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公共卫生专业高校本科、硕士和博士在校学生(公卫生)的基本素质和就业意愿,探讨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公卫生基本素质、就业意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和对中国公共卫生现状的意见等信息。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公卫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词频分析公卫生对中国公共卫生现状的看法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共收集2 081份有效问卷,86.54%(1 801/2 081)的公卫生选择未来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目标税后月收入越高者(OR=0.345,95%CI:0.158~0.751),未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越低;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非常满意者(OR=4.072,95%CI:1.234~13.436)相对于非常不满意者来说,未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更高。结论 我国公卫生未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主要受薪酬待遇、就业指导和专业岗位认知3个因素影响。适当提高公共卫生相关岗位的薪酬待遇,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培训和专业认同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公卫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的因素,探讨了如何保证本科生的顺利就业,树立卫生事业管理品牌专业的形象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国2008-2012年11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的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目标,推动该学科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排名前10位的11所高校2008-2012年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发表的SCI论文进行分类及分析。结果 11所高校2008-2012年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发表SCI论文共1873篇,年平均增长率为26.08%;其中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939篇,占50.13%,年平均增长率为26.57%;939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SCI论文中,产出机构以华中科技大学发文数最多,达181篇,占19.28%;产出领域以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最多,达307篇,占32.69%。结论 11所高校在该学科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差异明显,且在各二级学科间分布不均,论文影响力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校实施扩招计划,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医科类院校中的特殊群体——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其就业前景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该文用SWOT分析法,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提出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现完全就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国11所高校2008-2012年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国内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以更全面地反映中国高校在这一学科领域的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推动该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搜集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排名前10位的11所高校2008-2012年在该学科领域发表的国内科技论文进行分类及分析。结果 5年间11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发表国内科技论文共4 323篇,年平均增长率为0.71%,发文数量以北京大学最多,达805篇,占18.62%;其中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 767篇,占论文总数64.01%,年平均增长率为0.09%,发文数量仍以北京大学最多,达600篇,占21.68%;5年间,11所高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在该学科领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 082篇,年平均增长率为-0.83%,发文数量以北京大学最多,为432篇,占20.75%;截至2015年2月28日,2 767篇第一署名单位论文总被引用次数已达9 248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3.34次,论文影响力以北京大学最高,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达4.22次。结论 11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发表国内科技论文的分析结果与他们在该学科评估中的排名情况基本一致;各高校应积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学科发展目标,调整发展策略,促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7.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影响比较大,容易引起公众恐慌和政府及媒体的关注。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已经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工作机构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为掌握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给及时控制和科学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大连市2011-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为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市2年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起,发病696例,死亡10例,其中较大级别2起(占13.33%),一般级别13起(占86.67%),传染病类事件11起(占73.33%),11~12月份为高发月8起(占53.33%),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起(占53.33%)。结论大连市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重点关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分析邯郸市近年来高考考生身体健康状况,以便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对邯郸市全体高考考生进行体检。结果邯郸市2010--2012年度高考考生身体条件受限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在报考专业受限的学生中因视力低下受限的分别为50377、46534和43863人,视力低下受限率分别为84.17%、82.80%、83.83%。视力低下率分别占到报考专业受限率的99.83%、99.69%、99.60%。结论邯郸市近年来高考考生身体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视力低下,应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公共卫生院校本科专业开设及课程设置现状,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6所开设公共卫生本科教育专业院校,通过问卷填写和访谈方式获得相关数据,采用构成比和秩和检验的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各院校间专业设置差异大,专业数量少至1个,多达5个。本次调查的22家院校专业设置各不相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比较齐全但具体课程构成比差异较大,东部院校预防医学必修课中基础医学学时达到44.7%,西部院校仅为22.6%。部分院校人文类课程开设不足,课程设置合理性有待加强,开设历史文化类和人际社交类课程的院校分别仅为13.63%、45.45%。结论 各院校应推行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规范专业设置,应特别加强人文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强化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信行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大学不同专业和年级1 195名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信行状况的调查。结果在校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74.63±12.27)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抑郁、神经衰弱、恐惧、焦虑和疑病得分分别为(0.53±0.60)、(0.49±0.56)、(0.70±0.53)、(0.32±0.49)和(0.51±0.62)分;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1.94±0.54)和(1.16±0.56)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与态度呈负相关(r=-0.408,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64,P<0.01),态度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812,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860,P<0.01)。结论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晓率较低,知识与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在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其态度和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泰安市2所公立学校和2所私立学校的中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232份,收回1232份,有效问卷1221份;公立学校学生579人,私立学校学生642人;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中学生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7.8%,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学生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5.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除了恐怖因子外,私立学校女生在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公立学校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私立与公立学校男生仅在抑郁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与公立学校比较,私立学校中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女生的心理问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冲动性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一般调查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722名大一-大三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冲动性总分为(67.43±8.67)分;SCL-90的恐怖因子高于全国常模(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SCL-90的10个因子与冲动性存在正相关(P〈0.05)。精神病性(b=0.295,P=0.007)、敌对(b=0.334,P=0.004)、焦虑(b=0.574,P=0.001)、恐怖(b=0.496,P=0.000)对于冲动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冲动性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稍优于全国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对冲动性水平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口腔保健行为,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及校区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与行为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山东大学3个年级2个校区1 227名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知道细菌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者占47.9%,知道含氟牙膏对牙齿有益者占62.5%;每天刷牙≥2次者占61.9%,3个月内更换牙刷者占71.5%;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者占11.0%;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总体趋势随年级升高而升高,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女生优于男生,中心校区学生优于软件校区。结论不同特征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及行为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促进大学生良好口腔健康行为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沙在校本科女大学生生殖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行为,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生殖保健认知调查表在长沙高校中随机抽取3所高校的48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中仅有56.4%(251)的人会主动了解生殖保健知识,有90.3%(402)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殖系统很健康,而27.2%(121)的人观察到白带的异常,62.5%(278)的人感觉到有外阴瘙痒或灼热感。对乳房健康关注的人只有32.8%(146),仅有7%的人知道乳房自检的方法。结论长沙高校女大学生对生殖保健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需加大力度宣传生殖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态度、性知识、性行为现状,对比其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日在整群抽取的中央民族大学868名学生中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人口学特征、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四个方面.结果:①性态度:在民族、年级、性别、有无宗教信仰、专业性质以及生源地方面性态度得分都存在差异(P均<0.05).②性知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低于汉族大学生(P<0.05),不同年级、宗教信仰、专业、户籍地大学生性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性行为:大学生的性行为得分除了在有无宗教信仰和生源地方面无差异外,在民族、年级、性别以及专业性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不同专业和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性态度、性知识和性行为上都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态度、性知识和性行为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性知识亟待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