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与面罩吸氧两种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N-CPAP组(观察组)及面罩吸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pH、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结论N-CPA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氧方式,能够改善NRDS患儿的血气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通气方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佛冈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NRDS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方案,观察组采用加热湿化高流量氧鼻导管通气(HHFNC)方案,比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症状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无创组各43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常规机械通气,无创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儿(1)治疗后治愈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治疗前及治疗后1h、6h、24h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吸入氧浓度(FiO2)],(3)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无创组治愈率(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74.42%)(P<0.05);无创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无创组治疗后各时间PaO2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aCO2、FiO2、OI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无创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98%)显著低于常规组(23...  相似文献   

5.
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现察无刨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Y)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B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接受NIPPV治疗的ABDS患者,分析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的变化.结果 NIPPV治疗成功为12例,成功率为54.6%,10例治疗失败患者全部改用有创通气,死亡9例,总病死率为40.9%.NIPPV治疗成功组中,患者在治疗1~2h、8h、24h的PaO2/FiO2、SpO2、RR、H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NIPPV治疗失败组中.治疗1~2hPaO2/FiO2、SpO2、RR、HR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与NIPPV治疗成功组治疗的PaO2/FiO2、SpO2、RR、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IPPY对病情相对较轻的ARDS患者是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在早期可选用NIPPV治疗,但是对病情危重的ARDS患者治疗效果差,应及时改用有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方式(LISA)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丹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4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8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拔管(INSURE)技术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试验组采用LISA技术行PS给药。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_(2)/FiO_(2))、pH值等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_(2)、PaO_(2)/FiO_(2)指标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_(2)指标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PaO_(2)、PaO_(2)/FiO_(2)指标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表达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等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SH-Px、SOD等指标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MDA、AQP-1、AQP-5等指标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GSH-Px、SOD等指标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QP-1、AQP-5等指标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总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而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颅内出血(ICH)等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及氧化应激指标,减少患儿总氧疗、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时间,同时也不会增加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阳梅  张天英 《吉林医学》2021,(5):1107-1109
目的:研究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遵循通气技术差异分组,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3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观察临床疗效、临床各指标用时以及治疗后血气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ARDS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H PaCO2 PaO2)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于通气4h后,血气指标开始改善p〈0.05,到通气结束时,对比通气前PO2-PaO2及呼吸频率(RR)明显改善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6例ARDS患者采用面罩实施NPPV,根据NPPV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两组病人NPPV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NPPV治疗成功9例,成功率为56.25%,7例NPPV治疗失败后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其中5例死亡,总死亡率为31.25%.NPPV成功组9例均为ARDS早期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z、SaO2、RR都有明显好转.NPPV治疗失败组全为呼吸窘迫较严重的ARDS患者,治疗两小时后PaO2/FiO2、HR、PaO2、PaCO2、SaO2、RR无明显变化.结论 NPPV对部分ARDS患者有良好的通气支持作用,尤其是ARDS的早期阶段.选择适当的患者应用NPPV进行早期干预,合理选择呼吸机、呼吸模式和治疗参数,并注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有效改善肺的氧合,缓解呼吸窘迫,减少有创通气.若NPPV治疗失败,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做有创通气,避免盲目的 观望等待,延误了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NRDS患儿的撤机过程中,采用NCPAP过渡是否比直接脱机更能提高撤机的成功率.方法:将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随机分成NCPAP过渡组和直接脱机组,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和用氧天数,并观察两组呼吸暂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气漏、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NCPAP过渡组45个患儿有41个成功撤机(占91.1%),直接脱机组36个患儿有25个成功撤机(占69.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用氧时间两组无差别;并发症方面,两组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有显著差别.结论:在NRDS患儿撤机时使用NCPAP过渡模式比直接脱机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吴志兴 《当代医学》2021,27(28):81-83
目的 探究Bi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RDS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BiPAP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与血氧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2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RDS患儿实施Bi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张文明  陈宏香 《吉林医学》2012,33(13):2733-273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早产儿NRDS患儿98例,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组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上机时间、上机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以及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FOV组上机后2 h、8 h、24 h的血气分析值和氧合指数明显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HFOV组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早产儿NRDS较CMV能更好地改善氧合,更快地下调氧浓度,减少上机时间和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3例,根据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2h、24h的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比较两组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2h及24h,观察组患儿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儿感染、颅内出血、呼吸暂停、肺气漏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张艳  李书芳  蒋秀芳  雷延龄 《西部医学》2018,30(9):1361-1364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早产儿呼吸窘迫征(RDS)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指标、呼吸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自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RDS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NAVA模式行辅助通气,对照组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行辅助通气。治疗后对两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相关参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观察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动脉血pH、SpO2、PaO2、PaCO2以及Pa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R、MAP、PIP、EAdi峰值、EAdi谷值、MVi、VTi、WOB等呼吸力学相关参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膈肌电活动信号、RR、PIP以及WOB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RDS的治疗中,应用NAVA通气模式可有效缩短触发延迟,能以更低的气道压力实现同样的气体交换,还可减少膈肌负荷,降低气道峰压及呼吸做功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最优的机械通气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林丽  胡文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10-111,11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45例早产儿NRDS,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治疗期间积极做好用药前药物及患儿准备,用药中注意给药中的配合、加强病情监测,给药后注意保暖和体位护理,加强病情监测和气道管理以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结果所有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2h、6hPaO2均有明显上升(P〈0.01),PaCO2均有明显下降(P〈0.05)。1例Ⅳ级患儿用药后12h予以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1次。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共发生并发症8例,包括肺气肿2例、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肺出血1例、呼吸暂停1例、脑出血1例;其中43例痊愈出院,另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与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NRD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痊愈率较高。治疗期间做好给药前准备、给药中良好配合及用药后注意保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气道护理,加强抗感染,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53例;其中39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有161例患者未行无创通气.比较治疗前后各项通气指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无创通气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显著改善(P<0.05).并且总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显著低于未行无创通气组(P<0.05).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能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许红 《安徽医学》2013,34(7):943-945
目的分析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胎龄,将≥34周的18例新生儿作为(近)足月组,34周的22例新生儿作为早产组,比较两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近)足月组剖宫产率、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及呼吸机使用率明显高于早产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近)足月组低于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足月组治愈率低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近足月及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早产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近)足月新生儿以对症治疗与呼吸支持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口服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发生NRDS的早产儿(胎龄大于28周且小于34周)82例为NRDS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个亚组(亚组1接受常规治疗,亚组2在出生后24 h内予1 000 IU/d维生素D3及常规治疗),选取同期未发生NRDS的早产儿84例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各组患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并对2个亚组患儿NRDS疗效进行比较。结果:NRDS组患儿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RDS亚组2比亚组1患儿治疗第5天有更低的Downes呼吸窘迫评分和PaCO2水平,更短的住院时间以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维生素D在早产儿尤其是NRDS患儿中普遍缺乏,给予1 000 IU/d维生素D3作为NRDS患者的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NRDS早产儿的疾病严重程度、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