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欧阳玲  李宝琪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3):4236-4240
有效地管理慢性病是现代卫生保健系统发展的重点内容,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为指导慢病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澳大利亚在全民医疗保险的制度下,已经形成了较成熟和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方法,我国慢性病管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阶段。本文以糖尿病为例,解析瓦格纳慢性病服务模型六要素的具体内涵,并借鉴澳大利亚运用该模型在糖尿病管理的相关经验,针对我国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管理现状和问题,提出可改善和促进我国糖尿病管理质量及结果的可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发病周期长、病因复杂、合并症多,防治效果常取决于个体化、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发达国家,慢性病个体化、精细化管理已被列入医疗机构重点服务清单,而我国尚缺乏慢性病个体化、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且缺少完备的体系和成熟的技术。本文以糖尿病为例,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分析了慢性病个体化、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情况及我国发展现状,以期为推动我国个体化、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慢性病社区防控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整且上下联动的实践体系。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慢性病管理的演变历程,剖析了国外3种主要慢性病管理模式〔慢性病照护模型(CCM)、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CCC)、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模型(CDSMP)〕的内涵,以及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在慢性病防控方面的经验,并从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等方面总结慢性病管理可借鉴的资源要素。同时,结合我国当前推进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借助复杂性科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出佛山市里水地区"全科医学+"紧密型医共体慢性病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基层慢性病防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主要以慢性并发症形式对健康带来巨大危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级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合,依托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治,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在三级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实施分级管理、梯度转诊,建立以社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早筛查、早发现,以及规范化管理为目的的医院一社区一体化的糖尿病管理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和实践信息化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医疗机构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7—2010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糖尿病、常见肿瘤等的管理情况。结果应用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后,慢性病的管理数量明显增长,随访方式转变为临床预防的充分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常见肿瘤的早发现率提高。结论倡导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形成慢性病预防-诊治-康复无缝隙的全程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人群分类管理,实现慢性病早发现,降低远期发病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政策支持下,健康管理产业成为各类机构竞逐的重点。面对慢性病患者逐年递增、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慢性病服务需求较大的慢性病高负担期,我国已经开始资源下沉,推进慢性病关卡前移,城市社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实施健康管理的中坚力量。本文介绍了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在广州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通过人才培训、技术支持、慢性病科普、品牌效应和双向转诊5个方面,归纳了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建设规范化的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依赖于患者坚持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慢性疾病。农村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管理知识缺乏,部分患者即使能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却无法改变现有的生活习惯,并在行动上做出持续改善。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出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及同伴支持能帮助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管理,为基层医疗机构运用同伴支持授权教育方法帮助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用积极的心态做好自我管理,减轻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如病情稳定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进行病情管理是安全的。然而,很多此类患者继续花费高额费用寻找专科医生进行后续诊疗,尽管不能得到更多获益。本文使用一个新的术语——执业领域颠倒,描述由专科医生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的现象,并对执业领域颠倒的量化程度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慢性病管理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健康理念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国贫困人口难以脱贫的一大重要原因,而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创新性地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基础,通过介绍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现状,立足我国慢性病管理实际,提出目前我国慢性病管理仍存在的问题:我国慢性病管理工作已逐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落实;缺乏慢性病管理的科学体系;缺少科学、合理及有效的慢性病管理评价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在我国健康扶贫视角下基于CRM的慢性病管理体系(慢性病患者信息系统、慢性病服务网络及慢性病管理评价系统),为改善我国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我国慢性病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以及为我国贫困慢性病患者制定精准的反贫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加快、生活方式变化及全球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慢性病的服务提供是卫生服务系统的难题之一,而慢性病管理模式为其创设了一个新的框架。本文主要介绍慢性病照护模式、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和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3种国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从特点、应用效果、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其核心要素包括多方协同、连续性服务、患者自我管理、循证决策、信息技术支持等。以上经验为我国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协同的管理制度,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提高服务连续性,借力智慧医疗并强化患者赋能等,以期取得更好的慢性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罗琴  梁海伦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833-1838
近年来,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各地陆续在实践中探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随着实践的发展,各地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等地均在不同方面有所创新。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家庭医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已有部分文献指出了家庭医生制度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但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慢性病护理模式(CCM)在国外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虽其医疗团队中由护士主要承担工作任务,而我国家庭医生制度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但二者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CCM高效的工作机制和流程设计,可以为我国完善家庭医生制度的工作模式及流程提供借鉴,以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本文在CCM框架下,通过理论研究发现现今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在服务提供系统的人员和流程、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的协同性、患者自我管理支持、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决策支持、资源分配机制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阻碍了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在CCM基础上,结合各地已有家庭医生制度的实践,本文对其未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完善医疗服务流程,建立高效的团队服务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实现卫生医疗服务组织协调联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注重患者自我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豆  尹芳  夏艾抒  周维维  吕琳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693-1695
As the situation of diabetes in China is becoming serious in recent years,control in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has become the main means.Exploring the effective way of healthy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diabetes management are to realize our country grass-roots health services equalization.With health education that is as a community's healthy service institutions being an important means for management of diabetes,the single mode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more insufficient influences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diabetes management.In China,with the lack of medical resources,peer education as a new way can fully integrate resources which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own.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has significance for patients to control diseas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to provide support.In recent days,staffs from health care can't cognize the significance of peer education,peer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ode is simple,and there has not yet been community norms implementation model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but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still exist many deficiencies that hinder the peer education in community diabetes further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SWOT analysis to carry out peer education on diabetes can make full use of internal strengths and avoid the external risks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aly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for diabetes of peer education in community;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现状。方法 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山东省潍坊市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4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413家。由纳入机构的负责人填写网络问卷,内容包括该机构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糖尿病、高血压的筛查、健康档案建立(建档)、随访、健康教育、医务人员管理培训情况。计算不同类型慢性病在各管理环节中的开展机构比例,并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情况与糖尿病、高血压进行比较。结果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开展COPD筛查的机构比例为27.1%(13/48),开展COPD、AS建档的机构比例分别为2.1%(1/48)、4.2%(2/48),开展COPD、AS随访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2.5%(6/48)、14.6%(7/48),开展COPD、AS、OSAHS健康教育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4.6%(7/48)、16.7%(8/48)、0,开展COPD、AS、OSAHS医务人员管理培训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2.5%(6/48)、12.5%(6/48)、4.2%(2/48),均低于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相应管理环节的机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开展COPD筛查的机构比例为11.4%(47/413),开展COPD、AS建档的机构比例分别为3.9%(16/413)、3.6%(15/413),开展COPD、AS随访的机构比例分别为6.8%(28/413)、4.1%(17/413),开展COPD、AS、OSAHS健康教育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1.4%(47/413)、10.9%(45/413)、5.8%(24/413),开展COPD、AS、OSAHS医务人员管理培训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5.3%(63/413)、10.9%(45/413)、3.1%(13/413),亦均低于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相应管理环节的机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与糖尿病和高血压相比,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管理开展范围较小。建议全面开展基层医生专业教育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普及肺功能检查,广泛开展居民健康教育,继续加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政策支持,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reatment pathways (the ordered sequence of medications that a patient is prescribed) for three chronic diseases (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and depression), compared the pathways with recommendations from guidelines, discussed differences and standardization of medications in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explored popul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change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vided clinical big data analysis-based data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tudy of drugs in China. In order to run the “Treatment Pathways in Chronic Disease” protocol in Chinese data sources,we have built a large data research and analysis platform for Chinese clinical medical data. Data sourced from the Clinical Data Repository (CDR)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as extracted, transformed, and loaded into an observational medical outcomes partnership common data model (OMOP CDM) Ver. 5.0. Diagnosis and medication information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and depression from 2005 to 2015 were extracted for observational research to obtain treatment pathways for the three diseases. The most common medications used to treat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were metformin and acarbose, respectively, at 28.5 and 20.9% as first-line medication. New drugs were emerging for depression; therefore, the favorite medication changed accordingly. Most patients with these three diseases had different treatment pathways from other patients with the same diseases. The proportions of monotherapy increased for the three disease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recommendations presented in guidelines show some predominance. High-quality, effective guidelines incorporating domestic fac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further guide medication and improve therapy at local hospitals.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further standardize medications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is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the CDM model and OHDSI software in China, which were used to study, treatment pathways for three chronic diseases (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and depression), compare the pathways with recommendations from guidelines, discuss differences and standardization of medications in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demonstrate the urgent need for quality national guidelines, explores popul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change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vide clinical big data analysis-based data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tudy of drug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122-12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挑战之一。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迎来了慢性病的高负担期,慢性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慢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医疗机构开始陆续推出健康管理服务。本文立足综合医院在医务社会工作的优势,对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体检流程节点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重大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54亿,老年慢性病患病率及共病率高,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致残率、死亡率增高和医疗费用支出的明显增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在医疗行业应用,传统的慢性病管理受到挑战。发展智慧医疗是医疗卫生改革的战略需要,也是行业革新的必然趋势,正逐渐成为疾病诊断和风险预测的源动力。开发准确有效的早期诊断及筛检技术,建立完善的疾病普查制度和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等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点。国外已开发了乳腺癌、肺癌、糖尿病等疾病风险评估模型,但这些模型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群开展疾病风险评估及测量,因此有必要构建符合中国人群自身特点的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如何突破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构建精准医疗决策的解决方案成为医疗界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在慢性病管理的实践中,多重慢性病危险因素分级及分层是核心难题。基于大数据云平台,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医疗数据挖掘,形成老年慢性病干预评估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创新性的老年慢性病管理模式。该模式将突破老年慢性病管理的难点和瓶颈,促使慢性病的预防/干预关口前移,实现精准管理。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分布式动态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对糖尿病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管理,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合并症的临床监控、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手段。方法利用美国微软公司公开发布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查询语言系统[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Server 2000],结合流行病学的方法和要求,自行研究设计了分布式、动态的基于网络的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DIMS系统)。结果DIMS系统以多种形式动态地显示了患者长期的临床指标变化,并动态地提醒医师注意周围疾病的发病风险。实现了患者个体病情的动态监控,做到及早、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情控制达标率有了显著改观,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建档前的49.93%上升至77.94%(P<0.01),空腹血糖及体重指数的达标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值均<0.05)。DIMS系统可有效地解决病史管理紊乱的问题,实现病史资料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结论DIMS系统可有效地解决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计算机标准信息化管理,实现许多人工操作环节中较难完成的管理和分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监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互联网+“两卡制”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铜陵市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社区慢性病管理1 603位居民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卡制”开展前后慢性病控制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级及下辖4所卫生服务站点医务人员参与“两卡制”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2019年第1季度与2018年第4季度相比,慢性病健康管理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第1季度慢性病管理率、控制率较2018年第4季度相比明显下降:高血压规范管理率由67.78%下降至26.28%(χ2=479.97,P < 0.01)、控制率由90.39%下降至72.66%(χ2=143.40,P < 0.01);糖尿病规范管理率由63.64%下降至26.05%(χ2=124.60,P < 0.01)、控制率由52.39%下降至39.74%(χ2=14.03,P < 0.01)。慢性病管理得分与总管理人数呈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管理得分与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正相关(r=0.992,P < 0.01);糖尿病患者管理得分与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正相关(r=0.881,P < 0.05)。慢性病管理得分与规范管理率或规范管理人数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对“两卡制”不满意率为73.47%。对“两卡制”最满意的是求真务实,对两卡制最不满意的是手机、平板应用程序操作繁琐以及工分制。结论“两卡制”的实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改变了基层慢性病档案管理造假的现象,为将来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真实依据。“两卡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以及能否增强基层医疗服务实力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