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9):3519-3523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有效手段。然而,其在一级预防中的获益尚存在一定争议,且由于担心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可能进一步影响了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的应用。基于现有的证据,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并不适用于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仅部分患者可从中获益。本文结合最新临床研究和权威指南,就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如适用人群、规范应用、出血防治等进行阐述,以改善其规范应用增加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2.
林琳 《国外医学情报》2005,26(12):30-30
最新研究显示,70岁或70岁以上尚无明显的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时,其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益处有可能被严重出血的风险增加所抵消,因此该疗法利弊参半。来自于澳大利亚霍巴 Tasmania 大学的 MarkR.Nelson 教授及其同事对此解释说,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大,但大多数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临床试验都是在中年人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中,比较实施不同指南推荐的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策略预期的获益与风险。方法:采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模拟所比较的不同策略:策略(1):对40~69岁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干预(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策略(2):对40~59岁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干预(2022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推荐声明》);策略(3):对40~69岁心血管病高风险且基线血压控制良好(150/90 mmHg以下)的人群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干预(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循环周期设为1年,模拟10年,获益指标包括增加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 QALY)和每预防一例缺血性事件的需治疗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风险指标包括每增加一例出血性事件的需应对危害人数(number ...  相似文献   

4.
<正>来自伦敦圣乔治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适度的获益和显著增加出血风险表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并不合理,可能只有在某些高危人群中才可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这项最近发表在《Arch Intern Med》杂志上的Meta分析,纳入了9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参与者共计10万余  相似文献   

5.
关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一项综述可能改变10年风险小于10%患者的治疗指南。John Abramson及其同事认为他汀类药物对于此类患者没有总体健康获益,相关指南不应被扩大化。  相似文献   

6.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了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基石地位,同时国内外指南也相继推荐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高风险人群的一级预防。随着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的发现,其在高血压中的运用受到广泛的重视,但阿司匹林易导致溃疡或黏膜糜烂而引起出血。中药三七、蒲黄具有活血、止血的双相调节作用。治疗高血压时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予以三七、蒲黄活血化瘀、止血治疗,用中药预防阿司匹林易致出血这一问题是临床治疗中的思路之一。本文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中的应用现况,阿司匹林致高血压患者出血,中药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英国一项荟萃分析对9项随机对照研究中逾10万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阿司匹林可大幅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但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服用该药,心血管和肿瘤死亡率并无下降,缘自获益被重要出血事件所抵消。论文发表于《内科学文献》(Arch Intern Med)。该研究结论不支持阿司匹林常规用于一级预防。然而研究者同时指出,各研究中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和出血的预后影响异质性显著,临床决策的制定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但是,最近的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和其他出血事件的风险可能超过了它在一级预防中的潜在益处。人们为减少阿司匹林对消化道的风险提出了很多策略,包括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保护消化道,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使用其他抗血小板制剂来替代阿司匹林。尽管PPI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阿司匹林引起的溃疡出血复发,但是用阿司匹林的替代品氯吡格雷并不能消除病人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高度风险。传统上,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导致溃疡并发症的方法有胃肠道保护剂和非选择性NSAID中COX-2抑制剂,但是最近的数据显示COX-2抑制剂和一些非选择性NSAID能增加心血管系统的风险。使用抗炎治疗的处方前,要考虑每个病人在消化道和心血管两方面的风险因素。在需要抗炎止痛有增加心血管风险的病人,非选择性NSAID和低剂量阿司匹林及PPI联合用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SIGN指南全面地给出了处理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证据及诊断和处理静脉曲张性和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建议。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指南建议停用阿司匹林或考虑换用其他替代药物。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植入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的患者常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此种方法虽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但却增加出血风险。根据SIGN建议,停用血小板凝集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出血,降低潜在出血或内镜治疗时诱发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急性期治疗中疗效明确,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用药,也是目前惟一被指南推荐用于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2011年以来,关于阿司匹林研究证据不断丰富,而新指南也对阿司匹林再次予以充分的肯定,夯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基石地位。  相似文献   

11.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被用作动脉血栓的一级预防,但是目前我国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上的使用率并不高,而且在临床使用上存在许多不规范。因此适用人群未能在阿司匹林防治心血管疾病上获得最大利益。本文就我国适用人群多、使用人群少、处方剂量不足等问题,指出阿司匹林在使用的最佳剂量和剂型上欠规范,同时结合阿司匹林研发力量及生产力度进行系统综述,以期扩大阿司匹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受益人群,对我国及世界的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阿司匹林在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防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收集上海市属社会福利院的住院老年人相关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实验室检查、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总体人群心脑血管一级预防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及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的推荐,计算阿司匹林实际使用率;二级预防按照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相关推荐,计算阿司匹林实际使用率。高血压和糖尿病亚组则分别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和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的相关推荐计算阿司匹林实际使用率。结果:563份有效调查表中396例患者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符合一级预防人群18例,实际服用4例,使用率为22.22%,符合二级预防人群396例,实际服用140例,使用率为35.35%;高血压亚组患者符合一级预防人群11例,实际服用2例,使用率为18.18%,符合二级预防人群334例,实际服用125例,使用率为37.43%。糖尿病亚组患者符合一级预防人群6例,实际服用1例,使用率为16.67%,符合二级预防人群112例,实际服用46例,使用率为41.07%。不符合指南推荐的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人群149例,实际服用阿司匹林14例,不合理使用率9.40%。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人群中曾服用阿司匹林者6例,停止服用2例,停用率33.33%,二级预防人群178例,停止服用38例,停用率21.35%。所有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96.20%为每日1次,3.80%为隔日1次,无不规律服用,98.10%人群服用剂量符合国内个指南的推荐剂量。结论:上海市属养老机构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人群阿司匹林使用率偏低,同时还存在不合理使用及停服阿司匹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主要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故而备受指南推荐。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横纹肌溶解、肝损和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尽管如此,其获益仍大于风险。本文讨论了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获益前景以及其机制,同时指出临床使用他汀药物存在的风险以及处理注意事项,旨在促进临床上规范地应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阿司匹林的心脏保护作用得到公认。一项对初级预防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个体受试者数据进行的荟萃(meta)分析表明,阿司匹林能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相对风险约20%。总的来说,其治疗的风险(即严重胃肠道出血和颅外出血)与收益大致相同,因此并不推荐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方案。meta分析并没有得出任何阿司匹林可能降低癌症病死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刘葳  李继敏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50-154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暴发状态。一级预防是最好的方法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开始于幼儿期,相关数据证明,积极治疗应始于早期并持续多年。指南推荐在医生处方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用于一级预防。他汀类药物是不可替代的、有临床依据的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危险的主要"武器"。近年来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磷脂酶A抑制剂等新的药物被不断发现、研究,同时,烟酸这样的老药,随着新模式的出现和不同角度研究的聚焦,也会受到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4):19-19
2006年5月美国卒中学会(ASA)发布了最新的脑梗死一级预防指南,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脑梗死一级预防进行了总结和规范。指南中指出,在脑梗死的一级预防药物治疗中,阿司匹林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唯一具有脑梗死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的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7.
王淑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139-1140
阿司匹林曾经仅被当作一种解热镇痛药,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价格低廉,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急性期应用,特别是在一级预防方面,可使心血管事件降低20%.现就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权  郭武  李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24-3025
阿司匹林是一个百年老药,历经大规模循证医学的考验,是在世界各个地方都能获得的价格很低廉的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急性期的应用。特别是在一级预防人群方面,可使心血管事件降低15%[1]。1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下列高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75mg/d~100mg/d)进行一级预防[2,3]。1.1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满意(<150/90mmHg),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龄在50岁以上;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糖尿病。1.2患有2型糖尿病,40岁以上,同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有早发冠心病家…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资料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一系列的大型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许多可能会从中获益的患者并没有接受阿司匹林的治疗或治疗剂量不足。我们在日常门诊工作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并做了随机抽样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周强  邵一川  汤胜杰  俞丹璐  姚雪林 《浙江医学》2020,42(16):1760-1762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22例,根据指南对有抗血小板治疗指证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配对分为两组,阿司匹林剂量75mg/d(75mg组)165例和100mg/d(100mg组)157例,持续随访3年,设定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评估阿司匹林治疗的获益及风险。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脂血症、早发心血管病史家族史、蛋白尿、脑梗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PL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过不同剂量的抗血小板治疗,两组糖尿病患者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75mg/d阿司匹林与100mg/d阿司匹林相比,对具有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的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获益无统计学差异,消化道出血发生风险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