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我国201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2005—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2014—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收集2005—2014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及卫生技术人员数,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增长了804.99亿元、17 110个、170 895张、385 207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91%、8.00%、25.69%、18.82%。洛伦兹曲线显示,2014年我国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高于按面积分布的公平性。2014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6、0.36、0.27、0.29,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84、0.73、0.70、0.73;东部地区上述指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4、0.35、0.31、0.29,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9、0.50、0.48、0.46;中部地区上述指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3、0.21、0.15、0.14,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0、0.38、0.30、0.27;西部地区上述指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0、0.32、0.29、0.22,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6、0.50、0.62、0.59。结论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发展迅速。2014年我国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高于按面积分布的公平性。各地区间存在发展不均衡和不公平等问题,其中中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高。政府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人口、经济状况等制订符合地区发展的卫生政策,公平、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乔家骏  曾旖旎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5):3051-3055
目的 了解新医改前后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运行状况。方法 根据2008—2016年武汉市卫生财务年报,对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情况、服务量、服务效率和效益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6年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1.4%,可分配结余为负值,且可分配负结余规模有持续扩大趋势。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持续增长,由2008年的32.4%增长至2016年的60.0%,其中用于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资金年均增长率为7.7%;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59.4%降至2016年的37.7%,其中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由2008年的38.9%降至2016年的32.3%。承担的门急诊人次数由2008年的200.5万人次增长至2014年的398.8万人次,2015、2016年分别降至359.2、298.4万人次;出院人数由2008年的1.2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7.3万人, 2015、2016年分别降至5.3、4.1万人。病床使用率由2009年为80.9%下降至2016年的44.4%,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由2008年的61.2元增长至2011年的135.1元,之后大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年降至66.9元。结论 新医改以来,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运行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有所增强,但医疗服务功能弱化;建议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调动社区人员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最终促进分级诊疗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访原因与对策。方法 对2014—2016年朝阳区卫生信访服务中心“卫生信访信息管理平台”记录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诉、举报、建议3类信访件进行分析。分析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访量与诊疗人次总工作量、人均工作量、次均诊疗费用的相关性。结果 共接收信访件1 539件,2014、2015、2016年每年信访量分别为380、553、606件,信访量年均增长率为26.28%。其中反映最多的三类主要问题分别为药品问题〔21.77%(335/1 539)〕、医院管理〔20.08%(309/1 539)〕和预防保健〔17.93%(267/1 539)〕。信访总量、医院管理信访量、服务态度信访量、医疗质量信访量、医德医风信访量与诊疗人次总工作量、人均工作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访量逐年增加,药品问题、医院管理和预防保健是三类主要信访问题。机构应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政府应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投入,制定并完善卫生政策与法规,改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信访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03—2014年我国乡镇卫生服务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2014—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选取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北京、上海)的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乡镇卫生服务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投入指标包括乡镇卫生院数、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数、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产出指标包括诊疗人次、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结果 2003—2014年,我国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机构数增加了-0.01个,年均增长率为-2.01%;每千农业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增加了0.19名,年均增长率为1.57%;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增加了0.58张,年均增长率为5.29%;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增加了337 319 263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68%;病床使用率上升了24.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4.77%;平均住院日增加了2.09 d,年均增长率为3.73%。2003—2014年我国乡镇卫生服务平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为0.767~0.892、0.860~0.919、0.876~0.968,均值分别为0.830、0.887、0.930。2003—2014年,我国乡镇卫生服务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了0.5%,技术变化指数提高了2.8%,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提高了0.3%,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下降了0.8%,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提高了2.3%。2003—2014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996、1.006、0.987;技术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1.048、1.023、1.017;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1.003、1.008、1.000;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993、0.999、0.987;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值分别为1.044、1.029、1.004。结论 2003—2014年,我国乡镇卫生服务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技术进步是乡镇卫生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而规模效率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要提高我国乡镇卫生服务效率,必须做好区域统筹规划工作,针对各区域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变化特征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白婧  卢燕  杨非衡  朱磊  刘宝花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3):1514-15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10-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2月课题组通过朝阳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直报和管理信息平台,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规月报、季报、年报和临时报表等形式的有关统计信息,收集2010-2012年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共收集了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相关数据。结果 与2010年相比,2012年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4882487人次比3342681人次)、中医(1597939人次比1141989人次)等特色门诊服务量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9%、18.3%|慢性病管理总人数(487484人比294274人)增加,年均增长率为28.7%|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467次比2325次)、健康促进活动(1800次比1043次)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31.4%|参加健康教育讲座(142633人次比86183人次)、健康促进活动(231425人次比121024人次)的社区居民亦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6%、38.3%|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如结核病免费服药、精神疾病免费服药、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亦增加。2012年家庭健康档案电子化率达92.4%(1091266/1180767),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化率达91.5%(2568591/2796941),但仍存在总体服务的覆盖率较低,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发展速度不足以实现规划目标|部分服务的提供量出现下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结论 2010-2012年间,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亦存在有不合理的地方。针对目前的现状,朝阳区应制定系统的社区公共卫生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增加财政的支持力度;改善社区机构的条件;加强各双向转诊制度的执行;发挥社区公共卫生居民“健康守护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2013—2015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效率,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基于2014—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选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西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整体及不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效率进行分析。其中,投入指标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卫生人员数、床位数,产出指标包括诊疗人次、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结果 2015年我国30个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数分别为0.715、0.705、0.972。其中8个地区(26.7%)综合技术效率为1.000,达到技术有效,包括广东、贵州、海南、宁夏、青海、上海、浙江、重庆。其余22个地区平均过剩1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 573名卫生人员、2 086张床位。2013—2015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为0.990,下降了1.0%;技术变化指数平均为1.034,提高了3.4%;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为1.002,提高了0.2%;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平均为0.988,下降了1.2%;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为1.024,提高了2.4%。结论 2013—2015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非DEA有效地区的社区卫生资源存在不足与浪费共存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水平,提高卫生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卫生费用筹集及消耗情况,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6月,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为基础,核算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概况、筹资方案构成、服务功能流向(包括治疗服务费用分析和预防服务费用分析)。其中卫生费用总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6、北京统计年鉴2016、北京市政府卫生投入监测系统、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2015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核算报告等;分摊系数通过北京市卫生医疗价格监测数据平台的个案库以及医疗卫生机构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得到。结果 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卫生费用为138.11亿元,其筹资方案以社会医疗保险方案、政府方案为主(占比分别为56.14%、27.20%)。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提供治疗服务和预防服务,其费用占比分别为86.96%、13.04%。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服务费用按全球疾病负担(GBD)分类,主要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消耗(占比为70.90%);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主要由循环系统疾病消耗(占比为25.88%);按年龄段分类,其主要由50~69岁患者消耗(占比为58.05%)。2015年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服务费用以免疫规划(占比为24.86%)、慢病防治(占比为13.33%)、老年人健康管理(占比为10.37%)、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占比为10.05%)为主。结论 公共筹资方案在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筹资中起主导作用;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服务功能定位相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北京市预防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8.
药品费用增长过快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费用不断增长,1979 ̄2002年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4%,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2.04%,卫生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从1978年的3.04%上升为2002年的5.42%,达到了5684.63亿元,人均卫生费用由1979年的11.45元增长为2002年的442.5元,增长了将近38倍[1]。药品费用作  相似文献   

9.
卫生资源分配与医疗公平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典恩 《医学与社会》2007,20(11):34-37
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6年4月份发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全国卫生总费用2004年达7590.3亿元,比2003年增加1006.2亿元(未扣除物价因素影响,下同)。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17.0%,社会卫生支出占29.3%,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53.6%;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65.1%,农村占34.9%。人均卫生费用583.9元,比2003年增加74.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由2003年的5.62%下降到2004年的5.55%。“十五”时期,卫生总费用逐年增加,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例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例下降。城乡卫生费用绝对数都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004—2015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2014—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收集2004—2015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注册护士数。分析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采用基尼系数、阿特金森指数、泰尔指数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了3 521 554、1 039 678、1 933 036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1%、3.88%、8.60%;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2.27、0.63、1.37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62%、3.11%、7.99%;每千公顷地理面积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5.21、1.54、2.80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50%、3.95%、8.58%。2004—2015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36~0.074、0.140~0.078、0.169~0.085;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80~0.591、0.569~0.596、0.591~0.600。按人口分布的阿特金森指数分别为0.906~0.902、0.906~0.902、0.908~0.902;按地理面积分布的阿特金森指数分别为0.892~0.900、0.877~0.890、0.915~0.938。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分别为0.033~0.011、0.034~0.011、0.052~0.013;按地理面积分布的泰尔指数分别为0.616~0.640、0.592~0.650、0.660~0.663。结论 2004—2015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公平性,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注册护士数。应加大护理队伍人才建设,在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时注重地理面积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梅  郭默宁  谭鹏  李昂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211-1217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资源是推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目的 评估2012-2018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规模及配置现状。方法 利用2012-2018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报表、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数据,研究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规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学历、职称情况等。结果 2018年,平均每个中心98人,岗位编制到位率达到84.3%,人员年流失率为6.4%。2012-2018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年均增速最快,为6.0%,公共卫生人员数量年均增速最慢,仅为0.1%;全科医生占执业(助理)医师总量下降了6.7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从2012年的1.05、0.52、0.33、0.10人增加到2018年的1.30、0.63、0.44、0.13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从2012年的2.75人增加到2018年的2.95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从2012年的0.06人下降至2018年的0.05人;医护比从2012年的1∶0.64改善为2018年的1∶0.72。2018年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0.7%,较2012年上升7.3个百分点;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占比5.7%,较2012年上升1.4个百分点。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规模不断壮大,岗位空编情况逐年改善,编外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卫生人员配置得到改善,但注册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数量缺口较大,与规划要求仍存在差距;学历层次有所提升,高级职称占比有待提高。建议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对上海县1981~1990年的卫生事业费占国民生产总值从13.23%~8.83%,人均享有卫生事业费从5.1~19.0元等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看到近10年内卫生事业费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针对盲目追求签约率这一现象,国家与地方层面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政策重心也从追求“签约率”向做实签约服务转变。目的 以做实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上海市某区域为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做到了“签而有约”。方法 本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某街道为例,抽取了2017-2020年该街道平台与静安区平台医院信息系统(HIS)、家庭医生健康档案数据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报表等研究相关数据资料。结果 2017-2020年,本街道签约居民由8 554人上升至24 485人,签约率从13.8%上升至36.3%,老年人签约率从38.7%上升至70.9%。同时,高血压患者签约人数由3 409人上升至7 271人,糖尿病签约人数也由1 463人升至3 088人。2018-2020年签约居民本街道就诊人次由2018年的162 640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232 772人次,其就诊比例始终高于未签约居民。从就诊结构上看,签约居民超过60%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点就诊,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就诊人次比例分别稳定在26%~30%与6%~9%。但是从趋势上看,随着时间推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比例略有下降,从66.5%下降至62.4%。签约居民在静安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形成的费用增长平稳,2019年与2020年增幅分别为13.9%与14.0%。在区内二级医院就诊总医疗费用近三年分别是21 854 472.1、24 843 680.2、26 556 426.3元(折算后),增幅分别为13.7%、6.9%。而在全市范围内也出现了同样现象。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人数逐渐增长的同时,吸引超过六成签约居民定点就诊。同时,签约居民医疗费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持稳定增长,二、三级医院虽然绝对数值仍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长率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海淀区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及运行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建议。方法以海淀区18所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学生和老师为主要服务对象占72.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2.8%,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28.9%;全科医师占87.1%,社区护士占47.6%,公共卫生医师占91.8%,均高于北京市水平;财政及上级补助收入占45.4%;双向转诊服务高于北京市水平;均执行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和北京市增补目录且零差率销售,最高达400种。结论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现出鲜明的"三高"特点:一是在人员配备方面明显体现出高学历、高职称特点;二是在人员结构上呈现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卫医师高比例配比特点;三是来自高校和政府的财政补助收入较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儿童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尚不清晰。目的 了解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的现状。方法 2020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了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样本中心的全部儿童相关服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样本中心调查表及儿童相关医务人员调查问卷以线上调查的形式,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人员设备设施配置、业务开展情况及儿童健康服务人员知识水平和满意度等。结果 本次调研共包含全国的14个城市的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样本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总数8 009人,儿科医生〔执业范围含儿科学的执业(助理)医师〕191人(2.38%),看儿科的全科医生(通过儿科转岗培训并从事儿科诊疗工作)488人(6.09%),儿保医生320人(4.00%);其中儿科医生154人(80.6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12人(58.64%)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看儿科的全科医生293人(65.37%)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55人(79.3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80.00%以上儿保医生具有执业医师证和培训合格证。共计999人接受满意度和知识水平调查,人员的平均满意度为(61.38±9.11)%,平均知识水平测试正确率(50.40±21.93)%。儿科相关诊疗科室面积平均占比不足1%,超过90%的机构配备了8种儿童常见设备,但仍有超过一半机构的儿童常用的诊疗设备配备不足7种;23种儿童常用药品中仅有10种超过50%的机构进行了配备。2019年度机构平均儿童诊疗人次占2.91%,儿童入院人次占1.4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率达85%以上;管理数量最多的重点儿童是单纯性肥胖儿童,最少的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儿童。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相关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学历及职称较高但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人员满意度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医疗相关类设施设备及药品配备不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为提升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应加强指导培训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增加儿童药品种类及数量的配备、合理配置儿童诊疗设备实施。  相似文献   

16.
徐竞然  傅鸿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49-1450,1453
目的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方法运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数字表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分别选取4个省,每省在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选取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家乡镇卫生院,进行财务收支状况的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与2009年相比,2010年,调查机构总收入平均增长9.24%,总支出平均增长12.17%,收支结余平均为5.39万元,下降82.75%。平均财政补助收入增长51.24%;医疗收入增长1.01%,药品收入下降23.97%。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仍保持增长趋势,但收支结构发生变化,其中财政补助收入上升,药品收入下降,医疗收入基本持平,收支结余总体下降。  相似文献   

17.
In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hows that the prevention is an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part of our national health system and is helpful to decrease the medical expenditure gradually.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Health Statistic Information Center of Ministry of Health in China, we calculated that the 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of China would be decreased 8000.0 million yuan only in 2001, among which, 1188.3 million, 1953.9 million and 4833.0 million yuan were respectively saved for the government budget, the society and resident if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powerfully. And every outpatient can save 15.46 yuan pertime. B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t can be proved that a great economic benefit could be gotten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相似文献   

18.
背景 上海市于2011年下发通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双休日门诊提出要求,目前尚缺乏针对双休日门诊开设和利用情况的研究。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的开设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8—9月,对上海市全部共28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调查,包括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9家分中心。由机构相应负责人根据机构在2018年1—6月开展双休日门诊情况填写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双休日门诊的开设情况、门诊量、人力资源及加班补贴情况,所有问卷均有效回收。结果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休日门诊开设率为95.7%(270/282),其中周六上午的开设率最高〔95.0%(268/282)〕。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日均门诊量为81 98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门诊量排在前3位的地区(青浦区448.50人次、闵行区445.75人次、浦东新区437.79人次)和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日均门诊量排在前2位的地区(青浦区248.60人次、闵行区156.67人次)均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均日均门诊量高于分中心(321.99人次比151.03人次)。仅在周六上午开设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平均日均门诊量为307人次,其他时间段的门诊量较低。在开设了双休日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4%(82/270)认为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双休日开诊需要,15.2%(41/270)发放了双休日加班补贴。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周六上午的门诊开设率较高,且利用情况较好;双休日门诊利用情况,郊区优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于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双休日门诊的人力资源不足。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机构合理分配双休日医疗资源,通过补充人员缓解双休日门诊的人力资源压力,并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双休日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