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证候和蛋白质组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了蛋白质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的优势与可行性,认为蛋白质组的整体性、动态性、时空性、复杂性与同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时相性、复杂性等特点的中医"证"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因此,与"证"实质研究中一般的微观指标相比,蛋白质组学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更加符合"证"自身的特点。文章将近几年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技术条件、思路方法以及具体证型与蛋白质组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展示了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证候实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证候基因组学 (zhenghougenomics)、证候蛋白质组学 (zhenghouproteomics)能否体现中医证候本质进行了探讨 ,并对在脏腑定位 ;证候的整体性、复杂性以及情志致病等方面将遇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生物系统论指导下的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采用生物系统论的方法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进行了总结,通过目前中医证侯学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的情况,提出了中医证候学研究需要重视证候的功能性和证候的整体性特征。1生物系统论与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对接证候实质研究一直无法获得突破性进展,且曾一度陷入困惑的境地。由于中医的整体观和生物系统论强调的整体有着相似性,近几年来生物系统论的诞生似乎又给中医证候的研究带来了新曙光。学者们采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证候实质研究,提出了证候实质研究的假说和研究思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特定时刻一个基因组、一组细胞或者组织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这一阶段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证候的内在发病机制,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1]。从代谢组学的观点而言,证很可能是人体代谢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后的一种特异生理病理状态,或者两者有某种对应关系。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由于代谢网络发生特异性“扰动”所产生的代谢物的相应波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够反映该“证候”的特征性代谢模式,这也许有可能成为中医“证”型研究的一个突破口[2]。呈现某证患者的机体内必然有引发该证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物质基础,且分布于机体各组织脏器中;正是由于存在于机体各组织脏器中的这些物质基础的某种改变引发了中医的各种证候。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的实质研究值得认真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证的实质研究值得认真反思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北京市隆福医院朱倩关于中医证的实质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其实用性成果的确少见,其实质并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和提示,但是,辨证施治仍然象一把锋利的利剑,不断突破着一道道医学难题,为什么证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证候实质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用相对客观监测指标对证做出定量诊断 ,并以此为中介物 ,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几十年来 ,分别从不同角度在五脏证、阴阳证、寒热证实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却发现根据各个局部的结果并不能找到某个或某一组对于某一个证非常特异的客观指标 ,反而发现许多指标在不同病的同一证中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 ,而在不同证候中又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状态。反思这些研究成果 ,其原因应归结于证候实质研究中存在着弱特异性这一特征 ,而弱特异性主要源于中医证候所隐含的多态性和同态性。通过这些思考 ,认为单纯用直观、线性的方法去把中医证候和西医理化指标进行一对一的对应 ,已经不能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只有综合运用现代研究成果 ,从多方面着手、努力探索中医证候的实质 :1.围绕中医的临床实践 ,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有关要求 ,对中医理论概念进行规范。 2 .继承发掘古代文献精华内容与当代专家的系统调研相结合。 3.采用临床流行病学 /DME方法 ,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4 .积极合理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实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查阅CNKI、维普近20年与高脂血症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从证候的选择、客观指标选择,证候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三个方面,探讨其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当前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实质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欠统一、研究指标相对局限等问题。今后应通过统一标准,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研,加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鼓励多学科联合研究等,推动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实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归纳基因多态性与证候的相关性及其在中医“证”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基因芯片技术运用于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研究,可望从基因水平阐明中医证候的理论实质,为证候实质现代化研究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实质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的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机概括,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蛋白质组学从微观入手,研究机体整体或某一器官、组织乃至细胞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两者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趋同性。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不同疾病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研究,对了解中医证的实质及临床辨证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开展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现在对"证"、'证候"等概念仍众说纷纭,未能统一,以致觉得越规范越糊涂.关键是"证"、"证候"均包含病变的现象和本质两种内涵,从而导致理解和应用的混乱.因此,首先必须对"证"、"症候"、"证素"、"证名"、"辨证"、"病"、"症"、"症状"、"体征"等概念作出规范,统一认识,避免概念混淆.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证候实质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魁武  王阶 《中医药学刊》2003,21(9):1494-1495,1542
证候实质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用相对客观监测指标对证做出定量诊断,并以此为中介物,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几十年来,分别从不同角度在五脏证、阴阳证、寒热证实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却发现根据各个局部的结果并不能找到某个或某一组对于某一个证非常特异的客观指标,反而发现许多指标在不同病的同一证中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而在不同证候中又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状态。反思这些研究成果.其原因应归结于证候实质研究中存在着弱特异性这一特征,而弱特异性主要源于中医证候所隐含的多态性和同态性。通过这些思考,认为单纯用直观、线性的方法去把中医证候和西医理化指标进行一对一的对应,已经不能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只有综合运用现代研究成果,从多方面着手、努力探索中医证候的实质:1.围绕中医的临床实践,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有关要求,对中医理论概念进行规范。2.继承发掘古代文献精华内容与当代专家的系统调研相结合。3.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4.积极合理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论中医脉诊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彤 《吉林中医药》2011,31(6):501-502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集汉代以前脉学之大成,依据<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华陀等医家之论,阐明脉理联系各科疾病脉证,奠定了中医脉学的基础,并对世界医学亦有深远的影响.北宋著名医家韩祗和提出诊病当"以脉为先,以证为后".先识浮、沉、数、迟、阴、阳;再察紧、缓、大、小、盛、虚.尤其重视脉之阴阳盛虚.并以此立论,用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海南地区中风病恢复期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在海南全省共5家医院纳入符合标准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共400例,对各量化指标进行评分、辨证,以观察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结果:本次纳入的40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证候要素组合以两证组合最多,有198例,占49.5%;3证组合有113例,占28.3%;4证组合57例,占14.3%。而在198例两证组合患者中,又以"痰证+血瘀证"多见,占57.6%,其余为"风证+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证+血瘀证",分别占21.2%和15.2%。同时,113例3证组合患者中,以"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最多,占28.3%,其次为"火证+痰证+血瘀证"占15.9%。结论:海南地区中风恢复期患者证候存在多证候组合趋势,且以"痰证+血瘀证"最为常见,这与海南地区气候特点相符。  相似文献   

13.
廖映烨  李宁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28-929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传承几千年的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医的传承首重德行教育,历代医家皆认为"医乃仁德之术"。德行教育的缺失对医者与就医者及现代医疗行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医的生存土壤也日渐贫瘠。从中医的文化特性探讨实行德行教育的意义,摆正中医教育的方向,重视中医德行教育,可以营造好的社会及医疗环境,保证中医更好的传承,是现代中医复兴崛起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抑郁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2.0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出现频次前3位的证候是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和肝郁脾虚,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心,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气滞、气虚和阴虚。结论:目前抑郁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十分分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5.
浅谈震颤麻痹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震颤麻痹分为肝肾不足、阴虚动风、气血两虚、血瘀风动型辨证治疗,并配合内服五虫散及针灸疗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13年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候规范及证候要素提取,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结果:66个证候类型中出现频率前3位的证候是心脾两虚证、痰火扰神证、肝郁气滞证;出现频率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脾;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火/热、气虚、阴虚。结论:原发性失眠症的主要病机为心脾两脏的气、阴虚,肝脏气郁或气郁化火。目前原发性失眠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为分散,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冠心病经验浅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而心脏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太阳,即指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指空虚之意,以之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心阳虚损或心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主要方面。心既主阳气,  相似文献   

18.
虚证的免疫学本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利用现代免疫学人们可从基因、分子、细胞、整体等互为基础的不同层次上 ,研究免疫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功能 ,使人类从分子、细胞、整体及群体等不同水平理解细胞与细胞间及免疫系统与机体整体间的功能。从而阐明并揭示出细胞活化分化、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基本规律 ,开拓了认识生命奥秘的诸多重要途径 ,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免疫学自身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 ,并成为各学科相关性研究的一个关键性的桥梁学科。中医的免疫学研究 ,特别是中医虚证的免疫学本质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一大内容、一大热点 ,也是中医学与现代生命医学…  相似文献   

19.
论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新技术发展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医本身也可以看作一种技术,随着复杂性科学观的兴起,有跻身新技术领域的可能。中医药学要在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在反复实践中将其同化成自己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己所用,使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学的脑梗死或脑栓塞 ,属危重病症范畴 ,此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中医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颇具优势 ,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得益于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学在中风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理论优势有两个方面 ,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认为 ,人与天地相应 ,人体亦是一个有机整体 ,全身各脏腑、器官、组织有各自独立的功能 ,在生理上相互联系 ,病理上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在指导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看到局部病变 ,还看到其与全身的联系 ,采取治疗上的整体调节 ,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