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乳酸对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刘洪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72-4573
综述乳酸在脑中的产生,生理作用以及蓄积时对神经细胞的影响。乳酸是一种能量代谢的中间产物,由神经胶质细胞糖酵解产生,在脑中发挥多种作用。它可以为神经元提供能量,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另外,乳酸堆积引起乳酸酸中毒是缺血缺氧性脑病和脑损伤的病理基础,可导致脑细胞损伤。大强度运动时脑中代谢性吸收率降低,乳酸水平升高,吸收增加,提示乳酸含量的变化可能与运动性中枢疲劳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乳酸产生增多或清除减少,可导致血乳酸升高,机体的许多组织可产生乳酸,肝脏及肾脏是最主要的乳酸清除器官,不同状态下,机体产生及清除乳酸的能力可发生变化。静息状态下脑是一个净产乳酸的器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乳酸升高时,脑可摄取及利用乳酸。脑内神经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均可产生乳酸,可能以后者糖酵解或糖原酵解产生为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乳酸受蓝斑肾上腺素能系统调节。乳酸在脑内除作为能量底物外,对长期记忆形成、脑内pH及呼吸功能调节、体液平衡调节、神经血管偶联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乳酸可作为信号分子与脑内的GRP81受体结合,乳酸的众多生物学功能提示乳酸可作为容积传递信号分子参与全脑代谢及功能调节。本研究从中枢神经系统角度对乳酸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综述,总结脑乳酸代谢的特殊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背景:中枢疲劳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乳酸蓄积可能在中枢疲劳中发挥重要作用,乳酸蓄积是否影响神经元功能?目的:观察乳酸对原代的皮质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材料:新生(第1天)Wistar乳鼠40只(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体外原代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将神经元分为两部分:①添加不同浓度乳酸(0,5,10,20mmol/L)使培养液pH值分别降至7.35,7.15,6.95和6.00,观察神经元存活率。②添加不同浓度乳酸(0,5,10,20mmol/L)后,保持培养液pH值为7.35,分别观察神经元存活率,分析乳酸对神经元的作用是通过下调pH值还是乳酸本身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浓度乳酸调节pH值的变化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②不同乳酸浓度,相同pH值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③乳酸下调pH与乳酸本身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比较。结果:①神经元存活率随pH降低而降低,pH值为7.35,7.15,6.95和6.00神经元存活率由100%分别降至68%,69%,53%(P<0.05)。②当乳酸浓度分别为0,5,10,20mmol/L,pH值均为7.35时,神经元存活率由100%降至88%,82%,8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③pH下调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低于相应乳酸作用组。结论:乳酸升高造成pH降低与神经元存活率关系密切,过量乳酸亦可不依赖下调pH值的作用发挥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4.
王静  刘洪涛  马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68-170
背景:中枢疲劳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乳酸蓄积可能在中枢疲劳中发挥重要作用,乳酸蓄积是否影响神经元功能? 目的:观察乳酸对原代的皮质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 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材料:新生(第1天)Wistar乳鼠40只(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体外原代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将神经元分为两部分:①添加不同浓度乳酸(0,5,10,20mmol/L)使培养液pH值分别降至7.35,7.15,6.95和6.00,观察神经元存活率。②添加不同浓度乳酸(0,5,10,20mmol/L)后,保持培养液pH值为7.35,分别观察神经元存活率,分析乳酸对神经元的作用是通过下调pH值还是乳酸本身的作用。 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浓度乳酸调节pH值的变化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②不同乳酸浓度,相同pH值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③乳酸下调pH与乳酸本身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比较。 结果:①神经元存活率随pH降低而降低,pH值为7.35,7.15,6.95和6.00神经元存活率由100%分别降至68%,69%,53%(P〈0.05)。②当乳酸浓度分别为0,5,10,20mmol/L,pH值均为7.35时,神经元存活率由100%降至88%,82%.8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③pH下调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低于相应乳酸作用组。 结论:乳酸升高造成pH降低与神经元存活率关系密切,过量乳酸亦可不依赖下调pH值的作用发挥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5.
记忆功能是生存的必备能力,获得的各种信息需要通过记忆来保存。目前,有关记忆形成和储存的分子和细胞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元。但除了神经元,大脑中还包含其他多种细胞和系统,包括胶质细胞和脉管系统。近来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大脑中的非神经元细胞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都在记忆的形成和储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新研究显示,在长期记忆的形成过程中,神经元会持续产生变化,星形胶质细胞为神经元的这种变化提供能量。本综述即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有3点。第一,在长期记忆的形成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存在葡萄糖代谢以及学习和活动依赖的代谢偶联。第二,星形胶质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在情绪激动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而情绪激动是形成持久和详细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因为在大脑的早期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我们还会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葡萄糖代谢在早期记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对未来维护脑健康和治疗脑疾病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星形胶质细胞糖原分解和乳酸在记忆的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的经历会形成深刻的记忆,其机制与星形胶质细胞β2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及其乳酸分泌增加有关。在发育过程中,大脑所需要的能量高于其他时期,因此糖原分解和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代谢偶联在发育过程中的记忆形成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机体内的乳酸由丙酮酸还原产生,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当组织缺氧或丙酮酸未及时氧化时丙酮酸即被还原为乳酸。乳酸主要来源于骨骼肌、脑、皮肤、肾髓质和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神经细胞培养中实验性缺氧缺糖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缺血性卒中,对于研究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进程和病理生理学机制有非常重要的用处.目的:在神经元培养时制作实验性缺氧缺糖模型.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3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17-19 d胎龄的Wistar大鼠.方法:细胞培养取17~19 d胎龄的Wistar大鼠的皮质神经元做原代细胞培养,并且去掉污染的非神经原细胞.缺氧缺糖的诱导分为3组:实验组将第7天的皮质神经元置于无糖甲衡盐溶液和2%去氧酶中,在37℃的潮湿保温箱中培育.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为含20 mmol/L葡萄糖的无去氧酶平衡盐溶液.假性实验组培养基为含20 mmol/L葡萄糖和失活的去氧酶平衡盐溶液.主要观察指标:以血气分析进行氧浓度的测定;以相差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培养细胞神经元死亡状况;以用乳酸脱氢酶检测盒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以锥虫蓝染色观察缺氧缺糖对神经元存活力的影响.结果:氧浓度测定显示在加入去氧酶后培养基迅速产生缺氧状态;乳酸脱氢酶检测显示在用去氧酶和无糖平衡盐处理后,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释放显著增加;锥虫蓝染色和相差显微镜检查显示经去氧酶和无糖平衡盐处理后实验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大部分神经元在6 h死亡.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去氧酶与无精平衡盐液可联合用于神经元培养时产生缺氧缺糖状态,其在体外模拟脑缺血的相关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被包围在颅骨内 ,依靠感觉神经来传递周围环境的信息 ,脑为利用这些信息而形成联接和神经传导束。因此 ,可以说对环境的感受就形成了智力。感觉系统的严重丧失会对脑功能产生长时间的 ,而且经常是永久性的影响。出生前 :神经元移行 这一时期脑开始形成 ,原始神经管变成可辨认的器官系统。神经管在妊娠第 3周末形成 ,神经细胞经有丝分裂每分钟产生约 2 5万个新生细胞 ,进而复制产生神经元。出生时 ,脑约有 2 0 0 0亿个神经元细胞 ,它们集束而形成神奇的脑。在胎儿时期 ,新生的神经元从神经管逐渐由内逐外 ,在妊娠后 3~ 6个月这 3个月期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安氟醚吸入麻醉时海马神经元对一氧化氮合酶、脑啡呔和自发放电的影响,为综合评价海马在产生全身麻醉效应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和膜片钳技术。结果:安氟醚和异氟醚能明显引起海马CA1区c-fos基因阳性神经元(FPN)和脑啡呔阳性神经元(EP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有一定数量FPN/NPN双标阳性神经元(P<0.01),还能明显抑制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NPN)的表达(P<0.01)。同时安氟醚和异氟醚都能含量依赖性的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与给药前比较P<0.05或P<0.01。结论:海马CA1区是吸入麻醉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0.
凌斌  孙洁  李冰沁  袁文丽 《临床荟萃》2007,22(17):1259-1260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是神经元自身所支配的靶组织产生的一类含量极微的可溶性多肽分子,与神经元的生长、再生密切相关[1],在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及结构重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为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BDNF的影响,我们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