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 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主观症状严重程度。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血清TIg E、ECP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82.2%,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流涕、鼻塞、面颊部疼痛、头痛和嗅觉减退等症状的VAS评分降低,评分分别为(1.84±0.89)vs(3.12±1.03)、(1.87±0.81)vs(2.55±1.14)、(1.24±0.86)vs(1.88±0.79)、(1.15±0.54)vs(1.97±0.83)和(1.84±0.73)vs(2.18±0.84)分,血清TIg E、ECP水平降低,分别为(58.62±7.36)vs(64.39±7.18)k U/L和(4.25±0.84)vs(5.01±1.07)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分别为(1.27±0.46)vs(2.62±0.53)ng/ml、(5.13±1.24)vs(9.54±2.23)pg/ml和(282.63±32.42)vs(315.84±35.89)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良好,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Ig E、ECP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部疼痛、面颊疼痛、嗅觉障碍、流涕、鼻塞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可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辅助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鼻内窥镜下Messerklinger术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慢性鼻窦炎患者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观察组黏液纤毛清除速度、黏液纤毛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精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改善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肌肉注射,对照组单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胎盘多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按数字列表法将2012~2013年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有效率和血清总IgE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第1疗程治疗有效率为81.67%,第2疗程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75.00%,两组比较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第1疗程、第2疗程血清总IgE水平分别为(132.38±29.58)IU/ml、(76.5±19.04)IU/ml,较对照组的(153.31±30.45)IU/ml、(106.38±21.19)IU/ml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起效快,血清总IgE水平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EOS)、集落刺激因子(CSF)、白介素(IL)-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部症状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OS、CSF和IL-5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经丙酸氟替卡松和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EOS、CSF和IL-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EOS、CSF和IL-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OS、CSF和IL-5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能显著降低其血清EOS、CSF和IL-5水平,且CSF和IL-5水平的变化与EOS的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28-3630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有效性。方法取83例鼻息肉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鼻内镜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术+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观察两组鼻窦、ECP、TIgE治疗前后变化,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鼻窦病情评分及ECP、T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14.63%)(P<0.05)。结论对鼻息肉施以鼻内镜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复发率低、鼻窦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婕  李玲 《系统医学》2023,(21):151-154
目的 探讨慢性湿疹患者接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干扰素-γ(interferon γ, IFN-γ)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接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升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地氯雷他定在慢性鼻窦炎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02-3403
选取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水平显著低对照组,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可提高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64-1265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和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睡眠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和睡眠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及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且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且不良反应少,是安全而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药熏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7、14、28d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观察组7、14、28d总有效率达80%、96%、98%高于对照组的56%、6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9例患者复发率为8.16%,对照组36例复发率为30.56%,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彭光玲  陈靓  李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491-2493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停药4周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性高,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8%,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置入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50例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药物组(75例,常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膨胀海绵填塞+常规药物)和支架组(75例,功能性内镜鼻窦术中置入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常规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支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支架组的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CT)Lund-Mackay评分低于药物组,嗅觉功能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支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置入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治疗可有效促进其鼻腔黏膜及嗅觉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及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的120例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上颌窦穿刺治疗的120例青少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各个类型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的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4、8周观察组的血清ECP、总IgE及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并可有效降低其相关血清因子。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50-1651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选择的110例患者均为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变应性咳嗽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单纯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止咳效果,并从发生恶心、头痛、肝肾功能异常、血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比较两者的安全性。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51例,对照组4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总计发生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咳嗽的情况比较特殊,联合使用枸地氯雷他定和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儿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34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氯马斯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干扰素-γ和组胺表达水平,治疗前后白三烯B4、白三烯C4和白三烯E4表达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06%高于对照组的73.13%(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2和组胺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γ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白三烯B4、白三烯C4和白三烯E4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6%低于对照组的19.40%(P0.05)。结论: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五味石膏汤加减、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味石膏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 00%(P 0. 05)。治疗前,2组流清涕、发作性鼻痒、鼻甲肿大、鼻塞等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嗜酸粒细胞(EOS)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 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 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五味石膏汤安全、有效,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每日一次,每次8.8 mg;对照组采用依匹斯汀胶囊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0 mg,两组患者连续用药28 d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与对照组90.00%(4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依匹斯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剂,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治疗期间耐受性较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用药习惯,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