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焦虑程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取6O例GAD患者,根据焦虑程度分为3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及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指标。将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HRV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低频功率(LF)、低频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均呈正相关(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焦虑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90例GAD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及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因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指标。将研究组、对照组进行HRV指标和HAMA评分相关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精神性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总分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24h每5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低频功率(LF)呈正相关(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大于或等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呈负相关(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重度GAD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背景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抑郁障碍(MDD)均可导致心率变异性(HRV)降低,进而增加其共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焦虑和抑郁情绪对HRV参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也缺少GAD共病MDD对患者HRV影响的相关研究。目的 探讨GAD和MDD对HRV参数的影响,以及GAD共病MDD的HRV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90例患者,其中GAD患者(GAD组)、GAD共病MDD患者(GAD共病MDD组)和MDD患者(MDD组)各30例,另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西省精神病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由临床医生使用自制的人口学资料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焦虑、抑郁情况。GAD组、GAD共病MDD组和MDD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周内,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完成HRV检查并进行分析,包括时域分析〔总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和频域分析〔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HAMA-17评分和HAMD评分与HRV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四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AMA-17评分高于MD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组和MDD组HAMD评分高于GAD组、健康对照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L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LF低于GAD组(P<0.05);GAD组和GAD共病MDD组HF低于MDD组、健康对照组,GAD共病MDD组HF低于GAD组(P<0.05)。MDD组HF、LF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GAD共病MDD患者LF、HF、LF/HF与HAMA-17、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GAD和MDD均可导致HRV降低,且与焦虑和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GAD共病MDD可能导致更低的HRV,需要临床医生关注其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法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培元养心法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之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及HAMA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及HAMA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改善(P<0.0...  相似文献   

5.
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冬梅  于波 《黑龙江医学》2008,32(6):417-418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07例AM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组(治疗组)58例,常规AMI对照组49例。治疗前进行HRV测定,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个疗程(28 d)后再次进行HRV测定。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DX)2、4 h去Holter正常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总功率谱(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1),LF/HF显著降低(P<0.01);②对照组:治疗后,SDANN、PNN50、LF、HF、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③治疗后参松养心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SDANN、RMSSD、PNN50、LF、MF、HF、TP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结论①常规AMI治疗(静脉溶栓、硝酸酯类及抗凝治疗),提高AMI患者的HRV;②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对改善AMI患者HRV更显著,且能改善自主神经平衡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推拿手法对阿片类药物成瘾后焦虑症及γ-氨基丁酸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进入甘肃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兰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同一脱毒阶段的药物成瘾后焦虑症患者74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戒毒组37例和推拿手法组37例,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精神性焦虑因子评分、γ-氨基丁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研究过程中常规戒毒组中途退出1例。推拿手法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戒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评分、精神性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推拿手法组低于常规戒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手法组γ-氨基丁酸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推拿可激活阿片类药物成瘾焦虑症患者内源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表达,缓解其焦虑症状,降低对药物的渴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线性及非线性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及与室性早搏数目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24h长程及5min短程HRV指标对77例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A组)和41例正常对照者(B组)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其中长程线性指标包括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 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短程线性指标包括低频功率标化值(LFn)、高频功率标化值(HFn)、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短程非线性指标包括中心边缘比(CER)、累积能量(CE)、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Es)、心迷走指数(CVI)、心交感指数(CSI),并分析A组的HRV指标与室性早搏数目的相关性。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的SDNN、SDANN、SDNN Index、RMSSD 、pNN50、HFn、LEs和CVI显著降低(P<0.05),LFn、LF/HF、CER、CE和CSI显著升高(P<0.05),其中CER、LEs两项指标表现出随着室性早搏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的趋势(P<0.05),CER、CE、CSI与A组的24h室性早搏数目呈正相关(P<0.05),LEs、CVI与A组的24h室性早搏数目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HRV显著下降,室性早搏数目随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而增多,非线性HRV评价自主神经功能较线性HRV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87例青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SCL-90)和心率变异性(HRV)测定分析,把正常人群(对照组)和青年抑郁症患者(观察组)测定的HRV指标、SCL-90得分分别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与饮食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观察组患者测定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01)。(3)观察组患者SCL-90得分与HRV指标具有相关性,人际关系敏感分别与HF、SDNN、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276、-0.217、-0.221、-0.230,P<0.05);敌对分别与HF、SDNN、PNN50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220、-0.279、-0.217,P<0.05);抑郁、睡眠与饮食均与LF/HF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217、0.272,P<0.05);精神病性与SDNN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221,P<0.05)。(4)观察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负向预测HF指标(β=-0.272,P<0.05)、RMSSD指标(β=-0.221,P<0.05)和PNN50指标(β=-0.226,P<0.05),睡眠与饮食正向预测LF/HF指标(β=0.262,P<0.05),敌对负向预测SDNN指标(β=-0.285,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并且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睡眠和饮食症状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采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改善焦虑情绪及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于江西康宁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焦虑评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认知功能(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精神状况(brief psychiatricrating scale,BPRS)。结果 研究组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疑病及自知力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定向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计算力及视空间运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干预12周后研究组BPR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睡眠效率、持续性、潜伏期、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睡眠药物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采取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升认知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焦虑抑郁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室性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早搏数量以及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治疗组控制率、控制+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以及频域指标LF/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高于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治疗组HAMD、HAMA水平低于治疗前、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有助于增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减轻抑郁与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结果等待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乳腺疾病中心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随机分组,50例为干预组,82例为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等待期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静息平和状态下心率、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冰冻结果等待期收缩压明显高于静息状态(P<0.05),干预组较静息状态无差异。两组患者HAMA评分(包括精神性焦虑因子和躯体性焦虑因子)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冰冻结果等待期均较基线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焦虑,且对照组评分高于干预组(P<0.05),其中精神性焦虑因子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P<0.01)。结论:冰冻切片等待期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强度,减缓患者躯体性及精神性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HRV)分析来定量测定55例P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时域及频域分析指标,并按HYS分期将不同病情程度的PD患者分为A、B、C三个亚组,分析PD患者及不同亚组的HRV情况.结果 PD组患者的时域分析指标如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SDANN)、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的均值(ASDNN)及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B、C亚组(rMSSD除外)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组频域分析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其中LF/HF随着病情加重,均值有下降趋势,但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HRV下降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特征及依帕司他对其的影响。 方法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2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帕司他组;依帕司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帕司他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各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时域指标包括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24 h内相邻的两个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心率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的比(LF/HF)的变化。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DNN、SDANN、rMSSD、PNN50、LF、HF、LF/HF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帕司他组治疗6个月后HRV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依帕司他可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首发抑郁症与复发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差异,探讨复发及病程对抑郁症患者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有偿招募的抑郁症患者81例,根据其实际病情分为首发抑郁症组(首发组,35例)和复发抑郁症组(复发组,46例)。同时有偿招募健康志愿者4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其HRV,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3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及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的差异,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探索抑郁症患者病程与各HRV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首发组病程短于复发组(P<0.05)。交互作用检验显示,HRV指标数据均满足协方差分析的平行性假设(SDNN:F交互=1.234,P交互=0.301;pNN50:F交互=0.382,P交互=0.766;LF:F交互=1.243,P交互=0.297;HF:F交互=1.071,P交互=0.364)。3组LF和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DNN和pNN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首发组和复发组SDNN和pNN50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组SDNN低于首发组(P<0.05)。对抑郁症患者(首发组+复发组)进行以年龄、BM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患者病程与SDNN、HF呈负相关(R=-0.372、-0.261,P=0.001、0.022),与pNN50呈边缘负相关(R=-0.224,P=0.050),与LF无直线相关性(R=-0.076,P=0.513)。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HRV降低的特点,复发者比首发者HRV更低,且患者病程与SDNN、HF呈负相关,提示抑郁症复发及病程延长会加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广泛性焦虑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与汉密顿量表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GAD)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关系.方法 选取GAD患者8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进行HRV指标测定及HAMA的评分,最后将HAMA指标与HRV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HAMA总分和因子分,HRV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MA总分与HRV指标中SDANN有相关性(P<0.05);躯体因子分与SDANN、LF有相关性(P<0.05);精神因子分与RMSSD、PNN50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RV指标与GAD患者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情况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案。方法应用holter-star 24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对39例确诊为高血压病不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和81例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频域、时域的检测。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百忧解和黛力新)30例和心理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8周后患者的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HAMD的评分。结果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SDNN、SDANN、TP、HF、LF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下降,与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PNN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上升,与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和心理治疗组8周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及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的测量值基本相似,均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存在有交感神经的张力进一步增加;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均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交感神经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抑郁障碍老年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因子变化及与临床症状、疗效之间的关联,为其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可能的客观标准。方法:收集符合ICD-10中抑郁发作、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年龄≥60岁,共109例。检测细胞因子、免疫因子,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抑郁焦虑及各项因子分指标。在基线及治疗末4周评估完成各项检测及评估。结果:患者组治疗前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及治疗后IL-1β均较正常对照组高;患者组治疗后IL-6、IL-10及TNF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患者组治疗后CRF、补体C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gG及Ig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基线处患者组IL-6与睡眠障碍,IL-8,IL-10与日夜变化,TNF与焦虑/躯体化、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均正相关(P<0.05或P<0.001)。患者组治疗前后IL-8浓度变化与HAMD阻滞因子分减分负相关,TNF浓度变化与HAMA因子精神性焦虑减分、HAMA因子躯体性焦虑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存在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以体液免疫应答介导为主;TNF浓度变化作为判断老年抑郁障碍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性生活能否引起新的心肌缺血、损伤。方法 首发心肌梗死男性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佩戴动态心电图进行性事试验及体力试验。检测两种试验心率变异性(HRV),定量分析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相邻窦性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低频(LF)及高频(HF)指标。结果 检测HRV中SDNN、SDANNI、RMSSD、LF、HF,性事试验分别平均为95.3ms、76.5ms、18.3ms、738.5ms2、520.7 ms2;体力试验分别平均为114.5ms、87.4ms、25.4ms、583.7ms2、548.5ms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进行性生活可诱发新的心肌缺血、损伤。HRV可定量分析迷走神经张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助于对心肌梗死后性生活安全性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青年广泛性焦虑(GA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心理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并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RV时域、频域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帕罗西汀能提高广泛性焦虑患者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同时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改善交感-迷走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对心率变异性的频谱分析探讨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0例焦虑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对其分别进行 EPQ个性测定及HAMA、SAS、TAI心理评定,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对心电图进行AR谱分析后获得心率变异性(HRV)的LF、LF/HF成份并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下,病例组LF和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因子分与LF/HF呈正相关(r=0.49,r=0.46,P<0.01);EPQ与HRV无相关性.2)病例组视频刺激后LF和LF/HF均显著性增大. 结论焦虑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应激下生理反应是以交感神经活动调节为主的,焦虑严重程度也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