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进行针刀"二点三线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与颈椎病密切相关的疑难病证,如枕下神经卡压、椎枕肌损伤、头汗症、舌咽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病证,经基础研究尤其是解剖研究,结合临床观察,对枕下神经卡压采用了中医针刀为主的微创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概述枕下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寰枕关节发生轻微移位或椎枕肌、头半棘肌、斜方肌肌腱以及颈部筋膜发生炎症、局部软组织渗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361-2364
目的:探讨颈后肌群劳损对颈椎病患者颈曲改变的影响及针刀治疗策略,为临床针刀治疗颈曲改变提供思路。方法:通过颈后肌群解剖学特点及肌动学特征,探讨颈后肌群劳损对颈曲改变的影响;临床将120例颈曲改变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部针刀治疗组、肩背部针刀治疗组和颈肩背部针刀治疗组,每组各40例。观测和比较各组病例治疗前后的颈曲值。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颈曲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08,P0.001)。经两两比较,治疗后,颈肩背部针刀治疗组颈曲值改善程度优于颈部针刀治疗组(q=5.32,P0.01),颈部针刀治疗组颈曲值改善程度优于肩背部针刀治疗组(q=4.48,P0.01)。结论:颈后肌群劳损与颈曲改变存在相关性,足够的颈后肌群力量是维持正常颈曲的重要保障;针刀治疗颈后肌群劳损对颈曲改善具有良好的疗效;单一治疗颈后稳定肌效果优于单一治疗颈后工作肌,二者同时治疗效果均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气街理论针刀梯形定点松解椎枕肌群对颈源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通过针刀梯形定点松解椎枕肌群的方法,7 d治疗1次,治疗5次为1疗程;对照组通过内服常规降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 1 d 2次,连服35 d为1疗程。两组均持续1疗程。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收集全部患者血压值、颈椎NDI评分。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血压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颈椎NDI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梯形定点松解椎枕肌群能改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及颈项头面部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无痛针刀三维松解枕项部肌筋膜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针灸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以无痛针刀三维松解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针刀三维松解枕项部肌筋膜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义 《四川中医》2006,24(9):94-95
目的:针刀疗法认为颈椎病的最主要的病因是慢性劳损和外伤,椎周慢性软组织损伤是颈椎病发病机制中重要的环节,对颈椎病进行了重新分型。其针对椎周软组织的闭合性松解术也是针刀临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从现有文献来看,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显著高于针灸和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方法:将131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刺激风池穴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1%、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治疗后椎一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后三角治疗VBI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方法 将131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刺激风池穴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1%、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 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后三角治疗VBI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对36例患者采用以推拿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隔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愈23例,好转1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4%,提示颈部椎枕肌等软组织劳损,是导致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后伸肌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基因(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对劳损颈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针刀组,每组6只,采用长期低头位方法建立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刀组选取斜方肌起点及胸锁乳突肌附着点等部位进行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电针组电针"天柱""颈百劳""大杼"穴,每次20min,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颈后伸肌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间颈后伸肌Bcl-2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颈后伸肌Bax 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颈后伸肌Bcl-2/Bax mRNA比值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较电针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颈后伸肌Caspase-3mRNA较空白组升高(P0.05),针刀组较模型组及电针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刀干预可调节Bax、Bcl-2/Bax Caspase-3mRNA表达,减缓颈后伸肌细胞凋亡进程,从而修复劳损颈肌,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郭韧  陈平 《北京中医药》2013,(7):524-526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寰枢椎小角度旋转复位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枕大神经痛患者进行小针刀技术配合寰枢椎小角度旋转复位治疗。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痊愈22例,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8.7%。治疗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6.81±2.36)分,治疗后为(1.28±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针刀配合寰枢椎小角度旋转复位法可有效治疗枕大神经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椎枕肌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枕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组均给予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手法松解椎枕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测定疼痛程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6,P0.05)。结论手法松解椎枕肌治疗枕神经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与椎枕肌痉挛、椎动脉血流变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20~51岁,平均29.57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19~52岁,平均30.82岁。治疗组患者使用SDS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椎枕肌厚度、椎枕肌表面电位波幅、颈椎动脉第3段口径及血流指数和症状评分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椎枕肌厚度为(15.11±0.11)mm、椎枕肌表面电位波幅均值为(23.12±3.15)μV、波幅峰值为(22.79±4.12)μV、颈椎动脉第3段口径为(2.72±0.15)mm,血流速度为(34.25±9.15)cm/s,治疗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枕肌厚度为(9.02±0.13)mm、椎枕肌表面电位波幅均值为(10.52±1.09)μV、波幅峰值为(15.56±3.45)μV、颈椎动脉第三段口径为(3.81±0.27)mm,血流速度为(49.07±8.79)cm/s,治疗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颈性眩晕与椎枕肌痉挛关系密切且予肌肉解痉或镇痛治疗后眩晕症状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后伸肌细胞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雄性兔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不做干预处理,其余建立颈椎病动物模型,持续12周。造模成功后针刀组于兔颈肌硬结、条索以及棘突等处行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电针组于兔颈肌两侧"天柱""颈百劳""大杼"穴处行毫针干预,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共3周。干预结束后1周取兔颈后两侧后伸肌,HE染色法在普通光镜下观察颈肌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观察颈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染色不均,甚至断裂,细胞核分布紊乱,出现大量炎性细胞。电镜下模型组肌丝溶解、变性,线粒体广泛水肿、空泡化,可见大量自噬体和凋亡小体。经针刀及电针干预后,兔颈肌整体情况明显改善,且针刀组优于电针组,针刀组肌纤维排列整齐,可见肌卫星细胞,线粒体分布均匀。结论:针刀疗法可改善兔颈部受损肌肉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促进劳损颈肌再生修复,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臭氧(O3)、骶管灌注、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采用针刀对腰骶部粘连、挛缩等软组织进行切割、松解、疏通,配合臭氧椎旁或腰大肌肌间沟注射,另药物骶管灌注及中药内服。结果:治愈48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1%。结论:采用针刀、臭氧(O3)、骶管灌注、中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正>课题组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在枕下肌群处,使用微针刀松解技术治疗睡眠障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观察通过对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数据分析来比较微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法与常规针刺治疗睡眠障碍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针刀疗法对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119例,其中采用封闭疗法治疗的患者56例,采用针刀疗法治疗的患者63例。结果:针刀组有效率为98.4%,采用Ridit分析,U=7.615,P=0.007(α=0.05),针刀组疗效优于封闭组。结论: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有明显疗效,优于封闭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予针刀局部松解枕下肌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眩晕障碍评分(DHI)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6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DH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VAS评分、DHI评分改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8.
王东红  孔箫翰 《光明中医》2010,25(5):869-870
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复位治疗寰枢椎半脱位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组35例该病患者,采用针刀及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后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针刀加手法复位治疗寰枢椎半脱位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针刀松解治疗手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患者52例,随机分成注射组和针刀组,每组26例。注射组采用腱鞘内注射法;针刀组采用针刀松解法。治疗后1月分别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注射组的治愈率为38.5%(10/26例),有效率73.1%(19/26例);针刀组的治愈率为92.3(24/26例),有效率96.2%(25/26例);相比针刀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注射组,两组均未见出血、感染、肌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针刀松解是一种治疗手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患者70例,分别记录针刀治疗前、治疗后7 d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及VAS、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及伴随症状总积分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刀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总有效率达88.57%,且治疗后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ROM评分及伴随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具有操作简单、疗程短、起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