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的传播机制.方法 采集病人体表及居住环境蜱,通过Real-time PCR筛查蜱中的病毒核酸.结果 病人体表蜱中检测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提示蜱可能为该新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对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雪兰  邓宝成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4):2979-298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出血热病毒,患者感染后表现为发热、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010年-2016年10月全国感染该病毒的患者平均病死率为5.3%,其中危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2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关键在于及早诊断,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并对症支持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本文就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展开综述,以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李青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0):1004-100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的感染性疾病,2009年在中国大陆首次被发现,近年来已在大半个中国流行并传播,在韩国、日本和美国也陆续有类似疫情报道,已致数千人患病甚至死亡;该病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死亡率达10%。目前已经证实其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所致。SFTSV的基因组由大(L)、中(M)、小(S) 3 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为更详细地了解SFTSV,本文针对其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伴血小板减少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检验指标等方面,探讨森林脑炎伴血小板减少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异同点。结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共同点,本组8例患者无多脏器功能损害。结论两者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病毒感染性疾病,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森林脑炎伴血小板减少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检验指标等方面,探讨森林脑炎伴血小板减少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异同点.结果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共同点,本组8例患者无多脏器功能损害.结论 两者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病毒感染性疾病,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首例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其发病情况及暴露史。方法检测病人血清和媒介病原。结果病人血清抗新型布尼亚病毒抗体IgM和IgG阳性,患者家中蜱体内也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结论该病例为陕西省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诊断病例。  相似文献   

7.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感染所致,该新病毒隶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2009年在中国首次被发现,近年来已在大半个中国地区流行传播,致数千人患病甚至死亡,平均病死率约10%,陆续地在韩国、日本和美国也有类似疫情报道。该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厌食、肌肉痛、寒战、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SFTSV的基因组由大(L)、 中(M)、 小(S) 3 个单股负链 RNA片段组成。为更详细地了解SFTSV,本文针对其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早期检测方法和临床诊断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江苏省东台市新街镇发生的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起聚集性病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48岁,死亡2例;通过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该起疫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经血性分泌物接触引起的暴发疫情。结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治,定期加强专题培训,遇有类似病例及时报告、转诊、正规诊治,并加强宣传教育,告之群众远离蜱虫易孳生场所,有类似症状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误诊。2例患者的临床主诉均为头晕,伴有典型的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且均存在发热症状,2例患者的误诊结果为腔隙性脑梗死,前庭神经元炎等。通过开展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均存在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性减少情况,通过取患者外周血,开展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因此对患者所患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确诊。尽管在病情确诊后对患者开展了及时的治疗,但最终患者发生死亡。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发病率低,且具有较为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因此极易对其误诊。加强实验室检查重视程度为尽早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北、河南、江苏、山东、辽宁及浙江等地相继发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其病原体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为一种属于布尼亚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1-2]。SFTS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第3组病毒,其基因是由大(L)、中(M)、小(S)3个单股负链RNA片段组成。目前  相似文献   

11.
于蕾  于鹏  肖冰  侯君  陈玉凤 《医学动物防制》2015,(4):422-424,427
目的研究大连市2011-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流行病学特点及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血清标本的检测。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资料整理及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标本111份。2011-2013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5.71%(10/28)、37.04%(10/27)、58.93%(33/56),合计为47.75%(53/111)。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4.79,P=0.03﹤0.0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核酸检测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以农民为主,发病无性别差异,年龄以50~79岁组为主,6~10月份为高发季节,瓦房店、庄河、普兰店为疾病高发地区。结论大连市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流行地区,标本的及时检测对病例治疗有重要作用。农民是主要宣传保护对象。本地病毒宿主等病毒相关研究需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该病主要传播途径可能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其中,关于人粒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86例,对其流行病学、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并发症、血清特异性抗体、核酸的差异.结果 生存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例,阴性11例,生存组阳性43例,阴性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为(5.2±1.26)lg copies/mL,高于生存组的(3.43±1.92)lg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症状多样,相当一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死亡患者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横纹肌溶解,疾病早期白细胞显著下降、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阴性、高病毒核酸定量往往预示疾病重症化,死亡风险高.  相似文献   

1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近几年我院收治了部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自2013年6月医院开展荧光PCR方法检测布尼亚病毒核酸定量,至2013年10月,确诊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为24例。现将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全面掌握大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1-2012年以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情况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2年共报告59例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其中实验室检出PCR阳性22例,确诊率为37.3%。结论目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发病年龄为52-88岁,发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和确诊患者制定包括标准预防、隔离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等医院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并评价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后,未发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引起的其他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结论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是一种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人类感染后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本文就SFTSV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机理、流行特征、传播媒介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点,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暴露史,通过实验室检测病例血清和媒介病原。病例于2011年6月份发病,发病前有蜱接触史,该病例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徐楠 《安徽医学》2015,(1):86-88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例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资料,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及预后情况进行了分类、归纳及统计。结果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该并发症多发生于疾病缓解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易出现漏诊、误诊,实验室检查以血清脂肪酶升高为主,血清淀粉酶仅轻度升高,经禁食、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病情可以很快缓解。结论在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原有消化道症状加重,或持续剧烈腹痛,应警惕合并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32-13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布尼亚科病毒引起的疾病,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约12%~30%,部分患者病情加重会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我院近1年来收治了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脑炎患者,采用高压氧配合临床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疾病合并脑炎的认识及诊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