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1999-2018年黔南州居民骨肉瘤发病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黔南州肿瘤登记处系统中1999-2018年新发骨肉瘤病例发病信息进行性别、年龄分析,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中标率)、世界标化发病率(世标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等。并对黔南州不同民族骨肉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18年黔南州居民新发骨肉瘤237例(男性147例,女性90例),发病率为3.66/100万(男性4.39/100万,女性2.87/100万),中标率2.49/100万(男性2.76/100万,女性2.17/100万),世标率为2.90/100万(男性3.45/100万,女性2.35/100万)。发病率在9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9岁以后迅速升高,10~1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14.97/100万(男性16.03/100万,女性12.85/100万),20岁以后迅速下降,6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逐渐减低,男、女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37例骨肉瘤患者病理诊断主要以常规性骨肉瘤最为常见,占83.54%。布依族骨肉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与苗族、水族、毛南族、汉族及其他民族骨肉瘤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125、14.709、12.486、9.613、10.078、28.727,P=0.001)。结论 贵州省黔南州居民20年来骨肉瘤发病率有呈上升趋势,男性、10~29岁年龄段和布依族居民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1999 - 2018年黔南州户籍常住居民肺癌发病趋势,为黔南州针对性开展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黔南州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1999 - 2018年所有常住户籍居民肺癌发病登记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中标率)、世界标化发病率(世标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等。结果 1999 - 2018年黔南州居民新发肺癌共35 891例(男性24 009例、女性11 882例),发病率52.83/10万(男性68.17/10万、女性37.82/10万),中标率44.96/10万(男性60.91/10万、女性27.43/10万)。世标率43.87/10万(男性59.87/10万、女性26.48/10万)。黔南州户籍常住居民肺癌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χ2趋势 = 21.877,P<0.01),在40岁以后发病率开始迅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发病率达到高峰为496.42/10万,85~岁年龄组回落到418.09/10万。不同性别黔南州户籍常住居民发病率比较,4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居民肺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居民(均P<0.05)。布依族肺癌发病率为67.12/10万,苗族为87.13/10万、汉族为23.32/10万、水族为102.14/10万、毛南族为98.12/10万、其他民族为46.38/10万。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其他民族1999 - 2018年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23.652、19.249、18.324、11.324、9.873,P<0.01),汉族1999 - 2018年肺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 = 11.646,P<0.01)。结论 1999 - 2018年黔南州居民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水族、毛南族和苗族是防治重点人群,需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99-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贵州省黔南州1999-2018年肿瘤发病登记数据库资料,计算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及年平均变化百分比等。结果 1999-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发病4987例,平均发病率为14.33/10万,其中宫颈癌7.05/10万,宫体癌3.45/10万、卵巢癌3.83/10万。发病率由1999年10.89/10万上升至2018年19.47/10万,呈现上升趋势。宫颈癌1999-2018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18.654,P=0.001)。宫体癌和卵巢癌发病率1999-2018年均明显上升趋势(χ2分别为27.891、24.337,P=0.001)。宫颈癌、宫体癌和卵巢癌发病率在4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迅速升高,宫颈癌在60~64岁年龄段发病率达到峰值126.43/10万,宫体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在65~6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分别为59.67/10万、66.97/10万。结论贵州省黔南州20年来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有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登记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黔南州2016年≥60岁老年人群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截缩发病(死亡)率及累积发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2016年黔南州≥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1.62/10万,中标率153.05/10万,世标率146.86/10万,截缩率(35~<64岁)为243.65/10万,累积率(0~<74岁)为16.53%。2016年黔南州≥60岁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为94.19/10万,中标率60.67/10万,世标率58.82/10万,截缩率(35~<64岁)为132.61/10万,累积率(0~<74岁)为9.53%。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鼻咽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的常见恶性肿瘤,占全部新发病例的49.51%;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死亡病例的52.61%。结论 肺癌、消化道癌是黔南州老年人群主要恶性肿瘤,应加强监测与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998-2017年贵州省惠水县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肿瘤防治措施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998-2017年贵州省惠水县癌症发病登记数据库资料,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进行分析,计算指标包括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及年平均变化百分比等。结果 1998-2017年贵州省惠水县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9954例(男性6384例,女性3570例),平均发病率为106.05/10万(男性125.54/10万,女性86.49/10万)。中标率77.06/10万(男性89.84/10万,女性61.41/10万),世标率77.21/10万(男性90.12/10万,女性61.49/10万);20年中发病率、中标率、世标化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分别为8.49%、7.01%、7.49%。发病率在50岁以下年龄段较低,维持64.83/10万以下,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迅速上升,80~岁年龄段达到峰值537.61/10万,男女性各年龄段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趋势基本一致,男性发病率上升幅度高于女性。发病率排第1位是肝癌28.93/10万(男性39.30/10万,女性16.26/10万),后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和食管癌。结论 贵州省惠水县20年来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1999 - 2018年黔南州居民肺癌发病年龄趋势,为黔南州开展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1999年1 月1 日至2018年12 月31 日间黔南州具有连续数据的新发肺癌数据,按照肺癌病例出生年份计算1929 - 1998年出生队列发病率,并按照肺癌发病年龄计数年龄别发病率等统计指标。采用国际Segi's标准人口进行年龄结构标化,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平均发病年龄变化趋势。结果 1999 - 2018年黔南州男性30~39岁、40~49岁组发病率呈下降变化,50~59岁、60~69岁组发病率呈上升变化,70~79岁、80岁~组发病率变化不大,男性发病率不同年龄、不同出生队列变化较为接近;女性除0~29岁以外,其余年龄组发病率随组内出生年份增加而增加。1999 - 2018年黔南州肺癌平均发病年龄下降,男性由1999年的66.99岁下降到2018年的66.05岁,女性由1999年的65.87岁下降到2018年的65.32岁。同时,2018年60岁~年龄发病率构成比占74.04%,低于1999年(占76.21%)。结论 1999 - 2018年黔南州肺癌平均发病年龄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8 - 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脑卒中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临床病学依据。方法 提取贵州省黔南州全死因监测管理系统中2008 - 2017年居民脑卒中死亡登记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年龄性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年底变化百分比等,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脑卒中死亡22 023例(男性12 774例,女性9 249例),死亡率为68.09/10万(缺血性脑卒中45.16/10万,出血性脑卒中22.93/10万),标化率为65.26/10万(缺血性脑卒中44.22/10万,出血性脑卒中21.04/10万)。10年中死亡率和标化率APC分别为 - 2.67%、 - 3.95%。各年龄段脑卒中死亡率呈上升趋势,61~65岁年龄段陡然升高,71~75岁呈现峰值,76岁及以上开始下降。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死亡率上升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2008 - 2017年期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脑卒中死亡率总体呈现一定下降趋势,应将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作为脑卒中死亡的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9 - 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肝癌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肝癌防控工作提供临床病学依据。方法 利用贵州省黔南州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2009 - 2018年居民肝癌发病登记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发病率、年龄性别发病率、中标率、年底变化百分比、截缩率及累积危险度。结果 2009 - 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新发肝癌共7 482例(男性5 740例,女性1 742例),发病率为21.34/10万(男性34.47/10万,女性11.31/10万),标化率15.99/10万(男性21.05/10万,女性10.05/10万)。10年中肝癌发病率和标化率APC分别为2.84%、- 0.92%,截缩率和累积危险度分别为25.25/10万、0.37%。肝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出现快速升高的趋势,85岁以上年龄段达到高峰(177.09/10万)。45~49岁、60~64岁年龄段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75~79岁、85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呈下降的趋势。结论 2008 - 2017年期间贵州省黔南州肝癌发病率和累积危险度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男性和4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是肝癌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黔南州居民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前列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黔南州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和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2009-2018年居民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登记资料,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率、中国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和年均变化百分比等。结果 2009-2018年黔南州居民前列腺癌新发病例1677例,发病率为9.98/10万,中国标化发病率为3.55/10万。10年中发病率APC分别为3.05%,中国标化发病率APC为2.72%。45岁以后出现前列腺癌病例,65~69岁发病率陡然升高,80~84岁发病率呈现峰值,≥85岁年龄段发病率有所下降;2009-2018年黔南州居民前列腺癌死亡病例867例,死亡率为5.26/10万,中国标化死亡率为1.53/10万。10年中死亡率APC为2.87%,中国标化死亡率APC为1.53%。70~74岁死亡率陡然升高,≥85岁死亡率达到峰值。结论 2009-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居民来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黔南州居民2001—2020年胰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胰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黔南州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和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2001—2020年居民胰腺癌发病和死亡登记资料,分别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2010年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计算胰腺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变化趋势采用趋势χ2检验。不同性别、城乡居民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采用双样本Poisson率检验,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胰腺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变化的时间趋势。结果 2001—2020年黔南州居民胰腺癌新发病例4 217例,发病率5.04/10万(男性6.23/10万,女性3.6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标发病率3.94/10万,20年间中标发病率APC=-4.3%(城镇APC=-6.9%,t=-2.112,P=0.100; 农村APC=-9.2%,t=-3.613,P=0.030),农村发病率降低变化趋势明显。城镇和农村发病率均在55岁后迅速上升,85岁以后达到高峰(99.11/10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 607.499,P<0.001),城镇发病率(8.83/10万)高于农村(3.31/10万); 2001—2020年黔南州居民胰腺癌死亡3 962例,死亡率4.72/10万(男性5.90/10万,女性3.4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中标死亡率3.72/10万。20年间中标死亡率APC=-3.7%(城镇APC=-2.4%,t=-0.914,P=0.100; 农村APC=-7.7%,t=-1.313,P=0.300)。城镇和农村死亡率均在60岁后迅速上升,85岁以后达到高峰(94.59/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 658.436,P<0.001),城镇死亡率(8.07/10万)高于农村(3.21 /10万)。结论 2001—2020年黔南州胰腺癌发病和死亡虽然呈现平稳趋势,但农村发病率降低变化趋势明显,总体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老年人群和男性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天津市宫颈癌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发病登记监测系统2007-2013年宫颈癌发病资料结合人口学资料,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进行分类,计算宫颈癌发病率和年龄别发病率,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天津市宫颈癌新发病例336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8.11岁,平均发病率为9.85/10万,标化发病率为6.65/10万。城市地区人群整体发病构成高于农村地区,但发病构成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21.92,P=0.001),而农村地区人群发病呈上升趋势(χ2=12.70,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地区人群发病率总体保持平稳,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值为2.7%(95%CI:-9.1%~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4,P=0.597);农村地区人群发病率则呈上升趋势,APC值为13.4%(95%CI:3.5%~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49,P=0.016)。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出现双峰,分别为40~44岁及75~79岁。结论 2007-2013年天津市宫颈癌发病率总体仍保持平稳,发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其中农村地区发病率升高的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73-2004年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的时间趋势,探讨近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的新特点。方法全部资料来源于上海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分别按粗率和标准化率逐年统计1973-2004年市区男性和女性户籍居民的胃癌发病率,用对数线性回归法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上海市区近32年的胃癌发病趋势进行估计。对已全部计算机化的2002-2004年上海市区胃癌发病资料,从性别、年龄、诊断分期、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角度进行独立或联合分析,以探讨近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的新特点。上海市区的人口资料来自上海市公安局。率的标准化采用世界标准人口。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包。结果1973-2004年上海市区男性和女性居民的胃癌标化发病率均呈现显著而持续的下降趋势,其中男性下降了54.4%,女性下降了37.6%。2002-2004年上海市区共登记报告新发胃癌7630例,男性和女性胃癌的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7.4/10万和14.0/10万。40岁以下人群的胃癌发病率较低,男女性无明显差异。40岁以上人群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且男性逐渐高于女性。在诊断分期上,46.1%的病例具有详细的诊断分期记录,其中Ⅳ期胃癌比例最多,Ⅰ期最少。74.1%的病例为病理诊断,71.7%的病例具有详细的病理类型记录,其中腺癌占76.8%,印戒细咆癌占9.4%。男性腺癌和管状腺癌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印戒细胞癌的比例高于男性。肠型胃癌仍占主导地位且男性多于女性,而女性弥漫型胃癌的比例高于男性。发病部位以胃窦癌最为常见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而贲门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远端胃癌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而近端胃癌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率在1973-2004年间呈现显著而持续的下降趋势,且近年来在性别、年龄、诊断分期、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表现出一些有意义的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围产儿腹裂畸形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收集资料,利用趋势x2检验对1996-2007年中国围产儿腹裂畸形患病率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泊松回归模型对几个主要影响腹裂围产儿分布的因素进行危险度分析.结果 共监测新生儿6 308 594例,其中腹裂畸形1601例,总患病率为2.54/万,12年内没有显著增长趋势.城乡、男女及孕产妇不同年龄组之间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市患病率(1.91/万)低于农村(3.87/万),男性患病率(2.20/万)低于女性(2.62/万),孕产妇年龄<20岁组患病率(10.38/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患病率.城市腹裂畸形患病率低于农村(RR=0.58);男性腹裂畸形患病率低于女性(RR=0.76);孕产妇年龄<20岁组围产儿腹裂患病率是30~34岁组的11.43倍(RR=11.432).结论 1996-2007年中国围产儿腹裂患病率没有显著增长,但在性别、城乡及产妇年龄之间存在差异.年龄<20岁的产妇生育腹裂胎儿的危险性最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its secular trends of gastroschisis in Chinese perinatal infants.Methods Data on perinatal infants was collected at hospitals under surveillance program in Chinese Birth Defects Monitoring Network from 1996 to 2007.Data on incidence,trend and related factors of gastroschisis in perinatal infants were carried out.Both x2 test and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were used to te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sidential areas,sex and maternal age.Both x2 trends test and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trends.Results A total of 6 308 594 perinatal infants were monitored during 1996-2007,including 1601 infants with gastroschisis to show the incidence as 2.54 per 10 000 births.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gastroschisis in China did not change remarkably during the period of our research.The incidence rates of gastroschisi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between different sex and different maternal age groups.The incidence of gastroschisis was lower in urban area than in rural area (RR=0.58) and lower in female fetuses than in male fetuses (RR=0.76),highest in the group younger than 20 years of age,which was 11.43 times than incidence of the 30-34 age group (RR=11.432).Conclusion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gastroschisis in China did not show remarkable change during 1996-2007 but the incidence of gastroschisis a bit increased in the area of stud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seen in different sex,regions and maternal age groups.Mothers aged younger than 20 years old appeared to be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the occurrence of gastroschi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台州市前列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分地区(城市、农村)、性别以及年龄别发病率。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对粗发病率进行标化,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果 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4.26/10万,(中标率为12.14/10万,世标率为9.58/10万);死亡率为4.34/10万(中标率为3.48/10万,世标率为2.77/10万)。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在50岁年龄组之前处于较低水平,5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迅速增长,死亡率在65岁年龄组之前处于较低水平,65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0.4%(95%CI:12.5%~28.8%),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13.0%(95%CI:8.9%~17.2%)。结论 2010-2016年台州市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1年江西省农村肿瘤登记县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当地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4个农村肿瘤登记县2011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2011年江西省农村肿瘤登记县女性恶性肿瘤报告粗发病率88.66/10万,中标率60.94/10万,世标率79.26/10万;女性恶性肿瘤报告粗死亡率56.45/10万,中标率37.04/10万,世标率50.16/10万;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和子宫颈是4县女性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是4县女性死亡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结论: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农村女性居民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描述北京市城区肺癌的发病趋势,分析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变化情况.方法 以1998-2007年北京市城区户籍人口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2 845例,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简称世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组织学分类的世标率和构成比,并在不同年份、年龄段、性别间进行比较.结果 1998-2007年北京市城区肺癌发病32 845例,粗发病率为47.81/10万(32 845/68 704 429),由1998年的39.30/10万(2538/6 457 423)增长至2007年的54.55/10万(4029/7 385 817),10年间增长了38.80%,APC为3.35%(Z=9.984,P<0.001);世标率为28.95/10万,APC为0.27%(Z=0.846,P=0.422).其中男性肺癌粗发病率为58.28/10万(20 342/34 906 580),世标率为37.03/10万,世标率APC为0.38%(Z=1.008,P=0.343);女性肺癌粗发病率为36.99/10万(12 503/33 797 849),世标率为21.48/10万,世标率APC为0.14%(Z=0.431,P=0.678).经组织学诊断的肺癌共计17 920例,占54.56%,组织学诊断的比例由1998年的43.14%(1095/2538)提高至2007年的65.55%(2641/4029),10年间上升了51.95%(x2=859.152,P<0.001).其中鳞癌的构成比由1998年的30.41%(333/1095)逐年下降至24.16%(638/2641),而同时期腺癌由42.83%(469/1095)上升至46.80%(1236/2641),因此近年来北京市肺癌病例中鳞癌/腺癌的比值由0.71(333/469)下降至0.52(638/1236)(x2=50.214,P<0.001),而10年间女性肺癌患者组织学诊断的病例中腺癌比例高达60.83%(3809/6262),鳞癌仅占14.77%(925/6262).结论 1998-2007年北京市城区居民肺癌发病趋势经世界标准人口标化后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其组织学分类构成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incidence trend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ung cancer in urban Beijing,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32 845 medical records of the residents diagnosed as lung cancer in urban Beijing from 1998 to 2007 were retrieved through the cancer registry system of Beijing Cancer Registry. Crude incidence rate, age-specific incidence rate, adjusted incidence rate by world standardized population,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 and histological categorized incidence rate by world standardized population were calculat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cidence trend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or among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32 845 newly diagnosed lung cancer patients between 1998 and 2007 were included in our study.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was 47.81/100 000 ( 32 845/68 704 429), increasing by 38.80% from 39.30/100 000 in 1998 to 54. 55/100 000 in 2007 with APC at 3. 35% in urban Beijing (Z =9. 984,P <0. 001 ). While it changed to 28.95/100 000 with an APC at 0. 27% ( Z = 0. 846, P = 0. 422 ) when adjusted by world standardized population. For male,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was 58.28/100 000 (20 342/34 906 580, adjusted rate at 37.03/100 000, APC at 0. 38%, Z= 1. 008, P = 0. 343 ); while for female, 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was 36. 99/100 000 ( 12 503/33 797 849, adjusted rate at 21.48/100 000, APC at 0. 14%, Z = 0. 431, P =0. 678). 17 920 lung cancer patients being diagnosed according to histological evidence, accounted for 54.56%. The respectiv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 diagnosis was 43. 14% ( 1095/2538 ) in 1998 and 65.55 % ( 2641/4029) in 2007, with a 51.95% increase ( x2 = 859. 152, P < 0. 001 ) in decade. In terms of subtypes of lung cancer, the propor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creased annually, from 30. 41% (333/1095)in 1998 to 24. 16% (638/2641)in 2007;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adenocarcinoma increased from 42. 83% (469/1095)to 46. 80% ( 1236/2641 ). As a result,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o adenocarcinoma ratio declined from 0. 71 ( 333/469 ) to 0. 52 ( 638/1236 ) ( x2 = 50. 214, P < 0. 001 ). For women, the ratio declined more significant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were 14.77% ( 925/6262 ) and 60. 83% (3809/6262), respectively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98 and 2007. Conclusion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the incidence trend of lung cancer after the incidence rate adjusted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but the proportion of the subtypes of lung cancer categorized by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changed apparently.  相似文献   

17.
2015年中国胃癌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估算2015年我国胃癌的发病死亡情况和分布特征,为肿瘤防控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501个登记处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其中368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按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分层,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胃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计算。结果 2015年368个登记地区覆盖人口309 553 499人,男性156 934 140人,女性152 619 359人。估计全国胃癌新发病例40.3万例,发病率为29.31/10万,中标率为18.68/10万,世标率为18.5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29%,居发病癌谱第二位。胃癌死亡病例29.09万例,死亡率为21.16/10万,中标率为13.08/10万,世标率为12.92/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5%,居癌症死亡顺位第三位。总体上,胃癌发病率(男性中标率为26.54/10万,女性中标率为11.09/10万)和死亡率(男性中标率为18.75/10万,女性中标率为7.72/10万)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地区(农村中标发病率为21.82/10万,城市中标发病率为16.37/10万;农村中标死亡率为15.84/10万,城市中标死亡率为11.05/10万)。胃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之前较低,40岁后开始上升,在80~岁达到高峰。胃癌病例数自50~岁开始显著增多,高峰出现在60~70岁组,大量病例累积在55~80岁。不同性别、城乡地区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全人群总体趋势相似,但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我国胃癌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城乡分布差异,可根据高发年龄和高危人群特征优化筛查项目和防控方案,以期降低我国胃癌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