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与严重脓毒症(包括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水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超声数据库中诊断为严重脓毒症并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以肺部超声水肿评分定量肺水肿程度,以壁侧E/E’是否>8分为两组,校正基线后比较整体肺水肿程度差异及肺水肿分布差异;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二尖瓣环收缩峰速度(Sd)〕、舒张功能指标 (E/E’)及容量指标〔剑下长轴下腔静脉直径(IVCd)〕与肺水肿的相关性,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E/E’是否为肺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82例, E/E’低组与E/E’高组的性别、APACHEⅡ评分、原发病构成、收缩功能及容量状态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年龄校正基线一致,发现E/E’高组肺水肿评分高于E/E’低组( P=0.007);两组患者双肺5~6区肺水肿程度无明显差异,E/E’高组双肺1~4区水肿程度高于E/E’低组( P=0.004);E/E’和IVCd是肺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25和0.249, P均<0.05)。结论 床旁超声测量的E/E’是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其升高肺水肿程度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2.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有研究认为NAFLD对心肌结构及功能均有明显影响,但NAFLD是否是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议。 目的 比较NAFLD患者与非NAFLD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异同,初步探究NAFLD与左心室早期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2020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符合纳入标准的519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或CT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与非NAFLD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差异。以左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最大流速与左心房收缩期左房室瓣血流最大流速之比(E/A)<1判定为左心室早期舒张功能不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AFLD与左心室早期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采用FIB-4指数评估NAFLD患者肝纤维化风险,其中FIB-4指数<1.30、1.30~3.25、>3.25分别判定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依据FIB-4指数是否<1.30将NAFLD组患者分为低风险亚组(n=81)和中高风险亚组(n=100)。 结果 519例住院患者中NAFLD患者181例(NAFLD组)、非NAFLD患者338例(非NAFLD组)。与非NAFLD组患者相比,NAFLD组患者E/A较低〔(0.79±0.25)和(0.87±0.34),t=2.607,P=0.009〕,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较厚〔(0.92±0.13)cm和(0.89±0.13)cm,t=-2.525,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NAFLD是左心室早期舒张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41,95%CI(1.736,4.981),P<0.001〕。中高风险亚组患者E/A低于低风险亚组〔(0.75±0.21)和(0.84±0.28),t=2.275,P=0.024〕,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低风险亚组〔(80.22±14.92)g/m2和(74.72±16.83)g/m2,t=-2.327,P=0.021〕。 结论 合并NAFLD是左心室早期舒张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风险越高,左心室舒张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对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7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病房、出院诊断为脓毒症的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CCI评分与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的关系及其对28d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204例患者中72例(35.3%)在28d内死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CI评分与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相关(rs=-0.349,P<0.01)。对不同CCI评分患者的病死率进行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随CCI评分升高(0~7分),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增加(χ2趋势=31.293,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CCI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8)、(4.1±2.5)分,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I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1.281,95%CI(1.067,1.538),P=0.008〕。CCI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95%CI(0.635,0.782),P<0.01〕,低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0.816〔95%CI(0.758,0.874),P<0.01〕(Z=2.269,P<0.05)。结论 CCI与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相关,CCI评分系统对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评估价值逊于APACHEⅡ,但较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白蛋白(ALB)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其入院后28 d预后,将存活患者纳入存活组(n=136),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n=47)。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ALB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单独预测、联合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183例患者中,47例于入院后28 d内病死,病死率为25.68%。病死组与存活组年龄、性别、病因、合并症等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而ALB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以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为因变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ALB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 5,其AUC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或ALB水平单项分析。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ALB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的表达水平对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脓毒症病人,测定其血清中HBP、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以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2组血清HBP和PCT浓度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分析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 < 0.01)。APH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症病人HBP水平明显高于APHCHEⅡ评分 < 15分者(t=6.13,P < 0.01),SOFA评分≥5分的HBP水平明显高于SOFA评分 < 5分者(t=5.64,P < 0.01)。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793、0.735、0.708,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PCT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HBP水平在脓毒症病人中明显升高,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一定程度地预测脓毒症病人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 细胞黏附分子是急性重症脓毒症造成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但目前尚不明确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是否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有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8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入院后24 h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评分,检测患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LAC)〕及血清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选择素(P-selectin)、内皮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与AKI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出现休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肌酐(Scr)、LAC、ICAM-1、VCAM-1、E-selectin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electin与Scr呈正相关(r=0.223,P=0.041)。CRP、PCT、LAC、ICAM-1、VCAM-1和E-selectin预测脓毒症AKI的AUC分别为0.523〔95%CI(0.421,0.687)〕、0.637〔95%CI(0.435,0.618)〕、0.609〔95%CI(0.529,0.781)〕、0.702〔95%CI(0.619,0.846)〕,0.661〔95%CI(0.503,0.794)〕、0.774〔95%CI(0.623,0.871)〕,其中,E-selectin的诊断效能最高,其预测脓毒症AKI的最佳截断值为117.2 μg/L(灵敏度79.8%,特异度71.0%)。结论 脓毒症AKI的患者病死率高于脓毒症患者,而E-selectin与AKI的严重程度相关,是预测脓毒症AKI的重要临床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在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及死亡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52例脓毒症患者入院24h内及第3、5、7、10、14d的相关指标,比较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结果 52例中有16例死亡,病死率30.8%。脓毒症(Sepsis)、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及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组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0±6.9、16.8±6.8、23.1±5.6(P=0.002),SOFA评分分别为2.9±2.1、5.9±3.1、11.6±2.9(P〈0.001)。以28d生存期分为生存组(≥28d)和死亡组(〈28d)。死亡组(n=16)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高于生存组(n=36)(分别为14.9±7.1 vs 19.7±7.3,P=0.03;4.6±3.2 vs 8.8±4.0,P〈0.001),且随病程时间推移,生存组SOFA评分渐降,死亡组呈增高趋势。SOFA评分评估脓毒症者死亡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95(95%CI,0.662-0.929),高于APACHEⅡ评分的0.670(95%CI,0.514-0.826)。结论 SOFA评分及其动态变化能更好地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红梅  柳青  王春 《中国医刊》2022,(10):1089-1092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皮质醇、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ment,SOFA),以及不同APACHEⅡ、SOFA评分区间患者皮质醇、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皮质醇、D-二聚体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皮质醇、D-二聚体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浆皮质醇、D-二聚体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APACHEⅡ、SOFA评分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EICU的符合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合并SIMD患者87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心脏超声,随访28 d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56例)和存活组(31例)。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11,95%CI(1.001,1.022)〕、平均动脉压〔HR=0.985,95%CI(0.975,0.996)〕、心率〔HR=1.012,95%CI(1.004,1.02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HR=1.010,95%CI(1.009,1.023)〕、新发心律失常〔HR=1.875,95%CI(1.415,2.686)〕为SIM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65岁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65岁者(χ2=4.973,P=0.027),平均动脉压>65 mm Hg 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65 mm Hg者(χ2=8.040,P=0.005),心率≤104次/min 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104次/min者(χ2=10.725,P=0.001),NT-proBNP水平≤1 972 μg/L 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1 972 μg/L者(χ2=11.426,P=0.001),未新发心律失常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新发心律失常者(χ2=6.524,P=0.011)。结论 年龄、心率、NT-proBNP、新发心律失常为SIM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为其保护因素;PCT等炎性因子尚不能作为SIM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4):516-519,封2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东方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确诊的脓毒症患者100例,根据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后预后情况被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脓毒症组、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Ⅲ评分、SOFA评分、NLR比值差异;ROC曲线分析比较APACHEⅢ、SOFA评分、NLR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脓毒症组患者APACHEⅢ评分、SOFA评分、NLR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死亡组APACHEⅢ评分、SOFA评分、NLR比值均较存活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Ⅲ、SOFA、NLR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70、0.702,APACHEⅢ、SOFA、NLR三者联合检测AUC值为0.874。结论APACHEⅢ、SOFA、NLR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能力为APACHEⅢ最优,其次为SOFA评分、NLR比值,且APACHEⅢ、SOFA、NLR三者联合预测能力优于单独预测。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性别-年龄-肺功能(GAP)分期和复合生理指数(CPI)均作为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死亡风险的工具,常被国内外学者使用,而哪一种模型更具有优势或临床应用价值,目前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GAP分期与CPI对IPF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2019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确诊的有完整临床数据及回访记录的200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1例(90.5%),女19例(9.5%);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6.0±7.6)岁。分别使用GAP分期与CPI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GAP Ⅰ期109例(54.5%),GAPⅡ期75例(37.5%),GAPⅢ期16例(8.0%);CPI评分≤41分99例(49.5%),CPI评分>41分101例(50.5%)。对不同GAP分期及CPI分组下IPF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肺功能等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其符合GAP分期与CPI的模型分布特征。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IPF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绘制两模型预测IPF患者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两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利用Medcalc 软件分析两模型在总体以及不同时间点上对IPF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GAP评分高〔HR=1.038,95%CI(1.023,1.054)〕、CPI评分高〔HR=1.509,95%CI(1.286,1.771)〕、GAP Ⅱ期〔HR=2.622,95%CI(1.536,4.475)〕、GAP Ⅲ期〔HR=4.002,95%CI(1.947,8.226)〕是IP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AP分期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685〔95%CI(0.616,0.749)〕、0.675〔95%CI(0.606,0.740)〕、0.642〔95%CI(0.571,0.708)〕、0.668〔95%CI(0.598,0.733)〕,CPI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750〔95%CI(0.684,0.809)〕、0.745〔95%CI(0.679,0.804)〕、0.735〔95%CI(0.669,0.795)〕、0.745〔95%CI(0.679,0.804)〕。GAP分期与CPI预测IPF患者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93,P=0.028 3;Z=2.918,P=0.003 5;Z=2.529,P=0.011 4);GAP分期与CPI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99,P=0.072 1)。结论 CPI与GAP分期对于IPF预后均是非常有效的预测指标,且CPI在总体死亡率以及2年、3年内死亡率的预测上明显优于GAP分期,但AUC仅为0.64~0.75,其准确预测能力有限,仍需探索建立更为实用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背景 目前客观营养状态评估工具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较少,且尚无公认的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方法。目的 利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价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93例,根据GNRI评估的营养状态分为有营养不良风险GNRI≤98为GNRI 1组(n=100)和无营养不良风险GNRI>98为GNRI 2组(n=193)。从电子病历中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入院时患者心率及血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04-25,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体质指数(BMI)、清蛋白分别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GNRI对患者的生存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GNRI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 随访中位时间是509(253)d。GNRI〔ROC曲线下面积(AUC)=0.702,95%CI(0.633,0.772),最佳截断值为97.87〕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能力优于清蛋白〔AUC=0.657,95%CI(0.586,0.728),最佳截断值为35.65 g/L〕及BMI〔AUC=0.645,95%CI(0.572,0.718),最佳截断值为22.88 kg/m2〕。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GNRI 2组生存率高于GNRI 1组(P<0.001)。对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及有可能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风险比(HR)=1.048,95%CI(1.026,1.071)〕、GNRI分组〔HR=3.283,95%CI(2.085,5.171)〕、糖尿病史〔HR=1.955,95%CI(1.245,3.071)〕、陈旧性脑梗死史〔HR=1.779,95%CI(1.131,2.80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HR=0.470,95%CI(0.300,0.763)〕、住院时间〔HR=1.036,95%CI(1.018,1.054)〕、舒张压〔HR=0.984,95%CI(0.969,0.999)〕、NYHA分级〔HR=1.546,95%CI(1.066,2.240)〕、血红蛋白〔HR=0.987,95%CI(0.979,0.995)〕、肌酐〔HR=1.003,95%CI(1.001,1.005)〕、肾小球滤过率(GFR)〔HR=0.985,95%CI(0.975,0.995)〕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30,95%CI(1.006,1.054)〕、GNRI分组〔HR=2.821,95%CI(1.727,4.616)〕、糖尿病史〔HR=2.031,95%CI(1.261,3.273)〕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营养不良是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GNRI评估营养状态有助于预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且其预测价值优于清蛋白、BMI。  相似文献   

13.
吴爱萍  王金柱  韩芳  李茜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8):2176-2181
背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引起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关于ARDS的诊断标准也随之改变,2012年提出的ARDS柏林标准使得ARDS的诊断更为准确,然而基于这个标准诊断的ARD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影响基于ARDS柏林标准诊断的ARD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2-10-01至2017-09-30收治的177例符合ARDS柏林标准的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177例患者均经积极治疗,根据住院28 d时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疾病及治疗情况、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77例患者中79例(44.6%)存活(生存组),98例(55.4%)死亡(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和死亡组年龄、BMI、ARDS类型、ARDS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合并休克率、入院72 h液体累积平衡情况、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血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95%CI)=2.536(1.120,4.653),P<0.01〕、ARDS类型(肺内型)〔OR(95%CI)=1.055(0.424,3.423),P<0.01〕、ARDS分级(重度)〔OR(95%CI)=3.363(1.763,5.236),P<0.01〕、入院72 h液体累积平衡(正平衡)〔OR(95%CI)=1.163(0.512,3.563),P<0.01〕、APACHEⅡ评分(15~25分)〔OR(95%CI)=2.224(1.046,4.255),P<0.01〕是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4.0 kg/m2〔OR(95%CI)=0.856(0.326,1.563),P<0.05〕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65岁、肺内型ARDS、重度ARDS和入院72 h液体累积正平衡、APACHEⅡ评分(15~25分)是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4.0 kg/m2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常见的生活中毒和职业中毒。目前,ACOP已成为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种急症,ACOP可导致全身多系统器官损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炎症及生理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一个整合数据指标,降钙素原(PCT)已成为机体感染后病情评估及预后的指标之一。目前,已有不少关于NLR、PCT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但尚未见关于NLR及PCT与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SCOP)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关系的研究。目的 探讨ASCOP合并HAP患者NLR、PCT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比较NLR和PCT对ASCOP合并H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2017年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住院治疗的ASCOP合并HAP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检测PCT,根据24 h内临床指标最差值计算APACHEⅡ。随访28 d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23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CT对ASCOP合并HAP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及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NLR、PCT、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NLR、PCT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s=0.611,0.415,P<0.01)。PCT评价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04,95%CI(0.645,0.930)〕大于NLR评价预后的AUC〔0.776,95%CI(0.621,0.930)〕(Z=2.12,P<0.01);当PCT截断值为0.155 μg/L时,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70.8%;当NLR截断值为8.00时,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54.2%。结论 NLR与PCT均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与NLR相比,PCT能更好地反映ASCOP合并HAP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多症候群的综合征,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507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代谢综合征组217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290例。收集患者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病情程度、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个月内用药情况及随访4年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代谢综合征对死亡和MACE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中心性肥胖、体质指数(BMI)分布、多支病变所占比例、SYNTAX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随访1个月内,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和降糖药使用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随访4年,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心绞痛、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新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率低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不同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57,95%CI(1.022,1.090)〕、肾功能不全〔HR=3.025,95%CI(1.180,7.759)〕、既往心肌梗死〔HR=2.430,95%CI(1.488,5.151)〕、左心室射血分数〔HR=0.958,95%CI(0.923,0.995)〕、Killip分级≥Ⅱ级〔HR=4.641,95%CI(2.188,9.825)〕是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HR=1.029,95%CI(1.006,1.054)〕、肾功能不全〔HR=2.826,95%CI(1.229,6.496)〕、左心室射血分数〔HR=0.960,95%CI(0.934,0.987)〕、SYNTAX评分〔HR=2.138,95%CI(1.281,3.567)〕、Killip分级≥Ⅱ级〔HR=2.098,95%CI(1.131,3.893)〕、代谢综合征〔HR=1.833,95%CI(1.162,2.896)〕是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代谢综合征与TVR独立相关〔HR=2.204,95%CI(1.273,3.815),P=0.005〕。结论 STEMI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PCI后住院时间更长,远期MACE发生率更高;代谢综合征与STEMI患者远期死亡无关,但是与MACE独立相关,尤其是与TV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住院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对于传统利尿剂,托伐普坦对电解质平衡影响较小,进而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亦有血浆渗透压升高的风险。目的 探讨服用托伐普坦治疗引起的血浆渗透压升高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需服用托伐普坦治疗的CHF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均根据病情服用托伐普坦治疗,自规范化治疗即日起进行为期1年的门诊随访,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服用托伐普坦治疗的CHF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83例患者参与随访,失访6例,余77例患者完成随访。依据有无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25例和预后良好52例。服用托伐普坦治疗的CHF患者2个月生存率为93.8%,4个月生存率为84.2%,6个月生存率为77.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肌钙蛋白T(cTnT)〔RR=1.373,95%CI(1.005,1.876)〕、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R=1.463,95%CI(1.036,2.06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RR=1.051,95%CI(1.015,1.166)〕、血浆渗透压〔RR=1.638,95%CI(1.206,2.224)〕为服用托伐普坦治疗的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TnT、LVEF、NT-proBNP、血浆渗透压预测服用托伐普坦治疗的CHF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67、0.80、0.83。NT-proBNP联合血浆渗透压预测服用托伐普坦治疗的CHF患者预后的AUC为0.87,高于NT-proBNP(Z=2.706,P=0.048)及血浆渗透压(Z=3.124,P=0.032)的AUC。结论 cTnT、LVEF、NT-proBNP、血浆渗透压为服用托伐普坦治疗的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NT-proBNP联合血浆渗透压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舒窈  刘艳  宋倩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9):3562-3570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冠心病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576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180例,为非冠心病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为期7年的电话或再住院随访,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972,95%CI(1.240,3.138)〕、年龄〔OR=1.371,95%CI(1.115,1.686)〕、吸烟史〔OR=1.923,95%CI(1.168,3.165)〕、血肌酐(Scr)〔OR=1.138,95%CI(1.021,1.269)〕、总胆固醇(TC)〔OR=1.238,95%CI(1.016,1.50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448,95%CI(0.239,0.842)〕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63.3±26.4)个月,有224例(38.9%)发生MACE。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197,95%CI(1.003,1.428)〕、糖尿病〔HR=1.824,95%CI(1.370,2.429)〕、舒张压(DBP)〔HR=1.145,95%CI(1.000,1.31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HR=0.903,95%CI(0.825,0.987)〕、服用抗血小板药物〔HR=0.713,95%CI(0.532,0.956)〕、心肌梗死〔HR=1.401,95%CI(1.046,1.877)〕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发病及预后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男性、高龄、吸烟史、Scr、TC水平升高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保护性因素。高龄、合并糖尿病、高DBP、心肌梗死病史患者的远期MACE发生风险明显升高,而高eGFR、长期接受标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背景 A2DS2评分是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最常用的量表,其指标均基于临床症状。已有研究发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可以预测卒中后感染的发生,且检测方法简单。FT3是否可以预测SAP的发生、A2DS2评分联合FT3是否可以提高SAP的预测价值仍有待研究。目的 探讨A2DS2评分联合FT3对SA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300例。根据SAP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于入院7 d内检测FT3水平和进行A2DS2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SAP的影响因素。绘制A2DS2评分、FT3及A2DS2评分联合FT3预测AIS患者发生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其预测能力。结果 SAP组43例,非SAP组25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4.631,95%CI(1.427,15.031)〕、心房颤动〔OR=3.745,95%CI(1.154,12.153)〕、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255,95%CI(1.061,1.486)〕、低FT3〔OR=5.024,95%CI(1.526,16.543)〕、A2DS2评分〔OR=1.781,95%CI(1.182,2.683)〕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2DS2评分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95%CI(0.803,0.947)〕,最佳截断值为4.5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9和0.957。FT3预测SAP的AUC为0.874〔95%CI(0.744,0.903)〕,最佳截断值为3.53 p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4和0.903。A2DS2评分联合FT3预测SAP的AUC为0.932〔95%CI(0.883,0.98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4和0.860。A2DS2评分联合FT3的AUC高于A2DS2评分(Z=2.159,P=0.03)、FT3(Z=2.392,P=0.02)。结论 A2DS2评分联合FT3预测SAP价值高,可以早期识别SAP高风险患者,有利于及时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