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11)
目的通过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连续服药60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得分、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目。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症状得分、BUN、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目显著更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更高。结论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显著,能显著减少尿血和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gA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肾炎康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GFR、Scr、BUN)及中医临床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相差镜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GFR、Scr、BUN及中医临床证候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活血通络方治疗IgA肾病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解毒法治疗CRF的疗效。方法采用滋肾活血解毒法为主对2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中医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Cr、BUN、HGB、β2-mg、IL-8、ET、ANP,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CRF患者血中Cr、BUN、β2-mg、IL-8、ET、ANP,24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75.79%,其中Ⅰ、Ⅱ期患者有效率为87.53%,Ⅲ期患者有效率为64.29%,Ⅳ期患者有效率为40.00%。结论滋肾活血解毒法能明显改善CRF患者肾功能,调节细胞因子,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增加血色素,提高生活质量,延缓CRF进程,尤其是对早期CRF患者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寒凝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RF寒凝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肾衰宁治疗;治疗组30例予寒痉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24 h尿蛋白定量,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r、BUN、UA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BUN、UA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 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汗法治疗CRF寒凝证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血浆白蛋白(Alb)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r、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Alb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血阻络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治疗.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2组血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变化,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外感次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外感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治疗IgA肾病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尿和蛋白尿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外感的发生,应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复方萆薢汤治疗尿酸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萆薢汤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酸性肾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复方萆薢汤组(n=24)与别嘌呤醇组(n=22)。复方萆薢汤组予复方萆薢汤治疗,别嘌呤醇组予别嘌呤醇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于采血前24小时留取2组患者尿液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定量。结果:复方萆薢汤组患者血清UA、BUN、Cr水平改善明显(P<0.05),效果优于别嘌呤醇组(P<0.05);复方萆薢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L-FABP明显减少,效果优于别嘌呤醇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萆薢汤能提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并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血尿为主型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血尿为主型Ig A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试验方案分为治疗组(中药颗粒剂+贝那普利安慰剂)和对照组(贝那普利+中药颗粒安慰剂),各30例。以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中医证候积分为疗效指标,同时观察肝功能和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中、西医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76.7%,均高于对照组的46.7%(P0.01)和70.0%(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和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本研究结束(52周),治疗组患者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肌酐(Scr)在治疗期间无异常,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血尿为主型Ig A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与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可更有效减少尿红细胞计数和24h尿蛋白定量,降低疾病危险性,更好的保护Ig A患者的肾功能,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降肌汤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复方α-酮酸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煎服降肌汤。疗程为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r、BUN及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Cr、BUN及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肌汤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比单纯西药能更有效地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5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使用北芪注射液一疗程后:肾病组:PHA-P、IgG、IgA 明显上升,尿蛋白明显下降;肾炎组:PHA-P 明显上升,尿蛋白明显下降;肾功能不全组:PHA-P、IgM、尿蛋白明显上升,血清 Cr、BUN 明显下降。表明北芪注射液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本药治疗尿蛋白的有效率为61.7%。  相似文献   

11.
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将2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成无蛋白尿组10例和蛋白尿组15例,另选择健康者1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核素肾动态显像,并同时测定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ALB)水平。结果无蛋白尿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滤过分数(FF)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蛋白尿组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F、血Cr、尿ALB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GFR、ERPF与病程、血Cr、BUN、尿ALB显著负相关(P<0.01和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早期诊断DN,并可了解肾功能的受损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温肾消白汤对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经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温肾消白汤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肾炎四味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24 h尿蛋白、BUN、Scr、Alb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消白汤可降低脾肾阳虚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肾络宁对IgA肾病肾小球硬化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络宁治疗IgA肾病(IgAN)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切除一侧肾脏,反复注射较大剂量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制作IgAN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观察肾络宁对大鼠肾脏功能以及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肾络宁可显著减少尿蛋白、红细胞,改善肾脏功能,减轻肾小球损伤,促进肾脏组织的修复。结论:肾络宁对IgAN肾小球硬化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均予常规综合治疗(低蛋白饮食加用复方α-酮酸、应用尿毒清颗粒口服,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前列地尔10ug+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0.45+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观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量及24h尿蛋白等。[结果]治疗前两组Scr、BUN、CysC、Ccr、24h尿量、24h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Scr、BUN、Cys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cr、24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4h尿蛋白无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延缓CRF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 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54例和对照组 52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颗粒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24h尿蛋白(24hUT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4hUPE、BUN、Scr水平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 24hUPE、BUN、Scr水平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有效率为 71.2%,治疗组有效率为 8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24,P<005);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1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且能减少蛋白尿,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彭敏  张莹雯 《河北中医》2016,(11):1702-1705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将88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当归补血汤,2组疗程均为2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血脂指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BUN,血糖指标FPG、2 h PG,血脂指标TC、TG及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且2组各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2 h P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CCr、Hb A_1c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DN蛋白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补脾肾活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补脾肾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后,测定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清和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并对大鼠肾脏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补脾肾活血中药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肾皮质AGEs都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1 或 P<0.05),且肾脏病理改变得以改善.结论补脾肾活血中药能够通过降低血糖、减少尿蛋白和抑制蛋白非酶糖化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烧伤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作用,并探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85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是否使用血必净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使用血必净)39例,余下46例设为常规组(未使用血必净),同时将2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集3组尿液和血液,检测尿KIM-1及NAG水平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烧伤合并肾损伤患者BUN及Cr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前BUN及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BUN及Cr下降的趋势较常规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尿KIM-1及NA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3)尿KIM-1与BUN、Cr均呈正相关关系;尿NAG与BUN、Cr亦呈正相关关系,尿KIM-1与尿NAG也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血必净对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具有理想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尿KIM-1和NAG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IgAN)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及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柴芩肾安方治疗组(柴芩组),通过灌服并定时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感染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制成IgAN模型,并用柴芩肾安方治疗。第15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Up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肾小球形态学变化,应用荧光镜观察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结果柴芩组大鼠的Upr、BUN和SCr均低于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增生和IgA、IgG的沉积也较模型组减轻。结论柴芩肾安方能够降低IgAN大鼠24 h尿蛋白量,改善其肾功能,并延缓肾小球病理进展。  相似文献   

20.
补脾肾活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补脾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12周后 ,测定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 (AGEs)水平 ,并观察大鼠肾脏结构。结果 :补脾肾活血中药组治疗后血糖、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肾皮质 AGEs都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 .0 1,P<0 .0 5 ) ,且肾脏病理改变得以改善。结论 :补脾肾活血中药能够通过降低血糖、尿蛋白和抑制蛋白非酶糖化 ,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