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士昌 《医学信息》2019,(22):172-174
目的 探讨标本温度、存储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提高检验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我院检验科接受肝功能生化检验的2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0 ml/管,共6管,比较常温及4℃环境,即刻及存储12 h检验,溶血及无溶血标本中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无溶血标本的DBIL、AST、ALT、ALB水平高于溶血标本,ALP、TP、TBIL水平低于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与4℃保存标本的DBIL、TBIL、AST、ALT、ALB、ALP、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与存储12 h标本的DBIL、TBIL、AST、ALT、ALB、ALP、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样标本保存温度、存储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甚微,但是溶血会对检验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在采血后特别注意标本状态变化,规避溶血现象,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胆道端-端吻合术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道壁横行修补术治疗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2月重庆地区3家肝胆外科中心的87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患者。18例行缺损胆道壁横行修补术的设为A组,3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的设为B组,37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治疗的设为C组;记录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直径及手术时机;比较三组手术时长、总住院时间、术后胆道狭窄、胆管炎、出血及胆漏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9.24±43.61)min,多于A组的(101.23±32.11)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少于B组[(119.24±43.61)min vs(175.56±41.5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胆管狭窄、胆汁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为21.88%,高于C组的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为(11.45±5.32)d,多于A组的(9.52±4.1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住院时间少于B组[(11.45±5.32)d vs(17.71±5.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管损伤采用胆管端-端吻合术手术时间短,患者总住院时间少,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低,不增加术后胆管狭窄及胆汁漏的风险,治疗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欢  李秀惠 《医学信息》2019,(12):67-69
目的 分析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及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作为急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4例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患者35例作为乙肝肝硬化组,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比较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在ALT、AST、TBIL、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与乙肝肝硬化组在ALT、AST、ALB、TBIL、DBIL、PT、PTA、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乙肝肝硬化组在ALT、AST、ALB、PT、PTA、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TG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与乙肝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CHO水平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与乙肝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在HDL-C、LDL-C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逐渐降低,以TG下降为主,与肝功能损伤有关,是评估乙型肝炎病程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肝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欧林巴斯Aul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8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中肝功能各项指标及29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并与生理性黄疸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中TBIL、AST、ALP、GGT、TBA差异显著(P〈0.01)。DBIL、ALT、5’-NT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肌酶各项指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功能及心肌损伤。肝功能及心肌酶谱的检测,对了解患儿肝脏及心肌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洛铂联合表柔比星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133例,所有患者接受灌注化疗和化疗栓塞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采用洛铂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对照组接受顺铂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肝功能(ALP、ALT、AST、TBIL)及毒副反应。结果 实验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7.32%,高于对照组的6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24 个月后,观察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P、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AST低于对照组、TBI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肾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铂联合表柔比星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近期疗效及患者远期生存期率高于顺铂联合表柔比星,其肝功能损害和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氧化损伤的情况。方法75例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于正常上限值(ULN)的CHB患者,按TBIL为ULN的倍数分为A、B、C、D、E五组。测定患者血清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维生素C(VC)、维生素E(VE)浓度,并做出统计分析。11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16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为携带者组。结果各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DA、XOD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VE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XOD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VC、V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HB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MDA、XOD浓度与TBIL水平呈正相关(r=0.670,P〈0.01;r=0.737,P〈0.01);VC、VE浓度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r=-0.463,P〈0.01;r=-0.247,P〈0.05)。各患者组间的比较:除A、B组间外,其余各组间MD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E组间XOD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E组,B、C、D组与E组间V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E组间V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体内存在氧化-抗氧化功能障碍,血清TBIL水平升高时氧化损伤程度加重。HBsAg携带者体内氧化损伤程度不高。抗氧化损伤可能有助于CHB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胆红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的患者147例,按照是否有CAS分为单纯糖尿病组(85例)和糖尿病合并CAS组(6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并观察各组hs-CRP、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胆红素与CAS的关系。结果 hs-CRP、D-二聚体和HbA1C水平依次从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和DM合并CAS组递增,而胆红素中的TBIL和DBIL出现依次递减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BIL的各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的hs-CRP、D-二聚体和HbA1C水平随着CAS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1),而胆红素中的TBIL和DBIL水平随着分级的增加出现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分级的I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D-二聚体、HbA1C和胆红素参与了T2DM的发病过程,与CAS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载量与抗HCV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门诊,住院,体检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病人,男150人,女229人,年龄32-87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病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8项指标,按HCV RNA病毒载量数分HCV RNA阴性组,HCV RNA低中水平组,HCV RNA高水平组.结果 三组年龄分布比例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但低中水平女性比例比男性略高;三组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完全相同(P <0.05或P<0.01),其中HCV RNA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血清ALT、AST、GGT、ALP、TBIL与阴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或P<0.01);TP、ALB、DBIL三组间比较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结果呈下降趋势,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ALT、AST、TBIL也有明显差异(P<0.05),病毒载量越高ALT、AST的结果越高,经干扰素治疗后随载量的下降肝功能酶类指标也随之下降.结论 不论病毒载量的高低只要HCV RNA持续阳性,都可导致肝细胞的损害和肝功能的异常,临床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PCR实时荧光探针技术方法先进,技术成熟,结果稳定,能早期诊断HCV感染者,有助于临床早期抗病毒治疗,防止HCV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左肝蒂阻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7天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69.11±54.43) min vs(211.72±31.64) 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 [(2.89±1.41) d vs(4.81±1.58) d],术后排气时间[(24.80±6.31) h vs(45.13±9.80)h],术后住院时间[(9.51±2.38) d vs(14.19±2.86) d]均优于开腹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是肯定的,与以往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0.
刘申颖    施彦卿    梅鹏飞    李志英    雷霞   《医学信息》2019,(22):87-9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中晚期肝癌(HCC)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在我院诊断为Ⅲ~Ⅳ期HCC的患者85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28例)、B(29例)、C(28例)三组,A组患者用PEI开始治疗,1~2周后予PRFA治疗;B组患者先行PRFA治疗,1~2周后行PEI治疗;C组患者同时接受PEI和PRFA治疗。随访6个月~3年,比较三组患者生存率、肿瘤消融坏死体积、消融后体积、完全消融率、无水乙醇用量、射频能量及肝功能损害指数(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A组患者生存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肿瘤消融坏死体积大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消融后体积小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完全消融率为82.76%,高于A组的71.43%和C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无水乙醇用量、射频能量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和PRFA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且有效的,其中以PEI联合PRFA序贯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研究表明可以用钳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目的:采用钳夹法建立大鼠胆管缺血狭窄动物模型。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用2枚显微血管夹夹闭一段长约0.8 cm的胆总管90 min,假手术组仅暴露胆管未夹闭。术后21 d两组大鼠均经静脉胆道造影,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进行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浓度测定。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钳夹部位以上胆管明显扩张,静脉胆管造影示胆管扩张,壁光滑,狭窄部位以下胆管未显影。3只(16.7%)胆道未显影,但解剖动物时发现其肝脏肿大,微呈绿色,钳夹处胆总管闭锁,胆总管扩张。模型组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高于假手术组(P < 0.05)。结果证实,实验采用血管夹钳闭缺血法成功构建了大鼠胆管缺血狭窄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更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87只,完全随机法分组,其中移植组48只、非移植组36只、假手术组3只,实验共分胆管-胆管重建移植组、胆管-十二指肠重建移植组、胆管-胆管重建+肝动脉结扎非移植组、胆管-胆管重建非移植组、胆管-十二指肠重建+肝动脉结扎非移植组、胆管-十二指肠重建非移植组和假手术组7组.各手术处理组以出现明显胆道并发症或移植后14 d作为观察时间终点.通过肝脏大体标本肉眼观察、病理学检测和血清学分析等判断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 移植组总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69.6%,明显高于非移植组(25.0%)和假手术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移植组和非移植组中,胆管-十二指肠重建组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胆管-胆管重建组(90.9%比50.0%,38.9%比11.1%,均P<0.05).非移植组中,结扎肝动脉组的胆道并发症高于不结扎肝动脉组(38.9%比11.1%,P<0.05).结论 经典"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改进.就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而言,胆管-十二指肠重建方式并非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一期手术与经典的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分期手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4月—2020年8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细径胆总管(直径≤0.8 cm)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21例,其中男80例、女41例,年龄18~84岁。根据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何迎 《医学信息》2018,(6):174-176
目的 探讨Bulldog夹在三孔法腹腔镜保胆石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4年7月~2016年 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三孔法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病例36例,术中均于胆道镜取石操作前采用Bulldog夹临时阻断胆囊管,观察并记录结石标本的性状、分布和数量,检测术后肝功能及炎症反应情况,并对手术前后胆囊声像学表现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其中小胆石者(<0.3 cm)占22.22%,胆色素结石者占52.78%,胆道镜证实胆囊管结石者为13.89%。术后第3天,观察组平均TBIL、DBIL、ALP均处于正常范围内,PCT及CRP水平亦未超过正常值上限;与术前相比,术后2月彩超复查胆囊壁厚度(2.37±1.42 mm vs 2.25±0.72 mm),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未发现胆囊腔内残石及胆管扩张病例。结论 Bulldog钳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胆囊管暂时阻断器械应用于GPLC术中,在提高胆囊管结石清除率的同时,有效防止胆石溢入胆总管,且不会增加术后胆囊炎、胆囊动脉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辅助治疗黄疸型病毒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黄疸型病毒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肝等治疗措施,研究组加用苦黄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BIL、DBIL、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巩膜黄染、身黄、尿黄、纳差、肝区叩痛、倦怠乏力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巩膜黄染、身黄、尿黄、纳差、肝区叩痛、倦怠乏力积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愈显率8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辅助治疗黄疸型病毒肝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或部分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患者与单纯AIH患者临床特点及并发症,为改善AIH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99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IH患者149例,根据合并症分为无合并病的AIH组(68例)、AIH合并PBC组(AIH-PBC 组,41例)及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AIH-肝外组,40例),比较三组临床特点、并发症、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情况。结果 ①AIH-PBC 组及AIH-肝外组年龄低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共有的临床症状为瘙痒、黄疸、乏力、食欲不振及腹部不适,其中AIH-PBC组瘙痒症状患者多于AIH组、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黄疸、乏力、食欲不振及腹部不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IH-PBC 组ALT低于AIH组及AIH-肝外组,ALP、GGT高于AIH组及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外组的AST、DBIL高于AIH组及AIH-P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肝外组IgG水平高于AIH组及AIH-P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ANA、ASMA、SLA、LK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PBC组AMA、AMA-M2 阳性率高于AIH组、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三组均以界面性肝炎和淋巴细胞浸润表现居多,其中AIH-PBC组胆管病变、胆汁淤积高于A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三组并发症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癌、肝移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三组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IH-PBC组2~5年肝纤维化/肝硬化进展率高于AIH组及AIH-肝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PBC的AIH患者比单纯AIH患者诊断年龄早,肝脏炎症反应轻、胆管病变重;比AIH及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更易出现瘙痒、胆汁淤积更重、胆管损伤更严重,且肝纤维化/肝硬化速度更快。AMA、AMA-M2可作为AIH合并PBC的鉴别指标。另外,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存在肝功能损害,IgG对其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LC+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LC+LCBDE组和LC+EST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Oddis括约肌损伤发生率。结果 LC+LCBD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1.52±25.71)min、住院时间(8.13±2.35)d、并发症发生率(15.38%)、Oddis括约肌损伤发生率(3.85%)均低于LC+EST组的(167.12±35.24)min、(10.37±3.25)d、48.07%、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和LC+EST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微创手段,LC+LCBDE方案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同时能保护Oddis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