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患者90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术后TNM分期分为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Ⅱ期组、Ⅲ期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均低于Ⅰ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低于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Ⅲ期组患者的1,5年病死率与I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组患者的1年病死率高于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手术治疗预后与患者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进行手术对患者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在远端胃癌D2根治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87例胃癌患者的血清ApoA-Ⅰ水平,根据中位值(1.14 g/L)将患者分为低ApoA-Ⅰ组(n=44)和高ApoA-Ⅰ组(n=4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poA-Ⅰ水平与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ApoA-Ⅰ组和低ApoA-Ⅰ组在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ApoA-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低ApoA-Ⅰ组(P<0.05),术后总生存期高于低ApoA-Ⅰ组(P<0.05);ApoA-Ⅰ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ApoA-Ⅰ水平可能是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周攀  温香生  赵梦 《当代医学》2021,27(13):75-77
目的比较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1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n=305)和开放组(n=112)。腔镜组行单纯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或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行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率以及近期生活质量。结果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NM分期Ⅰ~Ⅱ期和Ⅲ期患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12个月,腔镜组患者的EORTC QLQC-30量表评分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与放手术相似的术后生存率,且创伤小,近期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微转移发生的情况,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FQ-PCR技术,以细胞角蛋白(CK19)mRNA为标志物,以5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14例)及开腹组(37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手术前后采取静脉血,提取RNA,检测其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K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前Ⅲ期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53.85%,Ⅰ期+Ⅱ期阳性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97);术后Ⅲ期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60.71%,Ⅰ期+Ⅱ期阳性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7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静脉血CK19mRNA的阳性率,不增加术后肿瘤血循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虞炜  李程  魏忠  权蕊良  刘巧玉 《安徽医学》2019,40(3):291-29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出院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7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 471例胃癌患者术后TNM分期Ⅰ期81例(17.2%),Ⅱ期112例(23.8%),Ⅲ期278例(59.0%)。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增多症56例(11.9%),与患者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抗原Ki-67、N分期、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在术后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为4.9%,Ⅱ期为9.8%,Ⅲ期为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术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共101例(21.4%),与患者性别、年龄、CEA、T分期、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在术后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为16.0%,Ⅱ期为13.4%,Ⅲ期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术后TNM分期与血小板增多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胃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2=0.049,P<0.05)。结论合并血小板增多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胃癌患者病理分期较晚。  相似文献   

6.
刘赞伟 《当代医学》2013,(12):59-60
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的胃癌根治术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08年11月~2011年12月胃癌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对照组行传统胃癌根治术,观察组行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迷走神经的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胃癌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采取毕Ⅱ式联合Braun吻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永安市立医院普外科接受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远端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5,采取毕Ⅱ式联合Braun吻合术治疗)与对照组(n=25,采取毕Ⅱ式吻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消化道重建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00%则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P<0.05);观察组术后IL-6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采取毕Ⅱ式联合Braun吻合治疗远端胃癌患者,与单纯毕Ⅱ式吻合相比较手术难度相当,但是联合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并且对术后炎性水平改善作用更加明显,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宿亮 《当代医学》2021,27(27):89-91
目的 分析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并发症发生组(n=21)与未发生组(n=88),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有无腹部手术史等,分析可能导致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109例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占19.27%,其中吻合口瘘4例,肠梗阻2例,腹腔出血7例,腹腔感染1例,术后胃排空障碍3例,淋巴瘘2例,肠坏死1例,切口感染1例.两组年龄、性别、有无既往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肿瘤TNM分期、淋巴结数目、BMI、吻合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Ⅲ期、淋巴结数目≥40枚、BMI≥24 kg/m2、BillrothⅡ式吻合可能是导致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肿瘤TNM分期Ⅲ期、淋巴结数目≥40枚、BMI≥24 kg/m2、BillrothⅡ式吻合可能是导致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于手术过程中需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TNM分期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和VEGF测定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胃癌患者不同TNM分期之间的灌注参数及血清VEGF值,对不同TNM分期胃癌组织灌注参数与血清VEGF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Ⅰ~Ⅱ期患者的BF、BV、MTT、PS值均低于Ⅲ~Ⅵ期患者,其中Ⅰ~Ⅱ期与Ⅲ~Ⅵ期的BF、P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P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Ⅵ期胃癌患者的血清VEGF值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P0.05);Ⅰ~Ⅱ期和Ⅲ~Ⅵ期胃癌患者灌注参数BF、PS值与血清VEGF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利用BF、PS能间接反映血清VEGF表达水平,对胃癌手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7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术前新辅助化疗(SOX方案)联合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151例,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组(机器人组)60例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手术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前临床分期(cTNM分期)、病理分期(yp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肿瘤退缩分级、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估计量、腹部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总数及转移淋巴结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首次通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血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CT(DSCT)多定量参数与胃癌患者术前分期及肿瘤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理结果比较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DSCT双能量图像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K)及双能量指数(DEI),依据术前TNM分期分为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采用ROC曲线分析NIC、K和DEI对Ⅰ~Ⅱ期和Ⅲ~Ⅳ期的判断效能,并分析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P53和Her-2阳性率,分析其与NIC、K和DEI的相关性。结果在动脉期,患者不同术前TNM分期的NIC、K和DEI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静脉期,患者不同术前TNM分期的NIC、K和DEI值具有明显差异(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IC、K和DEI值判断胃癌Ⅰ~Ⅱ期和Ⅲ~Ⅳ期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482、2.438和0.013,三者联合判断胃癌Ⅰ~Ⅱ期和Ⅲ~Ⅳ期的AUC值高于三项参数分别单独判断的AUC值;,胃癌Ⅰ期~Ⅳ期的Her-2和P53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  相似文献   

12.
叶琳  吴崇杰  胡东  熊功友 《重庆医学》2012,41(36):3849-3850,3853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38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等资料纳入研究,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生存率为84.1%(116/138),术后3年生存率为51.4%(7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淋巴结清扫、血管侵犯、辅助化疗等因素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建立早期的肿瘤筛查模式为提高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罗洪  程朋  谢启超  蓝美玲 《重庆医学》2023,(15):2282-2287+2294
目的 比较T2N0M0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的总生存(OS)率。方法 使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收集2010-2015年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70例T2N0M0期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辅助化疗组(179例)和单纯手术组(391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倾向评分匹配,并用log-rank检验评估OS率。结果 与单纯手术组比较,术后辅助化疗组年龄更小,组织学分级Ⅲ~Ⅳ级、其他组织学类型比例更高,死亡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3、5年OS率分别为82.2%、73.8%和73.1%、64.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种族和辅助化疗是OS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种族是OS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倾向性匹配评分后,在总体人群中,术后辅助化疗组OS率有优于单纯手术组的趋势,两组3、5年OS率分别为83.9%、74.4%和75.9%、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辅助化疗并未明显降低死亡风险。在组织学分级Ⅰ~Ⅱ级患者中,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4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和29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的CK20 mRNA.结果 TNM分期Ⅲ期胃癌患者外周静脉血的CK20 mRNA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患者CK20手术开始时阳性率为22.7%(10/44),手术结束时阳性率为27.3%(12/44),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和开腹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水平和TNM分期有关,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K20 mRNA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标本(宫颈鳞癌组,n=61)、CINⅠ期标本(CINⅠ期组,n=22)、CINⅡ~Ⅲ期标本(CINⅡ~Ⅲ期组,n=44)以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n=2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为0、40.90%、68.18%和70.49%;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及宫颈鳞癌组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病理分析,在宫颈鳞癌组中,不同年龄、FIGO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患者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低分化和未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94.4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60.47%),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晚期结直肠癌的肿瘤部位、临床病理特征影响患者的预后及靶向药物的治疗疗效。但是对于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不同肿瘤部位是否对其预后产生不同影响,尚未有明确定论。目的 探讨不同TNM分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特征对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 097例。按照发病部位以脾区为界分为左半结直肠癌组(n=1 711)及右半结直肠癌组(n=386)。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家族史及术前肠梗阻、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脉管瘤栓情况。采用电话、门诊随访、定期复查方式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截至2016-01-31。比较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总生存期(OS)(其中Ⅱ~Ⅲ期患者细分为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记录并比较随访满5年的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生存时间≥5年的发生情况。结果 左半结直肠癌组与右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病理类型、术前肠梗阻、TNM分期、T分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家族史、术前肠梗阻、N分期、M分期是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Ⅰ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χ2=3.843,P=0.049)。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6)。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Ⅱ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5,P=0.422)。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Ⅱ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780)。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χ2=7.612,P=0.006)。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Ⅲ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1,P=0.356)。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Ⅲ期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8,P=0.008)。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478)。2 097例患者中703例患者随访满5年,其中左半结直肠癌组591例(其中直肠癌464例),右半结直肠癌组112例。随访满5年的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组患者生存时间≥5年所占比例〔72.9%(431/591)〕高于右半结直肠癌组〔60.7%(68/112)〕(χ2=6.818,P=0.009)。结论 病理类型、家族史、术前肠梗阻、N分期、M分期是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部位对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不同,其中TNM分期为Ⅰ期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较右半结直肠癌患者有明显优势;Ⅲ期患者中,左半结直肠癌患者OS优于右半结直肠癌患者。Ⅱ、Ⅳ期患者中,左、右半结直肠癌OS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复发的类型和危险因素及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相关因素,为预防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胃癌复发病例的复发类型、复发时间和原发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同期治疗的94例无复发胃癌病例作对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及复发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复发主要为腹腔内复发,共64例(90.1%)。单因素字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在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个数、淋巴结清扫范围、TNM分期及术后有无6~8周期化疗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无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个数、手术清扫淋巴结范围、TNM分期及术后有无6~8周期化疗是胃癌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复发者2年内复发57例,占复发总数的80.3%;COX回归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个数、TNM分期和术后有无6~8周期化疗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术前相对准确的TNM分期以及标准的胃癌根治术和术后规范化疗,加强术后2年内的随访程度,是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第六版TNM分期在评价肝癌术后TACE及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际抗癌联盟第六版TNM分期(简称TNM分期)系统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探讨其指导术后TACE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128例行根治性肝切除的肝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TNM分期系统的标准分组,比较各组间的无瘤生存率,同时在各组内比较单纯肝切除和肝切除联合术后TACE病例的无瘤生存率。 结果 全部病例1、3、5年无瘤生存率为57.0%、 34.4%、25.0%,TNMⅠ、Ⅱ、Ⅲ期间的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 Ⅲ期中,肝切除联合术后TACE组与单纯肝切除组的术后总体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组仅术后第1年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年以上的肝癌复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NMⅠ、Ⅱ期中肝切除联合术后TACE组与单纯肝切除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NM分期是评价肝癌术后复发的有效工具;TNM Ⅲ期的肝癌患者,术后TACE可以降低术后第1年的复发率,但对1年以上较远期的肝癌复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方法 分析结直肠癌不同TNM分期及预后患者中载脂蛋白B(apo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选择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结直肠癌72例,将其纳入研究组。按照1∶1原则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受试者72例,将其纳入对照组。检测apoB、RDW、PA水平。比较两组血清apoB、RDW、PA水平,分析结直肠癌不同TNM分期患者中血清apoB、RDW、PA水平,分析其变化与预后的价值。结论 研究组血清R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po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血清RDW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血清PA水平低于Ⅰ~Ⅱ期(P<0.05),血清apoB水平与Ⅰ~Ⅱ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B预测术后复发敏感度77.8%、特异度15.9%、诊断界值0.78、约登指数-0.063、阳性预测值11.7、阴性预测值83.3。RDW测术后复发敏感度88.9%、特异度19.0%、诊断界值16.9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免疫炎症指数(SⅡ)、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联合预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28例,随访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98)和病死组(n=3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Ⅱ、VEGF和IGF-1差异,分析SⅡ、VEGF和IGF-1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结果:病死组患者年龄、病灶位于胸下段比例、病灶长度>6 cm比例、TNM分期Ⅲ比例、低分化比例、非同步化疗比例、处方剂量<61.2 Gy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均P<0.05)。病死组患者SⅡ、VEGF和IGF-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均P<0.05)。TNM分期Ⅲ期、低分化患者SⅡ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患者(均P<0.05);病灶长度≥6 cm、TNM分期Ⅲ期、低分化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病灶长度<6 cm、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患者(均P<0.05);TNM分期Ⅲ期患者IGF-1水平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