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掌握2015年陕西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5年3-10月,按照《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 487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检测。 结果 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70.34%),供水方式包括:常规处理(16.21%)、沉淀过滤(30.87%)、仅消毒(9.28%)和未处理(43.64%);枯水期和丰水期合计采集水样5 366份,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7.13%和46.97%,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5.02%和45.87%;不同水处理工艺的供水水质中,有消毒措施工艺的供水水质(52.53%)明显高于沉淀过滤(39.23%)和未处理(47.31%)的水质(P<0.05)。正常使用消毒设备的供水水质(57.43%)明显高于偶尔使用(48.94%)和不使用消毒设备的供水水质(39.07%)(P<0.05);单项指标达标率最低的为总大肠菌群(64.60%)和菌落总数(87.30%);达标率较低的指标还包括氟化物(92.12%)和六价铬(96.07%)。 结论 2015年陕西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达标率较低,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农村饮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毒理学指标氟化物和六价铬超标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水样采集、检测和评价,对2009—2013年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城乡各类水质平均合格率分别为:城市出厂水79.78%、城市管网末梢水65.82%、农村出厂水32.70%、农村管网末梢水28.47%;城市集中式供水水质明显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细菌学和消毒指标是影响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结论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应加强对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金堂县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饮用水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农村分散式供水、小型集中式供水以及自来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采用随机抽样检测分析。结果调查采样共242份,合格率为26.86%(65/242);检测25个项目,合格率89.92%(5314/5910)。其中,pH值、氟化物、铜、锌、砷、硒、汞、镉、铬(六价)、铅合格率100%。农村分散式给水水质合格率低于小型集中式供水(P0.05),小型集中式供水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园、小学校、中学校的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堂县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低,尤其是农村分散式给水和小型集中式供水,需特别注重生活饮用水的污染防治和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6—2018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2016—2018年在陕西省全部102个涉农县(区)辖区设置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每个乡镇选择1~2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及分散式供水的末梢水作为监测点,共设置18 284个监测点。于每年4—6月枯水期和7—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5—2006、GB/T 5750. 6—2006、GB/T 5750. 8—2006)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水质监测信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按照不同年份、水期、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和地域对常规指标中的11项毒理学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6—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为81. 02%,超标较严重的前4位指标依次为氟化物(9. 74%)、硝酸盐氮(6. 09%)、六价铬(4. 50%)和砷(1. 44%),其余超标指标的超标范围为0. 01%~0. 32%;镉、硒、氰化物、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不同年份的水质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达标率随着年份的递增呈上升趋势(P<0. 05);镉、硒在丰水期达标率高于枯水期,硝酸盐氮在枯水期达标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在地表水中的达标率高于地下水(P<0. 05);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毒理学整体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常规处理水质达标率最高,其次为沉淀、过滤方式;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超标指标种类数分别为10种、10种和4种,砷、镉、六价铬、铅、硒、氟化物和硝酸盐氮等7项指标的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较低,氟化物、硝酸盐氮、六价铬和砷超标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今后应重点关注超标毒理学指标,从水源供给和处理技术等方面保障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宁夏农村饮用水中8种毒理学指标的暴露情况,分别于2012年对全区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的394个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出厂水和末梢水中砷、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浓度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显示,除硒和氰化物均合格外,砷、铬(六价)、铅、汞、氟化物、硝酸盐的超标率分别为1.97%,3.46%,0.59%,7.49%,12.71%,2.48%。川区汞、氟化物超标率最高(15.28%和10.96%),山区氟化物超标率最高(15.79%)。提示应关注川区汞超标和山区氟超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水质净化处理措施,进一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陕西省2008年以来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氟化物指标达标情况和变化趋势,评估改水降氟效果。方法 2008—2018年在陕西省全部涉农县(区)辖区设置农村饮用水监测点,于每年4—6月枯水期和7—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水质监测信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按照不同年度、枯丰水期、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和区域对氟化物达标率进行组间比较和线性趋势分析。结果 2008—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氟化物整体达标率为93. 37%,水质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 001~9. 880 mg/L,中位数为0. 370 mg/L,水质氟化物超标供水工程累计覆盖人口366. 92万人;不同年份水质氟化物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 962,P <0. 001),且随着年份的递增,水质氟化物达标率呈上升趋势(χ~2=9. 241,P=0. 002);地表水氟化物达标率高于地下水(χ~2=1188. 563,P<0. 001);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同水处理工艺水质氟化物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1. 231,P<0. 001),进行常规处理的水质氟化物达标率最高,为96. 63%(P <0. 001),仅采取消毒处理工艺的达标率最低,为84. 78%(P <0. 001);关中和陕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分布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分别占比88. 12%和92. 25%,陕南地区则以地表水为主,占比69. 99%;关中、陕北和陕南地区生活饮用水氟化物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 335,P <0. 001),其中陕南地区最高,为99. 84%(P<0. 001),陕北地区最低,为89. 33%(P<0. 001)(χ~2陕南,关中=1755. 724,χ~2陕南,陕北=2033. 278,χ~2陕北,关中=27. 535,P <0. 001);降氟供水工程水质氟化物整体达标率为73. 80%,未见降氟工程水质氟化物整体达标率随年份的变化趋势(χ~2=3. 168,P=0. 075)。结论陕西省高氟水防治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应继续实施有效降氟改水措施,从水源供给和处理技术等方面最大程度地保障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影响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的因素,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陕西省全部涉农区县的1 49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按照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陕北高原分别分析可能影响农村饮水水质的因素。结果 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陕北高原3个区域工程消毒措施配备率均低于40.00%,且按照要求使用率低于15.00%;关中平原水样达标率(70.76%),高于秦巴山区(35.57%)与陕北高原(28.79%);关中平原总大肠菌群的达标率(82.23%)高于秦巴山区(36.75%)和陕北高原(53.93%)( P <0.05);关中平原达标率较低的指标包括氟化物(95.23%)和六价铬(96.33%);陕北高原达标率较低的指标依次为硫酸盐(87.53%)、氟化物(89.39%)、六价铬(89.74%)、硝酸盐氮(92.36%)和总硬度(92.70%)。结论 微生物指标是主要超标指标,局部区域氟化物和六价铬超标严重,应当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巩固提升农村饮水水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陕西省2018年城市市政供水水质消毒状况和微生物指标污染情况,为改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陕西省城市市政供水水质监测数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消毒剂余量、消毒副产物和微生物指标达标率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陕西省市政供水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为91.66%,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为93.56%;地下水水质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高于地面水(χ^2=30.625,P<0.001),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也高于地面水(χ^2=6.456,P=0.011);出厂水中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低于末梢水(χ^2=41.091,P<0.001)和二次供水(χ^2=20.999,P<0.001);消毒剂余量达标的水厂微生物指标达标率较高(χ^2=83.022,P<0.001);消毒副产物中,亚氯酸盐、氯酸盐、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达标率分别为98.33%、99.38%、99.81%和100.00%。结论影响陕西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达标率的主要因素是消毒剂余量。建议政府持续加大管理力度,督促供水单位加强水质净化消毒,规范消毒程序,确保消毒剂投放充足、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供水水质状况,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系统”导出本区2019年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其中供水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2019年本区市政供水、城市自建设施供水、二次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分别为96.85%、65.33%、89.95%和63.18%;各项水质指标项次总体合格率分别达到99.90%、96.98%、99.67%和97.54%;微生物指标类别合格率则分别为99.52%、85.14%、98.37%和83.98%。市政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则高于末梢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5,P<0.05)。不同水源类型比较,在农村显示出以地下水为水源供水水质合格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41,P<0.05);城市供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水质合格率比较,市政供水各季度水质总的合格率以第4季度最高(97.95%),其余依次为第1季度、第2季度,以第3季度最低(95.91%);农村集中式供水丰水期水质合格率高于枯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191,P<0.05)。结论本区城市市政供水水质总体情况较好,二次供水水质达标率低于市政供水;城市自建设施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达标率较低,微生物污染是主要原因。相关管理部门和监管单位要加强供水卫生管理,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境内黄河流域地区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识别影响黄河流域甘肃省段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方法 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2年甘肃省境内黄河干流及较大支流流经的58县(区)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黄河流域甘肃段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因素。结果 2014—2022年共监测黄河流域甘肃段农村饮用水水样38 076份,达标率为63.3%;影响达标率的主要指标为总大肠菌群,达标率为7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区域、水期、水源类型、供水类型及消毒与否均会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其中与集中式供水、消毒、枯水期、地表水水样相比,分散式供水、不消毒、丰水期、地下水水样达标率较低,OR(95%CI)分别为1.794(1.601,2.011)、1.650(1.564,1.740)、1.317(1.262,1.374)和1.123(1.065,1.183);与黄土高原沟壑区相比,甘南高原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样达标率较高,OR(95%CI)分别为:0.795(0.756,0.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消毒状况,加强生活饮用水水质管理,为有针对性地改善供水条件和保证饮用水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云南省129个县2 883个农村水厂消毒现状进行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 - 2006)采集水厂丰水期出厂水进行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和与消毒方式相对应的消毒剂指标(二氧化氯或游离余氯)的检测。结果 调查的2 883个农村水厂中,有1 353个有消毒措施,占46.93%,使用比例较高的消毒剂为漂白粉(占69.99%,947/1 353)和液氯(占12.71%,172/1 353)。消毒剂余量合格率方面,大型集中式供水水厂(70.81%,131/185)高于小型集中式供水水厂(60.17%,695/1 155),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631,P<0.01);有卫生许可证的水厂(71.28%,201/282)高于无卫生许可证的水厂(59.07%,625/1 058),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022,P<0.01);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方面,有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81.82%,1 107/1 353)与无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66.93%,1 024/1 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2.571,P<0.01)。结论 云南省农村水厂使用的消毒剂以漂白粉为主;较大规模、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水厂消毒剂余量合格率显著高于较小规模、不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水厂;有消毒措施的水厂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显著高于没有消毒设施的水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绵阳市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饮水安全,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对不同水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和农村水)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按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424份,合格水样333份,合格率78.5%。城市与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94.6%、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集中式供水、农村学校自建式供水和农村分散式供水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6.0%、71.1%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总数和消毒剂指标超标率较高。结论绵阳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较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应加大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管力度,确保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减少农村自备井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采集的不同供水点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的。结果 2013年共检测水样744份,合格率为45.56%。城市与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92.31%,20.63%(P〈0.01)。市政管网末梢水合格率89.29%低于市政供水出厂水合格率100.00%,城市单位自备供水合格率75.00%,农村集中式供水合格率21.56%,农村学校自建供水合格率11.36%。城市检测合格率较低的项目有:浑浊度(94.32%)、铁(98.48%)、余氯(98.48%);农村检测合格率较低的项目有:余氯(26.67%)、硝酸盐(80.63%)、总大肠菌群(90.83%)、菌落总数(91.04%)。结论城市重点加强自来水管网清洁维护及加强单位自备水卫生监管。应加大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管力度,确保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消毒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崇左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制订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在崇左市农村抽取部分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其水质情况进行卫生调查。[结果]调查189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自来水占16.40%(完全处理的占总数的7.94%,仅消毒处理的占4.76%,仅沉淀过滤处理的占3.70%);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供水的占83.60%。自来水经完全处理和部分处理的所占比例,国债项目占18.82%,非国债项目占14.42%(P〉0.05)。水源类型为地下水者占72.49%,地表水占27.51%。水样合格率为21.47%,其中枯水期与丰水期分别为36.51%、18.42%(P〈0.01);国债项目水样与非国债项目水样分别为32.72%、21.48%(P〈0.01)。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27.63%、43.09%、78.95%,其他指标合格率均在93%以上。[结论]崇左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消毒设备闲置不用现象普遍,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干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实现安全供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4年新干县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点分别进行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的采集与检测。结果 共监测水样730份,合格172份,合格率为23.56%,不同年度的枯水期水质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丰水期(P<0.05)。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以分散式供水为主,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及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分散式供水(P<0.05),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种供水方式的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观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水样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4.11%、83.29%、100.00%、29.59%,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新干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卫生问题,加强该县农村饮用水的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在绵阳市农村抽取部分集中式供水工程及其水质情况进行卫生调查。[结果]调查136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检验水样544件,合格水样211份,合格率为38.78%;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7.43%、30.1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49.08%、70.96%和70.40%,其他指标的合格率均在95%以上。水源类型为地下水者占73.53%,地表水占26.47%;饮用水完全处理的占总数的29.41%,仅消毒处理的占50%,仅沉淀过滤处理的占13.97%,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供水的占6.62%。[结论]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消毒设备闲置不用现象普遍,水质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污染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和定期水质消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现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宜宾市翠屏区2007—2008年新打红层水井9 612口进行随机采样,采样量不少于3%;对79所学校的自建井进行全面监测分析;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仅为22.54%,其中"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样合格率为19.32%,农村学校井水合格率为39.2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层找水与学校井水单项指标比较: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硝酸盐、总大肠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农村学校自建井水水质优于"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质,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加强饮水消毒是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