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梅  郭默宁  谭鹏  李昂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211-1217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资源是推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目的 评估2012-2018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规模及配置现状。方法 利用2012-2018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报表、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数据,研究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规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学历、职称情况等。结果 2018年,平均每个中心98人,岗位编制到位率达到84.3%,人员年流失率为6.4%。2012-2018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年均增速最快,为6.0%,公共卫生人员数量年均增速最慢,仅为0.1%;全科医生占执业(助理)医师总量下降了6.7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从2012年的1.05、0.52、0.33、0.10人增加到2018年的1.30、0.63、0.44、0.13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从2012年的2.75人增加到2018年的2.95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从2012年的0.06人下降至2018年的0.05人;医护比从2012年的1∶0.64改善为2018年的1∶0.72。2018年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0.7%,较2012年上升7.3个百分点;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占比5.7%,较2012年上升1.4个百分点。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规模不断壮大,岗位空编情况逐年改善,编外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卫生人员配置得到改善,但注册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数量缺口较大,与规划要求仍存在差距;学历层次有所提升,高级职称占比有待提高。建议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湖北省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17年7—8月调查湖北省武汉、襄阳、宜昌3个城市的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收支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所需人员数、居民签约现状、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情况等。结果 大部分(8/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数为2.25万~13.57万人,服务面积为2.00~33.50 km2。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下辖一定数量的居委会,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大部分(9/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所辖行政村。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人数为22~129人,其中武汉市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编制人员达到在岗人员的一半以上,而襄阳市与宜昌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存在在编人员少的问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主,全科医生数量普遍较少。劳动街、庞公、施营、定中门街、南苑、西坝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支出超过总收入,处于“亏损”状态。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全科医生128人,服务人口81.39万人,平均每个全科医生的服务人口数达到了6 359人。根据2016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以及人均年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时间测算结果来看,大公桥、万寿桥、南苑、西陵、西坝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271人,而实际上只有156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存在人员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宜昌市和襄阳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有9个居民签约率为30.00%~35.00%,而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签约率在60%及以上的仅有6、7、9个。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仅有6个能够给每个团队配备全科医生,平均每个家庭医生团队有3.8人。结论 湖北省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率不高,主要问题为社区医务人员不足,需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高颖  李丽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3):1521-1526
目的 探讨我国卫生费用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合理控制卫生费用的作用。方法 以201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1978—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2014—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收集我国近些年卫生总费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费用、机构数、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收入情况、服务人次等情况,分析我国卫生费用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结果 1978—2015年,我国卫生费用支出由110.21亿元上升至40 974.64亿元,增加了40 864.4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35%。2005—201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费用分别从9 204.14、72.53亿元增至36 824.98、877.52亿元,分别增加了27 620.84、804.9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66%、31.9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费用占比从0.79%增至2.38%,增加了1.59个百分点。2010—2015年,我国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从32 739个增至34 321个,增加了1 582个,年均增长率为0.95%。2010—2015年,我国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总数、注册护士、执业医师、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从389 516、106 528、144 225、331 322名增至504 817、153 393、181 670、431 158名,增加了115 301、46 865、37 445、99 836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32%、7.56%、4.72%、5.41%。2010—2015年,我国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收入从805.4万元增长至1 337.1万元,增加了531.7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0.67%。2010—2015年,我国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从34 740.4、218.1万人次增长至55 902.6、305.5万人次,分别增加了21 162.2、87.4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9.98%、6.97%;在所有医疗机构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数的占比分别从9.6%、5.5%增加至12.9%、7.6%,分别增加了3.3、2.1个百分点。结论 我国卫生费用大幅增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增加,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是合理控制卫生费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 “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需求,国内开展了较多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的评价研究,但尚无从全国视角对我国多种医疗机构、多类别卫生人力资源进行的概述。目的 对2005—2021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12类医疗卫生机构、5类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趋势描述和公平性分析,为未来各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全国卫生人力资源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2012)》《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2017)》《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2022)》,人口数据和经济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22)》。计算2005—202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各类卫生人力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计算年均增长率和集中指数(CI)以描述发展趋势,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2005—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为5.58%,农村地区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达10.87%。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人员数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达18.05%),卫生监督所(中心)的人员数增速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州市与中山市两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与中山市3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结果被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9.55人,医护比例为1:0.844;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31人,医护比例为l:0.825;总体的医生护士学历、职称较低,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全科医生0.55人,而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全科医生不足1人;广州市与中山市两地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利于本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院》2010,(8):71-71
据健康报7月21日讯日前,覆盖22个省(区、市)以及辽宁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10年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方案》下发各地。该方案将通过加强对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及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计划共培训5万多名社区卫生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2013—2015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效率,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基于2014—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选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西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整体及不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效率进行分析。其中,投入指标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卫生人员数、床位数,产出指标包括诊疗人次、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结果 2015年我国30个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数分别为0.715、0.705、0.972。其中8个地区(26.7%)综合技术效率为1.000,达到技术有效,包括广东、贵州、海南、宁夏、青海、上海、浙江、重庆。其余22个地区平均过剩1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 573名卫生人员、2 086张床位。2013—2015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为0.990,下降了1.0%;技术变化指数平均为1.034,提高了3.4%;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为1.002,提高了0.2%;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平均为0.988,下降了1.2%;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为1.024,提高了2.4%。结论 2013—2015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非DEA有效地区的社区卫生资源存在不足与浪费共存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水平,提高卫生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2013—2016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区县(重点联系区县)的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财政部于2014—2016年开展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监测与调查数据,对17个省34个重点联系区县的每万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医护比、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学历和职称、全科医生培养招录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重点联系区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每万人口卫生人员数分别为13.5、17.1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0.4、1.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分别为2.8、2.0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0.7、1.0人;医护比分别从2013年的1:0.75、1:0.63变化为1:0.80、1:0.75。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53.0%、28.9%,较2013年分别上升7.5、12.2个百分点,注册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70.8%、63.7%,较2013年分别上升10.2、12.8个百分点;执业(助理)医师高级职称占比分别为8.6%、3.8%,较2013年分别上升1.8、1.5个百分点,注册护士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分别为21.1%、17.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2013年上升2.1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较2013年下降2.2个百分点。2016年基层全科医生的招录人数较2013年减少1 207人,其中通过转岗培训招录的人数较2013年减少1 264人。结论 重点联系区县的基层卫生人力配置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据规划要求仍存在差距;基层卫技人员的学历层次得到提升,但高中级职称占比有待突破;基层高素质人才短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不足。建议继续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乔家骏  曾旖旎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5):3051-3055
目的 了解新医改前后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运行状况。方法 根据2008—2016年武汉市卫生财务年报,对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情况、服务量、服务效率和效益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6年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1.4%,可分配结余为负值,且可分配负结余规模有持续扩大趋势。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持续增长,由2008年的32.4%增长至2016年的60.0%,其中用于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资金年均增长率为7.7%;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59.4%降至2016年的37.7%,其中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由2008年的38.9%降至2016年的32.3%。承担的门急诊人次数由2008年的200.5万人次增长至2014年的398.8万人次,2015、2016年分别降至359.2、298.4万人次;出院人数由2008年的1.2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7.3万人, 2015、2016年分别降至5.3、4.1万人。病床使用率由2009年为80.9%下降至2016年的44.4%,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由2008年的61.2元增长至2011年的135.1元,之后大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年降至66.9元。结论 新医改以来,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运行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所增强,但医疗服务功能弱化;建议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调动社区人员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最终促进分级诊疗实现。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现况,预测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以江西省131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况调查方法收集数据,采用卫生服务需求法进行预测。结果 131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职工总数为4 7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 968人,占83.27%;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为0.3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数为0.28人。采用卫生服务需求法进行预测得出,131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门诊医生数为1 905人,公卫医生数为164人,护士数为2 069人,各类人员总数为5 690人。结论目前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配置应以服务人口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社区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2009—2011年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社会性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7个);应用文献复习法获取东部、中部、西部全国重点联系城市及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数据;多组人力资源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2009—2011年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工作人员总数平均为58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5人,平均56.1人/中心,13.6人/站;2009年全科医师和护士岗位培训率分别为81.74%、65.49%,且2009—2011年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率增高(χ2=14.197,P=0.001);医师中预防保健人员所占比例为7.33%,2009—2011年临床医师、护士数增加,预防保健人员数减少(χ2=7.004,P=0.136);医护比为1:0.77,低于卫生部1:2的标准;医师的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护士以专科和中专为主,2009—2011年医生和护士中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比例均降低(χ2=25.778,P〈0.001;χ2=0.437,P=0.804);医护人员的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且高级职称比例减少,初级职称比例增加(轷=140.128,P〈0.001;χ2=226.550,P〈0.001)。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已有=定数量规模,全科医师和护士岗位培训覆盖率较高,但医护比例不合理,人员学历、职称较低,预防保健人员数量少,政府部门应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温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调查,为社区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对该市人口密度较大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19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人力资源配置缺少整体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医护比例为2.67:1,未达到国家标准);全职医生匮乏(每万人仅配备卫生技术人员0.89人);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较低(学历结构,以大专为主,占50.7%;专业职称结构,以初级为主,占总量的79.6%);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等问题.结论: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规划,优化人员专业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并分析陕西省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高效灵活的用人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陕西省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分布,在陕北、陕南以及关中地区共抽取60所乡镇卫生院、3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机构,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别从其基本情况、任职资格、医护比例结构和培训情况等方面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人力资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对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2年人力资源样本数据分析结果显示:①全省乡镇卫生院平均每院的卫生人员与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较2011年减少;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中心卫生人员及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较2011年减少;而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和注册护士数量比2011年增加。②47家乡镇卫生院的351名医师中,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平均每院为3.85人,占51.57%;持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平均每院为2.26人,占30.20%;无证人员平均每院1.36人,占18.23%。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49名医师中,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平均每中心10.09人,占比78.62%;持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平均每中心1.97人,占15.37%;无证人员平均每中心0.77人,占6.01%。③47家乡镇卫生院平均医护比为1∶0.55,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医护比为1∶0.65。④47家乡镇卫生院中,25.93%的医师参加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22%的医师参加了半年以上培训,46.72%的医师参加了短期培训。结论陕西省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人员质量不高、结构分配不合理及医务人员培训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分级诊疗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其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探索工作。江苏省自2015年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目的 通过调查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就医意愿,探讨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引导患者就医流向、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江苏省6个城市,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每个城市选择4家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11—12月采用偶遇抽样法对上述4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门诊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的知晓情况、基层首诊意愿及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有42.5%(738/1 738)门诊患者知晓分级诊疗制度,39.9%(694/1 738)门诊患者知晓基层首诊制度。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职业类型、医疗保险类型、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地区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地区是影响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情况的因素(P<0.05)。48.6%(845/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4%(893/1 738)门诊患者首诊愿意选综合医院。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与不知晓基层首诊制度的门诊患者对首诊机构的选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门诊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知晓率较低、基层首诊意愿低,双向转诊中转上不转下问题突出。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规范双向转诊制度流程、完善分级诊疗支撑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的知晓程度、是否愿意社区首诊及其原因,目前尚缺乏相关信息。目的 调研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发现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居民进行有序就医,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3家核心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简称社区)就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从事医联体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情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社区首诊的选择情况,居民选择社区首诊与否的原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望。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调查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95.00%。646例居民中男336例(52.01%),女310例(47.99%);年龄:<40岁88例(13.62%),40~65岁264例(40.87%),>65岁294例(45.51%);健康状况:470例(72.76%)有慢性病史(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176例(27.24%)无慢性病史。52.94%(342/646)居民知晓社区首诊,45.51%(294/646)居民选择社区首诊。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及社区首诊选择率均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56.12%,165/29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近、交通方便(39.46%,116/294),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34.69%,102/294)。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社区就诊转至大医院方便,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认为自己是小病不用去大医院而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社区医生医疗水平不高、有耽误病情的危险(68.47%,241/352),双向转诊不便捷(64.77%,228/352),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48.01%,169/352)。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双向转诊不便捷,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低于无慢性病史居民,因社区药品不如大医院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期望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能治好(86.68%,560/646);加大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69.66%,450/646);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方便、快捷(65.94%,426/646)。结论 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应加大社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转诊服务能力,加快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朱庆  钟小碟  蒙仕珠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1):1058-1062
目的 分析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现状,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血压、血糖控制率为评价指标,应用描述性方法对海口市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患者管理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及慢性病防治服务开展情况,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7.54%、59.32%、68.18%;糖尿病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分别为20.28%、62.95%、66.59%。除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高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 195人,本科以上学历占20.92%,中级以上职称占22.18%。在与慢性病管理相关的36项服务提供上,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慢性病监测、推广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等6项工作开展比例高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差是造成海口市慢性病管理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并加大对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2007~2011年克拉玛依市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卫生人员构成情况及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2007—2011年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增长速度为51.51%,初级及以下占的比例由2007年的70.51%降至2011年的66.67%,本科及以上占的比例由2007年的12.82%增加到2011年的26.52%。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按服务人121分布的Gini系数为0.23,按区域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为0.42。结论 2007~2011年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人员数量逐年增长,但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稳定性不够和社区护理人员不足等问题,必须制定合理的公共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魏敏  周典  吕震  肖锦铖 《实用全科医学》2014,(2):286-287,330
目的对安徽省16市2012年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千人口卫生机构数黄山市最高(0.73个),阜阳市最低(0.23个),变异系数为32.6%。②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千人口职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4个指标亳州市均为最低,分别为1.69张、1.74人、0.60人、0.61人,铜陵市均为最高,分别为4.92张、6.34人、2.54人、2.62人。这4个指标在不同城市间的变异系数都很高,分别为33.8%、35.5%、35.5%、42.9%。③亳州、阜阳、宿州3个城市资源配置较差,合肥、淮南、铜陵等资源配置为优。④综合评价结果,安徽省内16市之间卫生资源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皖南地区优于皖北地区。结论运用秩和比法评价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统计方法科学,指标表达准确,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现状及满意度,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首先在江苏省13个市每市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8个已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每个机构中随机抽取3名开展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为研究对象,共计312名。于2016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家庭医生的基本情况、签约服务工作现状、对签约服务的认知和积极性以及对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9%。结果 296例家庭医生中,每例家庭医生已签约人数为0~8 380例,中位数为220(790)例;家庭医生认为合适的签约人数为0~3 000例,中位数为200(420)例。每日工作时间为9~10 h者150例(50.7%);从事签约服务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例为3%~99%,中位数为30%(30%);认为薪酬基本无变化者175例(59.1%);对签约服务内容认知很/比较清楚者254例(85.8%);对家庭医生职责很/比较明确者275例(92.9%);认为完全/基本能够胜任签约服务工作者260例(87.8%);很/比较积极参与签约服务工作者171例(57.8%)。城市家庭医生对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平均为(3.37±0.05)分,乡村家庭医生对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平均为(3.54±0.05)分;乡村家庭医生对签约服务中机构的重视与支持、上级医院提供的转诊服务、所在社会环境及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城市家庭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执业注册类别的家庭医生对签约服务的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称的家庭医生对签约服务的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人数与政策指导建议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进一步推进政策实施;家庭医生投入签约服务时间有限,需加强人员配备;家庭医生自我评估良好,参与积极性较好,需继续提升服务能力;家庭医生对个人发展满意度较低,需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