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脯氨酸4-羟化酶II(P4HA2)在肝癌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GEPIA、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预测P4HA2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K-M plotter在线数据库分析P4HA2的表达情况与肝癌预后的关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P4HA2的表达。构建慢病毒载体,用携带P4HA2 shRNA和Con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肝癌SNU-449和Hep-3B细胞系,建立沉默表达P4HA2的细胞株(shP4HA2组)和对照组细胞株(NC组)。采用CCK-8、集落形成试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质转化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线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P4HA2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同时,肝癌细胞系中P4H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肝细胞(P<0.01)。慢病毒干扰后,与NC组相比,shP4HA2组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4HA2基因表达沉默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Western blot显示,相对于NC组,shP4HA2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上升,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下降(P<0.05),在PI3K/AKT/mTOR通路中,磷酸化的PI3K(P-PI3K)、AKT(P-AKT)和mTOR(P-mTOR)显示出较低的水平(P<0.05)。结论 P4HA2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潘冬梅  田青  黄天韬  郭庆  马迎辉 《西部医学》2019,31(9):1334-1349
【摘要】 目的 探讨LncRNA ANCR介导PI3K及AKT蛋白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人胃癌细胞株,随机分为胃癌组(GC组)、ANCR siRNA组(siRNA组)、LncRNA ANCR组(ANCR组)3组,同时选取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设为正常胃细胞组。GC组:单纯胃癌细胞株;siRNA组:将ANCR siRNA转染到胃癌细胞中;ANCR组:将LncRNA ANCR转染到胃癌细胞中。通过TUNEL法、Transwell、cck 8法、Westernblot法、RT PCR法分析3组胃癌细胞增殖情况,PI3K、AKT蛋白表达量,细胞凋亡情况,细胞侵袭能力,PI3K、AKT mRNA的表达量的差异性来探究LncRNA ANCR介导PI3K及AKT蛋白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结果 GC组LncRNA ANCR蛋白含量最高,正常胃细胞组LncRNA ANCR蛋白含量最低(P<0.05);ANCR组胃癌细胞侵袭能力强,显微镜下细胞数量多,siRNA组胃癌细胞显微镜下细胞数量少,侵袭能力弱(P<0.05),GC组与siRNA组相比较胃癌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整体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GC组和siRNA组、ANCR组OD值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R组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明显高于GC组,而GC组明显高于siR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UNEL染色,siRNA组胃癌细胞凋亡数量最多,ANCR组胃癌细胞凋亡较少(P<005),ANCR组和GC组与siRNA组相比较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显示,siRNA组的PI3K、AKT蛋白含量及表达量最低,ANCR组的PI3K、AKT蛋白含量及表达量最高,3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 ANCR能激活PI3K及AKT蛋白的表达,升高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加快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因TRIM22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对增殖、侵袭和迁移等生物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TRIM22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 两种方法分别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和U251中TRIM2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Lipofectamine 3000将2种TRIM22?siRNA分别转染至U87及U251细胞中,再分别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TRIM22敲低效率。 应用CCK?8法、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来评估TRIM22敲低后对于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RIM22敲低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RIM22敲低对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和上皮间质化标记蛋白(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在U87及U251细胞中敲低TRIM22后,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都明显减弱,p?AKT(S473)、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TRIM22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胶质母细胞瘤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hRNA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中CD147表达对喉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重组质粒pSilencer-shRNA1和pSilencer-shRNA2分别转染至喉癌细胞Hep2中,同时以转染空载质粒pSilencer-shRNA-control和空白细胞作为对照,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筛选后的4组细胞分别命名为Hep2、Hep2/shRNA-control、Hep2/shRNA1和Hep2/shRNA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D147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法检测4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转染后的喉癌细胞株Hep2/shRNA1和Hep2/shRNA2中CD14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Hep2相比显著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下降到67.49%(P<0.01)和61.37%(P<0.01),侵袭能力也分别下降了61.80%(P<0.01)和73.58%(P<0.01)。结论:CD147 shRNA能下调喉癌细胞株Hep2中CD147的表达,抑制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调CXCR4基因对甲状腺癌细胞SW579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2000将CXCR4-siRNA瞬时转染SW579细胞(RNAi组),同时设立阴参组(只用脂质体而不用siRNA)和空白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通过MTT增殖实验和侵袭实验研究CXCR4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NA干扰后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CXCR4表达水平下调后SW579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减弱,增殖抑制率为32.2%.RNAi组侵袭的细胞数为13.8±1.48个,与空白组和阴参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NA干扰后总AKT和磷酸化AKT水平均下降,以磷酸化AKT下降最为显著,而ERK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通过RNA干扰下调CXCR4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SW57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CXCR4对SW57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32-35+封三
目的 探讨多能蛋白聚糖(VCAN)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 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Western Blot 和qRT-PCR 检测VCAN 在正常人乳腺细胞MCF-10A 和三株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选取VCAN 高表达细胞株MDA-MB-231 为实验对象,实验分组为NC 组、siRNA1-VCAN 组和siRNA2-VCAN 组。采用MTT 法及克隆形成法检测转染后的乳腺癌细胞增殖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p-AKT、AKT、p-PI3K、PI3K 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乳腺细胞相比,VCAN 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下调VCAN 表达量,MDA-MB-231 细胞的增殖显著被抑制(P<0.05)。同时,下调VCAN 表达量,p-AKT、p-PI3K 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VCAN 在乳腺癌MDA-MB-231 细胞中,可能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XB130 表达上调后人肝癌细胞HepG2 增殖和凋亡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中XB130表达;构建过表达质粒pCMVEGFP-XB130 转染HepG2 细胞,实验分为pCMV-EGFP-XB130 组(pCMV-EGFP-XB130 转染),空白对照组(EGFP 转染)。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及qRT-PCR 法检测上调效率。Western blot 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采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XB130 蛋白及其mRNA在肝癌细胞株Hep3B、Huh7、HepG2 和MHCC97H 中均有表达,在HepG2 细胞株中表达量最低( F=6.342 和5.424,均P=0.001)。与EGFP 组比较,pCMV-EGFP-XB130 组中p-p21、p-p27、p-FOXO3a 及Pro Capase-9蛋白表达上调(t =4.652,3.558,6.743 和3.021,均P<0.05);XB130 表达上调后在72 及96 h HepG2 细胞增殖能力增强( t=4.752 和8.542,均P=0.001);XB130 表达上调后HepG2 细胞凋亡率降低(t =7.467,P =0.001)。结论XB130 表达上调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  相似文献   

8.
郭志强  张敏  许斌兵 《西部医学》2023,35(8):1136-1141
探讨丙泊酚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丙泊酚10 mg/mL分别与乳腺癌MCF-7和BT474细胞系共孵育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PI3K过表达质粒经丙泊酚处理后转染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PI3K组、PI3K组,分别检测细胞的生存、侵袭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内构建MCF-7小鼠模型,免疫组化和TUNEL实验用于检测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 丙泊酚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P<0.05)。Western blot和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丙泊酚通过降低Bcl-2和Bcl-w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来诱导细胞凋亡(P<0.05)。丙泊酚降低了乳腺癌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P<0.05)。对P13K进行过表达处理后显示,PI3K过表达逆转了丙泊酚对MCF-7细胞的生长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体内实验表明,丙泊酚治疗明显抑制MCF-7小鼠模型中的肿瘤生长,促进了细胞凋亡(P<0.05)。结论 丙泊酚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TYK1基因下调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5增殖、凋亡和迁移以及MEK/ERK和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干扰技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5中STYK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效果,CCK-8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MEK/ERK和PI3 K/AKT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干扰对照组相比,STYK1表达下调明显抑制HCT-15细胞增殖活性(P<0.01)和侵袭能力(P<0.01),并诱导细胞凋亡(P<0.01);同时,STYK1表达下调明显抑制HCT-15细胞ERK1/2和AKT蛋白的磷酸水平.结论 STYK1基因干扰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具有序列相似性的家族83成员B(FAM83B)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人类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正常人类肝细胞系(LO2)中FAM83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靶向siRNA敲低HepG2细胞系中FAM83B作为si-FAM83B组,HepG2细胞转染si-NC慢病毒载体作为siNC组。分别用PBS、40 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处理si-FAM83B组细胞48 h,并将细胞分为siFAM83B+PBS组和si-FAM83B+IGF-1组,分析敲低FAM83B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敲低FAM83B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FAM83B 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HepG2、Hep3B细胞FAM83B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LO2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Kat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阐明Kat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HP10-3、TPC-1、K1细胞和甲状腺上皮Nthy-ori3-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对数生长期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沉默Kat5组(si-Kat5组)。空白对照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不转染,阴性对照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iRNA,si-Kat5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转染Kat5 siRNA。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TPC-1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TPC-1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PC-1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PC-1细胞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P21、P53、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PI3K、磷酸化PI3K (p-PI3K)、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水平。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BHP10-3、TPC-1和K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甲状腺上皮Nthy-ori3-1细胞(P<0.05)。各组TPC-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中CDK2、P21、P53、cleaved caspase-3、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Kat5组TPC-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CDK2、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21、P5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Kat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沉默Kat5基因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骨肉瘤U-2OS细胞分为蛇床子素不同浓度(0、25、50、100、200μmol/L)组,各组分别予以相应浓度的蛇床子素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PCR检测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mRNA表达。(2)应用慢病毒载体构建MALAT1过表达的转染U-2OS细胞。将转染细胞分为对照组、蛇床子素组、MALAT1过表达组、MALAT1过表达+蛇床子素组。蛇床子素干预组分别给予100μmol/L蛇床子素。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磷酸化PI3K(p-PI3K)、AKT、磷酸化AKT(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1)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后,可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侵袭以及MALAT1 mRNA表达;与0μmol/L组相比,50μmol/L组和10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穿膜细胞数以及MALAT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2)在转染细胞,蛇床子素组的细胞存活率和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蛇床子素组相比,MALAT1过表达+蛇床子素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穿膜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3)与对照组相比,蛇床子素组细胞p-PI3K、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p-AKT/AKT蛋白表达比值均显著下调(P0.01);与蛇床子素组相比,MALAT1过表达+蛇床子素组的细胞p-PI3K、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p-AKT/AKT蛋白表达比值均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蛇床子素能够抑制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与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ALAT1,进而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eEF-2K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对HCC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64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五种HCC细胞系LM3, Hep3B, Huh7, 97H, 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 LO2中eEF-2K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用eEF-2K 特异性siRNA沉默LM3及Hep3B细胞性中eEF-2K基因后,经qPCR检测确认。随后用CCK-8,Transwell方法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eEF-2K基因沉默对增殖、侵袭与凋亡的影响。结果:相较癌旁组织,HCC组织内eEF-2K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正常人肝细胞系LO2相比,肝癌细胞系LM3, Hep3B, 97H, HepG2, Huh7中的eEF-2K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升高(P<0.05)。在LM3及Hep3B细胞系中用特异性siRNA沉默eEF-2K后,与非特异性siRNA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eEF-2K高表达与肝癌预后不良相关(P<0.05)。结论:eEF-2K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相关;沉默eEF-2K后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并诱发凋亡,提示eEF-2K可用作HCC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夏航彪  赵界  王述红 《西部医学》2023,35(9):1292-129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TUC338(lncRNA TUC338)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1年6月我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37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RT-qPCR检测组织标本及NSCLC细胞中lncRNA TUC338表达;对NCI-H157细胞进行干预,将si-TUC338、si-NC、pcDNA-TUC338、pcDNA-NC质粒转染细胞及EGFR与PI3K双重抑制剂MTX-211(MTX-211)、pcDNA-TUC338与MTX-211共同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及EGFR、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LncRNA TUC338在肺癌组织与细胞中高表达;抑制lncRNA TUC338表达可显著抑制NCI-H157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及EGFR/PI3K/AKT通路激活(P<0.05);过表达lncRNA TUC338可促进NCI-H157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及EGFR/PI3K/AKT激活(P<0.05)。结论 LncRNA TUC338在肺癌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激活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肺癌NCI-H157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癌基因(human cervical cancer oncogene,HCCR)siRNA真核表达质粒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探讨siRNA干扰HCCR的表达后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含HCCRsiRNA的真核表达质粒pGCsi-HCCR稳定转染至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抗生素G418筛选获得稳转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PANC1细胞中HCCR的表达,同时检测肿瘤相关基因p53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PANC1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MTT比色法检测siRNA干扰后对PANC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siRNA干扰后对PANC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证实siRNA稳转组的PANC1细胞株和空载体稳转组比较HCCR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稳转细胞株建立成功.siRNA稳转组p53蛋白表达下降.siRNA稳转组的S期细胞数目减少而G0/G1期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凋亡增加.MTT结果显示siRNA稳转组1和稳转组2细胞吸光度分别为空载体组细胞的0.65倍和0.68倍,细胞增殖能力下降.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siRNA稳转组细胞和空载体组细胞穿膜数分别为24.4±9.9和49.1±15.4(P<0.01),稳转组细胞侵袭能力下降.结论:siRNA干扰HCCR的表达后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 1)基因沉默对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Glut 1干扰序列(siRNA)转染至人结肠癌HT-29细胞作为shGlut 1组,非干扰序列转至HT-29细胞作为NC组,HT-29细胞作为Blank组,癌旁正常组织细胞作为Control组,应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lut 1、TGF-β1、PI3K、AKT、PTEN、mTOR 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Bcl-2/Bax比值,p-PI3K、p-S 473-AKT、p-S 389-S6K1、p-T 70-4 EBP1、Cleaved Caspase-3、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成瘤能力.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表明shGlut 1组转染效率较高,符合实验标准;与Control组比较,结肠癌组织中Glut 1、TGF-β1、PI3K、AKT、mTOR、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而PTEN、Ba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PI3K、p-S 473-AKT、p-S 389-S6K1和p-T 70-4 EBP1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PARP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与Blank组和NC组比较,shGlut 1组Glut 1、TGF-β1、PI3K、AKT、mTORC 1、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TEN、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PI3K、p-S 473-AKT、p-S 389-S6K1和p-T 70-4 EBP1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上调,增殖率下调,G0/G1期较多而S期较少,凋亡率上调,克隆形成细细胞生长较慢(P均<0.05).结论 Glut 1基因沉默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其凋亡,考虑为抑制TGF-β/PI3 K-AKT-mTO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生物学活性(细胞增殖、细胞克隆、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7月选取5种肝癌细胞株(Hep G2、Hep G2.2.15、Hep 3B、Huh-7、SMMC-772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USP18 mRNA和USP18表达水平,选择表达活性最强的细胞株进行小干扰RNA(siRNA)转染。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法将USP18 siRNA转染肝癌细胞,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干扰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5种肝癌细胞株中USP18 mRNA和USP1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p 3B肝癌细胞株中USP18 mRNA和USP18表达水平高于其他4种肝癌细胞株(P<0.05),故选取Hep 3B肝癌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Hep 3B肝癌细胞株转染USP18 siRNA后48 h,转染效率达(91.00±5.67)%。5组干扰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干扰效率高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后1、2、3 d,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吸光度低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克隆形成率低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5组细胞周期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阴性对照组吸光度、克隆形成率、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P18在Hep 3B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较高,USP18基因敲减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克隆、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诱导下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的发生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DAMPs组,IL-6 siRNA组,IL-6 siRNA+DAMPs组;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及STAT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epG2细胞STAT3蛋白和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DAMPs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IL-6 mRNA及STAT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ot法检测出四组STAT3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DAMPs组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MPs可能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水飞蓟宾(Silibinin)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台盼蓝法检测不同浓度水飞蓟宾对Hep G2细胞的杀伤活性;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标记蛋白LC3-Ⅱ的表达水平;利用基因沉默技术,转染BNIP3小RNA(siRNA)抑制BNIP3的表达,之后再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水飞蓟宾对Hep G2细胞增殖和自体吞噬的影响。结果随着水飞蓟宾浓度的提高,水飞蓟宾在体外对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杀伤活性逐渐提高;水飞蓟宾在体外可显著诱导Hep G2细胞LC3-Ⅱ的表达;水飞蓟宾在体外可显著诱导Hep G2细胞BNIP3的表达;转染BNIP3 siRNA后,水飞蓟宾对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25.3±4.0和LC3-Ⅱ表达水平0.35±0.11相比于对照组的增殖抑制率63.1±7.0和LC3-Ⅱ表达水平0.70±0.19显著下降。结论水飞蓟宾通过上调BNIP3的表达诱导人肝癌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 (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那新(UK88525)处理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UK88525组、UK88525组,经处理48 h后,Transwell 实验检测两种肝癌细胞经不同分组处理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的变化;采用shRNA干扰质粒经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肝癌细胞HepG2以沉默ChRM3,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shChRM3组、shChRM3组,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EMT、下游PI3 K/Akt的改变.结果 HepG2和SMMC-7721两种肝癌细胞中均有ChRM3受体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对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UK88525能够抑制Beth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能够上调EMT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的表达,UK88525处理后能够明显抑制Beth促进HepG2细胞EMT的过程(解除Beth对HepG2细胞EMT的促进过程),同时也能够抑制PI3K/Akt的活化(P<0.05);干扰质粒沉默ChRM3受体同样能够抑制Beth促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并且抑制Beth诱导的EMT和下游PI3K/Akt的活化(P<0.05).结论 ChRM3活化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