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突发性耳聋,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风险比(risk ratio,RR)值和95% CI作为本次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2P值。进行灵敏度检验及亚组分析,使用Egger's法定量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如果存在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较,Z=4.91(P<0.000 1)、RR(95% CI):1.20(1.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全身用药组Z=5.23(P<0.000 01)、RR(95% CI):1.28(1.17~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用药组Z=5.99(P<0.000 01)、RR(95% CI):1.30(1.1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分析Z=6.83(P<0.000 01)、RR(95% CI):1.19(1.13~1.26),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应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及百度学术总库中关于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对符合要求的RCT进行系统描述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RCT,共有77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鼻中隔矫正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5.47,P<0.01,OR=5.89,95% CI: 3.12~11.12];鼻中隔矫正组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3.39,P<0.01,OR=5.49,95% CI:2.05~14.07);鼻阻力值结果显示,鼻中隔矫正组显著低于对照组(Z=31.08,P<0.01,OR=-0.28,95% CI:-0.30~-0.26)。结论 与保守治疗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确切,但长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46例,测定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根据ABI分为糖尿病合并LEA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生物化学指标和SCH的患病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7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17例合并SCH,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LEAD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及SCH患病率较对照组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5,95% CI:1.031~1.078,P<0.001),SCH(OR=2.162,95% CI:1.383~3.379,P=0.001),吸烟(OR=2.129,95% CI:1.352~3.355,P=0.001),收缩压(OR=1.014,95% CI:1.004~1.023,P=0.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189,95% CI:1.026~1.378,P=0.021)与糖尿病LEAD正相关,总肾小球滤过率下降(OR=0.984,95% CI:0.974~0.995,P=0.003)与LEAD负相关。男性患者中,SCH对LEAD的影响更显著(OR=3.747,95% CI:1.940~7.239,P<0.001),女性患者中则无相关性。结论 SCH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LEA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5型(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5,HSD17B5)和6型(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6,HSD17B6)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 (OVID)、CNKI、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HSD17B5或HSD17B6基因多态性与PCOS相关性的研究报告,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6月30日。两名评价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5篇文献涉及HSD17B5 rs3763676 SNP与PCO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共包括病例组899例和对照组751例其中2篇因研究人群中的G突变基因为稀有基因无法进行HWE检验及统计学分析而只进行了定性描述性分析,3篇进行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rs3763676基因多态性与PCOS易感性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G vs AOR=1.21,95% CI:0.98~1.49,P=0.070;GG+AG vs AAOR=1.26,95% CI:0.85~1.86,P=0.250;GG vs AG+AAOR=1.35,95% CI:0.86~2.12,P=0.190;GG vs AAOR=1.47,95% CI:0.91~2.38,P=0.110;AG vs AAOR=1.19,95% CI:0.79~1.78,P=0.410)。4篇文献关于HSD17B6 rs898611 SNP,共包括病例组1 065例和对照组942例,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共显性模型C vs 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C vs TOR=1.46,95% CI:1.02~2.09,P=0.040),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 vs TOR=1.13,95% CI:0.96~1.32,P=0.140;CC+CT vs TTOR=1.06,95% CI:0.88~1.27,P=0.570;CC vs CT+TTOR=1.48,95% CI:0.95~2.29,P=0.080;CT vs TTOR=0.99,95% CI:0.81~1.21,P=0.950)。结论 HSD17B5 rs3763676和HSD17B6 rs898611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尚不能提示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脾虚证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 应用临床记忆量表和连续操作测验对26例脾虚证患者和2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检测,以评估其记忆功能和注意力。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脾虚证患者的指向记忆(t=-3.60,P=0.001)、联想记忆(Z=-3.47,P=0.001)和无意义图像再认量表得分(t=-2.09,P=0.037)均明显降低;在2位数和3位数上的错误反应数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脾虚证患者的记忆功能和注意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浓度来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乳腺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乳腺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以及解放军263医院乳腺外科的患者140例,检测其血清及全血标本,其中乳腺癌组90例。根据临床分期早期50例:Ⅰ期(n=24)、Ⅱ期(n=26),晚期40例:Ⅲ期(n=20)、Ⅳ期(n=20)。乳腺良性肿瘤组5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全血样本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PGRMC1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测定各组血清CA125、CA153和CEA表达浓度。ROC曲线评价PGRMC1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GRMC1浓度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乳腺癌患者中PGRMC1浓度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浓度[Ⅱ期(60.89 ±16.86)ng/L,Ⅲ期(95.54 ±16.79)ng/L,Ⅳ期(113.78 ±41.20)ng/L vs良性肿瘤组(42.77 ±29.81)ng/L,对照组(39.36 ±25.10)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晚期组3种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Ⅲ期:CA125:χ2=12.26,P=0.000;CA153:χ2=28.19,P=0.000;CEA:χ2=6.52,P=0.011;Ⅳ期:CA125:χ2=16.46,P=0.000;χ2=42.19,P=0.000;CEA:χ2=14.29,P=0.000)。与乳腺癌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晚期组PGRMC1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AUC)为82.7%(P<0.05),CA125、CA153、CEA的AUC分别为78.3%(P<0.05)、86.8%(P<0.05)、77.3%(P<0.05)。早期组中,CA125、CA153和CEA的AUC均小于60%(P>0.05)。而PGRMC1的AUC为86.6%(P<0.05),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50.0%。结论 乳腺癌患者全血中PGRMC1表达含量高,且表达程度随乳腺癌期别的增加而增高;PGRMC1对早晚期乳腺癌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有望成为激素治疗前乳腺癌风险常规筛查的血液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临床特征、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9名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被试进行了临床信息、认知功能、未治时间和社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年龄、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未治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症状精神病高危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57,P<0.05;r=-0.348,P<0.05);与认知功能中的连线测验表现呈负相关(r=-0.32,P<0.05);与简易视觉记忆测验、Stroop测验和持续操作测验表现呈正相关(r=0.324,P<0.05;r=0.295,P<0.05;r=0.407,P=0.000)。使用逐步回归得到最优线性模型(R2=0.231,F=13.491,P=0.001),其中持续操作测验与社会功能呈线性关系(非标准回归系数B=6.046,95%CI:-0.681~0.494,P=0.001),其余因素与社会功能的线性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 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密切,对制定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北京市通州区台湖地区65岁以上高血压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研究设计,选取台湖地区1 500名65岁以上高血压老人开展问卷调查。依据因变量类型分别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及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应答率为93.9%,研究对象中共计502名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焦虑的患病率为35.6%;426名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患病率为30.2%,其中重度抑郁的患病率为4.6%。通州台湖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平均水平为(64.755±15.321)分。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立程度(OR=0.094,P<0.001)、用药是否有不良反应(OR=0.002,P<0.001)、血压控制是否满意(OR=0.055,P=0.001)、睡眠质量(OR=0.173,P<0.001)、服药依从性(OR=0.038,P<0.001)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2.408,P=0.007)、独立程度(OR=0.354,P<0.001)、疾病认知程度(OR=1.719,P=0.042)、脑血管病史(OR=0.347,P=0.026)、用药是否有不良反应(OR=0.291,P=0.001)、血压控制是否满意(OR=0.306,P=0.002)、睡眠质量(OR=0.233,P<0.001)、服药依从性(OR=0.241,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婚姻状况(β=-3.432,P<0.001)、独立程度(β=5.814,P=0.001)、环境满意度(β=0.748,P=0.001)、焦虑(β=-0.454,P<0.001)、抑郁(β=-0.718,P<0.001)、脑血管病史(β=3.896,P<0.001)、用药是否有不良反应(β=-5.788,P<0.001)、血压控制是否满意(β=5.292,P<0.001)、睡眠质量(β=1.052,P<0.001)、服药依从性(β=3.893,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地区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焦虑和抑郁往往伴随发生;通过提高疾病认知程度、选择不良反应小的高血压控制药物、改善睡眠质量,督促患者服药可能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发生;焦虑抑郁的发生与主观幸福感的降低有很大关联性,通过调节焦虑抑郁可能有助于间接提升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人群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以期提供最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PBC并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文献,提取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效应量并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BC组冠脉事件风险显著增高(RR=1.56;P=0.0002),脑血管事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P=0.94);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PBC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RR=0.63,P=0.03),而卒中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P=0.40)。结论 PBC人群有可能并发更高的冠心病风险,而发生早期脑血管事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等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齐拉西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54名受试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或氟哌啶醇单药治疗。分别在基线、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进行症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及认知功能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齐拉西酮组患者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实验的错误数上第12周、第16周的表现较基线明显减少(P<0.05);持续错误数的表现在第16周较基线明显减少(P<0.05),持续性操作实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的反应时间和数字广度的得分上齐拉西酮组第12周、第16周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哌啶醇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各时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量表分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10,P=0.00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齐拉西酮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F=24.01,P=0.000),并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9,P=0.000),而氟哌啶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氟哌啶醇组未见改善作用,两者对患者精神症状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纵横比算法对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价值差异,探索具有最佳诊断效能的纵横比数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超声检查及病理确诊的342个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通过二维超声测量结节最大头足径(TL)、最大左右径(TC)及最大前后径(A),分别计算长轴纵横比(前后径/头足径,A/TL)与短轴纵横比(前后径/左右径,A/TC),分析两者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两种纵横比在判别良恶性结节时的准确度,比较两者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恶性结节的A/TC和A/TL分别为1.00(0.83,1.17)和0.81(0.65,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0.81(0.67,0.93)(Z=-6.567,P=0.000)和0.63(0.52,0.75)(Z=-7.239,P=0.000)。A/TL和A/T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和0.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积差异:0.0210,标准误:0.0213,95%CI:-0.0207~0.0627,Z=0.987,P=0.3235)。A/TL和A/TC预测恶性结节时的界值分别为0.784 161 5和0.985 714 5。结论 两种纵横比算法A/TL和A/TC对判别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用于判断恶性风险时所用的数值不同,A/TL>0.78时和/或A/TC>0.99结节恶性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抗原递呈载体,检测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在体外对淋巴细胞是否有刺激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分离及培养采用贴壁法;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实验分为肿瘤多肽组(肽+DC-CIK)、DC-CIK组和单纯CIK组进行各项功能检测与比较。结果:在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存在时, 3组细胞均增殖明显。肿瘤多肽组在第4天、第6天(第4天Z=-3.79, P<0.001;第6天Z=-2.95, P<0.01)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CIK组,在第4天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DC-CIK组(Z=-2.02, P<0.05)。培养体系中无IL-2时,各组淋巴细胞均增殖缓慢,各时间点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多种细胞因子产生量高于单纯CIK组,其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Z=-2.61, P<0.0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 GM-CSF)(Z=-3.85, P<0.001)、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Z=-3.56, P<0.00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ɑ, Z=-3.40, P<0.001)的分泌量与单纯CIK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与DC-CIK组相比,除IL-4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Z=-2.15, P<0.05), 其余各项细胞因子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CIK组与单纯CIK组相比,IFN-γ(Z=-2.44, P<0.05)、TNF-ɑ(Z=-2.26, P<0.05)和GM-CSF(Z=-3.73, P<0.001)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组与DC-CIK组、单纯CIK组在18 h与24 h的杀伤效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联合树突状细胞体外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多个细胞因子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甲基丁香酚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5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Wistar 大鼠12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对照组,布地奈德阳性对照组,甲基丁香酚80 mg/kg组、40 mg/kg组、20 mg/kg组及10 mg/kg组,每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经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蓖麻油、布地奈德及对应剂量甲基丁香酚干预,于给药1、2、4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鼻黏膜AQP5的分布,Western blotting比较各组鼻黏膜中AQP5的表达,Real-time PCR比较AQP5 mRNA的表达。结果 AQP5主要位于鼻黏膜腺上皮及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AR模型对照组大鼠鼻黏膜的AQP5及AQP5 mRNA均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减少(P<0.05)。各给药组大鼠鼻黏膜AQP5及AQP5 mRNA均较AR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药物干预1、2、4周,布地奈德阳性对照组AQP5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与AR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布地奈德阳性对照组的AQP5 mRNA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AR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2周后,甲基丁香酚各剂量组AQP5的表达即与布地奈德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 20 mg/kg组的AQP5 mRN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丁香酚可能通过上调AQP5的表达减轻鼻黏膜腺体水肿程度、减少腺体分泌,从而缓解变应性鼻炎鼻痒、喷嚏及流涕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儿童及青少年直立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同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POTS患者与12例健康对照者间直立试验过程中总外周血管阻力指数(total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TPVRI)、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变化趋势。根据每位POTS患者直立试验过程中CI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CI降低组(14例)与CI未降低组(12例), 分析两组患者在直立试验过程中CI、TPVRI、心率、血压变化,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变化趋势。结果 POTS患者在直立试验过程中CI显著下降(F=6.936, P=0.001), 心率明显增快(F=113.926, P <0.001),收缩压明显降低(F=6.049, P <0.001),而TPVRI (F=2.031, P=0.138)和舒张压(F=2.018, P=0.113)无明显变化。健康对照组CI在直立后显著升高(F=3.646, P=0.016),同时心率明显增快(F=43.970, P<0.001),收缩压(F=4.043, P=0.020)和舒张压(F=8.627, P<0.001)均明显升高,TPVRI (F=1.688, P=0.190)无明显变化。POT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I (F=6.221, P=0.001)、心率(F=6.203, P<0.001)和收缩压(F=7.946, P<0.001)随时间变化趋势显著不同,而TPVRI和舒张压在两组间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降低组与CI未降低组POTS患者在直立试验中CI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23, P<0.001), 前者直立后收缩压明显降低(F=8.010, P<0.001),而后者却无明显变化(F=0.612, P=0.639), TPVRI、心率和舒张压在CI降低组与CI未降低组间随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POTS患者直立后CI呈下降趋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3, OR=2.233; 95% CI:1.183~4.216)。结论 POTS患者在直立试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同患者心输出量变化可能不同,年龄是心输出量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孤立性房颤与非孤立性房颤患者临床特征及二维超声心动图相关数据,探究相应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房颤患者159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分为孤立性房颤与非孤立性房颤两组,探究二者临床特征及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差异。进一步将孤立性房颤患者依据左心房内径男性是否大于4.0 cm,女性是否大于3.8 cm,分为左心房增大组与左心房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差异。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孤立性房颤与非孤立性房颤两组相比,脑卒中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性别、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出现脑卒中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781,95% CI:0.832~17.179,P=0.085)。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左心房增大组与左心房正常组患者相比,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升主动脉内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76,95% CI:1.007~1.372,P=0.040)。结论 孤立性房颤患者与非孤立性房颤患者相比,左心房内径较小,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矫正后脑卒中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孤立性房颤男性发病率较高,患者年龄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左心房内径增大与脑卒中事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和参数图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定量分析,选取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Imax)及曲线下面积(AUC)5个定量参数和动态血管模型(DVP)曲线图描述其灌注特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Imax明显低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7.08,P=0.01),甲状腺良性结节的Imax明显高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1.35,P=0.02),良恶性结节间的I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6,P=0.00);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明显小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2.03,P=0.04),甲状腺良性结节的AUC明显大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0.21,P=0.02),良恶性结节间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P=0.01)。RT(Z=-0.28,P=0.62)、TTP(Z=-0.10,P=0.89)和mTT(Z=-0.79,P=0.05)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DVP曲线图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和参数图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Imax和AUC两项定量指标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