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一次性治愈122例,治愈率95.3%,6例复发.疗程20~40 d,平均25.4 d.122例经1年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无后遗肛瘘,无肛门失禁、畸形,肛门功能正常.结论 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对肛周肌肉、血管、神经的损伤小,术后瘢痕形成小,有效防止了肛门变形、肛门失禁,缩短了疗程,减轻患者需多次手术的痛苦,保护了肛门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高位肛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手术后复发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20例高位肛瘘病人采用主辅切口对口引流手术治疗。结果:20例病例全部治愈,肛门功能基本正常,随访3月均无复发。结论:主辅切口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疗效,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的60例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和后遗症,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是一种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左后、右后两侧切口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疗效。方法:将2017-2021年本院76例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左后、右后两侧切口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切口、两远端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2组一次性治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功能减弱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后、右后两侧切口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疗效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肛门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济川化痔线联合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临床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济川化痔线联合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一例出现肛瘘复发、肛门完全失禁、肛门变形及肛周感觉异常。结论济川化痔线联合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术是治疗复杂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引流通畅,治愈率高,可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对6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结果显示,64例患者全部治愈,未出现肛门部分失禁、肛门完全失禁、局部大瘢痕形成、肛门畸形等后遗症。创面愈合时间为15~3ld,平均20d。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近端切开挂线远端旷置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肯定,术后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7.
为总结三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采用三线引流术治疗5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资料。三线引流术即高位主管皮筋挂线勒割引流、低位支管对口拖线隧道引流、高位支管药线腐蚀脱管引流。结果显示,50例全部治愈,其中一期治愈48例,一期治愈率达96%,2例双侧高位主瘘管,经分期手术治愈。术后随访0.5~2年,均无复发,肛门功能正常,无肛门畸形、失禁发生。结果表明,三线引流术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估放射状多切口部分缝合加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优劣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7例采用放射状多切口部分缝合加浮线引流术术式,对照组67例采用切开缝合内口引流术。观察两组的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瘢痕形成、肛门功能及随访半年内的复发情况等,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瘢痕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疼痛方面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0.05);而在术后排尿障碍、切口水肿、肛门功能、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等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状多切口部分缝合加浮线引流术术在治疗复杂性肛瘘上,不仅能达到较高的治愈率,而且能够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与传统术式相比,还具有损伤小、愈合时间短,瘢痕形成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成都肛肠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7例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性治愈34例(91.9%)复发3例(8.1%),经二次手术治愈。无肛门畸形、舡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是治疗复杂性肛瘘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一种理想的治愈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方法,采用多入路建立框架式引流切口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0例,从创口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复发率、疼。薯程度方面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38例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5分,12例患者VAS为3~4分。住院时间为18-32d,平均23d。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功能异常。结果表明,多入路建立框架式引流切口可一次性治愈高位复杂性肛瘘,且不损伤肛门功能,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半封闭式缝合治疗肛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半封闭式缝合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切高挂治疗。治疗组的切口采用半封闭式缝合,对照组的创面完全敞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和术后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切口感染未有明显增加。结论半封闭式缝合治疗肛瘘,痛苦小,疗程短,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65例(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术(低位切开加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56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3、5天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移位变形率均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与切开挂线术相比较,具有疼痛少、住院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肛门移位变形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管虚挂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价值。方法 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主管虚挂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挂术。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天数、创口愈合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功能评价方面,两组手术后及组间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评分)及肛门动力学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管虚挂引流术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痛苦小、疗程短,能有效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是较实用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治疗效果及对肛门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60例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组(治疗组,30例),切开挂线引流组(对照组,30例),对两治疗组治愈时间、治愈率、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术后肛门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在治愈率、尿潴留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治愈时间、疼痛和肛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可以很好保护高位后马蹄形肛瘘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位盲瘘的微创治疗方法,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在高位盲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例高位盲瘘患者,手术分2期进行,经括约肌或括约肌间肛瘘合并高位盲瘘Ⅰ期齿线下瘘管切开、内口挂线并高位盲瘘旷置引流,括约肌上肛瘘切开内口并高位盲瘘旷置引流;Ⅱ期高位盲瘘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观察Ⅱ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及复发率等临床及相关指标。结果 39例患者中有26例获得Ⅰ期治愈,13例患者治疗失败,改行肛瘘切开挂线术后痊愈。高位盲瘘脱细胞真皮填塞术手术治愈率66.7%。括约肌上并发高位盲瘘治愈2例,治愈率100%,经括约肌并发高位盲瘘治愈6例,治愈率50%,括约肌间并发高位盲瘘治愈18例,治愈率72%。结论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治疗高位盲瘘具有损伤小、愈合时间短、肛门失禁率低、外形保留好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切开缝合、挂线旷置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我们对肛瘘支管管道采用肛门横线前切除缝合、肛门横线后旷置引流,对低位肛瘘的主管管道给予切开松弛缝合,对高位肛瘘给予切开缝合配合挂线。结果显示,120例平均疗程26d,近期治愈率100%,随访1~5年,仅2例复发,远期治愈率98.3%。结果表明,该疗法体现了缩小创面、减少损伤、肛门瘢痕少、肛门无变形、不影响肛门功能、安全可靠、疗程短、一次治愈率高等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挂线引流术联合抗TNF-α单抗和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37例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行挂线引流术联合抗TNF-α单抗治疗(抗TNF-α单抗组),20例患者行挂线引流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组).比较两组患者瘘口愈合比例、瘘口未愈合比例、肛瘘复发比例、肛瘘复发后再次手术比例、瘘口愈合时间及肛瘘复发时间.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5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抗TNF-α单抗组17例患者中1例使用阿达木单抗,其余16例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免疫抑制剂组20例患者均使用硫唑嘌呤.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3~50个月).抗TNF-α单抗组和免疫抑制剂组患者瘘口愈合比例、瘘口未愈合比例、肛瘘复发比例、肛瘘复发后再次手术比例、瘘口愈合时间及肛瘘复发时间分别为8/17、7/17、2/17、2/2、(2.5±2.1)个月、(4.0±2.8)个月和12/20、3/20、5/20、3/5、(3.6±3.5)个月、(9.0±8.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0,2.137,0.364,0.018,t=-1.035,-0.619,P>0.05).结论 挂线引流术是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联合抗TNF-α单抗和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治疗高位肛瘘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组(治疗组,60例),切开挂线组(对照组,60例),对两组治愈时间、治愈率、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治愈时间和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上对照组优于治疗组.结论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是治疗高位肛瘘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