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群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521-523
目的 目前肺隐球菌病的诊断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评价乳胶凝集试验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umsearch、TRIP、循证医学中心、CATbank、Cochrance组织、Evidence-baseed health、Netting the Evidence、社区预防服务指南、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等国内外数据库或搜索引擎,收集探索乳胶凝集试验对肺炎隐球菌感染诊断价值的诊断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以及诊断优势比等指标。 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索到287篇相关文献,最终共纳入7个文献,其中5篇研究来自中国,2篇来自日本;发表时间从1993-2012年;共计686例研究对象,其中肺隐球菌病152例,非肺隐球菌病534例。采用QUADAS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纳入的7篇文献QUADAS评分均 ≥ 9分。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乳胶凝集试验诊断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价值。7篇文献的灵敏度为60.00%~100.00%,P<0.000 1,各研究的灵敏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特异度为85.71%~100.00%,P<0.000 1,各研究的特异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胶凝集试验诊断肺隐球菌病的合并灵敏度为0.80[0.72,0.86],合并特异度为0.99[0.98,1.00]。 结论 Meta分析结果证明,乳胶凝集试验对肺隐球菌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镜检、脑脊液真菌培养与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初步探讨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膜炎患者共168例的病历资料及每例患者病程不同阶段的脑脊液标本共277份进行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结果 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敏感性100%(18/18),特异性99.3%(149/150).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治疗前抗原滴度为1:16~1 : 33768,平均滴度为1:(916.2±5.4),有效治疗后抗原滴度为1:4~1:512,平均滴度为1 :(103.5±3.7),抗原滴度最高达1:33768的患者入院治疗5 d后死亡,入院时脑脊液抗原滴度较高的患者,抗原滴度下降也较慢.结论 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可用于早期诊断隐球菌脑膜炎并可依据抗原滴度判断预后及疗效,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非免疫缺陷P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诊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PC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10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及胸痛,其余2例体检发现;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近胸膜的多发结节和团块影;7例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5例经乳胶凝集试验获得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治疗,均有好转.结论 P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乳胶凝集试验对本病的诊断价值较高,确诊依靠病理,优先考虑经皮肺穿刺获得病理组织,氟康唑是轻中度非免疫缺陷PC的常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社区感染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社区感染肺隐球菌病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住院的3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70岁,平均(44±12.64)岁.66.7%无明显基础疾病,HIV抗体均阴性.30%无症状,70%有以下表现:干咳(16.7%)、咳痰(46.7%)、发热(23.3%)、胸痛(13.3%)、胸闷(13.3%).症状轻,体征不明显,有一定自限性.影像学表现:53.3%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团块影,40%以渗出、实变为主,余为弥漫性混合病灶.病理学改变:96.7%见肉芽肿性病变,其中93.1%多核巨细胞胞浆内外见透亮空泡样隐球菌孢子,过碘酸雪夫(PAS)和Grocott六胺银(GMS)染色阳性率皆为89.7%;3.3%为慢性炎症.活检肺组织涂片或痰涂片找到新生隐球菌孢子各1例(3.3%),活检组织培养或痰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6.7%和3.3%.15例行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93.3%.结论 社区感染肺隐球菌病多发生于健康状况较好的人群,临床表现轻微,影像学表现多样,病理学及相应病原学、血清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肺隐球菌病早期正确诊断水平。方法对收治的3例病理确诊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诱因,临床症状相对轻微,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为主,3例患者病理学检查可见隐球菌孢子。结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穿刺后病理检查,但由于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且具有多样性,甚至病理学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极易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为提高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水平,我们认为应该关键在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有潜在机会感染隐球菌的警惕性,提高放射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本病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王鑫  王冰  张静  刘瑞春  宋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70-2772
目的评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对隐脑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28例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隐球菌特异性抗体,并动态观察治疗期间抗原和抗体的变化。结果初诊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效价主要集中在1∶64~1∶2 048,最高1∶65 536,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抗原多在1个月内下降,2个月90%患者下降至0。1例患者抗原效价下降之后又上升,提示耐药性出现应及时更换抗真菌药物。脑脊液中隐球菌抗体均为阴性。结论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脑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特点,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方法 全面统计及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6年5月住院的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职业情况、伴随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各方面特点。结果 肺隐球菌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治疗方法及药物少,病程长。结论 肺隐球菌病虽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从病例分析结果来看诊治该病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遇到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及肺活检或手术病理予以明确,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  相似文献   

8.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5月本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TNB)诊断肺隐球菌病的7例患者病例资料,所有7例患者均行痰涂片检查、胸X线检查、肺CT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超声引导下经肺穿刺活检术,检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7例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行经肺穿刺活检术,检出物送病理检查找到隐球菌而确诊。穿刺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临床难以确诊的肺隐球菌病,超声引导下PTN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该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确诊的14例肺隐球菌病例资料,与经筛选后的1999~2009年中国学术期刊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421例肺隐球菌病的资料共同荟萃分析,以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肺隐球菌病超过一半发生于无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者,症状、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易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抗原乳胶凝结试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抗真菌药物及联合治疗.结论 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误诊为肿瘤、结核及一般感染,应强调上述3种检查方法的引用.单纯手术治疗治愈率较低,且易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肺部隐球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机会性的真菌病原体,肺部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感染。自80年代以来艾滋病世界上广泛流行及越来越多器官移植病人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本文综述肺隐球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经肺叶切除标本病理确诊的2例PC进行光镜、特染、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1例伴有头痛等,光镜下病灶见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多量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小体,周围见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AB特殊染色隐球菌细胞壁呈蓝色、PAS特殊染色隐球菌细胞壁呈红色.结论 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病,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特征及特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隐球菌性脑膜炎、肺影球菌病为首发表现的艾滋病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患者因病情迅速恶化,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以脑膜炎及肺部损害为主,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北京医学》2012,34(6)
目的 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3例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墨汁染色镜检法、乳胶凝集法、真菌培养法检测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符合率.并根据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进行组间隐球菌感染率的对比分析.结果 53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中,真菌培养法阳性23例(43.4%),墨汁染色法阳性25例(47.2%),乳胶凝集法阳性53例(100.0%).以真菌培养法为标准,墨汁染色法符合率为69.6%( 16/23),乳胶凝集法符合率100.0% (23/23).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在<100/μl、101-349/μl及>349/μl 3组的隐球菌感染率分别为19.5%(39/200),8.4%(11/131),4.1%(3/7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4%的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结论 艾滋病患者伴随CD4+T细胞水平的减低,隐球菌感染的危险性增高.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抗原是隐球菌脑膜炎早期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指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特点,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方法全面统计及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的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职业情况、伴随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各方面特点。结果肺隐球菌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治疗方法及药物少,病程长。结论肺隐球菌病虽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从病例分析结果来看诊治该病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遇到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及肺活检或手术病理予以明确,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  相似文献   

15.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肺隐球菌病如其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常常难以及时做出诊断,易漏诊或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肺吸虫等其它肺部疾病,最终确诊常需送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或细菌学确诊,且接受肺部CT检查,观察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经病理检查或细菌学证实的6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中,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以结节或肿块、单发或多发斑片影、斑片影与结节或肿块影混合为主;其中多发结节型33例,单发结节型21例,突变型7例,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CT征象特点不同;病理对照结果发现,结节切面颜色主要表现为灰黄色,边界非常清晰,通过穿刺活检的方式可观察到纤维组织增生病。结论:经肺部CT增强扫描,可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且不同病理分型的肺隐球菌病的CT检查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诊断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肺隐球菌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在土壤、鸽粪中居多,也可以腐物形式寄生于人的呼吸道内.人体通过吸入隐球菌孢子造成肺部感染,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并不高,近年报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肺隐球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常不能及时做岀诊断,造成漏诊和误诊.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2例住院患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10例肺隐球菌病的病理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呼吸道感染新型隐球菌引起的肺真菌病,一般为慢性或亚急性炎症.因广谱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AIDS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流行,真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0例P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19.
饶志刚  赵子文 《广东医学》2012,(21):3273-3275
目的探讨真菌抗原检测在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病理确诊和临床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的8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经过病理确诊侵袭性肺真菌病17例,临床诊断肺侵袭性真菌病66例,拟诊真菌性肺炎37例。其中侵袭性肺念珠菌34例[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诊断念珠菌肺炎20例(58.82%)],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5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阳性诊断曲霉菌肺炎8例(53.33%)],侵袭性肺隐球菌病3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诊断隐球菌肺炎2例(66.67%)]。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诊断念珠菌肺炎确诊的20例与真菌镜检、培养等方法诊断的34例比较,阳性率较低(58.82%,20/34);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阳性诊断曲霉菌肺炎确诊的8例与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诊断的44例比较,阳性率较低(20.45%,8/44);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诊断隐球菌肺炎确诊的2例与真菌镜检与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诊断的3例比较,阳性率较高(66.67%,2/3);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法敏感性18.18%,特异性92.86%;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法敏感性40.00%,特异性75.00%;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敏感性58.82%,特异性85.71%。结论真菌抗原可用于侵袭性肺真菌病的早期检测,辅助肺真菌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肺隐球菌病误诊7例临床分析和药物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误诊原因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对7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5例起病有轻微咳嗽、少许粘液痰、伴胸闷等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2例无症状;外周血象白细胞6.8×109~11.8×109/L,全部病例的痰、纤支镜吸出物经墨汁染色涂片镜检和真菌培养均阴性,胸片和胸CT片检查显示:6例单侧或双侧肺野见团块状阴影,诊断为肺癌;1例右下肺见多个斑块状密度不均,边缘模糊阴影,诊断为肺癌与肺结核鉴别.剖胸探查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3例,胸腔镜取活检1例,全部病例病理均诊断为肺隐球病;非手术治疗4例,按内科抗真菌治疗.结论 微创穿刺取病理组织检查,对确诊有很大帮助,采用咪唑类药物单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