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改良静脉穿刺法与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06名患者进行研究.按日期分为单日输液和双日输液,单日输液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设为对照组,双日输液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设为观察组,每例观察4次,自身对照各2次,共观察424次.比较两组穿刺方法患者疼痛反应程度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具有无痛、微痛、微创、快速、准确的特点,且能减少对静脉的损伤,延长静脉的使用寿命,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并易于为护理人员掌握. 相似文献
3.
调整肌肉注射深度缓解注射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因肌肉注射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导致病人要求停止注射或换药 ,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和治疗。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 ,我院于 2 0 0 3年 5月~ 2 0 0 4年 5月 ,对住院的 12 0例进行肌肉注射的病人 ,注射时采用调整肌肉注射深度 ,多次分层在肌肉内注入药物 ,通过自身对照法观察 ,有效地减轻了其疼痛程度。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6 4例 ,女 5 6例 ,16~ 78岁 ,病人臀部肌力正常 ,表达能力正常 ,体重指数 (BMI)男 18~2 5 ,女 18~ 2 4。1.2 方法1.2 .1 操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 ,每位病人应用传统法与调整肌肉注射法… 相似文献
4.
肌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注射时会产生疼痛,病人有恐惧感。随着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备受推崇,在护理操作中减少病人痛苦,增加舒适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厢改良体位对病人进行肌肉注射,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 ,用来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和预防接种的方法。一般多取前臂掌侧下段 ,因该处皮肤较薄 ,色淡 ,易于注射与观察。但此处分布有丰富的感觉末梢 ,故对药物刺激引起的疼痛特别敏感 ,许多患者因皮试疼痛而影响情绪。为了减轻病人皮内注射的痛苦 ,我们将常规的方法作了如下改进。1 方法取病人前臂掌侧下段 ,按常规用 75 %酒精消毒皮肤。用1ml注射器抽取药液 ,然后嘱病人用一手呈环形握住另一手前臂 ,离针刺的上方约 2cm处 ,并用拇指加力按压 (儿童患者可让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 ) ,同时按皮内注… 相似文献
8.
9.
10.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剂量药液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用来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或局部麻醉的方法。一般选择前臂掌侧下段(距腕横指5cm左右),因该处毛发较少,皮肤较薄且颜色较浅,易于注射及观察。常规皮内注射易使患者感到疼痛甚至造成身心方面的不良反应,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我将常规皮内注射方法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1.
皮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操作方法之一,进行皮内注射时,患者常会感到疼痛,不易为患者所接受。我们改进皮试注射部位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经过对临床150例患者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2013年在我院门诊进行皮试的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由2名操作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负责皮试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邓丽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1):84-85
目的:研究并分析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途径。方法:收集需要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接受改良静脉穿刺法,将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改良穿刺法能够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疼痛,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改良的PICC穿刺方法对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即安置体位-选血管后消毒-穿刺成功-送导管至所量长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穿刺,即安置体位-选血管-在穿刺部位的肘部放置3~4 cm厚的毛巾或治疗巾-消毒皮肤-扎止血带时先将穿刺部位的皮肤露出(肩部)同时扎止血带,穿刺针后接5 ml生理盐水注射器,穿刺时操作者紧握穿刺针,以40~60°快速穿刺,见回血后再进1~2 cm再次抽回血并推注生理盐水,确保穿刺成功-送导管至所量长度-加压包扎.疼痛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数字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2种穿刺方法在成功穿刺率及疼痛方面差异显著.结论 观察组改良穿刺方法成功穿刺率高,穿刺时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皮内试验法有效缓解注射时疼痛的程度。方法:2002年3月—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21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109例采用传统法、改良组109例采用改良皮内试验法。分别用两种部位的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疼痛的程度。结果:改良皮内试验法在减轻注射对部位疼痛方面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16.
掌握好注射要领可显著减轻患者肌内注射后的疼痛感受,通过对临床423例肌内注射观察,发现患者思想状态,护理人员态度,注射技术,针头选择非常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提高皮内注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将要进行皮内过敏试验并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的住院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110例,采用改良皮内注射绷紧皮肤法: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的皮内注射绷紧皮肤法。比较2组注射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103例(93.64%),未成功7例(6.36%);对照组一次性成功89例(80.91%),未成功21例(1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疼痛程度0—3分64例(58.18%),4-7分37例(33.64%),8-10分9例(8.18%);对照组:疼痛程度0—3分24例(21.82%),4-7分56例(50.91%),8-10分30例(27.2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左手拇指相反绷紧皮肤同时进针的方法易掌握进针深度,提高了一次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不同注射方法在绒促性素肌肉注射疼痛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肌肉注射绒促性素患者9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肌肉注射法,均运用同一种药物,其剂量、浓度、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具有一致性。比较两组患者对肌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评价、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药物疗效与患者对肌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肌肉注射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