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3年末干预组BPRS分及SDSS分、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放松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放松前和放松后3个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放松训练3个月后实验组BPRS、SDSS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放松训练技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退,促进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值得在精神科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ADL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及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t=1.097,2.803,1.145,2.817;P<0.01);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t=2.576,2.954,2.871,2.853,2.905,2.837;P<0.05或0.01).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可提高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和社会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不良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7例流浪"三无"精神病患者入院后除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外,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8 w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IPROS量表评分中除关心和兴趣因子分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流浪精神病患者不良行为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状态评定量表对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仅接受精神科护理常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焦虑情绪较重,通过干预实验组焦虑情绪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情绪,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NSS(t=-8.0394,P0.01)、BPRS(t=-18.9509,P0.01)、SSSI(t=-8.5849,P0.01)、SCCS(t=-31.1712,P0.0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ES评分(t=9.5183,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和自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全开放管理及其疗效的1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内全开放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方法 将6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管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以完全开放式病房管理.出院后随访1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就业率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复发率13%.再住院率3%和再就业率39%皆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1%、51%和13%)。结论 院内全开放管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再就业率以及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措施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 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时间为3个月,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护理效果。结果:实验前两组患者SSPI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束时,实验组患者社会性退缩、职业技能、计划性与责任心、院内社会性活动、家庭角色职能、对周围人的关心等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3.68,3.16,3.34,3.04,3.69;P<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促进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工娱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工娱治疗第180天时评定简明精神病性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结果 简明精神病性评价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相似文献   

11.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心理护理、个别心理护理、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等,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比较2组患者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HAMD、HAMA评分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2组HAMD、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改善作用,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显著好转及以上出院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出院后每1个月对患者进行家访并实施交往、生活自理及工作等方面的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个月后,SDSS评分结果中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900,P=0.005),同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半年后与入组时有极显著差异(t=-5.311,P=0.000)。康复状态量表中在卫生能力(t=-2.008,P=0.049)、生活能力(t=-2.846,P=0.006)、工作能力(t=-3.427,P=0.001)、社交能力(t=-0.003,P=0.008)方面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父、母母及首发患者父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186例,按患者首发与复发分为父父、母母和首发父母3组,分别测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首发父亲组SCL-90除抑郁、敌对、偏执及其他与复发父亲组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复发组(t=1.884~5.613,P0.05或0.01),消极应对高于复发组(t=4.154,P0.01);首发母亲组SCL-90除敌对、恐怖与复发母亲组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复发组(t=2.011~5.942,P0.05或0.01),积极无差异(P0.05),消极应对高于复发组(t=4.672,P0.01);首发父、母组间SCL-90除恐怖、其他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及总分父亲低于母亲(t=-1.774~-5.120,P0.05或0.01),积极应对无差异(P0.05),消极应对父亲低于母亲(t=-1.783,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水平低,应对方式简单消极,母亲的心理健康更需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与精神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418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OC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调查。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大于50的护士共有158人,作为焦虑组,其余护士作为非焦虑组。结果 1焦虑组护士心理控制源量表中3个因子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焦虑组护士的应对方式问卷6个因子得分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内控性与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呈正相关,而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负相关。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与此相反。结论较多精神科护士存在焦虑情绪,而护士焦虑情绪及不成熟应对方式与心理控制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科室于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n=53),对照组予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自知力因子分、简明精神症状评定总分、家庭环境评定量表各项目(情感表达、家庭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矛盾性、独立性及控制性)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在的自知力因子分、简明精神症状评定总分和矛盾性项目得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情感表达、家庭亲密度、文化性、娱乐性、独立性及控制性项目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愈率高,复发率与病残率低(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与病残率,对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认知功能训练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采用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在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住院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精神科老年病房常规护理合并家庭认知功能训练)和对照组(41例,精神科老年病房常规护理),训练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及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评价认知功能。结果:训练6月后,(1)研究组WHOQOL-BREF量表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4.0885,3.7472;P0.05);(2)研究组WAIS量表在言语智商维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3126,P0.05);(3)研究组WCST量表在总测验数、正确百分数维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2.1353,2.0571;P0.05)。结论:家庭认知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8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在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运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结束时进行评定。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面对、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面对、回避和屈服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t=6.607,t=-2.796,t=-4.359,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以及生活事件方面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量表(SSRS)以及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 病例组SCSQ总分及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SSRS总分及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ES总分及家庭生活、社交及其他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来自家庭生活方面和社交方面的刺激事件可能更容易引起抑郁症的发生,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及在处理事件中选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放松治疗技术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放松治疗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译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治疗前和治疗后9周末进行量化评定.结果 9周末放松治疗组BPRS、SDSS及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