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古代献的研究到现在实验研究,均充分证明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特异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对手厥阴经所属脏腑众说纷纭,笔者将就此问题发表一点浅见,以有利于经络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一、手厥阴经与有关脏腑的关系 1.手厥阴经与心包络的关系:《灵枢·经脉》篇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可见手厥阴经与心包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有关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联络、病候主治范围、腧穴功能特点在祖国医学经典中早有论述。心脑相关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古代医家对心和脑相互关系的总结概括。该文旨在探讨心经、心包经与心脑相关理论联系,以及两经在心脏、脑部疾病方面的主治特点,从而进一步证明经脉与脏腑之间的特异性联系,丰富经络学说的内涵,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郄门穴对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经络理论认为,郄门穴是经脉之气聚会深居的部位。在临床缓急止痛中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笔者多年来针刺郄门穴(手厥阴心包经郄穴)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中确有改善心肌供血和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郄门穴的作用,我们又单选郄门穴针刺,观察针刺前后慢性冠脉  相似文献   

5.
内关穴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关,因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取穴,手厥阴之络由此别出沿本经通过肘关,肩关上行系于心包络,故而得名。穴归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仍然是科学家们要探索和研究的奥秘。为此目的,寻找测试、记录经络现象的客观特异性手段,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准确、客观地反映和记录经络感传,我们依据红外线成像的原理,于1979年4月至11月,采用从瑞典引进的AGA680LW型热像仪,对正常人体和临床病人的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  相似文献   

7.
“内圣外王”对手厥阴经形成的影响符仲华(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510515)关键词经络起源,内圣外王,手厥阴心包经关于经络起源,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由穴连经说、导弓旧气说、感传论、血管论。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早期经络学文献(下文简称《帛书经脉)...  相似文献   

8.
经脉、穴位-脏腑相关是脏腑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改变往往在体表相应经脉穴位上有所反应(即:脏腑-经穴相关);反之,刺激体表一定穴位也能引起相应内脏功能的改变,起到治疗和调整的作用(即:经穴-脏腑相关)。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这种特定联系,小仅是经络生理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医病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针灸临床治疗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医家对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认识过程中,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阴阳十—脉灸经》已有记载,又经历了一段变革,直到《灵枢·经脉》手厥阴心包经的理论才较为完善.现就不同观点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0.
1 半边莲治疗蛇腹疗(手部疗疮) 手部疔疮,是发生在手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本病则是发生在手指中节前肿如蛇腹的叫蛇腹疔。多由脏腑火毒凝结,手厥阴心包与手少阴心两经火毒炽盛,加之外伤染毒,阻隔经络,气血凝滞而成。 1.1 处方,鲜半边莲,芒硝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