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余志龙 《当代医学》2014,(36):48-49
目的探讨分析胃癌腹膜转移癌患者进行细胞减灭术(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胃癌腹膜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CRS组与CRS+HPEC组(n=55)。CRS+HIPEC使用药物羟基喜素碱20 mg+丝裂霉素30 mg,或使用多西他赛120 mg+顺铂120 mg加入生理盐水进行热灌注,持续60-90 min。比较2组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平均随访期(24±1.5)个月,CRS+HIPEC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CRS组,且平均生存期更长,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使用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癌患者,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形成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综合了手术、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的灌洗作用,术中清除游离癌细胞和微癌灶,是目前治疗PC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商莉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7):618-619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结合间隔细胞减灭术(或称中间减瘤术,即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进行的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52例晚期卵巢癌病例。结果根治性切除及肿瘤细胞减灭术38例(73.1%),姑息性切除14例(26.9%)。术后并发症22例(42.3%),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3.8%。结论手术治疗是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新辅助化疗有助于达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延长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 CRC P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过去CRC PC被认为是肿瘤晚期并全身转移的表现,一般只行姑息治疗,预后差;如今适当的CRC PC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肿瘤细胞减灭术( CRS)+腹腔热灌注化疗( HIPEC)已成为治疗CRC PC的有效手段。该文综述近年来CRC PC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由结肠和直肠癌引起的癌扩散具有致命性。最近,多数报道提出如果应用一种特定的治疗策略,一些特定患仍可长期存活。因此,对影响该类患预后的临床特征的清晰描述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方法:1981年6月至2004年11月,156例结肠直肠癌转移的腹膜癌患接受了细胞减灭术联合手术期间的腹膜内化疗。在这些患中,11例为直肠癌伴癌扩散患成为该研究的重点对象。将起源于直肠癌的癌扩散患的存活期与起源于结肠癌的患进行比较。在资料分析时,按细胞减灭评分的完全性对患进行分类。结果:11例直肠癌患的平均随访期为15.7个月(极差3~51)。细胞减灭术末期,6例患完全达到细胞减灭,2例患接近完全,3例患仍有肉眼可见病灶。获得完全细胞减灭的6例直肠癌患的中位存活期为17个月(极差12~29),而64例获得完全细胞减灭的结肠癌患中位存活期为35个月(极差3~241)(P=0.126)。获得完全细胞减灭的直肠癌患5年存活率为零,而获得完全细胞减少的结肠癌患为33%。结论:接受细胞减灭术联合手术期间腹膜内化疗的直肠癌腹膜扩散患的预后极差。若伴癌扩散的直肠癌未及时切除,那么此类患预后的改善,只有等到原发癌和扩散癌灶的确定性治疗成为可能时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指压迎香穴配合四磨汤治疗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胀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我院72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胀的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实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外,采用指压迎香穴和口服四磨汤,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减少。结论指压迎香穴配合四磨汤治疗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腹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2月53例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其预后。结果 53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占本院同期卵巢上皮癌的4.3%,Ⅰ期患者23例,5年生存率43.48%;Ⅱ期患者15例,5年生存率26.6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Ⅰ-Ⅱ期5年生存率36.84%;Ⅲ期患者15例,5年生存率28.6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Ⅱ期患者理想/不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Ⅲ期理想/不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5年生存率20%/0,差异有显著性(P〈0.02、P〈0.03)。手术+化疗+生物治疗组与手术+化疗组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3;手术+化疗+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50%,与手术+化疗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早,但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分期、是否行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治疗方式。术后联合放疗、生物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先期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妇女44例,先期化疗组22例与传统治疗组22例进行对照。结果 先期化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比较,在临床分期无明显差别(P=0.056)、年龄偏大(P=0.0476)、生活状态差(P=0.0022)的情况下,最终获得了理想的细胞减灭术;先期化疗前后平均肿瘤体积缩小(P=0.0024)、腹水量减少(P=0.0000)、CA-125值降低(P=0.0060)、生活状态改善(P=0.0000),先期化疗后肿瘤血供较化疗前明显减少、肿块松动、大网膜饼变薄,先期化疗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提高了原发灶及转移灶的切净程度;先期化疗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重症监护日及住院日,与传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先期化疗使已经丧失手术可能的晚期患者又重新获得了手术机会,为理想的细胞减灭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赫  荆艳 《吉林医学》2009,30(11):982-983
目的:评价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化学治疗对Ⅲ期卵巢上皮性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的卵巢上皮性癌30例,对其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PC方案化疗。结果:30例患者平均年龄52(42—62)岁,其中27例(90%)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例(10%)为粘液性囊腺癌,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27例(90%)为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10)为不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平均生存时间30个月,而不理想者仅为18个月,术后化学治疗达到6个疗程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9个月,而不足6个疗程者仅为12个月。结论: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积极的化疗可以改善Ⅲ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主要症状为腹胀,食欲差,消瘦,腹痛。体征为腹水征阳性及盆腹腔包块。病理类型均为上皮型。5例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采用腹腔静脉联合化疗。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2月,高于未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平均生存时间(8.75个月),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残瘤病灶大小及化疗是影响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预后的主要因素。该病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对21例发生腹膜癌的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行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为羟基喜素碱(HTPC)20mg、丝裂霉素(MMC)30mg、生理盐水12000ml,温度(43±0.5)℃,时间60-90min。记录术后5d体温及心率变化、局部及全身性感染、胃肠道功能恢复、血液学及肝肾功能指标、切口愈合及拆线时间,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结果:入组患者21例,其中胃癌12例,结直肠癌5例,卵巢癌2例,腹膜假性黏液瘤1例,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腹膜癌指数2-33(中位数11);手术时间4-10h(中位数6h);术后5d最高体温38.1℃;2例出现局部/全身性水肿,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术后1周内血象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第1天出现低蛋白血症者5例,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者3例,其他指标未见异常。拔胃管时间2-7d;进食时间3-8d;拆线时间8-18d;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腹盆腔或全身感染。随访期31.5-57个月(中位数41个月),13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6例无瘤生存。结论: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好,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能有限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细胞减灭术(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癌(伴/不伴恶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例进展期胃癌腹膜转移癌患者接受CRS加HIPEC治疗,主要研究指标为生存期,次要指标为围手术期安全性及不良事件。结果:28例患者共接受30次CRS加HIPEC治疗。术中评估腹膜癌指数2-31(中位数12)。细胞减灭程度0分者11例(39.2%),1分6例(21.4%),2分8例(28.8%),3分3例(10.6%)。截至2010年5月1日,随访期5-57月(中位数24月),19例(67.9%)死亡,9例(32.1%)存活。6,12,18和24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5%,50%,43%和43%。PCI≤20和>20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7月(95%CI,15.2-40.3月)和6.4月(95%CI,3.8-8.9月)(P=0.000)。CCR-0、CCR-1、CCR-2&3中位生存期为43.4月(95%CI,26.9-59.9月)、9.4月(95%CI,7.4-11.4月)和8.3月(95%CI,3.0-13.6月)(P=0.001)。同时性和异时性腹膜转移癌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月(95%CI,21.6-48.4月)和12月(95%CI,6.6-19.4月)(P=0.000)。无术后30d内死亡病例,围手术期严重不良事件4例(肠梗阻2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胆漏1例)。结论: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使胃癌腹膜癌患者受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胃癌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腹膜转移,既往的姑息性手术及全身化疗治疗模式对其疗效差.近年来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以及围绕其开展的综合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不断进行,证实HIPEC不仅可以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腹膜转移,还可改善部分腹膜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方法、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全麻监护下完成,随后两次在病房或ICU内进行,持续循环灌注生理盐水450-600mL/min,化疗药物选择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治疗温度(43±0.2)℃,灌注90min,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1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进行顺利,平均操作时间180min,无与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两周KPS评分升高(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P=0.02);患者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贫血症状明显缓解,患者生2-17个月不等,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辅助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青少年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采用中医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0年来收治的25例青少年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对其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结果 其中5例在治疗1年后疗效不明显,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B)为甲状腺癌,转上级医院进行诊治。另20例均经彩超进行检测,结节直径缩小,未发现其他病灶,均正常生存。结论 青少年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低,恶变程度高,在临床上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是重中之重,需要及早进行US-FNAB检查。中医药治疗青少年甲状腺结节有一定效果,但见效慢,需长期服药,定期观察。  相似文献   

16.
孙佳 《当代医学》2022,28(3):33-35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结节(n=42)和小肝癌患者(n=37)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及螺旋CT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估MRI与螺旋CT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  相似文献   

17.
沙敏  李勇  李静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4):663-666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常常表现为鼻腔及鼻窦黏膜长达3个月以上的的慢性持续性炎症,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健康问题。其患病率高,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的复发及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使其临床疗效未令人满意。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CRS组织重塑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并最终导致了黏膜组织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组织结构改变往往难以逆转,给疾病治疗增加难度,与此同时导致疾病进一步慢性化及难治化。CRS组织重塑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被认为是多因素共同调控产生的结果。细胞因子在慢性鼻窦炎炎症及重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目前很多细胞因子被证实与CRS组织重塑存在密切相关性,其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研究最火热,其被公认为致纤维化最强的因子,参与调控多器官组织重塑。TGF-β1已被证实在慢性鼻窦炎炎症及重塑机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通过与其受体c-Met结合在多个细胞及组织中发挥各种生物学效应,已被证实能影响TGF-β1的表达以及具有抗纤维化作用,HGF/TGF-beta1的平衡在CRS组织重塑中有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2个因子及其平衡在CRS组织重塑机制中所起作用和现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已被广泛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结直肠癌发生、诊断、治疗等均有密切关系,血液中异常表达的miRNA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并且可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以冲击化疗为主后行放射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肺癌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先联合化疗;小细胞肺癌用CE(CBP;VP-16)或COME(CTX;VCR;MTX;VP-16)方案、非小细胞肺癌用CAP(CTX;ADM;PDD)或MVP(MMC;VDS;PDD)方案,配合消炎、利水、抗凝等综合治疗,症状体征缓解后开始放射治疗,总剂量DT4000~6000CGY,放疗结束3~4周再加强1个周期化疗。[结果]31例肺癌所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完全缓解(CR)15/31(48.3%),部分缓解(PR)10/31(32.2%),无变化(NC)4/31(12.9%),进展(PD)2/31(6.4%),总有效率(CR+PR)25/31(80.6%)。[结论]肺癌所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首先以冲击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后行放疗对病情缓解,改善生活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