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程晓霞 《吉林医学》2014,(24):5421-542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诊治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40例,按最大斜视角设计手术量后进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手术后儿童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都有明显提高,经过Titmus立体试验,术后近立体视正常者明显多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能有效提高视力,促进近立体视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根据最大斜视测量角来决定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矫正量是否安全。设计:33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共3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加入该研究,这些患者中远近斜视角相差至少15三棱镜度(PD)。所有患者由同一名医生(JM H)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评价间歇性外斜视的长期和短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短期平均效果为视远斜视角内斜9.3PD(从30度内斜到16度外斜)。术后6或9个月长期平均效果为视远斜视角4.8PD外斜(从12度内斜到30度外斜)。末次随访未发现视远斜视角超过2PD的过矫性内斜,2例患者分别存在9PD的间歇性内斜和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性外斜是一种介于隐性和共同性外斜之间的斜视类型,属临床常见眼病之一,尤以儿童发病率为高。延误治疗时机后常可转变为恒定或交替性外斜视,从而导致双眼单视机能的丧失。笔者就本院1994以来记录完整的64例、间歇性外斜的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间歇性外斜的发病年龄较早,14岁以前手术治愈率高。一旦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只要能接受术前的基本检查,均应尽早手术。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笔者主张将双眼外直肌同时等量或近似等量-徙-后术作为间歇性外斜视的首选手术,但对因斜视角过大,做双眼外直肌徒后尚不足以矫正者,应辅以非主导眼内直肌截除术,对外转力明显不足者,应避免施行此术。关于手术眼,外直肌后徙宜双眼同时进行,以视远或视近的最大斜视角来确定手术量,以单条外直肌每徙后1mm矫正1°,对外直肌后徙极量以11mm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斜视度≤25△的56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5.71%;斜视度30~55△的138例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90.58%;斜视度≥60△的62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8.71%.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及视近和视远斜视度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双眼视功能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斜视角度的大小选择内直肌缩短术,或同时联合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探讨其诊断及其正确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诊治的5例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患者进行了性别、年龄、屈光状态、眼位、视功能及治疗等方面的总结。结果: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具有发病年龄小、中高度远视、斜视角多变、多为弱视等特点。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必须配戴全矫远视眼镜矫正内斜视,弱视治愈后进行外斜视矫正术矫正外斜。  相似文献   

7.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外斜视,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间[1]。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则为临床最常见亚型,主要临床特征为远斜视度与近斜视度差值≤10三棱镜度(prism diopter,PD),且随病程延长逐渐表现为正位立体视功能的损伤[2]。目前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临床首选外科手术治疗,而单眼一退一截术(R&R)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案。研究显示,BLR-rec方案较R&R方案在矫正远斜视度方面具有优势,更适用于此类患儿治疗[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BLR-rec组);50例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RR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以及1、6、12和24个月时的手术成功情况、斜视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时不同斜视度范围内手术病例成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外斜漂移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d,以及1、6、12和24个月时手术成功率无差异(P?>0.05),但从术后1个月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成功率呈下降趋势(P?<0.05)。在6?m眼位下,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斜视度有差异(P?<0.05),BLR-rec组与RR组斜视度无差异(P?>0.05),两组斜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差异(P?<0.05);在33?cm眼位下,不同 时间点两组患者斜视度有差异(P?<0.05),BLR-rec组与RR组斜视度无差异(P?>0.05),两组斜视度随时间 变化的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时不同斜视度范围内手术成功率无差异(P?>0.05);两组 患者最大外斜漂移发生于术后1?d至1个月,RR组术后1?d至1个月的外斜漂移量为(5.3±4.2),BLR-rec组 为(5.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d至12个月内RR组外斜漂移量为(12.4±3.7),BLR- rec组为(7.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组高于BLR-rec组。结论 采用RR或BLR-rec 2种 手术方式治疗外斜视有着一致的远期手术成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成功率会下降,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的外协漂移发生率更高,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的远期疗效要优于单眼一退一截术。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单眼一退一截术( 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R R)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临床疗效差异,为最佳手术方案选择积累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及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单位(云和县人民医院、遂昌县人民医院、景宁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共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 R组(32例)和BLR-REC组(32例),分别采用R R和BLR-rec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斜视度及手术前后正常近立体视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两组术后随访1天、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斜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两组术后1天~1个月外斜视漂移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BLR-REC组术后1天~12个月外斜视漂移值显著低于R R组(p&lt;0.05);两组术后12个月正常近立体视率显著高于术前(p&lt;0.05);两组术后12个月正常近立体视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结论:R R和BLR-rec方案用于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具有相近手术成功率和斜视度降低效果;但BLR-rec方案应用可有效维持治疗效果,改善远期预后,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种术式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8例,因术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A组36例,行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B组32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截除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年,分别比较2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手术矫正后在眼位正位率、斜视度回退量、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B组术后1周眼位正位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822);术后1年B组斜视度回退明显,A组眼位正位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A、B组术后1年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700)。结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1周正位率无差异;术后1年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方式患者斜视回退明显,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临床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could seriously affect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lumbar fusion.Dynamicfixation such as the interspinous fixation,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etaining the motion...  相似文献   

12.
髌骨骨折髌骨爪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05%,大部分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1]。髌骨骨折可造成伸膝结构的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如髌骨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1mm,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就会增加约20%[2]。因此,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目标为重建伸膝结构连续性,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并开始早期康复治疗[3]。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可取得比传统改良张力带具有更好的早期恢复效果[4],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相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隧道技术在上前牙区牙龈退缩伴非龋性牙颈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因上前牙牙龈退缩(GR)伴根面非龋性牙颈部缺损(NCCL)而接受隧道技术的21名患者共79颗患牙的临床资料,根据GR高度(GRD)和NCCL深度(LD)将患牙分成4组:第1组GRD≤3 mm,LD≤1 mm,第2组GRD≤3 mm,LD>1 mm,第3组 GRD>3 mm,LD≤1 mm,第4组GRD>3 mm,LD>1 mm;统计分析各组术后的平均根面覆盖率(MRC),完全根面覆盖率(CRC),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各组术前术后的角化龈宽度及厚度的增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间MRC和CR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当GRD≤3 mm时,第1组和第2组MRC分别为98.55%和95.45%(P>0.05);当GRD>3 mm时,第3组和第4组MRC分别为86%和72%,且CRC较第1组和第2组明显下降,其中第4组与其他3组比较时MRC和CR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隧道技术对改善角化龈的厚度和宽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对于根面覆盖的效果,GRD较NCCL的影响作用更大,提示根面覆盖术前NCCL的充填可能并非必要,需要综合评价GRD和NCCL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韦平欧 《河北医学》2012,18(2):168-17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行微创内固定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内固定手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且肢体缩短少(P<0.05);预后效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秀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44%和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 :追踪观察治疗 3年以上的弱视患者 2 30例、36 5眼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弱视程度、年龄及注视性质采用传统遮盖疗法 ,光学及药物压抑疗法 ,后像疗法及脉冲红光闪烁疗法等综合治疗。结果 :总治愈率为 71.78% ,其中轻度弱视治愈率为 93.85 %、中度为 82 .6 7%、重度为 34.6 9%。屈光不正性弱视 81.95 %、屈光参差性弱视 6 4.13%、斜视性弱视 4 9.4 7%。中心注视与旁中心注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表明弱视程度越轻 ,治疗效果越好。各种类型弱视中 ,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中心注视者疗效明显好于旁中心注视者。结论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 ,疗效显著 ,能明显缩短疗程 ,是目前治疗弱视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短钉置钉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于我院手术的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伤椎短钉置钉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伤椎置钉组)和常规后路减压复位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组(短节段固定组)。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收集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随访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的伤椎上、下椎体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前高),计算伤椎前高压缩比。结果 共73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其中伤椎置钉组38例,短节段固定组35例。术前两组年龄、伤椎前高压缩比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置钉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固定组(121 min vs 92 min,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椎体前高压缩比均高于短节段固定组[术后即刻91.3%(82%~93%)vs 77.2%(73%~86%),P<0.05;术后1年87.2%(79%~93%)vs 73.1%(68%~80%),P<0.05],术后1年伤椎的上、下椎体Cobb角小于短节段固定组[7.8°(0°~15°)vs 11°(2°~17°),P<0.05]。手术出血量、疼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短钉置钉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能安全、有效地重建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短钉置钉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型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手术的单节段压缩型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共87例。测量手术前后,术后,术后1年随访数字射线摄影(DR)侧位片上的伤椎上下椎体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前高),计算伤椎前高压缩比;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血量,观察手术并发症,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结果:共73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A组38例,B组35例。术前两组年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无明显差异。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前高压缩比和 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出血量, 疼痛评分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伤椎短钉置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型胸腰椎骨折能安全有效地重建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8.
以六方定位扳颈法治疗颈椎病40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治愈75例,显效117例,有效97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11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的治疗,就其治疗方法、时间窗、溶栓药物的剂量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急性发病在12h内的脑梗死病人118例,采用经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通过脑血管造影判断其血管开通情况并对其治疗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11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中血管完全再通率57.6%(68/108);部分再通率为34.7%( 41/118);未开通9例7.7%;临床治愈76例占64.4%;显著好转20例占16.95%,有效14例占11.9%;无效7例占5.9%;死亡1例占0.85%.结论 经动脉不同方式机械性介入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和规范其治疗措施,能较好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鼓膜穿孔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72例采用耳内窥镜下急诊外科干预及明胶海绵贴补;对照组24例予以一般的干燥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72例在48小时内(急性期)就诊的66例患者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手术,2周内穿孔愈合率为93.9%(62/66);对照组24例中有11例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2周内穿孔自然愈合率为27.3%(3/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性期可见穿孔缘有翻卷的鼓膜,经急诊耳内窥镜下恢复其形态后并行明胶海绵贴补可明显提高鼓膜穿孔的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