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锥形束CT(C B CT)检查方式,分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影响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对50例(88颗牙)下颌第三磨牙相关患者的C B CT患者临床资料予以选取,均于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间内收治。均采用CBCT检查技术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吸收情况进行明确判断。并将患者性别、年龄、第三磨牙阻生深度与第二磨牙牙根吸收之间的关联展开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5岁及以上组牙根吸收率相较于20~25岁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但对比其它年龄组的牙根吸收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牙根吸收率进行分析,低位阻生牙组相较于中位阻生牙组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高位与中位阻生牙组、高位与低位阻生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 B CT分析结果显示,下颌第三磨牙不易引发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吸收,年龄及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深度是影响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拔除第三磨牙进行早期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联冠修复的方法 改变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牙冠位置,以恢复下颌第三磨牙的功能,增加其固位及阻断下颌第二、三磨牙致龋因素.方法 采取不拔除阻生不太严重的下颌第三磨牙,应用联冠修复方法 改变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牙冠位置,恢复其正常咀嚼功能.结果 经3~5年观察随访,66例下颌第二、三磨牙联冠稳固,咀嚼功能良好,无继发龋产生;2例无效;6例有轻度症状.结论 通过联冠修复改变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牙冠位置,可以有效的恢复下颌第三磨牙的正常咀嚼功能,减少阻生牙及相邻牙病变和增强下颌第二磨牙抗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成人第三磨牙萌出情况及相邻第二磨牙颈部龋坏率,为提高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调查本院口腔科门诊病例20-60岁共389人,全部做全景X片检查。分别对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率、阻生率、伸长牙发生率、残冠残根以及各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率进行统计判断。结果:第三磨牙正常萌出率45.91%,阻生率为44.78%,伸长牙发生率为8.69%,残冠残根为0.62%;而阻生牙中垂直阻生率最高,依次为近中阻生率,水平阻生率,埋伏阻生率,颊、舌阻生率;第三磨牙的不同阻生其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率也各不相同。第三磨牙正常萌出其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率与第三磨牙垂直阻生、近中阻生、水平阻生及埋伏阻生相禽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率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第三磨牙阻生牙发生率相当高,应引起口腔科预防、保健工作者高度重视,对于第三磨牙垂直阻生、近中阻生、水平阻生,因尽早处理治疗,以预防第三磨牙远中颈部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下颌前倾阻生智齿并发第二磨牙龋坏的保存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下颌前倾阻生智齿并发第二磨牙龋坏的保守治疗疗效。方法。选择下颌阻生智齿前倾不超过60。且并发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远中牙槽骨吸收不超过牙根2/3,牙无明显松动的病例,常规牙体牙髓牙周病处理后,采用联合全冠修复治疗(酌情使用钉、沟、箱状固位),保留下颌阻生智齿及第二磨牙。结果:收治32例下颌前倾阻生智齿并发第二磨牙远中龋坏患者,经3月~3年的随访观察,全部病例无食物嵌塞,无修复体松动脱落等,咀嚼功能恢复。结论:下颌前倾阻生智齿并发第二磨牙龋坏,可考虑采用联合全冠修复保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南区2 505名小学生第一恒磨牙萌出、龋坏、窝沟封闭等的现状.方法 随机选取青岛市市南区两所小学合计2 505名小学生,制定统一查体标准,调查第一恒磨牙萌出、龋坏、窝沟封闭等资料.结果 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在7~12岁阶段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较男性高,下颌较上颌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χ2=3.96~7.51,P〈0.05);同颌左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一恒磨牙8岁组萌出率为82.9%;窝沟封闭率随年龄增长有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结论 了解小学生第一恒磨牙的现况对临床预防和治疗第一恒磨牙龋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1~6岁儿童各年龄段乳牙患龋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方法对新乡市卫滨区辖区内所有1~6岁儿童共计6266名进行口腔检查,对各年龄段的乳牙患龋率、龋均、龋齿好发部位进行分析。结果 5岁组儿童患龋情况最重,患龋率为43.49%(414/952),龋均为1.58±2.43。3岁组和相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龋病的好发部位依次是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中切牙、上颌第二乳磨牙、上颌侧切牙。不同年龄乳牙龋病的好发部位不同,1岁组最易发生的部位是上切牙;2岁组最易发生的部位是上颌切牙及第一乳磨牙;3~6岁组最易发生的部位均是乳磨牙。结论 3岁组是防治乳牙龋病的关键点,需分年龄段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倪金荣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040-1040
下颌智齿近中阻生导致相邻第2磨牙龋坏是一种常见病,也是口腔医生感到比较棘手的疾病。传统的方法一般是拔除阻生齿和治疗邻牙,但效果不理想,最终往往是两牙相继拔除。近几年来,作者通过对龋坏牙作根管治疗后对两牙作连冠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超声检查数据,探讨甲状腺良性疾病、乳腺良性疾病及子宫肌瘤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同时进行甲状腺、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的17 085例女性体检人群资料,对其超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疾病总患病率54.5%(95%CI:53.7%~55.2%),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乳腺良性疾病总患病率52.5%(95%CI:51.7%~53.2%),子宫肌瘤总患病率16.7%(95%CI:15.9%~17.0%),乳腺良性疾病与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都在41-50岁达到最大值。对甲状腺、乳腺良性疾病及子宫肌瘤三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关联性分析可知:在总人群(控制年龄这一混淆因素)中,每两种疾病的发病情况都显示显著正相关性。按年龄分层之后,得出甲状腺良性疾病与乳腺良性疾病在31~40岁组(P0.001)、41~50岁组(P=0.008)、61~70岁组(P=0.039),乳腺良性疾病与子宫肌瘤在31~40岁组(P0.001)、41~50岁组(P=0.002)、51~60岁组(P0.001)、61~70岁组(P=0.010),甲状腺良性疾病与子宫肌瘤在41~50岁组(P0.001)、51~60岁组(P=0.045),都显著正相关。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乳腺良性疾病及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之间存在关联,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颌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的关系。方法 :收集 35 7例确诊需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 ,术前设计专门病历 ,摄牙片或下颌曲面体层片加以详细记录 ,应用卡方检验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1)随着年龄的增大 ,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发生率越高 ;(2 )下颌阻生智齿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年龄组女性静脉注射异丙酚全麻后,进行心电图观察。方法:80例A SAⅠ~Ⅱ级、年龄20~60岁同期接受异丙酚无痛人流术或无痛诊刮术患者,按照年龄分成四组(n=20),20~30岁为A组,31~40岁为B组,41~50岁为C组,51~60岁为D组。采用标准Ⅱ导联及V6导联记录心电图,人工分析结果。结果:四组患者注射异丙酚前后标准Ⅱ导联及V6导联的P-R间期、QRS波群、T波及Q-T间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T段无偏移。结论:对20~60岁女性患者进行异丙酚无痛人流术或无痛诊刮术时,静脉注射治疗剂量的异丙酚,对心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下颌阻生智齿,其中很大部分是近中斜位阻生。这类智齿由于萌出不全,容易发生冠周炎。另一方面因为食物的滞留而常常导致与之相邻的第二麽牙远中颈部或根部发生龋蚀,也可以因食物的嵌塞、炎症而使第二磨牙远中面齿槽骨破坏吸收。因此,有的临床工作者往往强调它有害的一面而轻率地将其拔除。如果下颌第二磨牙是一个健康的牙齿,或虽有龋蚀或齿槽骨吸收,但经过治疗后可使之停止发展,并且能长期保持正常功能者,则拔除与之相邻的阻生智齿是完全恰当的。然而,在临床上时常见到有些病例,阻生智齿已经拔除,而与之相邻的第二磨牙又有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胶原蛋白海绵对干槽症的预防效果,笔者选取阻生牙拔除病例200例,设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06-2010-12对所有要求拔除下颌阻生磨牙的患者进行筛选。筛选标准:(1)年龄18~40岁;(2)近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评估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相邻第二磨牙远中的牙周恢复状况及牙周恢复是否与患者拔牙时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1—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患牙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的63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纳入研究,患牙为中、低位阻生,近中或水平方向,将研究对象分成≥26岁年龄组(42例)及<26岁年龄组(21例),分别测量并记录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第二磨牙远中的牙周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测量包括3个位点即第二磨牙颊侧远中、远中及舌侧远中,然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估第二磨牙远中牙周的恢复情况及其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 ≥26岁年龄组患者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6个月后相邻第二磨牙远中存在明显的附着丧失,与<26岁年龄组患者比较,附着丧失明显增大,两个年龄组附着丧失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26岁以后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时,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恢复不佳,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缺损;年龄是影响下颌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拔除患牙有利于第二磨牙远中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拔除牙科焦虑症(DA)患者下颌阻生牙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90例符合要求的DA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第三阻生牙;对照组患者采用涡轮钻法拔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拔牙前后牙科焦虑症评分(DAS)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面部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张口受限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拔牙后两组患者的DAS分值均低于拔牙前(P0.05),但两组间拔牙后D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能缩短拔除下颌阻生牙时间,缓解面部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加上优质的临床护理配合,可改善DA患者对阻生牙拔除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BCT)和口腔全景片对下颌阻生磨牙拔除后下齿槽神经损伤的预测效果和对术中神经管暴露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86例(牙),均为全景片显示阻生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近,有中度下颌神经管损伤风险,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牙),分别依据CBCT和全景片图像预测下齿槽神经术后损伤情况和在拔牙术中的暴露情况。结果 CBCT组和全景片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觉异常,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组的神经暴露预测准确率为56%,全景片组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对于有"中度"神经损伤风险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CBCT在预测术后神经损伤方面的效果并不优于全景片,但对术中神经管暴露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使用iRoot SP分别进行冷侧压与热牙胶垂直加压对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某院收治的行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充填治疗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热牙胶垂直加压进行根管充填,观察组采用iRoot SP冷侧压进行根管充填。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形态、根管充填效果、术后3个月疗效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1型、C2型、C3型占比分别为14.63%(6/41)、58.54%(24/41)、24.39%(10/41),与对照组的12.20%(5/41)、56.10%(23/41)、29.27%(12/41)相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恰填、超填、欠填以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分别为85.37%(35/41)、7.32%(3/41)、7.32%(3/41)、4.88%(2/41),与对照组的87.80%(36/41)、9.76%(4/41)、2.44%(1/41)、7.32%(3/41)对比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39/41)、92.68%(38/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6%(40/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iRoot SP进行冷侧压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相当,而iRoot SP冷侧压操作更为简便,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82年4月~1986年10月局部使用灭滴灵预防下颌阻生牙拔除后干槽症的发生,有效率达97.3%。现报告如下。一、药物配制取灭滴灵与2%盐酸利多卡因按6:8的比例配制备用。二、临床资料本文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左侧下颌阻生牙拔除110例;对照组为右侧下颌阻生牙拔除107例。治疗组男53例,女57例;对照组男55例,女52例。治疗组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5  相似文献   

18.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下颌阻生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侧阻生牙用分根拔除法治疗,将其设为观察组。对侧阻生牙采用近中阻力法拔除,将其设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患者根断情况、术后疼痛、肿胀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开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肿胀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方法中,分根法较近中阻力法明显更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断根的几率,且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高速涡轮机头联合微创拔牙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下颌阻生牙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高速涡轮机头联合微创拔牙刀阻生牙拔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阻生牙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拔牙窝完整率)、术后情况(张口受限度、疼痛程度、颌面部肿胀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拔牙窝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张口受限度、颌面部肿胀度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较对照组24.44%低(P<0.05)。结论:高速涡轮机头联合微创拔牙刀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可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失血量,提高拔牙窝完整率,减轻术后疼痛,且张口受限度、颌面部肿胀度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生理微创的效果。方法选择需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的患者400例,分别采用楔形瓣切除、45°仰角高速外科专用切割机拔除患牙及普通法拔除患牙,观察术中断根、舌侧骨板损伤,术后局部肿胀、开口受限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断根、舌侧骨板损伤、术后1、3天局部肿胀、开口受限及术后1周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的生理微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