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正兵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1-122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病死率以及机械通气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潮气量(VT)明显改善(均P<0.05),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aO2、PaO2/FiO2、VT改善优于传统通气模式组(均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通气模式组通气时间和病死率为(9.5±2.5)d和25.0%(10/40),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分别为(6.2±2.0)d和6.9%(4/58);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通气模式组(P<0.05),MODS发生时间较传统通气模式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的重要手段,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相比传统通气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巩新建  赵宗民 《江苏医药》1995,21(9):F003-F003
我院自1990~1994年收治闭合性胸外伤54例,其中伤情严重、伴发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10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7~56岁。车祸致伤7例,重物砸伤2例,坠落伤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5~24小时。10例患者除胸外伤局部体征外,均有显著呼吸急促。入院时有  相似文献   

3.
马燕 《贵州医药》2002,26(7):632-633
在并存内科疾病的手术病人中 ,呼吸系统疾病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其麻醉处理具有特殊性 ,现将我科 3例合并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术后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6 4岁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Ⅲ~Ⅳ级 ,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 2 0年 ,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浮肿 5年 ,右上腹疼痛加重 1周入院。术前诊断 :(1)结石性胆囊炎 ;(2 )慢支炎喘息型Ⅱ型呼衰 ;(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4)慢性肺心病。查肺功能潮气量 (VT) :77 3%预计值 ;用力肺活量(FVC) :6 3 2 %预计值 ;第一秒时间肺活量 (FEV1) :4 0 3%预计值…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8年12月共收治严重胸部创伤患者116例,现就其诊断治疗同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和救治,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胸心外科监护室收治的46例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例的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救治以及预防措施。结果该组病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占严重胸外伤的比例为8.4%,主要为脑、心、肺、肾和消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多器官功能不全,在一系列积极的抢救措施下仍有24例死亡,死亡率为52%。结论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来势凶险,病情危重,对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7.
韩瑜  侯玉华  崔春丽 《河北医药》2010,32(9):1174-1174
我院胸外科2006至2008年共收治严重胸外伤患者89例,通过加强对胸外伤患者多方位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患者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16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对每一例患者制定慎密的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能有效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0.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  刘琼  周发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75-2477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回顾58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经过。本组病例分成两组 :传统机械通气组26例 ,肺保护性通气组32例。结果 :传统机械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7.4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50.0 %,病死率38.5%。肺保护性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5.5天 ,VAP发生率21.9 %,病死率15.6%。结论 :ARDS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该病比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效果更优越 ,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VAP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气管食管双通导管应用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因急性有机磷中毒、安眠成瘾类药中毒、乙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II型呼衰等在病因的常规基础治疗上,病情加剧,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气管食管双通导管各22例,使用机械通气,模式包括同步间歇指令(SIMV)、压力支持(PSV)、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比较前后PH、PaO2、PaCO2、SaO2,进行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参数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前后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气管食管双通导管组通气时间2 ̄13d,平均4.5d撤机,脱机成功率88.2%(19/22例),未能脱机而死亡2例(11.8%)。前后PH、PaO2、PaCO2、SaO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气管食管双通导管行机械通气抢救呼衰的临床效果明显,基层医疗单位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中首先行无创正压通气96例(12例中途改用有创正压机械通气),28例直接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75.0%、78.6%。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可有效提高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6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组、早期机械通气组。比较三组通气前后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及GCS评分、LIS评分、ALI指数变化。结果三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59.34%、64.26%和70.67%,其中早期机械通气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早期机械通气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机械通气可改善低氧血症,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对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降低病死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0~2010年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累及器官为肺、心、脑、胃肠、肾、肝、血液等;器官功能障碍受累器官数目为2个器官39例,3个器官18例,4个及4个以上器官11例;Ⅰ型呼吸衰竭4例,Ⅱ型呼吸衰竭64例;68例中,死亡41例,病死率60.29%,年龄越大、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早检查、早诊断、及时的综合治疗是抢救高危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性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选择AOPP并发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成序贯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序贯治疗组依次应用BiPAP-A/C-SIMV或SIMV+PSV-BiPAP或PSV+PEEP通气模式,对照组应用A/C-SIMV模式。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以爱气时间、以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撤机失败、住院时间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PP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有创-无创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有效方法之一,能明显降低呼吸机肺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有创通气及住院时间,减少撤机失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多发伤中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资料,以提高多发伤中肾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2例多发伤合并肾脏损伤患者行肾损伤影像学检查:B超阳性率93.1%,CT阳性率100%。I级30例,II级11例,III级9例,IV级14例,V级8例。结果: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46例(63.9%),手术治疗26例(36.1%),伤肾切除24例,肾修补2例,死亡6例(8.3%)。结论:多发伤的治疗首先是抢救生命体征,及时治疗原发损伤,轻度肾损伤仍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方法采用SIMV或CPAP模式+PSV、PEEP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146例,治疗组73例,规范治疗+防御性人工气道措施+通便、胃肠调理与早期肠道营养;对照组73例,规范治疗。结果治疗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和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积极规范治疗原发病同时,及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积极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配合防御性人工气道措施+通便、胃肠调理与早期肠道营养治疗,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VAP,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救治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无创面罩(鼻)正压通气(BiPAP)组(无创组)和经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组(有创组)各30例,观察通气前后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监护指标明显改善,无创组和有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2%和8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相似.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式,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是救治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0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好转率达90.7%。结论:呼吸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是救治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