星期 ,疼痛时发时止 ,自服止痛药 (用药不详 )效不佳。现见右手按压右侧头部 ,痛苦面容 ,出汗 ,面红目赤 ,诉之头痛欲裂 ,并牵涉眼、齿痛 ,口苦 ,心烦 ,失眠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数。证属肝火上炎之偏头痛 ,依肝胆相表里 ,胆经循行于头两侧 ,故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和肝经郄穴中都 ,用雀啄手法之泻法 ,行针 5 min,患者自然将手放下 ,…  相似文献   

7.
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有不少针灸处方,其配穴很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疗效显著,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灸配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针灸配穴,是施治获效的重要一环。现将临床常用百会、风池、晴明等29个俞穴配穴治疗病证经验介绍如下,愿与同道共勉。 1 百会 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功能醒脑开窍,升清举陷。配人中、内关洽昏厥;配风池、大  相似文献   

9.
10.
王立人 《中医研究》2001,14(1):63-64
合方是方剂变化的特殊形式,具有单方所不具备的治疗面广、作用性强等特点,本文就合方在临床上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魏稼 《中医药通报》2008,7(1):24-27, 63
“动穴”,即动态型俞穴的简称。乃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数量、无固定部位、且隐现无常或呈游移状态,如阿是等一类俞穴即是。是与简称“静穴”的另一类各有特殊名称、有一定数量、且有固定部位而相对不变的静态型俞穴,如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相对而言的。  相似文献   

12.
命门、关元穴同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门、关元两穴,一前一后,一阴一阳。两穴同用,可阴阳双补、协调平衡,功可补肾精、培元气、利下焦,对前列腺肥大、腰痛、五更泻等下焦病证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穴位治疗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探寻较佳治疗方法。方法:40例观察病例随机分为近部选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前组取肾俞、膀胱俞、白环俞,长针深刺后通电针进行低频率强刺激,后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连续治疗5次。结果:近部选穴组治愈率(60%)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2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肾俞、膀胱俞、白环俞治疗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4.
原络配穴是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特定的配穴方法,在络穴的配伍规律中最为多见,也是重要而常用的配穴法,从古至今,一直为针灸医生所钟爱。从知网中检索原络配穴,共检出82条结果,经过筛选,涉及临床经验和研究的共27篇。按系统疾病进行分析,发现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均有应用报道。其中对血管性痴呆、中风后语言功能障碍、动脉硬化性脑病,这种常见的临床上难以治疗的老年病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缺少对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报道。望广大同道,在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实践中进行总结报道。以丰富中医针灸的内容,使中医学宝库的内涵更为充实。  相似文献   

15.
针刺脾肾合穴与郄穴前后脾虚证脉图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寸、关、尺分候脏腑这一脉学研究者争论的观点,观察了脾虚证病人刺激脾经、肾经合穴与郄穴前后脉图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脉图参数变化值在刺激脾经穴位与刺激肾经穴位之间绝大多数无显著性差异,部分有显著性差异的变化出现的脉部分散,并未集中在脾、明两组相对应的右关和左右尺脉。实验结论与右关候脾、左右尺脉候肾的观点未能吻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远近配穴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观察患者的高眼压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3例(63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45眼),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远近配穴结合电针(主穴:球后穴、太冲穴,配穴:合谷、足三里,电针取穴:太冲+合谷/太冲+足三里,每次留针20 min)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眼压变化。结果治疗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16.41±1.21)mm H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23.62±0.74)mm Hg,治疗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14.42±0.63)mm H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22.67±1.62)mm 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1<0.05,P2=0.000<0.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效率79%,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效率44%,总有效率64.8%。结论远近配穴结合电针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76-578
目的 :分析针刺四冲穴配合益肾化痰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失语症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实施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冲穴配合益肾化痰汤,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18.0%和总有效率9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4.0%和总有效率62.0%(P<0.05)。两组患者CRRCAE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CRRCAE各分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失语症严重程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以益肾化痰为主,针刺以通络为主,以益肾化痰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失语,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毛军民  连建伟 《河南中医》2008,28(11):25-27
全国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连建伟教授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三十余载,临证运用仲景方,化裁变通,紧扣病机,取效迅捷.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接气通经针法是传统针刺方法之一 ,主要为催促或加强针感以达病所。本法可通过“催而运之”和“上接下引”两种操作手法 ,使经气或针感循经传导 ,以疏通经络、畅行气血 ,恢复生机而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透刺加灸法治疗中风、坐骨神经痛、慢性腹泻等慢性疾病的具体方法,提示该法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透刺加灸法临床举偶@陈小芦$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合肥,2300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