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痹证范畴,由于当前该病的西医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医治缺乏针对性,疗效欠佳。导师吴荣主任医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糖尿病病程日久,气阴两虚,病久入络,导致阴阳两虚、痰瘀阻络所致,临床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内服的同时运用药液足浴,内外同治,取得良好效果。从吴荣主任医师治疗消渴痹证的方药理论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说明,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均给予消渴痹证常规治疗及按消渴痹证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1个疗程(14 d)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多伦多临床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TCS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可以缓解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消渴痹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导师临床经验,认为湿瘀贯穿于消渴痹证始终。从内外湿邪交互影响、瘀血阻滞经脉两方面,分析湿瘀致病的特点及表现,指出湿与瘀均是消渴病的致病因素,由此进一步探讨消渴痹证的发生发展,总结出湿瘀互结的病机变化,湿瘀既是消渴痹证的病理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湿与瘀相互搏结形成消渴痹证。故临床治疗中应兼顾湿瘀两方面因素,以散寒除湿、化瘀通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治法,将祛湿和活血化瘀相结合,湿瘀并治,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消渴痹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栾兰 《光明中医》2020,(23):3749-3751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消渴痹证寒凝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消渴痹证寒凝血瘀证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活血胶囊治疗)与研究组(4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与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四肢发凉积分、四肢疼痛积分、肢体麻木积分、感觉减退积分与肌肉萎缩积分更低(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消渴痹证寒凝血瘀证患者,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消渴痹证等有重要意义,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疲软乏力,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将本病归属于“消渴”“痹证”“痿证”范畴,传统认为其发病因消渴日久,阴虚血瘀,气血运行受阻,四肢肌肤失养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采取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机理。方法:52例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及依帕司他治疗,疗程2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明显下降、临床症候疗效有效率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前后差值,临床症候疗效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且中药穴位敷贴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有其良好的治疗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沈璐  路波 《现代中医药》2005,25(5):59-60
米烈汉主任医师应用补气活血之芪丹四物汤治疗消渴、胸痹、头痛、月经不调、痹证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是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消渴痹证由慢性高血糖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以"凉、麻、痛、痿"为特点的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病机与消渴日久,阴伤气耗,正虚邪恋,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有关,而阴虚、血瘀、糖毒皆能化生风邪,治疗时应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或中药)的基础上加上治"风"药。但消渴痹证为顽疾,非一般治"风"药可达,结合络脉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同一性及取象比类思维,引入"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善治风疾"的藤类风药治疗消渴痹证,临床效果独特。一则作为引经药,引药物直达脉络;一则加强祛风通络止痛之功,实为点睛之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消渴痹证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消渴痹证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护理措施)和特色组(48例,特色中医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特色组48例中护理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20、24和4例,总有效率为91.7%;而常规组分别为16、22和1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渴痹证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巩固并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栾兰 《光明中医》2020,(20):3264-326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消渴痹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消渴痹证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25例与研究组(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25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实际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与Toront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Toronto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胫神经、腓浅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渴痹证治疗中,可通过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方法以达到确切临床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系统地归纳了作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作者以"脾主运化"论治消渴为基础,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属于消渴合并肌痹,此痹为消渴病痹证之肌痹。DPN晚期属于消渴合并筋痿,此痿为消渴病痿证之筋痿。并从脾主运化对其进行论治,临床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郭玉英老中医治疗消渴兼症医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佳娜  张广德 《新中医》1996,28(11):2-3
郭玉英老中医治疗消渴兼症医案4则黄佳娜*张广德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痹证/中医药疗法水肿/中医药疗法癃闭/中医药疗法消渴/并发症@郭玉英郭玉英教授、主任医师,师从著名老中医赵锡武先生,秉其遗志,致力于消渴病的中医临床研究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冮顺奎主任治疗痹证的病例介绍,总结出冮主任治疗该病注重详审病因病机、治法灵活多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消渴痹证继发于消渴病,传统理论一直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核心病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消渴痹证发病主要以高血糖状态引起的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神经损伤为主,而高血糖状态属于中医学新兴概念之"糖毒"。中医学认为脾不散精,则糖毒内生,伏于体内,为病多端;通过助脾散精可引邪正化,疏通营卫可透邪于表,从而防治消渴痹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消渴在临床上发病率很高。《儒门事亲》从病机、分类、症状、治疗、变证等方面对消渴一证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提出三消之外亦有肌肉之消,病及于心,心阳暴亢是为危急,强调从清火、调理、节制3个方面来治疗消渴证,标本兼顾,以人为本,体现中医在诊治过程中整体观念的特色,可为临床防治消渴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治疗痹证78例用药分析南京中医学院(210029)吴承艳,李振彬,虞舜痹证.为临床常见疼痛性疾病之一。目前中西医尚缺乏对该病的特效疗法。清·叶天士临证冶痹疗效卓著。分析整理其痹证医案的用药特色,不仅对现代风湿病临床有所启发,而且对痛证的研究亦具...  相似文献   

17.
吴增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29-29
项背筋膜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近几年在临床运用扬刺配合隔土豆片灸法治疗该病,整理收集了一部分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2个方面介绍了李萍副主任医师治疗消渴痹证的经验。李萍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阳虚、痰瘀阻络,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并制成穴位贴敷剂外敷,内外同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本门诊诊治的血虚痹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祛风活络丸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痹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产后痹是风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该病以自觉症状为主,目前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尚不完善,治疗手段有限,效果欠佳.该病在中医归属于“痹证”的范畴.产后这一特殊阶段决定了其与寻常痹证有着不同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手段.妇女产后失血伤津,元气大伤,加之素体虚弱,调护不当,外感风寒湿邪侵袭,发为此病.久之气血运行受阻,则易生“虚”与“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