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其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持续输出,离不开对其所消耗成本的合理补偿,而现有研究尚缺乏对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全成本核算。目的 测算各项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成本,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合理补偿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6-8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59项医养结合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测算。成本测算所需的各项指标,包括人力消耗与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单位时间相对人力价值、初级全科医师人力支出、业务科室人力支出、非业务科室人力支出、非人力支出、非人力支出(可收费)、政府补贴,主要从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层、业务科室骨干、财务科和人事科获取。结果 经计算,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各类成本为:直接人力成本取值为5~3 444元,中位数为31.7元;间接人力成本取值为1.4~970.7元,中位数为8.9元;非人力成本取值为0.4~309.8元,中位数为2.8元;总成本取值为6.9~4 724.5元,中位数为43.4元。与收费价格比较结果显示,118项收费项目中,仅在直接人力成本上,就有75项服务的成本超过收费价格;间接人力成本上,有19项服务的成本超过收费价格;非人力成本上,有3项大于收费价格;总成本上,有88项大于收费价格。结论 本研究所测算医养结合服务成本有一定的合理性,测算结果揭示了社区在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时的投入差异,以及现有补偿方式可能会引发“入不敷出”的问题。医养结合服务的持续开展,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府等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共同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规范内容所需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成本,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适宜技术工作规范,制定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2009年7月-2010年3月牛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数据测算出所需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成本.结果 根据目前实际工作量测算出每万服务人口所需公共卫生服务人力为1.36人,理想工作状态下为4.18人.结论 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配置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要切实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保证有充足的人力去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能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通过各种路径测算出各项医养结合服务的人力成本,为中心与居家及各类养老机构进行医养结合服务结算,以及中心内人员绩效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2月,由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服务所涉及的科室(即全科、中医、口腔、康复、护理、检验、放射和功能科)执行人代表,通过小组会议的形式,分别对各科室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人力成本的构成要素:人力消耗与耗时、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填写,同时由人事科对医养结合服务所涉及的医务人员2016年和2017年薪酬资料进行采集并审校,在中心项目组核心成员小组会议讨论确认不同科室间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相似或相同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引入标化价值模型,对医养结合服务的人力成本进行测算。结果 中心可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共572项,其中收费项目518项,纳入医保的项目511项。项目均可服务于各类养老场所的老年人,其中283项服务只能在中心内提供,其他289项可上门提供。经测算,人力成本最低的是挂号费服务,为2.13元;人力成本最高的为牙开窗助萌术(骨内)、阻生牙拔除术(未完全萌出)、阻生牙拔除术(骨性埋藏)、根尖切除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为506.27元;其中,可以向福利院、养老院、社区养老机构、居家的老年人上门提供的服务中,最低的为贴敷降温,为6.73元;最高的为血液疟原虫检查,为190.54元。结论 本研究测算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能提供各项医养结合服务的人力成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中心与居家及各类养老机构进行医养结合服务结算,以及中心内人员绩效分配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广州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进行系统全面的测算,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小组讨论、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广州市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11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原始数据,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成本进行测算.结论:目前,广州市对常住人口财政补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25元/人年,年标准偏低,不能弥补实际成本,建议按照标准成本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政府购买.  相似文献   

5.
吴菘涛  杜雪平  程薇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1011-1013
目的测算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项目成本,为政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中心2006年度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数据。对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防保人员的工作内容及其所用时间进行一周的追踪调查。应用项目成本测算方法计算出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结果2006年度中心开展各类社区卫生服务项目60个(政府制定了收费标准的项目13个)。个体卫生服务项目11个,公共卫生、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9个。单位服务实际成本较高的项目有慢性疾病普查、各类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肠道门诊、传染病访视、应急接种与强化免疫、城市病媒监测与报告和计划免疫资料统计评价与管理。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公共卫生、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缺乏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特色的收费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和工作量的变化。方法 收集广西南宁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发生前后(2019年和2020年)的业务活动收支和工作量数据(包括服务量和人口数据)。运用当量法进行成本测算,分析疫情发生前后12项13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成本和工作量变化的特点。结果 疫情发生后,该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成本上涨22.61元。疫情发生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细的当量值结构有所变动:从横向看,项目当量值增幅最大的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和中医药健康管理,当量值占比增长率分别为22.93%和19.85%;从纵向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当量值仍居首位,其次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该机构项目人均成本有所上涨,重点人群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需求增加,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可度提升。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疫情能力,对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界定及财政投入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界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具体内容,明确福田区社区公共卫生财政投入额度,为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在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的人口特点,以不同的人口测算口径对不同财政投入标准下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进行界定,并对社区纯公共卫生服务包的财政缺口进行量化测算.结果 2004年标准财政投入下,A型服务包内容为前16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B型服务包涵盖全部39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前6项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4年实际财政投入下的社区公共卫生A型服务包仅包括前10项公共卫生服务,B型服务包也仅包括前15.5项公共卫生服务.2004年福田区A型社区纯公共服务包财政缺口为7 488.78万元,B型社区纯公共服务包财政缺口为1 785.36万元.结论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 投入;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基金,确保政府财政补助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收费标准和价格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良性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算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明确政府补偿额度提供量化依据.方法 调查深圳市福田区2004年正常运营的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获得各项目医务人员实际耗费时间;通过咨询专家获得各项目次均社会劳动时间;最后采用时间分配系数法进行成本测算.结果 福田区社区卫生服务日工作成本344.10元,每人每分钟工作成本0.88元.深圳市福田区2004年开展的76个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57个标准成本高于实际成本,占服务项目总数的75%,19个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结论 大部分项目标准成本高于实际成本,与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医务人员数量偏少、人均医疗卫生服务量大、卫生服务工作效率较高的情况相一致.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本管理和效率监控,同时以成本测算结果作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收费价格和政府定额补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赵丽颖  娄翠迪  李媛  程薇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3):1621-1626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无统一、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相比,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核算存在服务功能定位范围更广泛、服务量较难统计、新增服务成本测算需求大、信息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因此需要探索区别于公立医院的适宜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梳理了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核算发展历程,系统分析、对比了4种常见方法(比例系数法、作业成本法、当量法、标化工作量法)及其在社区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适用性。发现当量法和标化工作量法因具有采用“时间”为核算的主要参数、方法较简单、能够快速测算新增服务项目成本等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更为广泛;同时,两类方法均提供了统一“标尺”,能够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管理、财政补偿和人员补充等提供依据。因此,当量法和标化工作量法可以为“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提供绩效和成本基础,是目前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为适宜的成本核算方法。建议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标准及规范,提升机构的自身管理能力,助推社区卫生服务整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完善人员岗位管理是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目标的落实、社区工作人员能力和数量的匹配,从而影响机构运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目的 研究浦东新区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论岗位数与在岗职工状况,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参照浦东新区区委地区办对新区街镇的4个分类,将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为A类(偏远农村)、B类(一般农村)、C类(城郊接合)、D类(城区)4类。通过浦东新区“社区云”管理平台收集2017年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标化工作量、全科医师标化工作总量数据,计算社区理论岗位核定数并与实际岗位核定数进行比较。结果 4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标化工作总量分别为6 193 199、9 231 475、8 893 767、12 495 055,理论总岗位数分别为1 817、2 529、2 285、3 022个。4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岗位总数低于理论岗位总数,其中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岗位在岗职工数均低于理论数,其他人员在岗职工数高于理论数。结论 浦东新区岗位数总体欠缺,应按需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数,建立岗位数动态增长机制;岗位结构欠合理,应规范岗位配置标准,优化内部岗位结构;实际岗位配置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吸引稀缺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1.
田晓洁  鲍勇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37-1240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费用的现状.方法 对上海市10所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费用进行测算和调查.结果 被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费用为2948.4377万元,其中,慢病管理、计划免疫和其他工作三项公共卫生服务费用占总费用的59.37%,平均每个居民53.80元.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存在“以医疗补预防”的现象,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同时加强费用的监管,加强流程及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解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944-946
目的了解上海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施设备配置现状与需求,探讨其基本配置标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市5个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包括中心主任与分管科长32人;站长50人。调查内容包括中心基本情况,服务站的基本情况、人员配置、设施设备及服务开展情况等。结果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设施、设备配置状况与卫生部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服务站工作量偏大,全科/临床医生人均服务5368名居民;医保支付系统拥有率仅为24%。结论上海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标准应与其功能和发展相适应;应加强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仍在持续发展完善中,以其为对象进行综合标准化建设,对其规划运行有重要作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首个研建单位,在该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的 以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对象开展综合标准化建设,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构建和综合标准化路径构建方法及经验,为同行开展相关综合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5年4-10月,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梳理,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标准化的总目标;采用系统分析法,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系的整体框架;采用专家咨询法,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系相关要素图。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通过标准对标,将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系的相关要素与国际、国内各现行标准进行匹配;通过标准化专家工程建设,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建设操作路径规范和手册。结果 最终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分为3个基本体系: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等6个子体系,共165个标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包括环境标准、安全和应急标准、合同管理标准等9个子体系,共196个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5个子体系,共370个标准。结论 构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具备可实施性,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综合体应当符合综合标准化工作要求,同时体现行业特征,参考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评审指南等国内外先进标准体经验,还应当考虑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环境与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深圳市牛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对0~6岁儿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0~6岁儿童占整个服务人群的12.4%;影响0~6岁儿童健康前5位疾病名称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8.2%)、急性支气管炎(14.9%)、胃肠炎(5.6%)、外伤(3.3%)和皮炎(3.2%);由内科、外科、中医专业背景转岗的全科医生提供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与儿科专业的全科医生提供的服务数量没有明显差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能力对社区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标化工作量的计算公式中包含人力时、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三个变量,其中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是一种主观的度量,不同部门和工种的业务人员会有自己的度量衡,一般来说,相同工种的业务人员度量衡相对一致,但不同部门和工种的人员之间则难以获得相同的度量衡,这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度量值不可比。目的 本研究拟在测算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标化工作量背景下解决跨部门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主观度量衡均一化问题。方法 从标化工作量的内涵出发,选择专业的、有代表性的业务人员,获取其对所在科室各项目人力时、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原始赋值,按照最小值和平均值原则进行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取值乘以使用串联法得到的科室间转换系数,得到不同科室间可比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最终取值,并使用排序法解决确定最终取值前的争议。结果 选择的专家权威程度基本大于0.7,结果科学可信,得到了各科室间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转换系数,得到了各个科室所有项目可比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最终取值。结论 标化工作量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等参数的测量取值,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人员,获得其赋值结果,测得各人的原始赋值后,通过最小值及平均值原则、串联法、排序法,可以顺利地获得各个项目在全院范围内可比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最终取值。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用绩效作为杠杆,保障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患者安全,已成为卫生行业薪酬改革的共识,标化工作值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绩效考核的测度工具。目的 探索基于标化工作值的社区公共卫生版块绩效分配方案,以调动基层公共卫生医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 于2019年1-12月,由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部门成员及外部专家4名,通过文献检索、焦点小组会议、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本中心社区科6个业务组正在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汇总,计算各项目的标化工作值,确定基于标化工作值的绩效考核薪酬占总薪酬的比例,确定单人标化工作值总量分配办法,最终,通过绩效总额管理、各项目标化工作值精确赋值管理、单人标化工作值总量管理,在将总任务合理分解到个人的同时,用标化工作值体现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每一份工作投入的劳务价值。结果 梳理出两类不同颗粒度的共计353项服务内容的总服务项目清单,确立了公共卫生部门各组统一的基准项目,测算出各项服务内容的标化工作值,基于标化工作值的绩效薪酬占总薪酬比例为45%~65%,依据全部门人均标化工作值总量分配各人标化工作值总量,通过比对调整后与调整前的员工绩效分配方式及结果,以及员工对调整后方案的评价,确认员工对新确立的绩效分配方案较认可。结论 通过全面梳理公共卫生模块总服务项目清单,科学测算单项目标化工作值,合理分配单人的标化工作值总量,既体现了员工的劳务价值,提升了其积极性,也保证了每位成员合理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服务质量。本研究为实现社区公共卫生版块员工绩效制激励和考核做出了初步有益探索,对公共卫生人员工作的认可和积极性的提升,有助于建设更扎实更稳固的社区基层公共卫生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近年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不断提质扩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负荷值得关注。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及类别构成的变化趋势,分析变化的原因。方法 以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的月度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服务类别及人员分工等信息,采用构成比分析、趋势描述与Joinpoint回归刻画工作量的时间变化。结果 研究时段内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合计58 937.83人天,月度工作量最高值为2016年12月的1 020.79人天,最低值为2012年1月的461.56人天。Joinpoint回归结果显示,2011年2月前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每月平均下降4.1%(P<0.05),后转为每月上升0.6%(P<0.05)。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政府实事项目四类服务始终位于各年度工作量前4位,合计的构成比由2010年的71.97%上升至2016年的79.84%。研究时段内中心公共卫生人员的月度工作量中位值除2010年12月、2012年1月以外均高于法定值20.83 d,在2010、2015、2016年分别有6、5、9个月的月度工作量中位值高于30 d。结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量自2011年平稳上升,重点工作构成持续增加,尤其慢性病防治明显提升,公共卫生人员人均负荷持续在高位运行。工作量随工作要求提高、人群需求变化、重大项目或阶段性重点工作而变化。未来规划应注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平衡,重视公共卫生人员高工作负荷的影响,强化“医防融合”以提升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开远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云南省开远市M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本进行分析,测算出各服务项目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参考值。方法 采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经济运行状况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平均每个项目的标准成本参考值只有实际成本的1/3左右;该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成本约是非医疗卫生服务成本的4倍。结论 提示当地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补贴额度尚存一定的提升空间;开远市社区卫生服务还有较大潜力,应及时调整非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所占比重过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