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全科医学师资质量不仅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重要基础,而且关系到全科医学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是提高全科医学地位、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相关网站及文献,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角色和功能、准入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认证标准进行总结,并对我国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证指标体系的发展进行展望,提示未来应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定指标体系,成立权威的全科医学师资专业委员会,制定全科医学师资的准入、评价和考核标准,建立系统完善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管理制度,在各省筛选出1~2家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一支相对固定、优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这将为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全科医学师资是提高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全科医学师资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全科医学师资建设标准,阐述目前国内全科医学师资发展问题,提出通过全科医学师资纳入、培训、考核3个层面的准则要求,建立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框架,以探索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建设途径,提高全科医学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3.
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全科师资的教学水平、专业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优秀的全科教师队伍是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全科师资教学能力标准的建设是全科医学教学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国际全科医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现状,为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和学科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然存在全科专业师资建设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多元师资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四元合力的师资团队,创建全科导师-全科师资-专科师资-社区师资的合力带教模式,体现全科医学培养特色,为提升全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全科临床师资标准,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具体、规范、标准的客观依据,促进高素质全科师资队伍的发展,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部门专家4人、上海市4家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教学管理主管专家各1人,共8人;选取上海市31家全科临床培训基地的基地主任、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各1人,共62人,以上70人为本研究全科教育专家。在上海市31家全科临床培训基地中选取全科临床师资150人、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93人,共243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统计原理,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8名上海市卫计委和高等医学院校专家进行咨询,提出全科临床师资标准的初级指标;采用焦点访谈法,对70名全科教育专家进行咨询,构建全科临床师资标准的三级基本层次框架。采用信函方式,对150名全科临床师资和93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Yaahp软件计算整合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基于全科临床师资纳入、培训、考核3个层面的准则要求,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师资遴选纳入标准、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师资考核评价标准)、13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的全科临床师资标准,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 本研究有望构建出一套客观量化的全科临床师资标准,使得全科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6.
全科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校将成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渠道,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本文对当前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科学的师资认证标准和考核制度、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尤丛蕾  姚弥  齐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364-4371
背景 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简称全科继教)是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全科医学师资是全科继教不可或缺的参与方。了解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有助于发现当前我国全科继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可为现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新视角。目的 从全科医学师资角度出发,了解我国全科继教现状及全科医学师资对现状的看法,探索全科继教师资的内涵,旨在为改善和提高全科继教的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采用滚雪球式抽样、目的性抽样法选取符合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且具有丰富全科继教培训经验的全科医学师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视频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 共纳入10例全科医学师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38.7±5.8)岁;8例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9例在三级医疗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的年限为4~12年,平均年限(7.8±2.8)年。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全科医生方因素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教学理论对于全科继教教学较为重要,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缺少相关内容;立足基层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全科继教培训效果;全科继教培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论 我国全科继教面临师资管理水平较低、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明确全科继教师资内涵,并完善全科继教师资培训体系和考核标准,对于探索有效的全科继教培训模式和提升全科继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现状,比较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经验,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模式,提出全面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的全科医学师资培养与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杨辉  韩建军  许岩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267-2279
新医改10年,是中国全科人力发展的积极探索和迅猛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的全科医生数量不断增长,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本文以中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历程和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目前中国全科人力发展的尚存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作者认为,全科人力资源的功能定位、全科医生质量和绩效管理、城乡和地区间的全科人力数量和质量差距、全科医学师资结构以及医学和教育双能力、全科医学学科和学术建设、全科人力发展及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是接下来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重点关注方面。从医学早期教育开始全科培训,以综合维度的需要为计划和培训导向,贯穿医学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培训、持续职业发展各阶段,规划全科医学教育的蓝图和路径,充分重视和加强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支持全科师资和导师培养,是中国全科人力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是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部分。 方法 总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基地多年以来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师资培训中的经验。首先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医教协同”“三环式管理”“上下联动”的培训管理模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积极借助社会资源,提升区域全科医生诊疗水平以及采用“导师负责制”培养全科医生高水平、专业化的科研能力,达到“五证合一”。其次通过临床带教师资课程的系统培训,丰富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方法,提高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技能,包括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广州-伯明翰医联体”,进行个性化教学,传达“自我导向型学习”的教育理念。另外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以理论授课与社区医院见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工作性质、实际运用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结果 建立了有特色的全科医师规培基地;为华南地区构建了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带教师资队伍;引发医学本科生的兴趣,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全科医生。 结论 通过努力,我们将建设高质量的全科医学基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澳大利亚是较早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国家之一,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管理体制、专业组织、课程计划、教学标准、考试方式及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在借鉴澳大利亚全科医学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拓宽筹资渠道,加强经费管理;加强全科医学或社区卫生服务学术或行业组织的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认证体系;规范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的建设,完善全科医学课程计划;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创新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科医学体系构建及学科教育在我国发展20余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现行成熟的全科医学体系相比,我们在学科建设、全科医师教育以及医师数量配置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综合医院高度专科化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和疾病谱广泛化的国情下,差距和不足尤为突出。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在剖析导致相关问题的原因基础之上,探索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并尝试性地规划相关对策及实施模式,旨在为促进我国全科医学建设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建立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模式,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本文对全科医学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从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模式讨论的基本内容、教育结构体系、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在全科教育结构体系中,提出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应以高等医学教育为主并应重视研究全科医学硕士、博士的教育;在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建设中,提出建立全科医学教育基地网络,并把发展全科医学教育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提出创办师资硕士博士生班,重视从非医学专业和社区第一线选拔兼职师资,尽快改变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教师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一套完整、有效、多维度体现全科医学临床师资能力水平和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以此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医学临床师资。方法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每个指标的权重。查阅相关文献,并经研究小组讨论,设计出全科临床师资综合指标的原始指标体系;对8名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全科教学管理专家进行咨询调查,构建出全科临床师资综合指标的初级指标体系;对26名全科教育专家采用信函的方式进行咨询,制定出全科临床师资综合指标体系的三级层次框架;向65名全科临床师资发放调查问卷,应用 Yaahp 统计学软件,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9 个三级指标的全科医学临床师资综合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全科医学临床师资能力指标体系可行性高,为全科医学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师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全科基层实践基地的师资遴选、评价和考核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师资原始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并长期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全科医疗与教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的32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全科基层实践师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Yaahp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结果 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的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师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师资遴选纳入标准、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师资考核标准;权重系数分别为0.334、0.525、0.14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进一步加强全科基层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全科住院医师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舒缓医学是全科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全科医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慢性病及终末期疾病人数持续上升,舒缓医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但目前我国舒缓医学教育相对滞后,且尚未将舒缓医学内容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本文阐述了将舒缓医学融入山西省全科医生培养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具体做法和培训结果,并讨论了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将舒缓医学理念及知识融入全科医学的培训工作为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弥补了全科医生舒缓医学专业知识的欠缺,进一步提高了全科医学师资的带教能力和全科医生职业素养、提升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加快了向基层输送全面的、合格的、规范化的全科医生的步伐。本文所做的实践探索,旨在为未来我国全科医生舒缓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全科医学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推选全科医学模式有一定的困难。本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说明导致这一困难的原因和机制。全科医学的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全科医学模式,关键在于改革现行的医疗体制。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前提下,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绐终是全科医学模式顺利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全科医学教育者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辉  Shane Thomas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1567-1569
目的 本文从全科医学教育的阶层结构的角度,重点分析全科医学导师/精英的特征和能力,并详细讨论全科医学师资的遴选、培养和支持标准,提出优先发展全科医学精英和导师,从而带动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发展,保证全科医学培训质量的建议.方法 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结果 现代全科医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睿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品和精神.全科医学导师是传承和发扬全科医学的中坚力量,除了他们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外,也需要环境的支持.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是由合格的医生和优秀的全科医生组成的.结论 应该根据中国实际,制定符合全科医学教育规律的师资入门条件和培训计划,以保证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所有负责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基地(综合医院)〔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必须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但科室开设以后,应该如何配置与建设,相关研究开展较少。目前,许多新开设的全科医学科正在套用其他医学专科的配置与建设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与全科医学学科特色不相适应,已经对其发展形成制约。本课题组通过文献检索、专题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配置与建设评价模型,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凸显了全科医学科的建科宗旨,体现了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基层医疗的指导与提升,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全科医学师资准入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全科医学师资素质现状,为制定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准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师资培训班学员的调查及全国全科医学师资推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学员职称与年龄有相关性,年龄与教育程度间无相关性,技术职称与教育程度有相关性;学员从医年限均值是16.57,标准差为9.29,大学与卫生学校学员学历水平较高。90.2%的学员希望获得继续教育,而9.8%的学员不愿意接受。被推荐师资中理论课师资占44.04%,临床师资占41.74%,社区师资占12.84%,师资的年龄与职称呈正态分布,年龄与学历间相关,且成反比。结论 可以考虑在全科带教师资准入上实行“双轨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