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聚半乳糖(GOS)对早产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早产新生大鼠分为GOS组和对照组,GOS组每天滴管喂养GOS 4 g/kg,共14 d.于喂养GOS后7d和14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称质量,同时取大鼠直肠末端粪便,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培养并行菌落计数.结果 GOS组与对照组在给药期间均正常生长,精神状态等未见异常.与对照组比较,GOS组体质量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OS 7 d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OS 14 d后,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聚半乳糖可促进早产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长,抑制肠杆菌及肠球菌生长,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STC)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及益生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STC模型成功后,将32只STC大鼠随机分为STC组(n=16)、STC干预组(n=16),另设正常SD大鼠(n=16)为对照组。利用16S rRNA Real-time PCR技术测定肠道菌群,消化道排空时间采用活性碳灌胃法测定。首先对STC组大鼠粪便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再根据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对STC大鼠每天灌胃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各0.5 mL,观察干预后实验大鼠粪便主要功能细菌及消化道排空时间变化。结果 STC组和对照组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分别为4.22±0.07、5.26±0.10和6.51±0.10、7.68±0.17,STC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总细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菌群Ⅳ等主要肠道优势菌群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干预后粪便总细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菌群Ⅳ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STC干预组、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分别为4.20±0.07、5.21±0.10和6.47±0.09、6.47±0.05和6.50±0.08、7.79±0.06,STC组明显低于STC干预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STC、STC干预组及对照组粪便活性碳排出时间分别为(5.56±0.50) d、(2.55±0.67) d、(0.77±0.01) d,STC组慢于其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STC大鼠粪便中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明显减少,主要肠道优势菌群数未发生改变,经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干预后可恢复结肠STC大鼠肠道菌群状态及消化肠道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聚果糖(FOS)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川崎病(KD)小鼠冠状动脉损伤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水溶性成分(CAWS)建立KD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PBS)组,KD造模(CAWS)组,FOS+KD(FOS)组,28 d造模成功后,收集粪便和心脏。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冠状动脉的结构变化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利用16S rRNA测序和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S-MS)技术,分析各组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差异。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KD造模后多处冠状动脉正常结构消失,管壁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免疫荧光显示CD68单核巨噬细胞标记物在冠脉周围显著增强。经过FOS处理后,上述的冠状动脉损伤及炎症情况显著下降。16S rRNA测序发现CAWS组肠道菌群明显紊乱,产SCFAs菌群减少,粪便SCFAs含量下降,FOS处理后肠道菌群组成情况及SCFAs有所恢复。结论:FOS能改善KD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提高SCFAs产量,减轻KD冠状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动态变化以及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27例,A组63例,B组64例,同期纳入健康者18例作为对照。A组口服金双歧.B组采用金双歧+乳果糖,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第5、10、15以及20d,分别检测对照组和患者大便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数量以及内毒素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01),肠球菌及内毒素增加(P〈0.001)。内毒素与双歧杆菌呈负相关性(r=-0.296,P=0.042),与肠球菌呈正相关性(r=0.331,P〈0.021)。②治疗10d时A组肠道双歧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内毒素下降(P=0.021),两者间呈负相关性(r=-0.228,P=0.033)。治疗20d时双歧杆菌以及内毒素较治疗10d时无变化(P分别为0.318和0.484)。③B组肠球菌、酵母菌及内毒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变化。肠球菌在第5d、酵母菌和内毒素在第10d下降到最低值(P值分别为0.048、0.033和〈0.001)。之后三者均快速上升,在第20d均超过治疗前水平(P值分别为0.017、〈0.001和〈0.001)。内毒素与肠球菌(r=0.251,P=0.037)及酵母菌(r=0.353,P=0.018)之间呈正相关。④治疗第10dB组内毒素低于A组(P〈0.001)。继续治疗10d,A组内毒素无明显变化,而B组内毒素上升。治疗20d时B组内毒素显著高于A组(P〈0.001)。结论①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高内毒素血症,肠道菌群与内毒素血症相关性存在动态变化。②单用金双歧可轻微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血浆内毒素。金双歧联合乳果糖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但持续使用可能会加重菌群失调和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CPT-11)相关的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7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以及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腹腔注射CPT-11溶液造模,根据组别和剂量分别对各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和5-氨基水杨酸。10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材,测量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粪便中的菌群种类,采用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菌群的多样性。采用索雷森(Sorenson)指数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16S rDNA-PCR-DGGE图谱的相似性。结果 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增重缓慢,胃残留率升高,肠推进率降低,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降低,肠杆菌数量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提高,肠杆菌数量减少,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与5-氨基水杨酸联合治疗后,大鼠的肠推进率提高,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显著高于半夏泻心汤低、高剂量组(P<0.05);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5-氨基水杨酸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由CPT-11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缓解大鼠体质量下降的症状,使得模型大鼠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背景 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导致的菌群失调在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中发挥着与疾病互相影响的作用。合理应用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帮助糖尿病肾病患者调节肠道菌群,对糖尿病肾病的慢性炎症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并对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目的 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选择微生态制剂进行干预并了解其疗效。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9年在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行常规治疗)和治疗组58例(行微生态制剂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各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肠道细菌培养结果。 结果 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28例、女87例,平均年龄为(62.9±10.0)岁,糖尿病肾病病程为(14.3±7.1)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体质指数、早期糖尿病肾病比例、糖尿病肾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胱抑素C、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均升高(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肠球菌(Z=16.482,P<0.001)、肠杆菌(Z=5.138,P<0.001)菌落数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Z=2.470,P=0.014)、乳酸杆菌(Z=8.384,P<0.001)菌落数高于对照组。 结论 微生态制剂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干预后治疗组患者肠道肠球菌、肠杆菌菌落数较对照组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较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基酸配方(AAF)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方法 纳入23例确诊为重度CMPA且人工喂养的≤3月龄婴儿,采用同一品牌AAF进行喂养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收集所有婴儿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肠道菌群的特征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菌群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 Simpson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多样性具有差异,且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门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及LEfSe分析结果均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显著富集。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结果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梭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降低,LEfSe分析结果显示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为在丰度上有显著差异的标志物种。在种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群中,产气荚膜梭菌、产酸拟杆菌、丁酸梭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  相似文献   

8.
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方法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小鼠肠道出现菌群失调后.随机选取1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3组分别灌服微生态调节剂(主要成份为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含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同时分别加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同前).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和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可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壳低聚糖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对小鼠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20只,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用甲壳低聚糖600mg(kg.d)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d,而后检测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乳杆菌数量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结论:甲壳低聚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功能。  相似文献   

10.
调节肠道菌群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方法(1)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后,随机选取1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3组分别灌服微生态调节剂(主要成份为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含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2)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同时分别加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同前),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1)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2)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可产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化(PF)及给予双参平肺方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BLM(5 mg·kg-1)复制PF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双参平肺方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6~8只,双参平肺方组灌胃双参平肺方6.5 g·kg-1,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8 d后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评价,并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金属酶蛋白7(MMP7)mRNA水平,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双参平肺方改善PF程度相关的菌群,通过ROC分析评估肠道菌群识别PF及双参平肺方对其作用的可能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病变,HYP含量及MMP7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双参平肺方后,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均显著改善(P<0.01)。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有17个肠道菌发生了改变,给予双参平肺方后能改善这一变化,结合相关性分析,发现双参平肺方能下调部分致病菌属如梭杆菌属、志贺氏菌属、异杆菌属、梭菌属等...  相似文献   

12.
谢多  张颖  张琬琳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25-1929
肠道菌群的形成和增殖始于出生,其组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人体肠道内定植着千余种细菌,有高度的多样化。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和培养组学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其功能,肠道菌群与人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蓬勃开展。肠道菌群在人体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微妙平衡影响不同疾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肠道菌群改变与女性生殖疾病的关联。从动物模型研究到人体研究,目前已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整体多样性的改变、特定细菌丰度的变化以及菌群比例的失衡与女性生殖疾病密切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但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还很有限。以特定肠道菌群或其代谢物为靶点,在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已初步展露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机制研究明确肠道菌群与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以及设计更为严谨的临床试验明确有效治疗的标准,为肠道菌群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本文拟对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发展早期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结肠镜活检收集31例结肠腺瘤患者的腺瘤组织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肠道黏膜,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V3~V4高变区进行PCR扩增,lluminaMiSeq平台上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结肠腺瘤患者的肠道黏膜菌群多样性比健康对照人群显著增高(P<0.01),腺瘤组黏膜菌群结构和健康对照者相比差异显著.门水平上:结肠腺瘤组变形菌门明显增多(P<0.01),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下降.属水平上:结肠腺瘤组乳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增多(P<0.01),而肠球菌属,杆菌属丰度明显下降(P<0.01).不同病理类型腺瘤比较发现:结肠高级别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肠道黏膜菌群整体结构相似,埃希菌-志贺菌属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构成与正常健康人存在明显差异,腺瘤患者黏膜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失衡,形成了易于肿瘤生长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结肠癌根治术后肠道菌群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干预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收治并确诊的Ⅱ期结肠癌患者185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按照实际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益生菌干预组(80例)和益生菌未干预组(105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术前和术后1个月粪便,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粪便的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4年生存情况及与肠道菌群数量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前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术后,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均明显降低(P<0.05),益生菌干预组和益生菌未干预组的菌群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随访,无1例失访.105例益生菌未干预组中存活90例(85.71%),15例(14.29%)死亡,其中14例为结肠癌转移死亡,1例为心血管病死亡.乳酸杆菌属(x2 =6.700,P=0.035)和双歧杆菌属(x2=5.777,P=0.016)数量越高,大肠杆菌(x2=3.301,P=0.069)和肠球菌属(x2=4.780,P=0.029)数量越低,结肠癌患者4年生存时间越长.80例益生菌干预组中存活76例(95.00%),4例(5.00%)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结肠癌转移死亡,1例交通意外死亡.与益生菌未干预组比较,益生菌干预组的存活例数较多(x2=4.248,P =0.039),因结肠癌转移死亡例数较少(x2=4.997,P=0.025).结论 结肠癌根治术后,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数量越高,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属数量越低,结肠癌的预后较好.给予益生菌干预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蛇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长蛇灸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每次各9 g,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物种丰度、Alpha多样性指数、优势菌群、菌群分布及治疗前后群落差异等指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5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差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能够检测到的比例在1%以上的肠道菌群共有5个门,即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其中长蛇灸疗法治疗后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他菌门相对丰度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毛螺菌属、嗜血杆菌属、萨特氏菌属相对丰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而梭杆菌属相对丰度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5)观察组属分类水平物种丰度聚类热图结果显示:普雷沃氏菌属、拟杆菌属、栖粪杆菌属在各样本中丰度较高;患者治疗前后样本肠道菌群的优势菌群存在明显区别。(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bserved species指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前后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D whole tree指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7)Beta多样性检测显示,治疗前5个样本分布比较集中;治疗后3个样本较集中、2个样本分布离散,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治疗对不同个体的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也存在一定差异。(8)观察组治疗后毛螺菌科梭菌属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梭菌科梭菌属、毛螺菌属以及厚壁菌门梭菌目菌属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9)2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在长蛇灸治疗后出现了少量局部的水泡,其余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蛇灸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可能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多黏菌素和阿米卡星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AHNE)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80例AHNE患者,随机分为多黏菌素组和阿米卡星组。多黏菌素组给予多黏菌素治疗,阿米卡星组给予阿米卡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后1、3、5和7天,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厌氧菌/需氧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而肠球菌和肠杆菌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并且多黏菌素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厌氧菌/需氧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高于阿米卡星组,而肠球菌水平和肠杆菌水平低于阿米卡星组(P<0.05)。结论多黏菌素和阿米卡星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可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平衡,并且多黏菌素优于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患者和正常人群肠道菌群种类、丰度和结构差异,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T2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33例临床粪便样本(健康样本78例,T2D病例样本55例),应用Hiseq2500对16 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下机数据用Usearch、QIIME进行数据的拼接过滤,分类并进行物种注释。利用R语言数据包进行样品Alpha多样性指数,样品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比较样本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比较正常组与T2D组的菌群差异,并在矫正相关因素后筛选疾病标志菌群。采用PICRUST软件进行差异菌群功能预测。结果 两组菌群在多样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门分类上的差异优势物种。LefSe分析表明,两组在2个门、3个纲、3个目、4个科、10个属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校正相关因素影响后,筛选出T2D相关菌群标志物可能为Bifidobacterium、Bifidobacteriales、Bifidobacteriaceae、Actinobacteria、Bacilli、Lactobacillales、Lactobacillaceae、Lactobacillus。在此基础上,通过差异菌群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组间36条KEGG代谢通路存在显著差异,T2D组的柠檬酸循环、脂多糖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均有上调。结论 T2D组和正常组肠道菌群在组成和丰度上都存在差异,T2D组明显显示出生态失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是人体消化道内复杂、动态的微生态系统,生理条件下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平衡的共生关系。然而,在慢性肝病和肝癌等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肠道通透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菌群失调和细菌易位。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一方面进入肝脏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另一方面进入循环形成内毒素血症,共同促使慢性肝病和肝癌恶化进展。目前,针对肠道菌群治疗慢性肝病和肝癌的策略包括合理运用抗生素、益生菌或益生元,粪便微生物移植。本文就肠道菌群在慢性肝病和肝癌中的潜在作用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慢性便秘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是许多高死亡率疾病的诱发因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目前针对慢性便秘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故需寻找一种便捷、经济、有效的方法。运动在慢性便秘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运动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而有研究表明便秘后发生的肠道菌群紊乱使肠腔内菌群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抑制肠道运动,加速慢性便秘的发展,提示运动、菌群与便秘三者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运动对便秘的调节作用、肠道菌群在便秘中的调控机制和运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此探索运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善慢性便秘的可能性,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运动缓解便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