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便秘60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加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耳穴贴压大肠、三焦、皮质下、交感、直肠下段;针刺耳穴: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丰隆、曲池、足三里、三焦.结果:诸穴合用,使疏泄有常,升降有序,腑气通降,大便得行.结论:本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耳穴压丸治疗习惯性便秘7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耳穴压丸治疗习惯性便秘74例卫生保健科(046000)黄静国内科学教研室祁露霞便秘症状顽固,易于复发,药物治疗常不能令人满意。笔者对74例习惯性便秘患者,采用耳穴压丸法治疗获得显著效果。临床资料本组74例中,男8例,占10.8%;女66例,占89.2...  相似文献   

3.
耳穴配合药物治疗习惯性便秘1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 ,是临床常见症候 ,对人体危害较多 ,常常导致痔疮、肛裂等 ,并能引起头昏、头痛、失眠、嗜睡与全身不适 ,诱发脑溢血及心肌梗塞[1] ,有时还会加重盆腔炎、前列腺炎等盆腔内病变。因而 ,如何减轻便秘在临床上具有较大意义。我院中医科运用经济方便的耳穴压豆治疗法为主 ,药物治疗为辅的系统治疗法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资料共 14 8例 ,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 ,其中男性 5 4例 ,女性 94例 ;年龄最大 6 6岁 ,最小 15岁 (15~ 2 5岁 32例 ,2 6~ 35岁 4 6例 ,36~ 4 5岁 4 9例 ,4 6岁以上 2 1例 ) ;…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指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造成的大便秘结不通,干结坚硬,数日不下,或粪便较干,排解艰涩不畅,或排便的时间延长,且排出困难者。多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液被吸收,而致便质干燥难解。笔者采取单纯耳穴贴压法治疗便秘20例,收到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耳穴配合背部罐疗治疗黄褐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耳针及罐疗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王不留行进行耳穴按压,同时选用走罐、背俞穴刺血拔罐两种方法交替应用,隔日1次。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6%。结论此方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呃逆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轻者可自愈,重者可持续不止,迁延日久不愈成为顽固性呃逆,为针灸科常见病,笔者采用体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2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便秘—证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以排便时间延长,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或排便后有残留感、排便不畅为主诉。中医认为大肠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长期便秘,体内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我运用耳穴配合中药治疗便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耳穴贴压调治习惯用泻药或灌肠的便秘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贴压耳穴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先用耳穴探针仪,找准穴位而后将王不留行籽对准穴位贴上。结果:86例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治愈20例占23.3%,显效48例55.8%,有效15例占17.4%,无效3例占3.5%,总有效率为96.5%。结论:贴压疗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种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耳压疗法治疗习惯性便秘42例,取直肠下段、大肠、交感、脾、皮质下、肺、三焦等穴治疗。治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此法简便易行,疗效好无副作用,避免服药之弊。  相似文献   

11.
评价穴住埋线、耳压、敷脐疗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外治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服用双氢克尿噻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外治组采用穴位埋线、耳压、敷脐治疗;综合组为西药与外治法联用,观察治疗4周。结果:降压疗效综合组总有效率70%,与西药组43.3%、外治组4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耳压、敷脐疗法配合西药可以有效地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13.
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耳穴压豆)和对照组(口服佐匹克隆),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3%、94.4%,对照组分别为30.5%、75.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耳穴贴压治疗颈椎病2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耳廓上“颈、颈椎、肾”为主穴,就200例颈椎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与单纯针刺组进行比较,总有效率为97%,文中还对颈椎病的临床分期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定痛汤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经前口服定痛汤,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照组经前口服消炎痛,连续3个疗程后停药比较疗效。结果2组近期疗效相似,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P<0.05)。结论定痛汤合耳穴贴压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埋豆,药物组采用麻仁丸口服,治疗15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及治疗停止2周随访时分别观察患者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胃肠疾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2周后随访的积分与治疗前比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证候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刘杰  王淑秀 《中外医疗》2015,(5):161-162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改善脾虚气弱型老年患者便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74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统计学分析可知,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经2检验,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改善脾虚气弱型老年患者便秘方面,耳豆埋穴的临床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63-165+169
目的 探讨大黄外敷神阙穴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在我院脾胃病科就诊治疗的88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采用大黄外敷神阙穴,观察组采用大黄外敷神阙穴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大黄外敷神阙穴同对照组,同时采用胃肠起搏器进行治疗,并进行相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便秘症状评分、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便秘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直肠阻塞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外敷神阙穴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良好,改善便秘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总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中药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腹针联合中药组(联合组),每组各31例。西药组给予杜密克常规剂量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联合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联合腹针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根据症状积分及胃肠动力学检查结果分析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1)症状疗效方面: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中药组为90.32%,西药组为38.71℅。3组比较,联合组在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2)胃肠动力学方面:联合组在改善肛门括约肌动力障碍、直肠敏感性、结肠运输动力改变等方面均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对比单纯中药治疗和杜密克治疗,腹针联合中药治疗气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疗法;选穴:天枢(双侧)、腹结(双侧)、上巨虚(双侧);通过排便日记卡记录患者每日排便情况,观察针灸门诊典型病例1例。结果本例患者经过8周的电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结论电针疗法对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