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CT量化评分分类系统的构建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王国杰  陈晓波  叶颖  王颖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0):3770-3775
目的 参照超声检查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尝试建立以结节CT征象为基础的甲状腺结节CT量化评分分类系统,并探讨其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CT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0月—2015年8月诊治的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34个结节)为训练组,2015年9月—2016年6月诊治的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61个结节)为验证组。分析训练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11项CT征象的差异,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征象的OR值并赋值评分,算出每个结节赋值评分后绘制其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界值,构建甲状腺结节CT量化评分分类系统。分析该分类系统对验证组甲状腺结节的分类诊断价值。结果 11项CT征象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结节数目、结节形态、结节边界、结节边缘、结构成分、钙化类型、强化方式、甲状腺包膜完整性、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赋值评分诊断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95%CI(0.871,0.971)〕,最佳诊断界值为9分。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以甲状腺结节CT量化评分分类系统中1、2、3类为良性结节,4、5类为恶性结节为标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6.67%(13/15)、89.13%(41/46)、72.22%(13/18)、95.35%(41/43)、88.52%(54/61),AUC为0.872〔95%CI(0.742,1.000)〕。结论 基于结节CT征象构建的甲状腺结节CT量化评分分类系统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卢振如  黄显龙  邹兴红 《重庆医学》2016,(34):4784-4787
目的 探讨CT征象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0倒甲状腺结节(38个结节)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由2名及以上高年资医师就所有CT征象进行判读,结合病理资料,分析甲状腺结节CT各征象对定性的价值.结果 33个良性结节表现为境界清晰,有完整或不完整强化包膜,结节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有未强化囊变坏死区,强化时间密度曲线27个为流出型,6个良性结节因囊性部分多,实性部分少,无法准确测量CT值无法分型,4个结节出现钙化,形态为斑状、结节状、环状粗钙化,1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颈部Ⅵ区出现相同表现形式结节;5个恶性结节表现为边缘模糊结节,无包膜,时间密度曲线为缓升平台型,3例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2个结节出现钙化,为斑点状成簇分布钙化.结论 依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是首要指标;结节边界、有无包膜、钙化形态、时间密度曲线等CT征象是进行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检查对甲状腺滤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滤泡性病变患者97例,其中肿瘤性滤泡性腺瘤(FAN)80例,滤泡细胞癌(FC)17例;对其术前超声及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本组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为FAN57例,FC9例,灵敏度为68.0%(66/97);CT检查结果为FAN55例,FC8例,灵敏度为64.9%(63/97);超声联合CT检测的灵敏度为91.7%(89/97),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和CT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CT检查能对甲状腺滤泡性病变的良恶性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PTMC)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NG)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甲状腺微小结节160例(240枚)患者行CT检查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结果分为PTMC组105枚,MNG组135枚。对比2组CT图像征象检出情况、结节与腺体体积差异以及结节、腺体平扫与增强扫描CT值。结果 PTMC组混合钙化低于MNG组,瘤体不规则、细颗粒状钙化、结节单发、增强后边界模糊、边缘中断征高于MN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组右叶体积、左叶体积小于MNG组,结节体积、峡部体积大于MN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腺体、结节增强和平扫CT值与MN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PTMC、MNG的瘤体发生状态、钙化情况、边界、形态差异明显,可经CT图像特点、腺体与结节体积差异鉴别诊断PTMC、MNG。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点,评估现有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7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术中冰冻和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现有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①1?474例患者中男286例,女1?188例。良性结节占77.40%,恶性者占22.60%;男性患者结节的恶性率高于女性患者(28.3% vs 21.3%,P<0.05);②单、多发结节的甲状腺癌发生率分别为33.1%和27.6%,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结节边缘、内部结构、回声类型、内部微钙化、血流分布、颈淋巴结等超声特征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组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周边缺乏声晕、内部粗钙化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冰冻切片确诊率为96.0%,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为91.9%,假阴性率为0.5%。石蜡切片共发现微小癌67例,有26例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8.8%。结论甲状腺结节以女性高发,但男性恶性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术中冰冻检查对于明确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和术式的选择具有关键性作用,是一种较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与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腺结节的显示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CDUS、MSCT及临床资料。分别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的高低及对包膜、钙化及其内部密度均匀性的显示能力。结果5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病理共检出113枚结节,113枚结节均可见包膜,瘤周或瘤内有钙化灶43枚,无钙化灶的70枚瘤体内密度均匀32枚,不均匀38枚。术前CDUS、MSCT分别检出97枚(85.8%)、89枚(78.8%)结节,有包膜的结节分别为88枚(90.7%)、73枚(82.0%),有钙化灶结节分别为43枚、43枚(100.0%),结节内密度不均匀分别为37枚(68.5%)、21枚(45.6%)。术前CDUS与MSCT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及对包膜及钙化的显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US对瘤内密度均匀性显示能力优于MSCT(P<0.05)。结论 CDUS与MSCT对甲状腺结节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显示能力,但CDUS对包膜、钙化及瘤内密度均匀性显示能力方面优于MSCT,CDUS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 对甲状腺良恶性钙化结节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6 年12 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04 例甲状腺钙化结节的CT 及临床资料,根据钙化形态将其分为细颗粒和粗颗粒钙化;根据钙化在结节中的位置,分为中央和边缘;统计细颗粒钙化、中央及两者联合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良恶性结节的钙化类型、钙化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恶性结节是否细钙化+ 中央位置、粗钙化+ 边缘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细颗粒钙化和中央位置为标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81.3%(95%CI :67.0,95.5),特异性为89.3%(95%CI :80.9,97.6);以粗颗粒钙化和边缘位置为标准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敏感性为80.4%(95%CI :69.6,91.1),特异性为90.6%(95%CI :79.9,101.3)。结论 甲状腺结节中出现细颗粒状钙化及位于中央为CT 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重要征象,甲状腺结节中出现粗颗粒状钙化及位于边缘为CT 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甲状腺单发结节的CT影像特征,提高CT对甲状腺良恶性单发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对其CT表现包括周围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结果85例病变中,甲状腺癌28例,腺瘤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恶性病变多表现为实质结构、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微小钙化,以及周围结构侵犯和颈部琳巴结肿大,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恶性病变组实质部分强化峰值和强化幅度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结论CT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掌握病变的CT影像特点能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能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别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治疗的337例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①恶性结节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结节的纵径和横径小于良性结节组患者(P<0.001);②恶性结节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升高比例高于良性结节组;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升高比例低于良性结节组(P<0.01);③恶性结节组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增大、结节内低回声、结节纵横比>1、形态欠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或不清晰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④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回声、有钙化、形态欠规则或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欠清晰或不清晰是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岁,恶性结节患病率下降5.4%(P<0.05)。结论 超声提示低回声、有钙化、形态欠规则或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欠清晰或不清晰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年龄与甲状腺癌患病风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甲状腺结节的CT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甲状腺癌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甲状腺包膜受侵,病变内簇状微小钙化,淋巴结转移;甲状腺良性病变边界较清楚,钙化多位于病灶周边,且多为粗颗粒状钙化,无周围组织受侵,淋巴结转移等改变.结论 CT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结节CT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90例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病例采用常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由2名高年资医师对病例的CT征象进行评价并给出CT诊断,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CT诊断良性结节79例,甲状腺癌11例,病理学检查示良性结节83例、甲状腺癌7例。CT诊断良性结节准确率为95.18%(79/83),良性结节有诊断意义的CT征象为边缘清楚、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及无淋巴结转移,占93.98%(78/83),恶性组仅1例出现[14.29%(1/7)],甲状腺癌主要CT征象有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混杂不均,多伴有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转移[71.43%(5/7)]。结论 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掌握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主要CT征象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朱国华 《中外医疗》2013,32(2):61+63-61,6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从2009年2月—2011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1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一期即愈合,无切口感染,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等并发症发生。其中暂时性声音嘶哑者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者2例。痊愈82例,占45.6%;好转88例,占48.9%;无效10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5%。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钙化结节的分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研究了27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声像图,将钙化结节分为4型:①微钙化型;②内部粗大钙化型;③环形或周边粗大钙化型;④假性钙化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271例患者中钙化结节122个,其中微钙化型结节57个(恶性48个,良性9个),内部粗大钙化型结节17个(恶性7个,良性10个),环形或周边粗大钙化型结节16个(恶性1个,良性15个),32个假性钙化结节均为良性病变,甲状腺不同类型钙化结节的良恶性具有明显差异。微钙化型结节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5.75%及96.05%。结论甲状腺钙化结节的超声分型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4.
乔晓玲  张新源 《医学综述》2012,18(23):4086-4087
目的研究B超与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行B超和ECT显像检查,并于术后与行常规细胞病理诊断相对照,比较3种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癌合计23例(9.01%),甲状腺腺瘤合计181例(70.98%),甲状腺囊肿合计15例(5.88%),结节性甲状腺肿合计31例(12.16%),甲状腺炎合计5例(1.96%)。在术前经B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有13例,诊断正确率为56.52%;在术前经ECT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有16例,诊断正确率为69.57%。结论 ECT和B超检查在进行甲状腺结节诊断时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其他有效检查方法,并且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传明 《中外医疗》2016,(34):189-191
目的:探究各种CT征象联合应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_2016年8月期间于邳州市中医院接受检查的8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结节强化程度分为高强化与等低强化结节,将高强化CT征象对于良性结节和腺瘤样结节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与阴性预测值与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高强化良性结节22个,恶性结节1个;等低强化良性阶级79个,恶性结节43个。高度强化于甲状腺良恶性诊断中存在不同,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强化常见于良性结节中,等低强化常见于恶性结节中。高度强化对于良性结节存在高度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对于腺瘤样结节存在高度敏感性与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结论通过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高阳性预测值与特异性,和腺瘤样结节的高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特异性的研究分析;得到的结果证实强化CT征象为甲状腺恶性/良性结节甄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抽吸术(FNA)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探讨结节大小对Bethesda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因甲状腺结节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按照Bethesda报告系统分类的细胞病理学结果。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判断甲状腺FNA在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作用,并分析结节大小对Bethesda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743例患者755个结节,结节直径为(10.4±7.1)mm。755个甲状腺结节FNA细胞病理学参考Bethesda报告系统分类:标本不满意81个(10.7%),良性结节342个(45.3%),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AUS)病变80个(10.6%),滤泡性肿瘤3个(0.4%),可疑恶性结节91个(12.1%),恶性结节158个(20.9%),标本满意率为89.3%(674/755)。≤10 mm与>10 mm甲状腺结节标本不满意率、AUS病变率、恶性结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与>5 mm甲状腺结节标本不满意率、AUS病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甲状腺结节恶性结节率低于>5 mm甲状腺结节(P<0.001)。在202个获得手术病理结果的结节中,FNA能确定诊断的结节为173个,FNA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150/159)、85.7%(12/14)、93.6%(162/173)、98.7%(150/152)和57.1%(12/21)。结论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具有非常高的阳性预测值;结节大小对Bethesda细胞病理学分类无明显影响,标本满意率受熟练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对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的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资料和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 86例甲状腺可疑恶性结节粗针穿刺活检中,81例(94.19%)结节穿刺诊断成功,5例(5.81%)结节穿刺诊断失败。穿刺活检诊断成功的81例甲状腺结节中,53例为恶性结节,最大直径为1.4±1.0cm,28例为良性结节,最大直径为1.8±1.2cm。86例穿刺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安全、准确,是鉴别甲状腺可疑结节性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背景2020年发布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简称C-TIRADS)提出了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但目前关于其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C-TIRADS与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发布的《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简称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和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选取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超声科医师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名;A组、B组超声科医师分别依据C-TIRADS、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所有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评估。以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C-TIRADS、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共发现367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253个、恶性结节114个。A组超声科医师将良性结节评估为5类2个、4c类23个、4b类30个、4a类80个、3类103个、2类15个,将恶性结节评估为5类24个、4c类59个、4b类22个、4a类6个、3类3个、2类0个;B组超声科医师将良性结节评估为高度可疑恶性13个、中度可疑恶性53个、低度可疑恶性47个、极低度可疑恶性118个、良性结节22个,将恶性结节评估为高度可疑恶性76个、中度可疑恶性24个、低度可疑恶性8个、极低度可疑恶性6个、良性结节0个。C-TIRADS、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95%CI(0.815,0.918)〕、0.780〔95%CI(0.750,0.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62,P<0.05)。依据C-TIRADS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4b类、4a类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分别为92.11%、97.37%,特异度分别为78.26%、46.64%,准确度分别为82.56%、62.40%,约登指数分别为0.70、0.44;依据ATA指南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中度可疑恶性、低度可疑恶性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分别为87.72%、94.74%,特异度分别为67.98%、44.66%,准确度分别为74.11%、60.22%,约登指数分别为0.56、0.39。结论C-TIRADS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风险分层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高于ATA指南中的方法,且最佳截断值为4b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