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对多巴胺能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ATH.a细胞,鱼藤酮和(或)Ang Ⅱ处理细胞24 h?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2 receptor,AT2R)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和p67phox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检测gp91phox蛋白表达?结果:Ang Ⅱ通过AT1R导致鱼藤酮诱导的CATH.a细胞存活率降低(P < 0.05)?Ang Ⅱ使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和p67phox表达增加(P < 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细胞内ROS产生?AT1R阻滞剂氯沙坦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使Ang Ⅱ诱导的ROS产生减少(P < 0.01)?结论:Ang Ⅱ作用于AT1R,通过NADPH氧化酶产生ROS,促进鱼藤酮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损伤,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蛋白和Ⅳ型胶原(Col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氟伐他汀对AT1R和Col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HBZY-1细胞分为3组:①阴性对照组;②不同浓度(0.1,1.0,10μmol/L)AngⅡ刺激组;③1.0μmol/L AngⅡ加不同浓度(0.1,1.0,10μmol/L)氟伐他汀干预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AT1R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ColⅣ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刺激后,HBZY-1细胞AT1R及ColⅣ的表达随AngⅡ浓度增加而增强;氟伐他汀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T1R和ColⅣ的表达。结论:氟伐他汀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HBZY-1细胞AT1R和ColⅣ的表达,同时AT1R和ColⅣ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推断氟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AT1R影响ColⅣ的表达,进而改善高血压肾脏硬化。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对造血祖细胞优势扩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不同系别造血祖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悬浮培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5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0)组(Ⅰ组),EFO AngⅡ组(Ⅱ组),EPO AngⅡ 氯沙坦组(Ⅲ组),AngⅡ组(Ⅳ组)及对照组(Ⅴ组).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的mRNA表达.计数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粒一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 结果 ①EPO组及EPO AngⅡ组于第6,9天可检测到AT1R mRNA表达;在相同时间点EPO AngⅡ组较EPO组AT1R的mRNA表达量增多.②EPO AngⅡ组较其余各组红系集落明显增多,粒系集落明显减少.AngⅡ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红系集落. 结论 AngⅡ在EPO存在下与AT1受体结合促使红系祖细胞向红系优势分化.氯沙坦通过抑制AngⅡ与AT1受体结合,抑制红系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取Ⅳ期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10-6mol·L-1)组、HGF(8 μg·L-1)组和AngⅡ(1×10-6mol·L-1)+HGF(8 μg·L-1)组。采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AngⅡ+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 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HGF组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 AngⅡ+HGF组HK-2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 与AngⅡ 组比较,AngⅡ+HGF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AngⅡ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促进TEMT, HGF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抑制TEMT,HGF可能介导AngⅡ抑制HK-2细胞增生及促进TEMT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诱导MMP-2和MMP-9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结肠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出AT1受体(AT1R)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AngⅡ进行处理,收集不同时点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ngⅡ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MMP-2、MMP-9 mRNA以及相应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对MMPs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AT1R在多数结肠癌细胞株中有表达,以LoVo细胞最为明显。AngⅡ能够刺激LoVo细胞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Lovo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能被AT1R拮抗剂阻断。结论AngⅡ可以通过AT1R诱导人结肠癌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在肿瘤的转移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结肠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筛选出AT1受体(AT1R)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AngⅡ进行处理,收集不同时点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ngⅡ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MMP-2、MMP-9 mRNA以及相应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对MMPs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 AT1R在多数结肠癌细胞株中有表达,以LoVo细胞最为明显.AngⅡ能够刺激LoVo细胞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Lovo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能被AT1R拮抗剂阻断.结论 AngⅡ可以通过AT1R诱导人结肠癌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在肿瘤的转移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大国  朱润庆  涂明利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5):257-260,276,F0002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反义AT1R cDNA转染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反义人AT1R腺病毒(AdCMVahAT1)和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对照载体AdCMVLacZ,将培养的PASMCs分为DMEM组、ATⅡ组、AdCMVLacZ+ATⅡ组和AdCMVahAT1+ATⅡ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因素,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AT1R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PASMCs的增殖指数。结果:转染病毒后48 h AT1R蛋白表达在AdCMVahAT1组显著低于AdCMVLacZ组和DMEM组。给予ATⅡ刺激48 h,ATⅡ组PASMCs的增殖指数(59.69±3.46)高于DMEM组(50.25±1.34,P<0.01),转染AdCMVahAT1后再用ATⅡ刺激48 h的AdCMVahAT1+ATⅡ组PASMCs的增殖指数(24.67±3.19)则显著低于3个对照组(P<0.01),而AdCMVLacZ+ATⅡ组(59.53±3.26)和AT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反义AT1R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而抑制PASMCs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40%CCL4诱导的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制备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氯沙坦灌胃,共6周,分别取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偏光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检测大鼠肝组织中AngⅡ、AT1R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干预组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减少( P<0.05),肝功能改善;肝组织中AngⅡ、AT1R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氯沙坦可能通过降低AngⅡ、AT1R的表达,而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起到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Ⅱ体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否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衰老,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valsartan组,观察细胞衰老改变及超氧阴离子(O)水平,分析各组细胞AngⅡ1型和2型受体(AT1R和AT2R)、NAD(P)H氧化酶p22phox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AngⅡ后,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细胞向G0-G1期停滞,细胞p16蛋白表达增高,出现衰老的特征性改变;衰老细胞NO生成减少,O2(-·)生成增加,p22phox和AT2R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ATlR表达下降;valsartan处理后改善了细胞的衰老改变,下调p22phox表达,降低O2(-·)水平,对AT2R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Ⅱ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UVECs衰老,AngⅡ从转录水平上调NAD(P)H氧化酶p22phox表达,进而使O2(-·)产生增加可能是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Valsartan通过特异性阻断ATlR有一定的逆转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tat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结肠癌细胞株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中的作用.方法 以Ang Ⅱ受体(AT1R)高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为研究对象,观察经AngⅡ处理不同时间后Stat3、MMP-2和MMP-9 mRNA及其编码蛋白、磷酸化Stat3(Phospho-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受体1(AT1R)拮抗剂和JAK激酶抑制剂AG490对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Lovo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Stat3、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hospho-Stat3、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Lovo细胞经10-7 mol/L AngⅡ处理后,Stat3和MMP-9 mRNA均在刺激后30 min达最高峰,MMP-2 mRNA在刺激后1 h达最高峰;Phospho-Stat3蛋白在刺激后12 h表达最强,MMP-2和MMP-9蛋白在刺激后48 h表达最强;AT1R拮抗剂和AG490分别能显著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上调;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Phospho-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减少.结论 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AngⅡ对MMP-2和MMP-9表达的诱导,可能在结肠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ngⅡ)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1 receptor,AT1R)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膀胱癌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60例膀胱癌组织及配对旁癌组织中AngⅡ及AT1R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AngⅡ及AT1R与膀胱癌三者在膀胱癌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gⅡ及AT1R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膀胱癌组织中,AngⅡ及AT1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68.33%。膀胱癌组织AngⅡ的 mRNA相对表达量为1.89±0.51,癌旁组织的为1.06±0.25,膀胱癌组织AT1R mRNA相对表达量为1.95±0.53,癌旁组织的为1.04±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及AT1R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会明显影响AngⅡ及AT1R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AngⅡ及AT1R表达与发生发展、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明显相关,AngⅡ及AT1R可能成为预测膀胱癌进展、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AT1RA)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T1RA组和AngⅡ+AT1R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及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AngⅡ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A组与AngⅡ+AT1RA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而AT1RA能够明显抑制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姜黄素和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内皮间质细胞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然后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刺激药物的正常培养组);AngⅡ组(加入刺激浓度为0.1 μmol/L或1μmol/L的AngⅡ);姜黄素+AngⅡ组(先加入12.5 μmol/L的姜黄素预孵1h,再加入1 μmol/L的AngⅡ);氯沙坦+AngⅡ组(先加入10 μmol/L的氯沙坦孵育2h,再加入1μmol/L的AngⅡ);刺激24 h后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改变和CCK-8检测细胞活力;刺激5d后,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结果 HUVECs经AngⅡ刺激后形态改变,长梭形样细胞明显增多;姜黄素和氯沙坦可维持内皮细胞铺路石样形态.AngⅡ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UVECs存活率(P<0.01);各组存活率均>50%(均P<0.05).相比对照组,AngⅡ促进HUVECs的迁移(P<0.05);相比AngⅡ组,加入姜黄素和氯沙坦可抑制HUVECs的迁移(均P<0.05).AngⅡ可诱导EndMT,AngⅡ刺激5d后VE-cadherin表达减弱(P=0.003),而α-SMA和TGF-B1的表达都明显增强(均P<0.01),姜黄素和氯沙坦使V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加,而α-SMA和TGF-β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 姜黄素和氯沙坦通过下调TGF-β1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EndM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av3.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第5代传代细胞,实验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AngⅡ组[加入AngⅡ(0.1μmol/L)培养24 h]、AngⅡ+氯沙坦钾组[加入氯沙坦钾(1μmol/L)培养1h,再加入AngⅡ(0.1 μmol/L)共同培养24 h]、AngⅡ+PD98059组[加入PD98059(10 μmol/L)预刺激1h,再加入AngⅡ(0.1 μmol/L)共同培养24 h]、PD98059组[加入PD98059(10 μmol/L)培养1h]、AngⅡ+氯沙坦钾+PD98059组[先加入氯沙坦钾(1μmol/L),PD98059(10 μmol/L)培养1h,再加入AngⅡ(0.1 μmol/L)共同培养24 h]、氯沙坦钾组[加入氯沙坦钾(1μmol/L)培养4h].RT-PCR、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T型钙通道的表达.结果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315)比较,AngⅡ组Cav3.1表达量(17.930±0.954)明显增加(P<0.01);PD98059组、氯沙坦钾组Cav3.1表达量为0.928±0.262、0.978±0.2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ngⅡ+氯沙坦钾组、AngⅡ+PD98059组、AngⅡ+氯沙坦钾+PD98059组的Cav3.1表达量分别为0.125±0.007、0.066±0.015、0.109±0.018,明显低于AngⅡ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ngⅡ+氯沙坦钾组、AngⅡ+PD98059组及AngⅡ+氯沙坦钾+PD98059组Cav3.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D98059组及氯沙坦钾组Cav3.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通过Ras/PKCξ/MEK/ERK 1/2路径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Cav3.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tat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结肠癌细胞株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中的作用。方法以AngⅡ受体(AT1R)高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为研究对象,观察经AngⅡ处理不同时间后Stat3、MMP-2和MMP-9mRNA及其编码蛋白、磷酸化Stat3(Phospho-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受体1(AT1R)拮抗剂和JAK激酶抑制剂AG490对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Lovo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Stat3、MMP-2和MMP-9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Phospho-Stat3、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Lovo细胞经10-7mol/LAngⅡ处理后,Stat3和MMP-9mRNA均在刺激后30min达最高峰,MMP-2mRNA在刺激后1h达最高峰;Phospho-Stat3蛋白在刺激后12h表达最强,MMP-2和MMP-9蛋白在刺激后48h表达最强;AT1R拮抗剂和AG490分别能显著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上调;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Phospho-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减少。结论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AngⅡ对MMP-2和MMP-9表达的诱导,可能在结肠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与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分别利用Ang Ⅱ、氯沙坦、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TRPC6通道阻滞剂(SKF96365)进行处理,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 Ⅱ组、Ang Ⅱ+氯沙坦组、氯沙坦组、Ang Ⅱ+LY294002组、LY294002组、Ang Ⅱ+SKF96365组、SKF96365组,采用qRT-PCR检测各分组细胞TRPC6 mRNA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分组细胞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TRPC6蛋白质表达的变化.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各组足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AKT磷酸化水平降低,TRPC6的表达升高,足细胞凋亡增加(P<0.05).与Ang Ⅱ组相比:Ang Ⅱ+SKF96365组AKT磷酸化水平升高,TRPC6的表达下降,足细胞凋亡减少(P<0.05);Ang Ⅱ+LY294002组AKT磷酸化水平减少,足细胞凋亡增加(P<0.05);Ang Ⅱ+氯沙坦组AKT磷酸化水平升高,TRPC6的表达下降,足细胞凋亡减少(P<0.05).结论 Ang Ⅱ可能通过激活TRPC6通道进而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而导致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条件下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2 receptors, AT2-R)介导的大鼠肾脏保护功能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采用Goldblatt 方法复制2肾1夹实验性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氯沙坦处理.用药6周后检测肾脏功能,观察肾脏AT2-R表达,测定血浆和肾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ngⅡ)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非缺血肾脏AT2-R表达上调(P<0.05),氯沙坦不仅可升高血浆和肾脏中的AngⅡ含量(P<0.05, P<0.05),还可促进高血压大鼠的尿钠排泄,保护肾脏功能,并且对肾脏AT2-R的表达有上调作用(P<0.05).结论 氯沙坦通过上调肾脏的AT2-R,介导促尿钠排泄效应,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1)上调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以10-7mol/L AngⅡ刺激作为AngⅡ组,AngⅡ刺激前分别应用10-5mol/L氯沙坦(Losartan)、PD98059预处理,以正常的VSMC为对照组,细胞免疫化学法测定培养12h时VSMC TGF-βR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刺激培养12h的VSMC TGF-βR1表达上调(P<0.01);AngⅡ受体AT1型拮抗剂Losartan使TGF-βR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能显著降低TGF-βR1表达(P<0.05)。结论:AngⅡ通过AT1上调TGF-βR1的表达,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参与AngⅡ的胞内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建立起了受四环素类似物Doxycycline(Dox)紧密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在此基础上对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受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建立Dox可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大鼠VSMC细胞,观察该VSMC细胞中AT2R受调控表达情况,以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Ⅱ)及其1型、2型受体拮抗剂干预上述细胞后FN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变化.结果 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可成功介导AT2R基因在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的表达,该表达受到Dox给予/去除的紧密调控;Dox干预可在48 h内迅速诱导该VSMC细胞表达AT2R,AT2R表达在Dox干预后72 h进一步增强(P<0.01).AT2R基因的可调控表达抑制由于AngⅡ干预VSMC后引起FN表达的增强(P<0.01).这一作用被AT1R拮抗剂CV-11974进一步增强(P<0.01);而被加入AT2R拮抗剂干预而取消;同时给予AT1R拮抗剂和AT2R拮抗剂时FN的表达与基础状态时的情况一致.结论 AngⅡ干预增强FN的表达,该作用是通过AT1R介导的;经Dox 诱导表达AT2R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这一生物学作用,说明在这一生物学效应上,AT2R具有与AT1R相拮抗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应用CD29、CD11b/c抗体进行细胞鉴定。对细胞以不同浓度AngⅡ预处理3 h,采用缺氧联合无血清(hypoxia/SD)的方法诱导缺氧损伤模型;应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拮抗剂PD123319进行干预。应用MTT和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以确定最佳刺激浓度,采用台盼蓝染色,CCK-8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和凋亡率。结果:①MSCs表面抗原CD29阳性率>97%,CD11b/c阳性率<1%;②AngⅡ预处理显著提高MSCs的活力,减少细胞凋亡率;③AngⅡ对MSCs的预适应保护作用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最佳浓度为10nmol/L;④氯沙坦可抑制AngⅡ的预适应细胞保护作用,而PD123319无此效应。结论:AngⅡ通过AT1受体发挥对MSCs的预适应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