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住院的65例EB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两组其他辅助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热程,淋巴结缩小时间,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转氨酶正常时间及EBV-DNA拷贝量1×103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EB病毒感染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孙婷  毛春燕 《妇幼护理》2023,3(19):4595-4597
目的 探究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研究组 接受更昔洛韦治疗。每组各 30 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退 热、淋巴结肿大消退、咽峡症状缓解、肝肿大消退、脾肿大等症状消退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 T 淋巴细 胞亚群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及 C 反应蛋白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免疫功能,减低白细胞计数,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黄维肖  夏焱  潘莉  刘勇  檀卫平 《新医学》2011,42(4):250-25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5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组(INF-α或炎琥宁)体温恢复正常、肝脾及淋巴结缩小、白细胞降低至正常(小于10×109/L)、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小于10%的时间、肝肾功能情况及治疗前后EBV-DNA-PCR、EB四项变化情况。结果:更昔洛韦组在咽峡炎缓解、肝脾及淋巴结缩小、白细胞降至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恢复到小于10%的时间、EBV-DNA-PCR转阴情况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IM患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经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78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治疗方式以更昔洛韦为主,对照组治疗以干扰素雾化为主,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13%,对照组为23.0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分析,进一步了解更昔洛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确诊的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选择更昔洛韦治疗,5ml(kg.次),每12h1次,疗程2周,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3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无论从热退时间、咽峡炎消失、异型淋巴细胞降低等均有显著效果。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干扰素组则给予干扰素雾化治疗,比较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体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与随访结果。结果更昔洛韦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干扰素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治疗后,更昔洛韦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谷丙转氨酶(ALT)与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CD4+与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更昔洛韦组治疗后复查白细胞(WBC) 20×109/L与ALY% 10%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P 0. 05); 2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相较于干扰素雾化治疗方式,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3组,选用干扰素(ITF组)、干扰素 更昔洛韦(ITF GCV组)和干扰素 丙种球蛋白(ITF IVIG组)3种治疗方法,并将治疗效果分为近、远期疗效,将各组的年龄、发病时间、退热时间、咽峡炎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变化、淋巴结肿大的消退时间、治疗费用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ITF IVIG组在退热时间、咽峡炎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与ITF组和ITF GCV组差异有显著性,在住院时间和淋巴结肿大时间上差异不显著。在近期治疗效果上,ITF IVIG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但在远期疗效、白细胞总数和肝功能转氨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干扰素 丙种球蛋白可以明显提高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近期治疗效果,对远期疗效和总体病程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2002—07-2004—12我院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纪婷婷 《妇幼护理》2023,3(11):2760-2762
目的 研究更昔洛韦治疗小儿 EB 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55 例小儿 EB 病 毒感染随机分为参照组(27 例)和实验组(28 例)。参照组使用干扰素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 组的治疗有效性、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热、肝脾肿大、 咽痛、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更昔洛韦能够改善 EB 病毒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加快患儿症状缓解速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52-4853
选取69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对照Ⅰ组采用更昔洛韦、对照Ⅱ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三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00%、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或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缩短(P<0.05)。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以及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病性毒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更昔洛韦,对照组30例应用利巴韦林,7~10d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对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体温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疼痛时间、溃疡愈合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151例IM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更昔洛韦治疗IM效果确切。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19-820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80例,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10mg/(kg·d)(qd)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采用10 mg/(kg·d)(q12h)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时间、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回缩时间、肝酶ALT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mg/(kg·d)(qd)和10 mg/(kg·d)(q12h)静脉滴注,在临床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儿童时期较常见,主要由EB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多脏器损害,如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可出现多系统并发症,甚至可继发其它恶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本文旨在研究更昔洛韦治疗IM的疗效及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更昔洛韦 组、病毒唑组各60例。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5mg/(kg·d)静滴,每日1次治疗;病毒唑组给予病毒唑10mg/ (kg·d)静滴,每日1次治疗。两组均计数退热时间及皮疹结痂时间,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更昔洛韦 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61±0.47)d,明显少于病毒唑组(3.7±0.38)d(P<0.05);皮疹结痂时间,更昔洛韦组为 (3.24±0.27)d,明显少于病毒唑组(4.3±0.31)d(P<0.05)。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更昔 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显著,明显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减联合更昔洛韦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银翘散加减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咽痛流涎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神经精神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散加减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更昔洛韦治疗,治疗期间有效护理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昔洛韦治疗CM病毒感染已逐步得到肯定 ,而同属疱疹病毒感染的EB病毒感染目前还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在1999年4月~2001年5月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25例 ,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IM诊断标准为 :(1)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皮疹等 ;(2)外周血象中变异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10 %以上 ;(3)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和 (或 )血清E BV-IgM阳性[1]。选符合以上(1)(2)(3)三项或(1)(2)2项及(1)(3)二项诊断标准的IM患儿 ,作为观察对象 ,共47例。1.2一般资料IM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 (下称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06年1月~2008年3月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的7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而利巴韦林对照组为87.5名,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发热、疱疹消失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分别〈0.01,〈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疱疹病毒群内EB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我院2004—07-2006—07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38例,采取更昔洛韦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