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斑点追踪技术观察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心肌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力学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STI检查,采用18节段法采集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达峰时间,对比两组相应节段的差异;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和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并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比较两组心尖及心底舒张早期旋转角速度峰值(A-vel及B-vel)。结果 心肌缺血患者各缺血节段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均较对照组减低,且达峰时间均明显延迟,除后壁纵向应变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减低,且达峰时间均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组A-ve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ve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能定量检测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多方力学改变,评价心肌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各30例,正常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E技术获取左心室的轴向(C)、径向(R)及纵向(L)的应变(S)及应变率(SR)曲线,分别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峰值S及SR。结果对照组、HFNEF组及HFREF组三组间EDV及ESV递增,除HFNEF组较对照组EDV及ESV增大无统计学意义,余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LVEF递减(P均<0.05)。左心室收缩期轴向、径向及纵向的S和SR在三组间的总趋势是递减的。在应变参数中,除对照组与HFNEF组下壁CS、后壁CS,前壁RS、侧壁RS、前室间隔RS、后室间隔RS、侧壁中间段LS、室间隔心尖段LS及HFNEF组与HFREF组前壁CS、后壁CS,侧壁中间段LS、侧壁心尖段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应变率参数中,除对照组与HFNEF组下壁CSR、后壁CSR、前壁RSR、侧壁RSR、前室间隔RSR、后壁RSR、后室间隔R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侧壁、下壁、后壁、后室间隔CSR比CS与LVEF的相关性较好外,其余各壁轴向、径向及纵向S均比SR与LVEF的相关性好。结论 STE测量心肌S及SR能有效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估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方法 对34名正常人进行左心室心肌二维、三维图像采集,通过二维图像获取左心室心肌收缩末期17节段纵向应变(LS)、18节段环向应变(CS)及径向应变均(RS),通过三维图像获得面积应变(AS)、LS、RS及CS。结果 3D-STE与2D-STE的LS和CS均自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增大,RS均逐渐减。与2D-STE相比,3D-STE测得的LS较小,CS较大(P均<0.05)。3D-STE所测的AS与LVEF相关性最强(r=-0.720,P<0.05)。3D-STE获取图像及脱机分析时间明显少于2D-STE(P均<0.05)。结论 3D-STE是更全面、省时、高效的应变测量方法。作为3D-STE的新型应变参数,AS能更全面地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无排异心脏移植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心脏移植手术后长期临床随访未发现明显排异反应的患者50例(心脏移植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应用2D-STI检查获取两组左室心肌内膜、心肌外膜、整体纵向应变(endoGLS、epiGLS、GLS)、环向应变(endoGCS、epiGCS、GCS)及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脏移植组纵向应变参数GLS、endoGLS、epiGLS分别为(-16.02±2.95%)、(-18.75±3.44)%、(-15.41±2.46)%,环向应变参数endoGCS、GCS、epiGCS分别为(-25.74±4.59)%、(-15.22±3.79)%、(-10.66±3.73)%,径向应变参数GRS为(26.62±6.11)%,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心脏移植患者即使未发生排异反应,其左室收缩功能仍较正常成人低。2D-STI是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力。方法 对CP 患者40例(CP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检查,并存储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 CP组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射血分数更早检出心肌损伤,为评估CP患者心功能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非瓣膜病性房颤的左心房形态及功能变化,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对隐匿的阵发性房颤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顺序入组2020年7月24日至2020年8月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62例,根据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为窦性心律或房颤心律分为房颤窦律组(n=32)和房颤组(n=30),另选30例健康对照,在机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 LAVmax)、最小容积(left atrial minimum volume, LAVmin)、左心房排空分数(left atrial emptying fraction, LAEF)、左心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 LAVI),使用Qlab软件脱机测量左心房存储应变(left atrial reservoir strain, LASr)、通道应变(left atrial conduct strain, LAScd)、收缩应变(left atrial contraction strain, LASct)。结果:LAVmax、LAVmin、LAVI在对照组、房颤窦律组、房颤组逐渐增大,LASr则逐渐减小(均P0.05);房颤窦律组和房颤组LASc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房颤窦律组与房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Vmin:截断值22.3 mL,灵敏度0.625,特异度0.889,AUC 0.793;LAScd:截断值-19.93%,灵敏度0.813,特异度0.852,AUC 0.826,LAVmin和LAScd对于阵发性房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LAEF:截断值62.95%,灵敏度0.741,特异度0.875,AUC 0.840;LASr:截断值32.73%,灵敏度0.889,特异度0.750,AUC 0.880,LAEF和LASr对于阵发性房颤具有较好的排除价值。结论:房颤窦律组、房颤组的左心房容积较对照组逐渐增大,LAEF及LASr则逐渐降低。超声评估的左心房形态及功能参数,尤其是LAVmin、LAScd、LAEF和LASr有助于窦性心律受检者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与排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方法 对34例IVNC患者(IVNC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左心室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四腔、两腔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按照18节段划分法,记录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径向(Sr)、圆周(Sc)、纵向(εS)收缩期峰值应变,并将受累节段与未受累节段及对照组同水平相应节段进行比较。 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IVNC组左心室所有节段心肌Sr、Sc、εS均减低(P<0.05)。②IVNC组非致密心肌(乳头肌及心尖水平)Sr、Sc、εS测值较同一水平致密心肌减低(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IVNC组心率、LADs、LVEDD、LVM、LVMI、EDV、ESV值均增加,IVSd、LVPWDd、LVEF值均减小(P<0.01)。 结论 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以受累节段收缩功能减低尤为明显。STI技术可准确定量分析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评价痛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60例痛风患者,根据病程分为Ⅰ组(病程<10年,30例)和Ⅱ组(病程≥10年,3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常规参数,应用2D-STI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值(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和四腔、两腔、三腔切面纵向应变值(LVLS-AP4、AP2、AP3),比较各组间上述数据的差异。使用Pearson和Spearson相关性分析LVGLS与血清尿酸、肌酐及病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痛风组血清尿酸及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I组和II组IVS、LVEDD、LVPW、LVESD、LVEDV、LVE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I组和II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性;痛风I组和II组左室整体及各切面纵向峰值应变均小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痛风患者的LV GLS与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病程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0.477,P<0.05)。结论 痛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已经受损,随着疾病时间的延长,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加重, 2D-STI技术可以用于评估痛风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左房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STI技术测定27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左房壁应变率曲线.分析冠心病患者左房功能的变化.结果 (1)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无显著改变,术后1个月mSRs、mSRe均显著升高,mSRa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变化更为显著(P<0.01).(2)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左房射血功能无显著变化,术后1个月左房被动射血量增加,主动射血量减少(P<0.05),术后3个月变化显著(P<0.01).结论 STI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左房功能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无角度依赖性,能定量评价局部与整体心肌的运动情况,有利于对多种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随访和判断预后。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蒽环类抗肿瘤药(ATC)对乳腺癌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化疗为化疗组,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未化疗为对照组。应用Simpson法在心尖双平面测量左房最小容积(LAVmin)、最大容积(LAVmax)及P容积(LAVp),计算左房总排空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及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其平均峰值(m SRs、m SRe、m SRa)。结果化疗组LATEF、LAPEF、LAAEF、m SRs、m SRe、m SRa较对照组均减低(均P0.05)。两组LATEF与m SRs、LAPEF与m SRe、LAAEF与m SRa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9、0.866、0.882,P0.001)。结论使用ATC乳腺癌患者左房功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及泵功能减低。STI与左房容积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准确评价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不同病理状态下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DCM组)和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LVH组)各20例,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对照组).应用STI技术测定各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及左室扭转角度(LVtw);同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心肌应变和扭转参数与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检测参数,对照组与Dc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LV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与L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GLs、GRs、Gcs及LVtw与LVEF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73、0.49、-0.52及0.60),GLs、GCs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0.67、-0.34(P<0.01);DCM组GIJs、GRs、GCs及LVtw与LVEF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78、0.66、-0.74、0.75.GLs、GCs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beta值分别为-0.52、-0.43(P<0.01);LVH组GLs、GRs、GCs及LVtw与LVEF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75、0.40、-0.65、0.64,GCs、LVtw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beta值分别为-0.42、0.49(P<0.01).结论 STI技术能全面了解心脏不同病理状态下心功能的变化情况,为评价左室整体运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研究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与节段纵向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单纯腹型肥胖患者36例(腹型肥胖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正常对照(健康对照组)。测量两组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WHR),采用2D-STI测量左心室18节段纵向应变(SSL)、整体应变(GLS)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并分析 GLS 与WHR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型肥胖组左心室大部分节段SSL以及GLS减低(P均〈0.05),IMT增加(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型肥胖组GLS与WHR(r=0.723,P〈0.001)、IMT(r=0.560,P=0.001)以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数(r=0.785,P〈0.001)均呈线性相关;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IMT,腹型肥胖组GLS与WHR仍呈线性相关(偏相关系数r=0.538,P=0.003)。结论单纯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整体与节段纵向收缩功能显著受损,其受损程度与肥胖程度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单纯VSD患儿42例,按缺损大小与主动脉瓣环比值分为小VSD组、中VSD组、大VSD组;3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房容积。2D-STI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LSRS),左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RP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RSRS)及左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CP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CSRS)。结果大VSD组和中VSD组的LAD、LAV、LVEDD、LVEDV、LVESV较小VSD组和对照组均增大(P0.05),大VSD组LAD、LAV、LVEDD、LVEDV、LVESV较中VSD组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和小VSD组的GLPS、GRPS、GCPS、GLSRS、GRSRS、GCSRS比较,中VSD组均增大(P0.05),大VSD组均减小(P0.05);中VSD组GLPS、GRPS、GCPS、GLSRS、GRSRS、GCSRS亦大于大VSD组(P0.05)。结论中度以上VSD影响左室整体收缩功能。2D-STI的应变、应变率对VSD患儿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左室扭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左室扭转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9例急性期KD患儿(KD组)和31名正常患儿(对照组),采集基底水平左室短轴清晰二维图像并存储,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两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及跨壁扭转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D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价急性期KD患儿左室扭转运动,为临床早期干预KD患儿心功能损害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左心室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对右心室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52例患者(AMI组),结合心电图、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下后壁心肌梗死亚组(A组,n=26)和非下后壁心肌梗死亚组(B组,n=26)。另选取2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TI技术进行评价,比较左、右心室心肌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组右心室纵向峰值应变(RV-LS)、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LV-LS)、室间隔纵向峰值应变(Sep-L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小(P均<0.05),WMSI增大(P<0.05);与A组比较,B组RV-LS、RVFAC、LV-LS、Sep-LS减小(P均<0.05),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比值增大(P<0.05)。RV-LS与LV-LS、Sep-LS和LVEF均呈正相关(r=0.48、0.55、0.39,P均<0.05)。结论 非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且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主要受室间隔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整体应变特征及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24例心肌梗死患者及20例正常人进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并比较心肌梗死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各应变指标变化情况及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得心肌梗死患者的LVEF及各整体心肌应变参数均较正常组减低(P<0.05).心肌梗死组左室整体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与LV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6、-0.770、0.772和-0.748(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应变测值在心肌梗死组和正常组均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无创、客观地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为评估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